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這個問題醫生無法回答!

2020-12-04 醫法在線

今天在搶救室裡有家屬問了我這麼一句話:「你們這麼大的醫院,還有看不好的病?」。

這句話讓人有些哭笑不得,甚至有些不可理喻。

那一刻,我真的很想板著臉回答他:「對不起,這個問題我無法回答!」

但是,現實還是讓我在藍色無菌口罩背後強忍著無奈,裝作了波瀾不驚。

再大的醫院也有治不好的病,再厲害的醫生也有不知道的知識。

這位患者常年患有心房顫動,在突發意識障礙11小時後才被家屬送進醫院。

經過檢查,患者被診斷為腦栓塞。

很明顯,家屬對大面積腦栓塞的風險並不了解,甚至對醫學常識也一無所知。

在告知病情和風險後,患者女兒滿是懷疑的問了我上面這句話。

事實上,患者的家屬有這種反應並不奇怪。

因為患者長達數十年的心房顫動竟從沒有被正規治療過,因為患者在出現肢體偏癱、意識障礙後他們還在幻想患者休息一會便能夠好轉。

他們從來沒有意識到在這長達十數年的時間裡,患者一步步走向了危險的邊緣。

他們也不可能明白,在長達11個小時的等待中,患者被一步步推向了死亡的絕境。

正是因為對健康的漠視、對醫學常識的缺乏,才導致了患者的危重病情,才會出現家屬的無知甚至有些麻木。

搶救室裡還有一位肝癌晚期的患者,因為消化道出血被搶救著。

這位老年男性隨時都有可能因為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生死只在轉瞬之間。

家屬卻陷入了兩難的境地:既不願讓患者承受更多的痛苦,又不願放棄積極的治療。

猶豫之中的兒子問我:「醫生,你算算我父親還能挺多久?」。

兒子的這個問題讓我很為難,一是因為我已經多次溝通過,二是因為「算算」這個詞。

醫生,只能看病,不能算命!

我告訴家屬:「患者隨時隨地都會死亡,短則數個小時,多則數天都有可能,並不能準確告訴你具體時間。」

最終患者還是被家屬帶回了家,因為家屬有著堅定的要求:「一定要讓我父親留著最後一口氣回家!」。

在離開搶救室前,家屬又將我圍在中間,他們非常強烈的追問我:「路上會不會有風險,能不能留一口氣回家!」。

這個問題讓我非常難以回答,因為患者隨時隨地都會出現心跳呼吸停止。

「風險肯定有,而且很大。如果非要留口氣回家,自然是越早出發越好。」

其實,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家屬卻是當局者迷了。

甚至,有一位年長的家屬追問我:「為什麼看了這麼久,越治越差?」

作為一名醫生,我能做的只是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和自己的經驗,來做出自己的判斷。

其實,類似這樣的問題在搶救室裡常常發生。

生老病死是人類不可避免的問題,也是大自然新陳代謝不可違背的客觀事實。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生,便沒有死;同樣沒有死,也就不會有生。

但是作為這個地球上最高等級的生物,作為擁有改造自然界能力,有著複雜感情的人類卻至今不能正確面對死亡。

每一個人都害怕生老病死,每一個人都渴望長生不老。

從秦皇漢武到屠狗之輩,從社會精英到走卒販夫,雖然大家都知道終將歸於塵埃,可是每一個人都在拼命掙扎大自然為我們定下的宿命。

正是因為人類對健康和壽命的渴望,正是因為人類擁有改造自然的能力,所以才有了今天的現代醫學。

其實從本質上來說醫學本身就是違背自然規律的一門學科,大自然讓我們隨其自然的消亡,而醫學卻竭盡所能阻止或延緩這種現象。

有一位78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女兒憂心忡忡的問我:「醫生,我父親心肌梗死的原因是什麼?他平日裡好好的,什麼病都沒有!」。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誤區:總是將沒有症狀當做沒有病!

「總會有第一次生病的時候,這麼大年紀,心臟肯定會有一些問題,只不過平日裡沒有什麼症狀,或者大家都沒有重視罷了!」我試圖用最通俗的語言來溝通。

患者的女兒卻又說:「我體檢的時候,也有動脈粥樣硬化,能治好嗎?」。

看著已經有些頭髮花白的家屬,我認真的告訴她:「人年紀大了,都會或多或少出現動脈粥樣硬化的。平日裡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有胸悶、胸痛等不舒服症狀的話及時來醫院就好了!」。

「那就只有等死了嗎?現在的技術這麼好,還有看不好的病嗎?」

「如果什麼病都能看好,就人人長生不老了!」我不知道自己的解釋有沒有不妥之處,但我知道:器官的衰竭病變,生命的凋零,同樣也是一種自然現象。

如果有一天每一個人都能夠永無疾病甚至長生不老,那麼地球上將是一番怎麼樣的場景?

當然,或許是我杞人憂天。

因為現在的醫學技術遠未達到這種高度,雖然目前我們可以探測火星、遨遊宇宙,雖然我們可以深達納米、改造基因,但是我們依舊不能了解人類身體內的奧秘。

迄今為止,已知的疾病有上萬種,能夠治癒的卻寥寥無幾。

甚至即使是國內外有名的醫學專家,甚至也只是精通一種或者幾種疾病,更甚者有些疾病的名詞連專家也聞所未聞。

所有有時候面對疾病,醫學並不是萬能的,醫生同樣也不是手持生死簿的判官。

但是不知從何時起,在有些人眼中醫學已經成為萬能的代名詞,醫生也已經成為神的替身,醫院更加成為了不能死人的地方。

一旦醫生不能治癒疾病,一旦醫院發生了死亡,就會鬧出一些負面新聞,輕則打砸吵鬧,重則傷人性命。

類似的新聞,其實每一天都在上演。如果你稍微關心醫療新聞的話,便可以注意到接連二三且沒有停止跡象的類似事件。

導致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是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大多數人都缺乏基礎的醫學常識,大多數鬧事者都是以錢為目的。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東西是最不能直視的,那就是太陽和人心。

我想閱讀這篇文章的人之中,大多數都分不清消炎藥和抗生素的區別,同樣也不知道溺水心跳停止者最需要的不是控水而是心肺復甦。

當我們還在無論所患何種疾病都要求醫生:「給我輸點消炎藥吧?」;當我們還指不斷質疑醫生:「真的有必要做這種檢查嗎?」;當我們還在嘲笑醫生:「只是胃痛,卻要做心電圖檢查?」等等時,我們有過捫心自問:「我懂這個問題嗎?我是否應該懷疑醫生嗎?」

當然也會有人經常這麼對我說:「你是醫生,你懂這些,我們又不懂!」

可是,如果你真的不懂的話,那麼就請相信你的醫生。

雖然醫生之中也有害群之馬,雖然不良媒體也會有著各種誇大其詞甚至刻意污衊的報導,但是我要鄭重告訴你:「最希望你早日康復的人永遠是醫務人員!」

但是,醫學有著自己的局限性,醫者同所有人一樣都是普通的血肉之軀。

但是,醫學並不是萬能的,醫者也逃脫不了生老病死的宿命。

醫法在線:專注醫療法律,傳播醫患聲音,期待您的關注!(投稿(諮詢):yifa_online@163.com。

醫法在線

(關注醫療,關注法律,關注醫法在線!)

相關焦點

  • 回答讀者問題集錦(三)
    有些大家提出的問題,是很多老師都問過的。剛好我閃過一個想法,就是定期匯總比較典型,問得比較多的問題,弄一個回答問題集錦。這樣通過大家一起討論,也可以共同提高水平。距離上一次回答讀者問題集錦(二)的時間已經很長了,可能大家的水平真的越來越高了,提的問越來越少了。希望有一天大家基本上對公眾號的文章都看懂了,那這個時候大家的水平就已經很高了。
  • 科學家暫時還無法回答明白的6個奇妙的問題
    科學家一直以來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屬於無所不能、知識淵博的人們,但即便是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他也絕對無法保證可以為你解答這個世界上的任何奧秘。有一些疑問甚至是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遇到過的。從人類為什麼要做夢,到暗物質是否真實存在。
  • 科學無法回答的4個「奇葩」問題,圖4很簡單,卻永遠沒有的答案!
    回答我們是否在宇宙中獨處的問題是科學的難題之一。外星生命是否曾經存在過這個問題,這幾乎是令人信服的問題。對於文明可能持續多久,我們沒有任何參照。或者,在宇宙時間線上可能存在的地方。我們還沒有找到任何物理證據。或許,我們相信這個世界上肯定有外星人,卻永遠無法給出準確的回答。2、重力的本質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特殊和廣義相對論理論比任何其他令人難以置信的重要科學理論都要好。
  • 回答了哪些問題?沒有回答哪些問題?
    嘗試分析或回答這些,你會發現你不能僅僅根據物理學的概念回答一個問題。哲學上的準時我們出生了,我們死了。將這兩個事件分開的跨度就是我們所說的「時間」。時間的流逝可能是我們自己經歷的最基本特徵,但我們無法準確地說出它是什麼。更糟糕的是物理定律不能提供什麼幫助。
  • 有這種疑問的你,請看看醫生的回答
    後來可能是因為耐藥的問題,當時又沒有更多的藥可以選擇。 那個小孩子是領養的,哦不,或者說是撿來的。得到這個孩子的時候,孩子身上有一張紙條,只說明這個小孩來自雲南。他的生母應該是愛滋病感染者,因無力撫養而拋棄,是個男孩子。領養的人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沒有多少文化知識,也不懂愛滋病這些東西,還是把他抱到家裡。
  • 葉永烈:「對不起,我不能再為你回答為什麼.」
    2018年,央視《開講啦》有幸邀請到葉老開講,他在演講的最後這樣說道:「我本來想,去世之後,在我的墓碑上寫一句話——對不起,我不能再為你回答為什麼。後來我想想,覺得應該改成——請到上海圖書館來找我。」
  • 準爸媽打聽胎兒「性別」,被醫生神回答戳中笑點:暗示得明明白白
    準爸媽打聽胎兒"性別",被醫生神回答戳中笑點有些醫生雖然不會直接告訴你是男是女,但話裡話外其實已經將胎兒性別暗示得明明白白,就看你能不能get到醫生的點了。(1)"直男版"神回答有的醫生不會拐彎,回復也很是直接,嘴上說著不能透露,實際上卻把孩子性別"暗示"得明明白白。說實話,我有理由懷疑上面這3位網友遇到的是同一位醫生。
  • 科技手抄報:5分鐘回答所有問題
    5個參賽電腦程式之一的「尤金·古茲曼」成功「偽裝」成一名13歲男孩,在一次時間為5分鐘的文字交流中,回答了裁判輸入的所有問題,其中33%的回答讓裁判認為與他們對話的是人而非機器。這場測試的參與者包括英國科幻喜劇《紅矮星號》中機器人扮演者羅伯特·盧埃林、去年提議赦免圖靈的自民黨人羅德·夏克等。
  • 想問醫生胎兒性別?看了這些幽默回答,真是可笑又可愛
    於是當父母忍不住的去詢問醫生,自己懷的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的時候,有部分醫生還是會委婉好意的給出一些「幽默的回答」。如果說能get到醫生的點,那你就可以知道答案了,接下來我們就來總結幾種讓人捧腹不已的「暗示」吧:這些幽默回答,真是可笑又可愛一、說漏嘴有網友就分享了自己的一件非常搞笑的事例。
  • 對不起!
    對不起。請問最近的地鐵站怎麼走?Excuse me! Could I have a use of your mobile phone?對不起。我能借用一下您的手機嗎?Excuse me!我們知道在回答對方的一般疑問句時,Yes可以表達「是」、「對」等的肯定回答。這時候Yes用的是降調。而課文中的 Yes?是用升調朗讀,意為:"什麼事?" 因此,請大家記住,Yes?以升調表示某種不肯定或詢問之意,也含有請對方說下去的意思。3.Pardon?對不起,請再說一遍。
  • 面試時如何回答「你為什麼選擇我們公司」這個問題?
    面試時被問到『你為什麼選擇我們公司』的時候,我們首先該想的不是問題的本身。而應該跳出問題本身來思考: 企業為什麼會問到這個問題?他們問這個問題的背後是想要獲取什麼信息?如果我們先把這幾個問題弄明白了,我們自然而然知道該如何合適的回答讓面試官滿意的答案。
  • 大叔回答一個小女孩的問題,回答錯了卻闖下了大禍!
    誰知,在飯桌上男主的老婆也玩問答,男主表示不開心,第二天一大早,男主準備坐地鐵去上班,這個時候,廣播突然播出一個問題並且答對了才可以上車。男主被推倒三號門,可二號門才是正確答案啊!於是,被拒絕上車的男主只好跑去上班,好不容易來到上班地點,上個電梯都要回答問題。答題錯誤的男主只好選擇爬電梯,歷經千辛萬苦男主終於來到了辦公地點。
  • 針對這個問題,哪些回答是無效的?
    這是一個6歲小女孩和媽媽的對話,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事實上是一個深刻的哲學問題:孩子問出這個問題,意味著他們頭腦中已經有了因果觀念,開始有了自我意識。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關鍵期,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因為這個時期,孩子開始養成,和我們認真對話和傾述心事的習慣。重視這個時期,你將能更輕鬆地度過孩子的青春叛逆期。那麼,面對孩子的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回應呢?
  • 上海人為什麼不敢聽《寶貝對不起》?
    作者| 田偉秋編輯 | 羊缺牙寶貝對不起,不是不疼你,真的不願意,又讓你哭泣;寶貝對不起,不是不愛你,我也不願意,又讓你傷心。寶貝對不起 ,不是不疼你,真的不願意,又讓你哭泣……這首連90後都能跟著唱幾句的《寶貝對不起》是草蜢樂隊的代表作之一,乍一聽曲調歡快,歌詞裡戀愛的酸臭味隔著屏幕都能聞出來。
  • 對不起,這個星座有感情障礙
    >本來他是一個很獨立,有自主思想的人可是一碰到感情他就會忍不住去猜測對方在想什麼哪怕是簡單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摩羯都會去揣測這會讓摩羯感覺到疲憊會讓他忍不住去思考這段感情的意義其實這全部都是人之常情,無傷大雅但最關鍵的問題在於
  • 有問題的問題,應該如何沒問題的回答
    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在律師事務所收到的不計其數的回答中,只有一個7歲小男孩約翰的回答「扔最胖的人,因為他最重。」勉強算得上正確答案。於是,約翰一個人繼承了億萬英鎊的遺產。這個故事是根據歷史上一個真實事件改編的,你可能看過類似的案例,已經提前知道了問題的答案,但你是否知道為什麼只有一個七歲的孩子才能做出正確回答呢?
  • 全都在這4個問題中卻無法回答
    有時,天文學家會發現到他們以前無法想像的新現象,也就是說,只有宇宙才能保守秘密,而在此之前科學家們卻無能為力。今天,在本文,我們提出這4個問題,天文學家要想去回答它們,除了假設之外,他們什麼也做不了。1.大爆炸之前發生了什麼?根據現代宇宙學模型,大約在137億年前,宇宙是由一個奇點誕生的。但宇宙學模型並沒有解釋在大爆炸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 遭遇肺癌,先問醫生這10個問題
    (文章來源:菠蘿因子公眾號)中國醫療資源匱乏,醫生太少,患者太多,這直接導致醫患之間每次溝通時間很短。在美國,醫生每天看幾位病人,在中國,醫生每天看幾十,上百位病人。在美國,患者每次見到醫生,通常有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溝通,可以諮詢任何問題。
  • 姐姐抽骨髓救妹妹,醫生問她害怕嗎,她的回答讓所有人掉淚
    家裡共生有兩個女兒,生病的這個是小女兒佳音。當聽到省兒童醫院的診斷說孩子很可能患的是EB病毒感染,惰性淋巴瘤的時候,夫妻倆差點都暈過去!本來一直都還是活蹦亂跳的孩子,怎麼會得上這種病呢?我們都是樸實的農村人,根本都沒有聽說過這種病,更沒辦法接受自己的女兒患上這種病的事實。我們決定就算是拼了這條命,家裡砸鍋賣鐵也要給孩子治病,不能放棄她!
  • 醫生暗示胎兒性別多有「技巧」,這些幽默的回答,孕媽要知道
    其實大多數父母去醫院產檢,都會忍不住問醫生胎兒性別。表面上大部分醫生是不會告訴你胎兒的真正性別,但是有些醫生也會通過各種暗示的語言,或者是通過一些幽默的回答告訴孕媽,這就要看孕媽媽能不能想到醫生的良苦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