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子竟能變「黃金」?孟津縣有人靠抓它賺百萬

2021-01-09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河南男子靠抓蟲發家,賺一百多萬元,蓋起新房。當地因蟲子聞名全國,有人放棄上萬元高薪回家捉蟲。

&nbsp&nbsp&nbsp&nbsp新鄉市延津縣位於黃河故道,每到立秋時節,來自全國各地的大批客商會來此收購一種上等的秋蟲,他們晝伏夜出,不辭辛苦,只為找到那傳說中的「不敗戰神」……

&nbsp&nbsp&nbsp&nbsp眾人晝伏夜出 只為尋找神秘「小蟲」

&nbsp&nbsp&nbsp&nbsp8月20號深夜,在新鄉市延津縣,有三個人頭戴礦燈,手持鐵釺,神情專注地在路旁的草叢中尋找著什麼。不遠處,男女老少結伴而來。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老劉今年60歲,來自上海,和他結伴而行的是他的髮小,他們來到延津,不為別的,只為尋找心中最愛的秋蟲——蛐蛐,今年,已經是他們來延津找蛐蛐的第9個年頭了。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老董,延津縣本地人,已經有30年的捉蟲經歷,他深諳蟲子出沒的規律。高手出場就是不一樣,老董剛一下地,就發現了寶貝!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不遠處,幾個年輕人席地圍坐,等待著鑑定。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這些年輕人都是延津縣本地和周邊的人,常年在外打工,也就是在這個時節才回到家鄉,因為捉蛐蛐能夠掙得更多。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好消息不斷從微信群裡傳來,看著別人逮到了大蟲,心中不服,當即就約在一起鬥上一陣子。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黃河故道,土質肥沃,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總能找出驍勇善戰的蛐蛐。凌晨時分,捉蟲人都喜歡帶著各自的收穫,來到附近一個夜市……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全家老小,一起出動,有些是為了成個買賣,有些是為了感受氣氛。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隨著市場的逐漸形成,延津蛐蛐的名聲越來越大,很多外地人專門趕來收蟲。市場的供需關係在這小小的蟋蟀身上得以體現。需求越多,就越能給當地經濟帶來更好的實惠。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神秘傳說令人著魔 小蛐蛐變身「軟黃金」

&nbsp&nbsp&nbsp&nbsp雖然天漸漸快要放亮了,但是夜市依然火爆,買賣蟲子的人們都在饒有興趣地分享著自己的收穫,而一個更加火爆的高潮將在另一個地方出現......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小王是延津縣本地人,他的第一隻蛐蛐以三百二十元成交。然而在早市上,這可能是最低的價格。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天價蛐蛐的傳說刺激著捉蟲人,他們沒想到這些田地裡的害蟲,一夜之間會翻出如此高的身價。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捉蟲大軍,但是捉來的蟲子也可能不值一文。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日上三竿,市場的熱度仍未褪去。從早期的三兩個人發展到如今近萬人,延津的蛐蛐市場早已在業界闖出了名,北京、上海、江蘇、山東、陝西等地的客商紛紛前來。

&nbsp&nbsp&nbsp&nbsp延津的蟋蟀不僅讓捉蛐蛐的村民富了,同時也帶動了延津縣賓館餐飲、交通運輸等行業的發展,每年收購蛐蛐的大軍都會在這裡投下可觀消費。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延津縣地處黃河古道,特殊的生態環境,良好的土壤和氣候使得蟋蟀優良的基因能夠繁衍傳播,品種多、個頭大、牙硬齒利、善搏鬥,是全國三大產地的後起之秀,可與寧陽、寧津產地的蟋蟀媲美。

&nbsp&nbsp&nbsp&nbsp近年來,隨著全國鬥蛐蛐賽事的影響,延津蛐蛐在全國闖出了更大的名堂。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相關焦點

  • 蟲子竟能變「黃金」?孟津縣有人靠它賺百萬
    (原標題:蟲子竟能變「黃金」?孟津縣有人靠它賺百萬) 河南男子靠抓蟲發家,賺一百多萬元,蓋起新房。當地因蟲子聞名全國,有人放棄上萬元高薪回家捉蟲。
  • 農村有種蟲子堪比黃金,農民不打工回家捉蟲子,曾被出價200萬
    農村有種蟲子堪比黃金,農民不打工回家捉蟲子,最高曾被出價200萬生物多樣性給大千世界帶來了更多的色彩和樂趣,無論是什麼樣的生命都有它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說起動植物,人們第一反應想到的就是農村,因為城市地區大多都是高樓大廈,沒有多餘的空地發展綠植,而農村地區因為先天優勢,始終保持著一片綠意盎然的景象,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農村的一種蟲子,可別小瞧它,價格堪比黃金。就是因為這種蟲子的價格非常可觀,所以有許多農民甚至都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回家抓蟲子,還有買家願意出200萬的高價收購這種蟲子。
  • 蟾蜍皮是一種價值極高中藥材,在農村有人養殖蟾蜍能賺了不少錢
    蟾蜍在農村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兩棲動物,與青蛙同類,都是捕捉蟲子吃的有益動物。它常生活在陰暗草叢和田間潮溼、沼澤的環境中,蟾蜍在我們眼裡通常稱它為癩蛤蟆,與青蛙不同的是蟾蜍長得很醜,身上斑點很多。其實蟾蜍是一種有毒素的動物的,是五毒動物其中的一員。
  • 「恐龍界寶可夢」尋找恐龍化石當副業可賺上百萬美金?
    尋找這些史前生物的賭注很高,但報酬也可能成正比,有些化石潛在價值高達數百萬美元。Discovery 頻道《恐龍化石挖寶人》中,牛仔和牧場主人靠著他們對土地的深入了解,四處尋找史前恐龍化石,從暴龍、三角龍到稀有且有爭議的恐龍物種,他們的發現很可能為科學界帶來新衝擊,影響範圍遠超過節目本身。
  • 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一般人不敢去,中國商人卻靠擺地攤年賺百萬
    但是世界上卻有一個國家位於非洲,堪稱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一般人不敢去,中國商人卻在此開闢商機,靠擺地攤年賺百萬。這個國家就是非洲的馬達加斯加。這個國家的國民經濟的基礎是農業,整個國家的農民人口佔總人口的80%以上。並且這裡的工業基礎還非常薄弱,無法大力發展製造業。雖然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石墨的儲量更是非洲最多的,但馬達加斯加島依然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 蟲子竟然能變「黃金」新鄉百姓晝伏夜出找「它」
    老董,延津縣本地人,已經有30年的捉蟲經歷,他深諳蟲子出沒的規律。高手出場就是不一樣,老董剛一下地,就發現了寶貝!不遠處,幾個年輕人席地圍坐,等待著鑑定。這些年輕人都是延津縣本地和周邊的人,常年在外打工,也就是在這個時節才回到家鄉,因為捉蛐蛐能夠掙得更多。好消息不斷從微信群裡傳來,看著別人逮到了大蟲,心中不服,當即就約在一起鬥上一陣子。
  • 農村夏天常見的蟲子,小孩把它當玩,有人卻靠它致富
    鄉村夏季普遍的小蟲子,小孩子把它當玩具,今日才知道錯過了幾十萬!夏季的鄉村,除開螢火、金龜子、知了猴,也有天牛。天牛擁有酷帥的硬實機殼,捏在手上也不會被它損害到,是許多 小孩子喜愛的純天然玩具。小朋友把葉子和秀髮放到它尖嘴鉗一樣的口中,賞析它咬掉秀髮和葉子的全過程。
  • 成都「捉蟲人」:1小時抓上千隻 曾靠此養活全家
    成都「捉蟲人」:1小時抓上千隻 曾靠此養活全家 而且就跟人吃的東西一樣,「野生的」「純天然」的蟲子營養價值更高,價格也遠比飼養出來的蟲子要貴。在成都青羊宮、人民公園等花鳥市場和茶館裡,經常都能看得到一些神秘的「捉蟲人」,他們挑著扁擔,兩支筐子裡裝著上千隻小蟲。其中有蛐蛐這些普通的蟲子,也有蜈蚣、大蜘蛛這些人們談之色變的毒蟲。那麼,這些捉蟲人是怎麼捉到這麼多的蟲子的?他們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 如何種植蘭草才能賺大錢?浙江蘭友6年養一棵春蘭賺了上百萬元
    在家裡養幾盆蘭花不但能供欣賞,有時還能賺錢,只是多數人養蘭都只是為了自己喜歡蘭花,有養花的興趣愛好,根本沒考慮去賺錢。也有一部分人因為自己的養蘭經驗越來越豐富,漸漸蛻變成一個種植蘭花的高手,就會想著靠蘭花賺錢了。
  • 有人靠它年賺十幾萬
    有人靠他年賺十幾萬文/農夫也瘋狂現在一斤是十月中旬了,秋收也快接近尾聲了。這個時期農民朋友基本在開始為賣糧做準備了,在南方地區,晚稻也收穫了。而在北方地區玉米、花生收穫之後,就要準備播種冬小麥了。也是因為秋收快結束了,農村裡也常會有人來收購玉米。今年的玉米收購價並不高,可能是因為非洲豬瘟的影響,玉米根本賣不上價。
  • 女漢子抓蛇如抓RMB,三招絕地翻身年賺百萬
    18歲那年有人上門提親,男方家境不錯,還拿了2萬多元彩禮,周紅梅家人很滿意,想同意這門婚事。(來自:耕心公社)而周紅梅認為家人貪圖對方2萬元彩禮錢,很傷心。家人動了心,可周紅梅堅決不同意,這樁婚事儘管沒成,但這件事對周紅梅觸動很大,她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不再讓別人主宰自己的命運,好好的過自己的生活。
  • 村民樹林抓知了日賺千元 一晚上最多能抓100斤
    據收購的商人介紹,一斤知了的收購價為25元,有村民一晚上最多抓了100斤知了。村民夜晚忙著抓知了7月15日21時,記者來到進賢縣張公鎮紅山村,在村裡的樹林中,到處閃爍著燈光,知了的叫聲不絕於耳,一些樹木的樹根往上20釐米處還綁著光滑的透明膠。
  • 上海崇明:幾百位老農每天下田抓蚯蚓,賺的竟比開滴滴的兒子還多?
    「早上6點,我就去田裡抓蚯蚓了,幾個小時共收穫50斤蚯蚓。送到合作社,每斤10元,就是500元。」62歲的黃付明,是附近三協村的村民,養蚯蚓、抓蚯蚓已有七八年。他告訴記者,自己下午再花兩三小時,還能抓40斤蚯蚓,這樣一天就能賺900元。
  • 孟津縣二季度17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4月21日,孟津縣二季度17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再掀項目建設新熱潮。    據悉,此次活動共集中開工重大項目17個,概算總投資47.3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0.15億元。    其中,總佔地約330畝、投資約10億元中部電商港項目是孟津縣推進的重點項目。
  • 它看似蜈蚣,曾在農村很常見,如今卻靠養殖供應,一條5元
    有一年的夏季,在海灘邊發現不少像蜈蚣一樣的蟲子在石頭上爬行,炙熱的石頭上,它們卻可以肆意的爬行,看著它們十分的害怕,但一些南方的朋友卻說,在他們那兒也有一種類似的蟲子,它可是一個很好的東西,曾經的農村還是十分的常見,如今卻需要靠人工養殖才可以供應市場,而且價格還非常的貴。
  • 科學網—這個暑假從抓蟲子開始
    不少女生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有沒有蚊子蒼蠅或者蟑螂,以往這些令人討厭的蟲子,此時都成為同學眼中的「寶貝」。「一隻漂亮的蝴蝶或者一隻帥氣的獨角仙,成為同學間相互炫耀的寵物。」不少同學說。 由於很多昆蟲的活躍期在清晨和晚間,再加上中午天氣特別炎熱,所以學生們大多選擇清晨和傍晚外出抓昆蟲,中午時分則在標本室裡,將抓到的昆蟲製作成標本。
  • 這東西150元/斤 有人靠它月入萬元
    「唧唧喳喳」的小東西賣150元/斤,湖北有人靠它月入過萬!)   在小編的老家,有一種神獸  住在地下,蠢萌可愛  進化前可以當食物  煎炸口感香酥,營養價值極高!有人甚至租地圍林捕捉知了  不過大多數專業捕手需要四處尋覓  據說一個人一晚上最多能捉十幾斤  一個月下來收入過萬元  它為什麼這麼貴?
  • 山東一隻蛐蛐賣11萬 小小蟲子咋這麼值錢
    (原標題:山東一隻蛐蛐賣11萬 小小蟲子咋這麼值錢)
  • 商販用工業稀硫酸泡水果 昧著良心賺黑心錢終被抓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商販用工業稀硫酸泡水果 昧著良心賺黑心錢終被抓 紅毛丹是一種熱帶水果,在常溫條件下只能存放兩三天左右,時間再長果殼就會變黑。為了延長紅毛丹的保鮮期,一些黑心商販動起了歪心思。不久前,杭州市相關部門抓獲了一個非法生產、銷售毒紅毛丹的犯罪團夥。
  • 史上最「豪」的蟲子,拿「黃金」當戰甲,抓到一隻就能暴富?
    在生物界,就存在著這麼一種生物,它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並且這種動物還出現在了電影情節中,在《哈利波特》中就有它的身影,它就是我們生活中非常難以見到的黃金龜甲蟲。之前有不少人以養一隻黃金龜甲蟲為傲,他們會將其放在一旁,作為觀賞品,因為黃金龜甲蟲就好像一顆被天然雕琢過的黃金一樣,十分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