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成功設計形狀記憶微陣列—新聞—科學網

2020-11-30 科學網

 

9月2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該院副研究員杜學敏帶領團隊成功設計出形狀記憶微陣列,並探索了該微陣列結構在液滴浸潤特性調控與微結構可控複製應用。該項研究成果近日刊發在《材料化學A》(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論文第一作者為課題組研究助理王娟,通訊作者為杜學敏。

近年來,微納米陣列結構在抗冰、抗生物粘附及細胞操控等領域應用廣泛。但傳統的微陣列結構製備主要採用光刻技術,不僅製備成本高昂、工藝繁瑣、耗時長久,而且所製備的微陣列結構在撤去外力後無法維持可控形變,極大限制了微陣列結構實際應用。

圍繞這一問題,杜學敏研究團隊通過仿生大自然中含羞草等植物可控形變特性,結合形狀記憶材料成功實現了材料宏觀形變維持。前期研究發現,通過調節形狀記憶材料所在環境溫度,可實現材料的可控拉伸形變,且在外力撤銷後仍可維持良好宏觀形變。如何仍有待探索。

為進一步探索微觀尺度的形變特性,研究團隊採用形狀記憶材料製備形狀記憶微陣列,發現僅需較小程度拉伸,即可實現該微陣列材料較大表面浸潤特性改變。並且,在10次以上可控浸潤特性循環改變後,微觀結構的形狀回復率仍高達91%。更重要的是,採用一個形狀記憶微陣列結構作為模具,通過不同程度拉伸,可複製出一系列連續形變微陣列結構。

研究人員介紹,相關成果不僅為液滴浸潤特性調控提供全新方案,還實現了多樣化微結構陣列的批量、低成本可控複製,有望促進微陣列結構在抗生物粘附、液滴操控、智能幹膠等方向實際應用。

相關論文信息:DOI: 10.1039/C8TA04763D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形狀記憶微陣列研究獲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杜學敏副研究員團隊成功設計出形狀記憶微陣列,並探索了該微陣列結構在液滴浸潤特性調控與微結構可控複製應用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開發出人工基因組高效簡化策略—新聞—科學網
    Sc3.0正式拉開序幕,旨在構建首個真核最小基因組
  • 深圳先進院自然指數位列廣東省科研機構第一—新聞—科學網
    12月17日,記者從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獲悉,最新數據顯示(統計時間範圍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0日),按照自然指數排名,深圳先進院指數從去年同期的23.45提升至29.92,再創歷史新高,在廣東省科研機構中的排名由原來的第二躍居第一,在中科院體系內排名17,全國高校排名85。
  • 深圳先進院立項數再創新高—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共有145項項目獲得資助,立項項目數創歷年新高,較2019年度同期資助項目數增長率達46.5%。其中,國家優秀青年基金項目6項、重點項目2項、面上項目47項、青年項目88項、國際合作項目2項;獲批直接經費合計6222萬元。
  • 深圳先進院今年牽頭獲批7項國家科技部重點項目—新聞—科學網
    深圳先進院今年牽頭獲批7項國家科技部重點項目位列全國科研院所第一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院長樊建平:深圳科技創新做對了什麼?
    利用先進的病毒示蹤技術和光纖記錄方法,科研人員觀察到在毒品記憶形成、提取和持續的過程中,小鼠大腦中PVT到中央杏仁核(CeA),以及PVT到伏隔核(NAC)的兩條神經通路被激活了……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稱「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內爾神經可塑性諾獎實驗室聯合國際團隊找到了毒品成癮記憶的關鍵通路,並通過抑制通路「擦除」了小鼠的關聯記憶,從而阻止了復吸行為的發生。
  • 深圳先進院舉行國慶升國旗儀式—新聞—科學網
    因應疫情防控要求,活動主要組織深圳先進院領導班子、各單元(部門)主要負責人及員工學生代表參加,儀式由深圳先進院副院長許建國主持。 此次升旗儀式由深圳先進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呂建成升國旗。護旗手由中科院優秀黨員、合成所總支書記戴俊彪,廣東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獲得者、數字所高性能中心副研究員尹凌和中科院先進基層黨組織醫工所團隊代表、醫學人工智慧中心副研究員葛永帥擔任。 升旗儀式正式開始,全體人員面向國旗肅立,行注目禮,鮮豔的五星國旗在國歌聲中冉冉升起。
  • 深圳先進院實現雷射程控形狀記憶光子晶體的無墨彩寫與複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納米調控與生物力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杜學敏團隊實現雷射程控形狀記憶光子晶體的無墨彩寫與複印:利用雷射即可在光子晶體智能材料上實現無墨彩色直寫和複印功能,有望拓展光子晶體在信息存儲等領域的應用,相關研究結果以Inkless Multi-color writing and copying
  • 深圳先進院-趙曉麗及合作者︱ACS Nano:形狀記憶多通道神經修復導管
    ,研發出基於形狀記憶納米纖維膜構建的快速自成型多通道神經導管,有效促進了神經突觸的延伸生長及周圍神經長段缺損的修復。研究團隊提出在神經導管中引入溫度響應的形狀記憶聚合物,通過靜電紡絲技術製備雙層納米纖維膜。該研究可通過材料本身的形狀記憶特性在體溫下實現變形,從而快速構建多通道神經導管。同時,導管內壁具有引導神經突觸生長的取向纖維結構。該神經導管的構建方法實現了雪旺細胞在導管中的均勻負載和高密度生長,取向的導管內壁結構顯著促進了神經突觸的延伸。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製備出黑磷基光致形變複合材料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副研究員阮長順等合作,成功製備出生物可降解的黑磷/聚氨酯複合物。
  • 表面一噴殺滅病原微生物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開發出微膠囊塗料
    原標題:表面一噴殺滅病原微生物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開發出微膠囊塗料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4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公共衛生安全和個人清潔防護目前已成全社會的焦點。近日,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喻學鋒研究員團隊成功開發一種基於微膠囊技術的長效抗微生物塗料,通過了國內外多家第三方權威機構的檢測。
  • 科學網—深圳先進院自然指數位列廣東省科研機構第一
    記者從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獲悉,最新數據顯示(統計時間範圍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0日),按照自然指數排名,深圳先進院指數從去年同期的23.45提升至29.92,再創歷史新高,在廣東省科研機構中的排名由原來的第二躍居第一,在中科院體系內排名17,全國高校排名85。 據統計,此次計入自然指數的170篇文章中,有88篇來自生命科學領域。
  • 美國院士合成生物學實驗室落戶深圳先進院
    此次基斯林實驗室的成立,結合深圳先進院團隊的已有積累,將有力促進中藥資源的合成生物學創新開發與商業化,是先進院朝著世界一流研究機構邁進的又一重要裡程碑。  基斯林院士指出,鐵皮石斛、天山雪蓮、人參、何首烏、茯苓、靈芝、珍珠、冬蟲夏草、蓯蓉等傳統中藥蘊藏的活性分子都具有成為創新藥物的巨大潛力。以抗瘧疾藥青蒿素、抗癌藥紫杉醇、抗愛滋病毒藥蔓生素、止痛藥薩爾維諾林等為代表。
  • 四大實驗室落戶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先進院供圖   中新網深圳11月13日電 (鄭小紅 朱族英)中科院定量工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腦聯結解析與調控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成像工程實驗室、廣東省粵港澳人機智能協同系統聯合實驗室四大實驗室,落戶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簡稱「深圳先進院」)  深圳先進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簡稱「合成所」)去籌儀式
  • 深圳先進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創歷史新高
    區域創新聯合基金集成項目首次取得突破,中科院深理工(籌)生命健康學院院長、講席教授,腦所研究員王玉田牽頭申報的「重要神經精神疾病發生與幹預的神經生物學共性機制研究」項目從國家和廣東省需求出發,以解析重大神經精神疾病「共性」神經機制為核心,明確年齡及性別造成的差異,通過研發和應用國際先進的技術,進行多水平跨物種轉化醫學研究,項目的實施將為重大神經精神疾病精準診斷、治療及藥物研發提供新理論和新策略
  • 深圳先進院等成功製備黑磷基光敏水凝膠
    中化新網訊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王懷雨與香港城市大學教授朱劍豪等合作,成功製備出基於黑磷納米片的近紅外響應光敏水凝膠,可用於癌症手術與光熱協同治療和創面修復。  癌症治療目前仍以手術切除腫瘤組織為主,但其中會面臨創傷較大、傷口易感染和術後局部復發率高等難題。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林慧:從「光」出發,開闢光譜技術創新應用
    利用光譜原理,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副研究員林慧成功研發了一系列面向食品、藥品、照明檢測的超微型光譜儀,實現了光譜儀由大型科研儀器走向便攜應用的轉化。IBT深度融合助力大設施國產化不僅在本專業領域不斷探索新方法,在深圳先進院大力推進IBT融合、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際,林慧也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投入到了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簡稱「大設施」)的研發中。
  • 深圳先進院研製第二代薄膜太陽能電池核心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深圳先進院光伏太陽能中心劉壯接受國外媒體採訪就在第一代中國光伏產業在歐美受阻之際,國內科研院所傳來捷報,可取代「晶矽」原材料的第二代11月16日至21日在深圳舉行的第十四屆高交會上,中科院廣州分院副院長李定強發布了該成果的最新科研進展。該項目是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聯合香港中文大學,深港攜手自主研發成功的高效低成本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裝備、工藝及產品。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光伏太陽能實驗室主任肖旭東團隊研製的「銅銦鎵硒」太陽能電池效率已達到18.7%,邁入國際領先行列。
  • 深圳先進院與6院士團隊合作:建國際化新藥產業研究院和公司
    深圳先進院與6院士團隊合作:建國際化新藥產業研究院和公司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2020-11-12 16:28 來源:澎湃新聞
  • 先進院率先研發靈長類腦結構與功能圖譜技術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路中華博士10月28日在中心書城舉辦的創新知行薈活動上透露,先進院課題組已研發出新一代的靈長類腦結構與功能圖譜技術,此項技術有望填補國內空白。 據介紹,在神經系統中,神經細胞之間相互連接形成神經環路,並介導感知覺信號的傳輸和加工、學習和記憶、行為和情感反應的形成和輸出等,是神經系統在微觀和介觀尺度上的結構和功能單元。神經環路以及神經連接的異常在神經精神疾病的發生和臨床表現中起到關鍵作用,其核心機制的解析是發展新的診斷方法和治療策略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