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前我在哪兒呢?針對這個問題,哪些回答是無效的?

2021-01-09 幼崽玩樂社

「媽媽,出生以前我在哪裡呢」

「出生以前你是一個很小的卵子,在我的身體裡呢」

「但是我不是想說這個!我想說我在變成一個很小很小的卵子之前....」

"啊....之前的話,你什麼也不是。」

「什麼都不是,我怎麼可能什麼都不是呢!」

這是一個6歲小女孩和媽媽的對話,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事實上是一個深刻的哲學問題:孩子問出這個問題,意味著他們頭腦中已經有了因果觀念,開始有了自我意識。

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關鍵期,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因為這個時期,孩子開始養成,和我們認真對話和傾述心事的習慣。重視這個時期,你將能更輕鬆地度過孩子的青春叛逆期。

那麼,面對孩子的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回應呢?哪些做法是無效的?

一、沉默

第一種無效的做法就是沉默。在這個問題上,沉默不是金。裝作沒有聽見孩子的問題,或者迴避孩子:等你長大後會告訴你的;甚至無情的補充:你現在太小,理解不了的。

這些都是很錯誤的做法。因為這樣向孩子傳遞了兩個信息:我不重視你的問題,而且你還沒有能力理解這個問題。

二、生氣

「你在想什麼」

「你不害臊嗎?」

「是誰教你這玩意的?」

類似這樣的回答,不僅會中斷和孩子的交流,還會讓孩子覺得,這個問題是禁忌,是不能討論的的。但是,越是禁忌的問題,孩子越好奇,他們會偷偷,用儘自己的方式,去揭開自己的疑惑。

三、毫不保留全部告訴孩子

還有一個極端做法就是,一股腦把整個生育過程告知孩子,什麼精子卵子的結合,細胞分裂長大.....其實根本沒有必要,孩子根本理解不了他們沒有親自接觸過的食物。

那麼,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

一、用寶寶熟悉的語言解答

如果孩子問我們是從哪裡來的,那我們最好用他比較熟悉的話語:爸爸和媽媽擁抱的時候,有時候太親密了,會結合在一起,這樣就出現生命的火花,就有了你。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們還會再提起這個問題,到時候再告知孩子具體細節即可。甚至孩子如果還小,我們通常只需要告訴他:寶寶是從爸爸媽媽的愛中來的。

二、不要告訴孩子他們沒有問的內容

如果孩子還沒有問,說明他還沒準備好,還不想知道。採用教科書式的方法從頭講到尾是沒有用的,因為孩子只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去吸收和理解。

三、不要逃避孩子的問題

我們不能讓孩子覺得問題尷尬,是禁忌,不能回答。

四、只回答孩子問到的問題

如果三歲孩子問我們自己是從哪裡來的,這時候給她解釋什麼是精子、卵子根本沒有任何意義。這些離他生活太遠,他看不見摸不著,根本理解不了。他眼下只想知道小孩是從哪裡來,我們只需要告訴他,所有小孩都是爸爸和媽媽愛情結出的果實,他們從媽媽的肚子裡出生,在媽媽的懷抱中長大。

性教育不應是冷冰冰的知識教學,它是循序漸進的。我們要順應孩子的節奏,解答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對這個問題想要了解的內容。

總結來說,就是當孩子問了我們一個有關性的問題,我們不要像審犯人一樣質問他:是誰告訴你這些的?也不需要覺得要給娃上一節課,把什麼都告訴他。的做法是,正面回答孩子的問題,而且只給出孩子能聽懂,理解得了的答案。把性方面問題的話語權交給孩子,等孩子主動提問 的時候,才根據他的節奏,不斷深入地解答他的問題。

#你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嗎?歡迎留言一起討論哦!

相關焦點

  • (崇一堂)信徒受洗前需要回答哪些問題?
    一個人如何才能成為基督徒呢?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心裡相信,口中承認」,做了決志禱告就可以稱為基督徒了。不過,對於教會和信徒來說,受洗則是一個人成為基督徒的重要標誌。 一般情況下,預備接受洗禮者接受洗禮前都會學習一定的課程,並與相關牧者談話。
  • 你單位牽頭開展針對環境汙染問題專項檢查,重點工作有哪些
    針對媒體報導的環境汙染問題,你單位將牽頭開展專項檢查,你認為重點工作有哪些?下面我回答這個問題。環境保護是關係到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的根本性問題。針對媒體報導的環境汙染問題,我單位牽頭開展有關環境汙染的專項檢查。
  • 回答了哪些問題?沒有回答哪些問題?
    嘗試分析或回答這些,你會發現你不能僅僅根據物理學的概念回答一個問題。哲學上的準時我們出生了,我們死了。將這兩個事件分開的跨度就是我們所說的「時間」。時間的流逝可能是我們自己經歷的最基本特徵,但我們無法準確地說出它是什麼。更糟糕的是物理定律不能提供什麼幫助。
  • 回答讀者問題集錦(三)
    大家在後臺留言我都能看到,由於留言眾多,有些不能一一作答。有些大家提出的問題,是很多老師都問過的。剛好我閃過一個想法,就是定期匯總比較典型,問得比較多的問題,弄一個回答問題集錦。這樣通過大家一起討論,也可以共同提高水平。距離上一次回答讀者問題集錦(二)的時間已經很長了,可能大家的水平真的越來越高了,提的問越來越少了。希望有一天大家基本上對公眾號的文章都看懂了,那這個時候大家的水平就已經很高了。
  • 新媒體運營面試常見問題及回答技巧 面試中個人優缺點回答技巧
    1,請你先簡單的做個自我介紹  這個問題雖然是面試所有崗位都會問的問題,但是每個行業及崗位的回答技巧是不一樣的。那麼面試新媒體運營崗位時應該如何自我介紹呢?自我介紹最好在面試前自己多背幾遍,不然吞吞吐吐或者忘詞就尷尬了。  2,你覺得新媒體是什麼?  說實話,這個問題有點難度,每次面試官問我這個問題我都感覺自己回答的不好,因為新媒體包含的太廣了。
  • 原來手上有個指麻穴,可以針對這個問題處理
    大家好,手指總是感覺發麻,有的時候還有疼痛的情況,這個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通過艾灸該怎麼樣解決?手指發麻這個問題原因比較多,比如說我們滑鼠手出現了一個機械炎症,有可能是手指發麻,還有一些比如說頸椎病,腰椎病導致的一個脊柱神經受到壓迫,它也會導致手指發麻,發疼的情況。
  • 科技手抄報:5分鐘回答所有問題
    5個參賽電腦程式之一的「尤金·古茲曼」成功「偽裝」成一名13歲男孩,在一次時間為5分鐘的文字交流中,回答了裁判輸入的所有問題,其中33%的回答讓裁判認為與他們對話的是人而非機器。這場測試的參與者包括英國科幻喜劇《紅矮星號》中機器人扮演者羅伯特·盧埃林、去年提議赦免圖靈的自民黨人羅德·夏克等。
  • 對不起,這個問題醫生無法回答!
    今天在搶救室裡有家屬問了我這麼一句話:「你們這麼大的醫院,還有看不好的病?」。這句話讓人有些哭笑不得,甚至有些不可理喻。那一刻,我真的很想板著臉回答他:「對不起,這個問題我無法回答!」但是,現實還是讓我在藍色無菌口罩背後強忍著無奈,裝作了波瀾不驚。再大的醫院也有治不好的病,再厲害的醫生也有不知道的知識。
  • 「我爸爸在出生前就死了!」現實中卻是真事,醫生這麼解釋的
    文|文兒「我爸爸在出生前就死了!」作為抗日神劇裡的名臺詞,很多網友都對這話相當熟悉,第一反應大多是吐槽編劇不走心,什麼荒唐劇情都敢寫,沒有爹哪來的兒子呢?然而,接下來我要講的這件事,可能會顛覆你對世界的認知,只因為這種臺詞在現實中的確存在,醫生是這麼解釋的。事情還要從月初說起,表哥拖家帶口從老家過來,說是為了給孩子做體檢,然而等到老公幫忙安排了時間後,表哥卻突然表示要陪著兒子一起過去,給自己也順道做個檢查。嫂子雖然覺得浪費錢,最後還是答應了。
  • 當孩子提出這個問題,家長應該如何回答?
    「我是從哪裡來的?」「例假是什麼?」……當孩子提出這樣的問題時,家長該怎麼回答?很多三四歲的孩子會問爸爸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家長普遍會迴避,或隨便搪塞式地回答「你是撿來的」「你是天上掉下來的」。陳曉東告訴家長們,當孩子好奇、發問的時候,是最好的教育機會。此時,可以通過漫畫、簡單的科普圖畫,告訴孩子們,他們是怎麼出生的。因為從孩子出生、幼兒時期開始,就應該進行性別教育。
  • 把生物老師逼瘋的臺詞:我是個孤兒,父母在我出生前就死了!
    把生物老師逼瘋的臺詞:我是個孤兒,父母在我出生前就死了!每個人無聊的時候都會看看劇來打發時間,在很多電視劇中的臺詞都是很「特點」的,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小編最近收集的一些奇葩臺詞吧!1.有的時候不是小編糾結病句,而是有些病句實在是沒法詬病,陳曉的這段話,是個徹頭徹尾的病句。
  • 當面試官提出假設性的問題時,我們應該怎樣回答
    面試中總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通常沒有準備的朋友們真的會被這些問題難倒,所以對於那些即將面試的朋友們來說,做好面試前的準備工作相當的重要。那麼針對這一話題,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個常見的面試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假如你被錄用,將如何開展工作?
  • 面試必問考題,你知道該如何回答嗎?教你定製專屬「黃金回答」
    作為求職者,如何在回流的「找工作」潮中殺出一條血路呢?如何讓面試官在成百上千的求職者中相中你呢?在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面試,其實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很多事業單位的面試基礎問題都大致相同,可總能分出高低來,究竟如何回答面試問題才能脫穎而出?
  • 為什麼你認真寫的回答得不到知乎高贊?
    為什麼你認真寫的回答得不到知乎高贊呢?這篇文章可能給你答案。只要我們在這個點前進入(且答案質量夠高),我們的答案排名就會不斷向前,最後排到第一;而假如你在臨界點後進入,不好意思,你的的答案會被甩到後面的長尾之中,就像進入一個漩渦,普通用戶永遠沒機會接觸到它。問題的關鍵在這個臨界點。先賣個關子,還記得上面那些柱狀圖嗎?
  • 賀建奎依舊有4個問題無法回答
    對這個問題賀建奎沒有正面回答,他表示,「我會用我所有錢和精力去照顧,用我生命的下半輩子去負責。」11月28日中午12點40分左右,賀建奎穿黑白豎條紋襯衫,深色褲裝,手提棕色公文包,出現在第二屆基因編輯大會上,比原計劃推遲了近一個小時。他表情嚴肅,語速緩慢,幾乎是一個詞一停頓地用帶有口音的英語發表了演講。
  • 在這個大數據時期,針對網絡營銷會有哪些危害呢?
    也許僅有大數據時期這個問題的回答才更確立。第二,大數據營銷信息消息推送支撐點以往多少年了,大數據營銷總是被很多企業談及,可是真實保證的屈指可數,反倒是廢棄物信息泛濫成災。歸根結底,關鍵便是以往為名上的大數據營銷並不太精確,由於其缺乏用戶特點數據信息支撐點及詳盡精確的剖析。
  • HR打電話問,當前是在職還是離職,該怎麼回答?有哪些坑要避免?
    HR給你打電話邀請你去面試,問你當前是在職狀態還是離職狀態時該怎麼回答?有哪些可以避免的坑?——網友如是問作為一名HR,我覺得這個問題非常好。因為我也經常會問這個問題,我還是第一次發現,這個問題給求職者帶來困擾。
  • 我的世界:Mojang拒絕回答的4個問題,原版真的沒有參考模組嗎?
    我的世界玩家們平時都會把Mojang稱之為「Bugjump」,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特性」太多,二是經常「跳票」,從而被玩家們吐槽,另有4個問題可能會拒絕回答!當玩家們準備利用成年村民繁殖小村民之時,就會看到成年村民是「無性繁殖」,估計Mojang也會拒絕回答村民性別的問題,反正玩家們不要較真,一旦認真就輸了!
  • 「大」科學家這樣回答申城青少年的「小」問題
    面對這樣的「終極提問」,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教授、2016年麥克阿瑟天才獎獲得者餘金權回答孩子,「從生物功能和分子水平上來看,人類已經形成和進化成一個完美的超分子機器。最重要的是,人類學會了一個大群體可以溝通和協調行動,所以人類自身應對各種困難的生存能力是巨大的。
  • 當今這個社會,普通年輕人的出路到底在哪兒?
    「普通年輕人的出路到底在哪兒?」這是知乎上的一個熱門問題。作為當今社會當中普通年輕人中的一員,我很想看看大家的「出路」都在哪兒。有很多人在問題下面分享自己的成長曆程,我看到了很多人的逆襲之路、坎坷經歷。我驚奇的發現,這些人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有意識地在尋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