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問題的問題,應該如何沒問題的回答

2020-10-14 莫失雲間志

英國有一位性格怪異的億萬富豪名叫埃裡克森,他膝下無子卻得了絕症命不久矣,無人繼承他的巨額財產。於是,他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謎題,聲稱如果有人能夠給出他心目中的正確答案,並做出合理解釋,就可以獲得價值億萬英鎊的遺產。以下是他提出的問題:

「有三位傑出的科學家一同乘坐熱氣球旅行,他們的研究都關係著人類未來的命運。第一位是醫學家,他即將研發出能夠徹底治癒癌症的新藥,大幅度延長人們的平均壽命。第二位是能源專家,他可以發明一種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新型綠色環保能源,避免溫室效應造成全球的環保災難。第三位則是一個糧食專家,他能在不毛之地,運用專業知識成功地種植食物,使幾千萬人脫離饑荒而亡的命運。但是,他們乘坐的熱氣球發生了故障,出於安全考慮必須扔下一個乘客,應該在這三位科學家中選擇哪一個扔下去呢?」

一開始人們認為這多半是埃裡克森的一個惡作劇,因為總共就只有三個選項,如果很多人都來回答,必然會是有好幾個人猜中正確答案的。

但是,埃裡克森在第二天的報紙上又刊登出了一則由律師公證過的遺囑,他已經將這份遺囑和密封的答案委託給了英國最大的律師事務所。三個月之後,律師事務所將在公眾面前打開密封的答案,如果有很多人的回答和解釋都正確,他們將平均分享這筆遺產。如果沒有人回答正確,埃裡克森的遺產將全部捐獻給慈善機構。

這一下子,人們開始相信埃裡克森不是在開玩笑。答題的信件像雪片一樣寄到了律師事務所,堆滿了整個大廳。一些專家和學者分析,回答埃裡克森謎題的關鍵可能是在對答案的解釋上,所以不少來信的答題都是洋洋萬言,深入剖析醫療、能源或糧食對人類命運的影響,這繼而引發了廣泛性的社會大討論,成為轟動一時的熱門話題。

三個月之後,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到來了。此時埃裡克森已經不在人世,律師打開了他密封的答案並當眾宣讀:「將體重最重的人扔下去,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熱氣球的安全。」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在律師事務所收到的不計其數的回答中,只有一個7歲小男孩約翰的回答「扔最胖的人,因為他最重。」勉強算得上正確答案。於是,約翰一個人繼承了億萬英鎊的遺產。

這個故事是根據歷史上一個真實事件改編的,你可能看過類似的案例,已經提前知道了問題的答案,但你是否知道為什麼只有一個七歲的孩子才能做出正確回答呢?

事實上,埃裡克森的謎題是一個「有問題」的問題,在邏輯學上被稱之為「誘導性問題謬誤」。具體的表現形式為,發問者通過描述性的文字在所問的問題中埋設了陷阱,而回答者卻沒有識破,做出了不符合邏輯的回答。

人類的語言中往往包含著「修辭」和「邏輯」兩個要素。我們更容易理解一個純邏輯的句子:「西施是美女。」卻更喜歡閱讀經過修辭裝飾的句子:「西施有沉魚落雁之姿、閉月羞花之貌,她捧心蹙眉的愁容引發萬人效仿,偶爾露出的明媚燦爛的微笑足以傾城傾國。」

但是,當我們閱讀後一類句子時,我們大腦往往會跟隨著其中修飾性的文字進行思考,而忽略了其中的邏輯性,從而有可能導致「文過飾非」性質的錯誤。埃裡克森的謎題之所以讓眾多聰明的專家學者都沒有做出合乎邏輯的回答,就是因為他們都被描述性的文字引入了思維的岔路。而七歲小男孩約翰的優勢就在於,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傑出的科學家,完全沒有理會那些描述性的文字。在約翰的頭腦中,埃裡克森謎題被直接在邏輯上被等價為:「熱氣球上的三個人扔哪一個下去,剩下的兩個人最安全。」事實上,任何能夠做出上述邏輯簡化的人,都能得出和約翰同樣的結論。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個與埃裡克森謎題十分類似的問題,那就是你的愛人問你:「我和你媽媽同時掉進海裡,你會先救誰?」如果你能避免受到其中描述性文字的影響,真正的進行理性思考,你就會將這個問題在邏輯上等價於:「兩個人同時掉進海裡,應該先救誰?」

那麼,你的回答應該和一個海灘救生員沒什麼兩樣:「先救不會遊泳的那一個人。如果兩個人都會遊泳,或者都不會遊泳,先救那個溺亡可能性更大的人。因為這樣做,才有最大的機率同時救活兩個人。」事實上,只有這樣符合邏輯的回答,才不會得罪她們兩人中的任一方。

如果你覺得自己能識別出「誘導性問題謬誤」了,不妨來挑戰一個在邏輯學考試中經常遇到的問題。

請仔細閱讀以下文字:趙思雨是一個活潑開朗的90後姑娘,她特別喜歡小動物,經常幫助孤寡老人,每次單位組織獻血她總是帶頭報名。

如果以上陳述為真,下面兩個陳述中的哪一個為真的可能性更大:

A:趙思雨是一個吝嗇鬼。

B:趙思雨雖然是一個吝嗇鬼,但心地還是比較善良的。

如果你的答案是B,說明你又重蹈覆轍,落入了「誘導性問題謬誤」的陷阱,被描述趙思雨的相關文字所誤導了。陳述A中僅僅存在一個邏輯判斷:「趙思雨是一個吝嗇鬼。」只要這個邏輯判斷為真,陳述A就是真的。而陳述B中存在著兩個邏輯判斷:「趙思雨是一個吝嗇鬼。」和「趙思雨心地比較善良。」若且唯若這兩個邏輯判斷同時為真時,陳述B才為真,關於趙思雨的描述確實增加了「趙思雨心地比較善良」這個邏輯判斷為真的可能性,但並不能證明這個判斷絕對為真,所以,陳述B比陳述A為真的概率更小。

誘導性問題謬誤除了通過增加描述文字來誤導我們之外,還可以通過減少描述文字來誤導我們,這一類邏輯謬誤又被稱之為暗示類的誘導性問題謬誤。

如果你參加一個求職面試時,主考官問你:「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崗位,你在勞動合同約定的三年期滿後,是否會考慮加入競爭對手的公司?」此時,你無論回答「會」還是「不會」都陷入了對方的邏輯陷阱。因為,他的問題中缺少了一句描述性的話,暗示你在合同期滿後會「跳槽」,所以你的正確回答應該是:「我想我沒有機會考慮這個問題,因為我在合同期滿後會繼續與貴公司續籤勞動合同。」

人類是一種奇怪的動物,我們常常是心裡有了答案才提出問題的。如果你注意觀察,你就會發現「誘導性的問題」幾乎無所不在,有時候它們來自於別人對你的提問,有時候則是來自於你自己對自己的提問,只有通過理性的思考,將這些「有問題」的問題轉變成為邏輯化的語言,我們才有可能發現沒有問題的正確答案。

相關焦點

  • 當孩子提出這個問題,家長應該如何回答?
    ……當孩子提出這樣的問題時,家長該怎麼回答?11月27日晚,南寧市青秀區愛滋病防治知識宣傳活動「攜手防疫抗艾 共擔健康責任——與孩子談性,做開明家長」講座在南湖小學桃源校區舉行,廣西中醫藥大學講師、全面性教育推動者陳曉東通過電影片段、互動問答等形式,教家長如何和孩子談性知識、如何保護自我。陳曉東在上課。
  • 當面試官提出假設性的問題時,我們應該怎樣回答
    面試中總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通常沒有準備的朋友們真的會被這些問題難倒,所以對於那些即將面試的朋友們來說,做好面試前的準備工作相當的重要。那麼針對這一話題,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個常見的面試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假如你被錄用,將如何開展工作?
  • 面試當中如何回答優缺點的問題?
    面試中大多數情況都會遇到優缺點的問題,以下是江湖哥收集的相關信息,供大家閱讀參考!  關於優點  如果面試官向同學們提問優點,一般有兩個目的:第一,判斷同學們是否對自己的優點真實地闡述。第二,同學們所闡述的優點是否是這個職位所需要的素質。需要注意的是,咱們要根據職位特點有針對性地回答,不能表現出太過自信、自戀。另外,最好能有一些經歷能夠說明自己的優點在實際中表現在哪些地方。
  • 回答了哪些問題?沒有回答哪些問題?
    為什麼有什麼東西而不是什麼?生命有終極意義嗎?嘗試分析或回答這些,你會發現你不能僅僅根據物理學的概念回答一個問題。哲學上的準時我們出生了,我們死了。或「有上帝嗎?」或「我們死後會發生什麼事?」的深層次問題時,你會問天生的本體論問題。形態例如,雖然事實上,足球隊中有11名球員,但可能有14名,但不可能是零。第一個是關於實際或必要的事實; 第二個是關於什麼是可能的事實,第三個是關於什麼是不可能的事實。
  • 回答讀者問題集錦(三)
    如果多模態這個詞專用於MRI這個限定,比如磁共振多模態,那麼其含義應該是指多種不同的序列,對比度。比如,磁共振多模態前列腺掃描,主要指的是解剖結構像T1WI、T2WI以及功能成像的DWI、DCE、MRS等形式。回答:這個應該是指的DWI圖像中的T2穿透效應吧。這個問題我在一篇文章中專門寫過,就是為什麼做DWI還要結合ADC圖。
  • 面試時如何回答「你為什麼選擇我們公司」這個問題?
    面試時被問到『你為什麼選擇我們公司』的時候,我們首先該想的不是問題的本身。而應該跳出問題本身來思考: 企業為什麼會問到這個問題?他們問這個問題的背後是想要獲取什麼信息?如果我們先把這幾個問題弄明白了,我們自然而然知道該如何合適的回答讓面試官滿意的答案。
  • iPhone7無服務問題如何自檢 教你如何不去售後解決問題
    iPhone7無服務的問題最近讓很多iPhone用戶都非常的頭疼,首先是關於iPhone7無服務的這種故障並不是所有機器都有,即便你的iPhone7版本號是A1660、A1780、A1660、A1779也不一定都有問題,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自檢自己的iPhone7是否有問題呢?
  • 網申開放式問題回答技巧
    關於網申,同學們最頭疼的是開放式問題。 開放式問題考核的是綜合能力,有個大原則是,不管回答哪個問題,都不要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要從企業角度考慮問題。 開放式問題很多,我們今天分享幾個常見問題。
  • 太陽能路燈五大常見問題,我們應該如何解決?
    不過不管是什麼樣的燈飾,都會出現一些不可預見的問題,那太陽能路燈一般都會有哪些問題呢?我們應該如何解決?1、如果太陽能路燈的燈不亮應該怎麼辦太陽能路燈的燈不亮應該怎麼辦?這無疑是客戶最想要問的一個問題。如果真的出現了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檢查蓄電池的指示燈是否點亮,如果沒有亮的話,有可能是控制器和蓄電池的連接線脫落了,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請專業的人來接線。
  • 人工智慧是不是應該有情緒?這個問題很嚴肅
    而自人工智慧的第一代構想產生以來,行業對其的認知層面尚圍繞在如何去發展的問題。公眾裡對這個領域的問題談論最多的是:我們甚至還不能了解自己本身,又如何能夠創造出另一種高智商的意識?  這是個值得慎思的問題。人類的大腦重量儘管只有3磅,但它是人體中最難以捉摸的器官。在大腦內部,有數十億個神經元,100萬億種聯繫——可以說,我們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研究清楚大腦這個器官。
  • 新媒體運營面試常見問題及回答技巧 面試中個人優缺點回答技巧
    面試才是重頭戲,面試官在面試時會問各種各樣的問題,從而確定誰是最佳人選。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些新媒體運營面試常見的面試問題及如何回答的技巧。  1,請你先簡單的做個自我介紹  這個問題雖然是面試所有崗位都會問的問題,但是每個行業及崗位的回答技巧是不一樣的。那麼面試新媒體運營崗位時應該如何自我介紹呢?
  • 乾貨| Amazon數據分析面試題: A/B測試類問題該如何回答?
    :運動產品的新產品類別    對照(Comparison):瀏覽原網站布局的訪客    結果(Outcome):購買率    時間(Time):結束訪問Amazon.com的時間    2  第二步:建立隨機策略  在面試中,有一個問題出現的頻率非常高
  • 孩子的問題,不知道怎麼回答的時候,你有沒有感覺很羞恥?
    毫無區別回答孩子的問題和孩子不斷追問一樣,都是懶惰思維。回答孩子的問題要遵循啟發式和引導式的互動交流。孩子問一個為什麼,父母回答一個,就開始轉移問題,這是交流,但不是互動交流,更不是啟發式和引導式的互動交流。
  • 文化:對大問題的簡要回答,關於霍金的10個「大問題」
    【文化:對大問題的簡要回答,關於霍金的10個「大問題」】收集史蒂芬霍金關於10個「大問題」 的想法和著作。這些問題包括理論物理領域內的問題 - 黑洞內部是什麼?時間旅行可能嗎? - 遠遠超越,解決上帝的存在,人工智慧的興起和人類的生存。
  • 回答問題:我們是否有自由意志
    回答問題:我們是否有自由意志我不太清楚你說的自由意志指的是什麼?如果指的是「自在」和「完全自我發揮」的話,這樣的眾生你只有去天上找。其中欲界天還有欲望但是所受用極為殊勝,梵音滿天,妙義無窮。這樣的自由意志都是靠福報上去的,或者說功德,不是說你打破這個打破那個就有了的,你看很多地方喜歡「打破」,結果越打破越窮,到最後連飯都吃不飽。為何?因為福報被自己作沒了。相反像中東一些土豪國家,一天只上6小時班,你說他沒有自由?不能更好發展?不可能的。其實自由就是福報,福報就是自由。
  • 各種熱帶觀賞魚的繁殖水溫問題,我們應該如何選擇?
    沒問題,而且在20度的水溫下,小魚苗也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紅箭魚呢?這個就不好說了,原因在哪裡?兩個問題,一個是觀賞魚的品種和適應問題,另一個就是觀賞魚的習性使然。一、我們就拿紅箭魚說事1、我們比如說普通的笨紅箭,也就是我們看到的魚店裡的普通品種,雄魚只有一個長長的箭尾,並且發色一般,甚至於體色微黃,根本就不紅。
  • (崇一堂)信徒受洗前需要回答哪些問題?
    一個人如何才能成為基督徒呢?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心裡相信,口中承認」,做了決志禱告就可以稱為基督徒了。不過,對於教會和信徒來說,受洗則是一個人成為基督徒的重要標誌。 一般情況下,預備接受洗禮者接受洗禮前都會學習一定的課程,並與相關牧者談話。
  • 頂級數學家是如何思考問題的?
    「音樂家如何作曲」的問題密切相關。同樣,問這個問題是為了了解創造過程是如何運作的。那些對計算機科學特別是人工智慧感興趣的人可以給出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不幸的是,沒有明確的方法來回答數學家是如何思考問題的。但我們可以這樣來思考:如果你觀看了任何一場西洋棋錦標賽,比賽結束時都會有解說去分析比賽的過程和結果。你會發現每一場比賽都有一個突破點。
  • 《科學美國人》回答關於人類未來的20個大問題
    回答者:《科學美國人》顧問委員會成員、艾倫腦科學研究所總裁兼首席科學官克里斯多福·科赫儘管很多哲學家和神秘主義者認為,人類無法理解意識,但隨著腦科學等領域的不斷發展,對於意識的本質及在宇宙中的地位有一個定量和預測性的理解,應該為時不遠了。 每個人都能得到必要的醫療護理嗎?
  • 科技手抄報:5分鐘回答所有問題
    5分鐘回答所有問題  6月8日,英國雷丁大學在著名的倫敦皇家學會舉辦了一場「圖靈測試」。當天測試中,一組人類裁判以敲擊鍵盤的形式與電腦「對話」。5個參賽電腦程式之一的「尤金·古茲曼」成功「偽裝」成一名13歲男孩,在一次時間為5分鐘的文字交流中,回答了裁判輸入的所有問題,其中33%的回答讓裁判認為與他們對話的是人而非機器。這場測試的參與者包括英國科幻喜劇《紅矮星號》中機器人扮演者羅伯特·盧埃林、去年提議赦免圖靈的自民黨人羅德·夏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