導語:百合是如何分類與分布的,百合形態特徵和生態習性又是怎樣的?
百合是單子葉植物亞綱,百合屬,百合科的植物,是一種種球花卉,因其地下鱗莖由許多鱗片合抱而成,葉片相合,狀如白蓮,故其命名為百合。百合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百合通常是指其地下由眾多鱗片包合而成的變態莖。廣義上的百合通常是指百合中的大百合屬,豹子花屬,假百合屬以及真正的百合屬的所有種類的統稱,大約包括了百合科的230個屬。國外學者根據植物的幼苗類型、種子萌發特點及外部形態特徵,將世界百合屬分為4組,12個亞組,12個系,共計11種;傅立國等將全球百合屬植物共115種,中國有55種。
百合的四個組分別為,百合組,此類百合觀賞價值較高,比較著名的有王百合,魔香百合,布朗百合等;鐘花組,這類百合遺傳資源特別豐富,有握丹、玫紅百合、毛百合、紫花百合等;捲瓣組,這類百合以做庭院露地栽培,有卷丹、大理百合、湖北百合等;輪葉組,輪葉組百合葉片輪生或近輪生,有青島百合,歐洲百合、新疆百合等。根據親本的產地、親緣關係、花色和花姿等特徵,百合園藝品種劃分為9個種系分別是亞洲百合雜種、歐洲百合雜種、純白百合雜種、魔香百合雜種、東方百合雜種、美洲百合雜種、喇叭形雜種和奧列蓮雜種、百合原種系、各式各樣雜種。
在全球範圍內,百合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溫帶和寒帶地區,在熱帶高海拔地區有少數分布,主要分布亞洲,歐洲和美洲。中國是百合屬主要產地之一,我國百合屬植物資源分布的區域十分廣泛,亞熱帶,暖溫帶及寒帶、溫帶都有分布。
百合為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百合由兩部分組成,分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包括葉片,花朵,果實,珠芽以及地下莖等。地下部分包括莖生根,基生根以及鱗莖和子鱗莖。基生根是鱗莖基部長出的主要根系,主要作用是支撐地上部分和供給植株水分和養分;莖生根生位于于種球頂部到土壤表面以下的莖段上面,主要功能是支撐整個植株和吸收養分、水分。鱗莖為球形或卵形;鱗片有多數,鱗片為卵形或披針形,無節或有節,顏色為白色,略帶黃色。百合莖為圓柱形,莖表皮帶小乳頭狀突起,還有部分百合品種莖表皮帶有紫色條紋。百合葉片通常是散生狀,輪生的較少,同時還有披針形、矩圓狀披針形、矩圓狀倒披針形、橢圓形和條形,無柄或者短柄,全緣或邊緣有小乳頭狀突起。百合花呈單生或總狀形,較少部分為近傘形或傘房狀排列;苞片呈葉狀,較小;花色常有鮮豔色彩,有些百合品種花具有香氣;花被片6枚,內外2輪離生,從而成喇叭形或鐘形,強烈反卷的百合品種較少,通常為披針形或者匙形,百合基部具有蜜腺,蜜腺的兩邊帶有乳頭狀突起,有的品種還有雞冠狀突起或流蘇狀突起;雄蕊有6個,花絲條鑽形,有的帶毛,有的不帶毛,花葯為橢圓形,頂著,丁字狀;百合子房為圓柱形,百合花的柱頭一般比較細長;柱頭膨大,散裂。百合的果實為矩圓形,室背開裂。種子數量較多,扁平扇狀,周圍帶有翅。
百合品種較多且分布廣泛,不同的品種對氣候的要求也不盡相同。百合喜光但不耐高溫,在自然光照的條件下以70%-80%為佳,根據不同地區也具有一定差異,百合不耐寒,大部分百合喜陰涼、溼潤的氣候條件,正常情況下在秋後9月份栽植,到翌年5-6月份開花,屬長光照植物,光照時間需要12h以上,要經過低溫休眠以及春化作用才能形成花芽開花。百合的正常生長溫度一般在12℃-28℃,如果外部氣溫低於10℃的時候,百合會停止生長,如果外部氣溫高於28℃時,百合生長不良,如果外部氣溫高於30℃時,百合就會出現消蕾的現象,開花率也會出現顯著下降。
百合的適應性比較強,在一般情況下,百合都可以在任何土壤土質條件下中生長,但是如果以肥沃、腐殖質含量高、保水和排水性良好的砂質土壤生長最佳。百合喜潮溼的環境,土壤輕微缺水會造成葉片的萎蔫,如果補充水分不及時,這種萎蔫將會變成不可逆的傷害,甚至會使百合枯死。空氣溼度也是百合生長很重要的方面,適合百合生長的相對空氣溼度為80%-85%。百合栽培過程忌水淹,生長過程忌多水,如果土壤過於潮溼、積水或排水不暢就會使鱗莖腐爛,易生病蟲害,致使百合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