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數學家是如何思考問題的?

2020-10-16 老胡說科學


數學家如何思考的問題與「音樂家如何作曲」的問題密切相關。同樣,問這個問題是為了了解創造過程是如何運作的。那些對計算機科學特別是人工智慧感興趣的人可以給出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

不幸的是,沒有明確的方法來回答數學家是如何思考問題的。但我們可以這樣來思考:如果你觀看了任何一場西洋棋錦標賽,比賽結束時都會有解說去分析比賽的過程和結果。你會發現每一場比賽都有一個突破點。同樣,數學家在研究一個問題時,也會在找到解決方案之前,不斷尋求突破點。

因此,分析一些數學證明,對回答我們的問題和確定突破點是有用的。例如,我們都知道,歐幾裡得定理說有無窮個素數。這個定理的證明比定理本身更美麗。

那麼歐幾裡得是如何意識到質數是無限的呢?首先,歐幾裡得假設指數是有限的。然後他建立了一個集合,他寫下了所有的質數,並把集合中的元素稱為P = {p1, p2, p3,…,pr}。根據這個假設,除了這些數以外的任何數都不應該是質數。然後歐幾裡得將集合P的所有元素相乘,並在乘積上加1。然後他得到了一個新數字,並稱之為N。

除此之外,歐幾裡得還擁有一些優秀的數學知識,如算術基本定理。例如,他知道如果一個數不是質數,那麼它可以被分解成質數因子。因此,當他試圖對N進行因式分解時,因為N不是質數,N必須至少能被一個質數整除。但是,所有的質數都在集合P中,並且由於加1而不能將其除。例如,2和3是質數,2 x 3 = 6。2和3能除6,但不能除7(6+1)。所以這裡有一個矛盾。N不在質數的集合中,但它是質數。所以指數一定是無限的。

當我們看證明時,我們發現歐幾裡得做了一些不同於規範的事情。與我們的想法相反,質數是有限的想法並不是創造性的想法。數學邏輯已經在引導我們開始這樣的證明。最初的想法是歐幾裡得提出的N。

我們來證明另一個定理。當小學的孩子們非常淘氣的時候,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一道難題,讓所有的孩子安靜下來。老師讓孩子們把從1到100的所有數字加起來。在那一天,一個名叫高斯的德國男孩來到了那個班,他將來會成為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當老師認為孩子們要花很長時間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時,高斯在幾分鐘後又繼續和他的朋友們交談。當高斯的老師問他為什麼說話時,他說他已經把問題解決了。那天,班上所有的學生都試著把所有的數字一一相加,但是高斯做了一件不尋常的事。他發現,整個數列有50個101。例如,1+100,2+99,3+98,…,50+51,都是101,而它們有50個。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種方法,我們會發現,即使是小孩子也能看到這種觀察結果。然而,事實是,並不是所有的小孩都這樣解決這個問題。此

簡而言之,我們有很多很好的例子來分析數學家是如何思考問題的。幾乎每個數學家都在修改已有的定理和證明,以找到一個新的想法。但是那些被認為是天才的人做了一些額外的事情。

例如,讓我們想像一個音樂家。他不一定非得是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或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假設我們的音樂家去音樂學院學習了四年,完成了他的碩士和博士學位。現在如果我們讓他作曲,他能做到嗎?當然,他可以,但我們不確定他是否能創作出像巴赫那樣的作品。任何人都可以通過教育或培訓學到一些東西。一個在數學系學習四年的學生,一定會學到數學思維。

數學思維教育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學生們首先上抽象的數學課。然後他們學習如何證明質數是無限的,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樣。然後他們意識到他們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證明另一個定理。簡而言之,要想成為一名數學家,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將已知的小證明應用於未知的大證明。經過充分的練習,這些技能會被內化。

數學家通常有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狀態會隨著家庭作業、考試和閱讀而出現。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需要很長時間。

到目前為止,我只討論了一個普通數學家是如何思考的。在這裡,我發現在討論數學思維的發展時,提到一些關鍵的人物是必要的。拉馬努詹的大學成績,除了數學以外,都太差了,他被大學開除了。他讀過的唯一一本數學書是一本算術練習本,沒有哪個數學家會讀這樣的書。然而,拉馬努詹寫了大量的數學公式,並把它們收集在一個筆記本裡。一天,拉馬努詹把那個筆記本送給了劍橋大學教授、英國著名數學家歌德弗雷·哈羅德·哈代。

  • 拉馬努詹

當然,由於當時每個人都給哈代寄來了數百封信,一開始他並沒有把來自印度的信當回事。但是,他在信的一邊看到的公式引起了他的注意,因為那與他當時正在思考的一個問題非常相似。後來,哈代和他最好的朋友利特爾伍德開始研究拉馬努揚送來的所有公式。他們甚至不能理解一些注釋。哈代第一次用「這個人不是江湖騙子」這個短語來形容拉馬努詹。利特伍德問為什麼,他回答說:「因為他寫的那些公式連編都編不出來。」所以這些公式必須是正確的。哈迪在回信中立即邀請拉馬努詹到英國。

拉馬努詹到來時,哈迪和利特伍德注意到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雖然拉馬努詹可以把無限的和寫成相等的形式,但他對現代數學一無所知。所以他們讓他學習現代數學和分析課程。但更尷尬的事情發生了。拉馬努詹無法理解抽象思維的基礎,對於學習數學的學生來說,這是一種非常不尋常的情況。

  • 拉馬努詹和哈代在劍橋大學

拉馬努詹是個天才,與歐幾裡得不同,我們無法理解他是如何思考的。儘管解決了無限加法的問題,他卻無法理解最基本的分析技巧,對復變分析也沒有一點概念,但他可以研究zeta函數。所以拉馬努詹有一個只有他自己知道的不同的想法,一個我們永遠無法理解的想法。

有一天,哈迪對這種情況感到疑惑,問他這些公式是怎麼寫出來的,拉馬努詹告訴他,上帝給了他所有的公式,而他只是寫下了它們。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合理的答案,因為拉馬努詹是一個24/7的數學家(996什麼的弱爆了),他經常忘記吃飯。只有幾次他睡著了,他還在夢中繼續做數學。當我還是個學生的時候,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我的期末考試周。有一次,我很努力地準備微積分考試,我在晚上的夢中繼續解答一些問題。

  • 馬哈拉諾比斯

在英國,拉馬努詹遇到了他的童年好友馬哈拉諾比斯。馬哈拉諾比斯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機構的創始人——印度統計機構。馬哈拉諾比斯是劍橋大學的學生,也是一名優秀的統計學家。這哥倆小時候在印度的一次數學競賽中分別獲得了第一和第二名。拉馬努詹排名第二,據說他哭了好幾天,說自己是最偉大的數學家。

一天,馬蘭諾比斯問拉馬努詹一個問題。這條街上有50到500間房子,所有的房子的編號都是從1到n。我們選擇的房子左邊的房子的號碼之和一定等於右邊房子的號碼之和。他能找到多少這樣的房子?

拉馬努詹一看到這個問題,就說如果沒有其他條件,我們可以用連續分數來解決。一個普通的數學家不可能這麼快就得出這個結論。拉馬努詹這個例子是一個關於數學家如何思考問題的不同視角。

拉馬努詹還有一個類似的故事:計程車牌照案。當拉馬努詹病重被送往醫院時,哈迪立即乘計程車去看望他。在沉默了好長一段時間後,哈代說他乘坐的計程車的車牌很普通;1729. 拉馬努詹毫不猶豫地回答說:「這太不可思議了,它是可以收集成兩個不同立方體的最小數字。」

高斯和拉馬努詹是天才,他們在很大程度上內化了數學和數字。這類數學家的共同點是,他們不怕複雜的計算。但是,我們應該知道,也有一些偉大的數學家,他們的思維方式與我們前面提到的不同。例如,與數學家拉馬努詹不同,主要研究代數幾何的亞歷山大•格羅塞迪克完全研究抽象數學。代數幾何通常與多項式重置根有關。在代數幾何中,數學家安德烈·韋爾曾有過一些長期無法解決的問題。

數學家如何思考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但是數學家之間的思考方式也有差異。一個人不喜歡另一個人的思維方式。一些數學家甚至不喜歡選擇公理。但在進行函數分析時,我們通常會使用公理。

我們討論了數學思想及其形式,但它還有另一個層面。數學越來越複雜了。有些理論或證明可能需要數百頁。例如,有限簡單組的分類就有數千頁。這就是為什麼一些數學家正在研究是否有可能使電腦程式能夠控制證明,或者,更好的是,電腦程式能夠直接證明。

音樂也是如此,因為音樂和數學是並行發展的。音樂家也要面對類似的事情。例如,有計算機音樂作曲家。人類有一個特定的速度限制,我們不能同時輸入八個符號,但可以在電腦上做任何事情。所以有人想知道我們是否能在數學思維中為計算機找到一席之地。這個想法提出了一個問題:計算機能自己開始做數學嗎?艾倫·圖靈第一個提出了這個問題。作為一個總結,當我們研究數學家是如何思考的時候,我們也應該開始思考如果計算機在未來開始像數學家一樣思考,會怎樣?

相關焦點

  • 頂級數學家,從娃娃抓起: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
    中國數學的總體是大而不強,而為了改變現狀、培養頂級數學家,國內高校做了各種嘗試。近日,清華大學發布「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作為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的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非常地重視基礎學科的建設,長期關注國內數學的發展。此次計劃的發布,意在為中國培養頂尖的數學家。
  • 如何培養數學家的思維方式?
    本書是用新思維去認識宇宙的科普佳作,也是一本了解科學方法與諾貝爾獎大師思考方式的啟發式讀物。只要你認真閱讀下面的這篇文章,思考文末提出的問題,嚴格按照互動:你的答案格式在評論區留言,就有機會獲得獎品!作者:Waldo Otis翻譯:Nuor審校:xux如果問「一個數學家是如何思考的」,就類似於問「一位音樂家是如何創作的」。
  • 頂級數學家可以「恐怖」到什麼程度?
    數學可以讓一個現實模型問題直接在理論中去求證然後判定模型的合理性,從而避免了一系列測試環節。普通人都想著成為天才,天才卻想著怎麼成為普通人。記性好的,一般天天噩夢,邏輯好的,每天都想不通,糾結。與其成為天才,不如當一個快樂的普通人。我問過一個科研工作的朋友。頂級的數學家和頂級的物理學家到有什麼分別?他想了一下告訴我幾乎沒有分別。頂級的物理學家要有頂級的數學能力。
  • 頂級數學家能夠恐怖到什麼程度?
    科技依靠數學的發展而去進步,而數學則是依靠頂級的數學家去發展,可以說你無法想像頂級的數學家有多麼的恐怖,今天就來介紹幾個頂級的數學家。德國數學家,大衛·希爾伯特發明和發展了大量的思想觀念,他在二十世紀初的時候,大衛·希爾伯特在巴黎的第二屆數學家大會上提出了23個數學問題,大衛·希爾伯特指出,這個應該是新時代的科學家應該去解決的問題。
  • 那些頂級數學家到底有多「恐怖」?網友:都是大神
    常量數學到變量數學再到現代數學,不乏歷代頂級數學家們驚豔的歷史性創造,天賦異稟加上對數學近乎狂熱的追求是常人無法想像的,甚至可以用「恐怖」來形容。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頂級數學家到底有多「恐怖」?1.「數學王子」高斯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就是在課堂上輕鬆的用數列求和的方法解決的了老師提出的從一到一百自然數求和的問題。
  • 專訪:中國學生需要更多挑戰性思考——訪華人數學家張益唐
    新華社北京8月24日電  專訪:中國學生需要更多挑戰性思考——專訪華人數學家張益唐新華社記者彭茜在中科院數學研究所的一間辦公室,短期來訪的華人數學家張益唐拿出幾頁寫滿公式的演算紙,等待與研究生們討論。他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不同領域裡有越來越多的華人數學家正在崛起,但中國學生還需要更多挑戰性思考。
  • 頂級數學家有多恐怖?俄羅斯小夥輕鬆解決一道題,卻放棄百萬獎金
    世界頂級數學家有多恐怖?提到頂級數學家,那這些數學家肯定就是俄羅斯人。2000年美國公布了千禧年數學七大難題,任意一題解答就可以拿走100W美金。一位俄羅斯精神小夥哼哧解決了一道題,並說:我只是解決了一道數學題而已,不喜歡被你們放到聚光燈下!於是他放棄獎金,回歸安靜的生活。
  • 數學家是怎麼想到的啊?帶著你的感慨,讀一讀數學史吧
    雖然學生在掌握了數學知識之後,能夠用標準化的、程式化的方法解決問題,但學生往往不知道問題的由來,解決問題的思路是如何產生的?因此,數學知識的學習範疇,應該更廣一些:學習如何提出問題;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如何探索未知。數學家與學生學習的區別數學家的工作側重探索與發現,他們往往會敏銳地提出和發現問題,並長時間致力於該複雜問題的思考,同時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嘗試給出解答。
  • 頂級數學家如何做數學?當代大師阿蘭·孔涅的探秘之旅
    當然,知識是絕對必要的——完全沒有必要拋棄前人所獲得的成就,但是,我始終認為,努力地思考一個幾何問題比起半生不熟地積累所謂知識來可以讓人有更大的進步。 這樣,在我看來,我們或多或少是通過某個反叛行為才開始成為數學家的! 這話怎麼講呢?
  • 頂級數學家,有什麼「恐怖」之處?
    在《星際穿越》裡,墨菲在獲得黑洞奇點數據後成功解開了數學方程,拯救了當時地球上的人類,你就明白:數學家的「恐怖」在什麼成程度了。附上電影裡的幾張推算過程圖。雖然,墨菲並不是進行純數學推算,而是解物理方程,但是試想一下,沒有頂尖的數學功底,怎麼會有能力精確得出結果呢?
  • 許晨陽:思考人生的數學家
    許晨陽:「我現在最喜歡的學生,還是那種比較喜歡自己思考、有很強的學習欲望的學生。這種學生你只需要點撥一下,他們就能進展得特別快。而且當你看到一個特別有求知慾的學生,老師也願意把知識教給他們。」普林小虎隊:「除了數學家,你有沒有考慮過別的職業?」許晨陽:「我小的時候想過,如果做不成數學家,當個作家什麼的也還可以。因為我比較喜歡從事有一定創造性的活動,能產生出一些有創造性的產品的職業。」
  • 歐拉和高斯這樣的頂級數學家可以厲害到什麼程度?
    頂級數學家到底可以恐怖到什麼地步許多數學家,我們知道很厲害,但是無奈他們的研究實在太過高深,以至於,你根本不理解到了頂級這個行列之後,厲害之處在哪兒,今天就舉兩個個頂級數學家的最恐怖也是最基本的實力,計算能力。
  • 頂級數學家有多厲害,別人努力一輩子,有些人只需努力一下子!
    數學是一個非常考驗智力的科目,也是所有科學的基礎,頂級的數學家都是智商超群。在人類歷史上,有個別超一流數學家,僅憑個人之力,就把數學的發展進程推進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給人類留下豐富的遺產,比如下面幾位。
  • 俄羅斯的頂級數學家,到底有多恐怖?
    比如前不久華為花了5000萬美元收購了一家莫斯科安防公司,其實主要就是看重了該公司擁有為數眾多的數學家。如果要說俄羅斯活著的,最「任性」又最神奇的數學鬼才,非佩雷爾曼莫屬。2006年,當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在眾多知名的數學家面前,準備頒獎菲爾茲獎時,但獲獎者卻並未出席,這個獲獎者就是佩雷爾曼。
  • 牛頓和萊布尼茨爭了一輩子,頂級數學家有多厲害?
    後人核實,兩人各自獨立地創立了微積分,牛頓在研究物理中的運動問題過程中創立了微積分,而萊布尼茨是從幾何方面出發也獨立發現了微積分,所以又稱牛頓-萊布尼茨公式。牛頓曾說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句話可不是謙虛,這是赤裸裸的朝諷胡克,胡克身材矮小,牛頓也是和他撕逼了一輩子,胡克去世後,牛頓作為英國皇家學會主席,解散了胡克的實驗室和圖書館,連畫像也沒放過。
  • 重新思考這些問題,有望攻破一千禧年大獎的數學難題
    正如牛頓第二運動定理描述一個物體的速度在外力作用下會如何改變一樣,NS方程描述了流體的流動速度是如何受到壓力、黏度等內力以及重力一類的外力所影響的。這些方程的歷史可追溯到19世紀的20年代,現已被廣泛的用來模擬從海流、到飛機起飛後的湍流、再到流經心臟的血液流動等各個領域。當物理學家認為這些方程的可靠性就如實錘一樣實時,數學家卻對它們投以十分謹慎的目光。
  • 中國數學家宗傳明突破希爾伯特第十八問題 用23年糾正亞里斯多德的...
    而一位中國數學家花了23年,給出了正四面體的磚堆起來精確的最大密度。幾何體的最大堆積密度,是著名的希爾伯特第18問題(解釋見下文),希爾伯特的23個問題每一個都是公認的最重要的數學難題,其中少數至今沒有解決。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宗傳明的辦公室既狹小又簡陋。
  • 數學史上的最豪華的頂級數學家家譜,原來歐拉是黎曼的祖師爺
    在數學史的發展中也有這麼一個家譜,它有頂級數學家組成,稱它為「最豪華家譜」一點也不為過!這個家譜要從萊布尼茨說起,萊布尼茨收了個學生叫約翰·伯努利,伯努利收了一個徒學生就是著名的歐拉,歐拉在他的那個時代是無敵的存在。
  • 頂級數學家有多厲害?拉馬努金憑靈感寫公式!稱夢中女神啟示!
    那麼頂級數學家的世界又是怎樣的?今天要介紹的是出生在印度的拉馬努金,他從來沒有接受過正規的高等數學教育,但沉迷數論,尤其喜愛整數拆分和質數等數學常數求和。他習慣用直覺寫下公式,不喜歡作證明,但留下的那些公式經過後人研究都是正確的。頂級數學家有多厲害?他僅憑直覺寫下3254個公式!稱夢中女神啟示!
  • 華裔數學家張益唐:逆境中的數學人生
    紐約《僑報》) 中國僑網11月26日電 美國《僑報》日前採訪了華裔數學家張益唐夫婦。張益唐儒雅平和,標準的學者形象,一直安靜地獨自坐在休息區沉思。如果不是夫人孫女士引見介紹,沒入休息區零零散散遊客中的張益唐並不引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