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形狀記憶微陣列研究獲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2020-11-30 科學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杜學敏副研究員團隊成功設計出形狀記憶微陣列,並探索了該微陣列結構在液滴浸潤特性調控與微結構可控複製應用。該項研究成果以「形狀記憶高分子模板用於多種微結構可控複製」為題發表在材料領域權威期刊《材料化學A》上,論文第一作者為課題組研究助理王娟,通訊作者為杜學敏副研究員。

近年來,微納米陣列結構在抗冰、抗生物粘附及細胞操控等領域應用廣泛。然而,傳統的微陣列結構製備主要採用光刻技術,不僅製備成本高昂、工藝繁瑣、耗時長久,而且所製備的微陣列結構在撤去外力後無法維持可控形變,極大限制了微陣列結構實際應用。為解決該問題,杜學敏博士研究團隊在前期工作中通過仿生大自然中含羞草等植物可控形變特性,結合形狀記憶材料成功實現了材料宏觀形變維持。前期研究發現,通過調節形狀記憶材料所在環境溫度,可實現材料的可控拉伸形變,且在外力撤銷後仍可維持良好宏觀形變,該研究結果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新策略,然而微觀尺度的形變特性如何仍有待探索。

在前期研究基礎上,研究團隊更進一步探索了形狀記憶材料在微觀尺度上的形狀記憶特性。研究團隊採用形狀記憶材料製備形狀記憶微陣列,發現僅需較小程度拉伸(60%),即可實現該微陣列材料較大表面浸潤特性改變(21°),且在10次以上可控浸潤特性循環改變後,微觀結構的形狀回復率仍高達91%。更重要的是,採用一個形狀記憶微陣列結構作為模具,通過不同程度拉伸,可複製出一系列連續形變微陣列結構。相關成果不僅為液滴浸潤特性調控提供了全新方案,而且也實現了多樣化微結構陣列的批量、低成本可控複製,有望促進微陣列結構在抗生物粘附、液滴操控、智能幹膠等方向實際應用。

 

圖1. (A-C)形狀記憶微柱陣列結構在拉伸至20%,40%及60%後的形貌連續可控變化,及在外力撤銷後形變維持;(D,E)形狀記憶微柱陣列可控拉伸形變後表面浸潤特性改變及微結構形貌改變。

圖2. 採用不同拉伸程度的形狀記憶微柱陣列複製出來的系列連續形變的PDMS微陣列。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成功設計形狀記憶微陣列—新聞—科學網
    9月2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該院副研究員杜學敏帶領團隊成功設計出形狀記憶微陣列,並探索了該微陣列結構在液滴浸潤特性調控與微結構可控複製應用
  • 深圳先進院立項數再創新高—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共有145項項目獲得資助,立項項目數創歷年新高,較2019年度同期資助項目數增長率達46.5%。其中,國家優秀青年基金項目6項、重點項目2項、面上項目47項、青年項目88項、國際合作項目2項;獲批直接經費合計6222萬元。
  • 深圳先進院自然指數位列廣東省科研機構第一—新聞—科學網
    12月17日,記者從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獲悉,最新數據顯示(統計時間範圍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0日),按照自然指數排名,深圳先進院指數從去年同期的23.45提升至29.92,再創歷史新高,在廣東省科研機構中的排名由原來的第二躍居第一,在中科院體系內排名17,全國高校排名85。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開發出人工基因組高效簡化策略—新聞—科學網
    Sc3.0正式拉開序幕,旨在構建首個真核最小基因組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院長樊建平:深圳科技創新做對了什麼?
    利用先進的病毒示蹤技術和光纖記錄方法,科研人員觀察到在毒品記憶形成、提取和持續的過程中,小鼠大腦中PVT到中央杏仁核(CeA),以及PVT到伏隔核(NAC)的兩條神經通路被激活了……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稱「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內爾神經可塑性諾獎實驗室聯合國際團隊找到了毒品成癮記憶的關鍵通路,並通過抑制通路「擦除」了小鼠的關聯記憶,從而阻止了復吸行為的發生。
  • 深圳先進院今年牽頭獲批7項國家科技部重點項目—新聞—科學網
    深圳先進院今年牽頭獲批7項國家科技部重點項目位列全國科研院所第一
  • 深圳先進院發表柔性微創手術機器人研究進展綜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微創中心王磊研究員團隊圍繞靈巧型手術機器人的研發路線和蛇形手術機器人的設計機理進行深入調研,取得了新進展。調研結果發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中科院一區期刊,影響因子:9.3)上,標題為A Review on Flexible Robotic System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深圳先進院等在合成酵母菌研究中獲進展
    深圳先進院等在合成酵母菌研究中獲進展 2018-05-24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  繼2017年3月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以封面形式報導了我國科學家參與的釀酒酵母基因組合成計劃(Sc2.0)的裡程碑式進展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醫工所納米調控研究中心誠邀海內外優秀人才加盟
    二、研究中心簡介: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簡稱先進院)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市政府和香港中文大學2006年在深圳共同組建,是國家科技產業中心深圳唯一的國立科研機構。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成長為人才一流、科研一流、服務一流的國家級研究機構(網址:http://www.siat.ac.cn/)。由中國科學院與深圳市政府合作,依託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建設的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將為先進院科研人員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簡稱醫工所)是中國科學院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領域規模最大的研究單元。
  • 深圳先進院舉行國慶升國旗儀式—新聞—科學網
    因應疫情防控要求,活動主要組織深圳先進院領導班子、各單元(部門)主要負責人及員工學生代表參加,儀式由深圳先進院副院長許建國主持。 此次升旗儀式由深圳先進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呂建成升國旗。護旗手由中科院優秀黨員、合成所總支書記戴俊彪,廣東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獲得者、數字所高性能中心副研究員尹凌和中科院先進基層黨組織醫工所團隊代表、醫學人工智慧中心副研究員葛永帥擔任。 升旗儀式正式開始,全體人員面向國旗肅立,行注目禮,鮮豔的五星國旗在國歌聲中冉冉升起。
  • 深圳先進院-趙曉麗及合作者︱ACS Nano:形狀記憶多通道神經修復導管
    ,研發出基於形狀記憶納米纖維膜構建的快速自成型多通道神經導管,有效促進了神經突觸的延伸生長及周圍神經長段缺損的修復。研究團隊提出在神經導管中引入溫度響應的形狀記憶聚合物,通過靜電紡絲技術製備雙層納米纖維膜。該研究可通過材料本身的形狀記憶特性在體溫下實現變形,從而快速構建多通道神經導管。同時,導管內壁具有引導神經突觸生長的取向纖維結構。該神經導管的構建方法實現了雪旺細胞在導管中的均勻負載和高密度生長,取向的導管內壁結構顯著促進了神經突觸的延伸。
  • 深圳先進院實現雷射程控形狀記憶光子晶體的無墨彩寫與複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納米調控與生物力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杜學敏團隊實現雷射程控形狀記憶光子晶體的無墨彩寫與複印:利用雷射即可在光子晶體智能材料上實現無墨彩色直寫和複印功能,有望拓展光子晶體在信息存儲等領域的應用,相關研究結果以Inkless Multi-color writing and copying
  • 深圳先進院高性能導熱複合材料研究獲系列進展
    深圳先進院高性能導熱複合材料研究獲系列進展 2018-05-16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近期,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先進材料中心研究員孫蓉團隊在高性能導熱複合材料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進展
  • :形狀記憶聚合物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先進潤滑與防護材料研發中心在形狀記憶聚合物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合成了系列含偶氮形狀記憶聚氨酯(azoPU)並研究了其光致異構作用。結果表明作為硬段的偶氮苯的加入,由於增加了聚氨酯的硬度及內部結合力誘導偶極-偶極作用引起的相分離的增加,能夠得到良好的機械性能、形狀固定率和形狀回復率(接近99.9%)。
  • 深圳先進院在微納生物機器人治療腫瘤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研究員蔡林濤,與集成所副研究員徐天添、研究員吳新宇等合作,在微納生物機器人治療腫瘤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微納生物機器人是微納尺度的類生命機器人,具有自動化和智能化等機器人屬性,能夠到達現有醫療器械難以企及的微觀區域,有望革新傳統醫學實現疾病的精準診療。
  • 深圳先進院等在低劑量光聲成像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生物醫學光學與分子影像中心劉成波研究員團隊、醫學人工智慧研究中心梁棟研究員團隊,與武漢協和醫院放射科鄭傳勝教授團隊合作,提出了基於卷積神經網絡的低劑量光聲成像方法,該方法有望推動光聲成像技術進一步臨床轉化。
  • 2020.9.7 星期一 中科院最新科研、科技動態
    3、城市環境所在生態基礎設施規劃研究中獲進展4、深圳先進院等在聚集誘導發光納米仿生機器人研究中取得進展5、東北地理所在溼地植物根際鐵碳關係研究中取得進展6、大連化物所驗證鎳雜二茂鐵芳香性來自金屬中心到配體的電子反饋7、研究發現穀氨酸能神經元對睡眠穩態調節的重要作用8、過程工程所等在生物全合成的自組裝納米疫苗研究中取得進展 9、上海有機所發表基於離子淌度質譜的多維代謝物鑑定技術和資料庫 10、南京古生物所揭示幾丁蟲生殖模式
  • 中科院最新科研進展、科技動態 2020.11.12 星期四
    2、工程熱物理所壓縮空氣儲能向心渦輪研究獲進展3、合肥研究院二維SnO2材料的理論預測研究獲進展4、上海光機所演示二能級原子產生的混合光場的實用性 5、地化所高溫高壓下含鈦多晶橄欖石電導率研究取得進展6、青藏高原所等在時空三極環境大數據平臺研究中獲進展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製備出黑磷基光致形變複合材料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副研究員阮長順等合作,成功製備出生物可降解的黑磷/聚氨酯複合物。
  • 深圳先進院等發表耐高溫聚醯亞胺鋰電池隔膜研究進展綜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中心楊春雷研究員團隊與東華大學劉天西教授團隊合作,在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能源化學,影響因子=7.2)上發表題為Polyimide Separators for Rechargeable Batteries(可充電電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