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這些問題,有望攻破一千禧年大獎的數學難題

2021-01-18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 當兩種流體以不同的速度越過彼此時,會出現複雜的不穩定性。數學家想要證明Navier-Stokes方程可以預測在每種情況下會發生什麼。 | 圖片來源:Quanta Magazine


納維葉-斯託克斯(Navier-Stokes)方程(簡稱NS方程)在流體力學界就相當於經典力學中的牛頓三大運動定律,它們描述的是氣體和液體的運動在不同的環境裡會如何演化。正如牛頓第二運動定理描述一個物體的速度在外力作用下會如何改變一樣,NS方程描述了流體的流動速度是如何受到壓力、黏度等內力以及重力一類的外力所影響的。這些方程的歷史可追溯到19世紀的20年代,現已被廣泛的用來模擬從海流、到飛機起飛後的湍流、再到流經心臟的血液流動等各個領域。


當物理學家認為這些方程的可靠性就如實錘一樣實時,數學家卻對它們投以十分謹慎的目光。在數學家眼中,這些方程的運作似乎並不對。他們想要證明的是這些方程是真的可靠的:無論是什麼流體,也無論對其流動的預測發生在多遠的未來,這些方程的數學仍保持正確。而這種願望已被證明是非常難以達到的。因此,NS問題被列為七個千禧年大獎數學難題之一。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數學家嘗試發展了許多方法。 在去年9月,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家 Tristan Buckmaster 和 Vlad Vicol 在網上提交了一篇論文,引發了大家對一個問題的思考,即多年來數學家用來探尋NS方程問題的一種主要方法,是否有成功的可能性。Buckmaster 和 Vicol 發現,在某些假設條件下,NS方程對物理世界的描述不一致


Buckmaster 說:「我們正在嘗試弄清楚出這些方程中的一些固有問題,以及為何我們很可能必須得重新思考這些問題。」


Buckmaster 和 Vicol 的研究表明,當我們將NS方程的解設定得非常粗略時(好比草圖之於照片),方程的輸出便開始失去意義:對同一流體,從相同的初始條件開始,可能會出現兩個或更多的非常不同的終態。如果這種情況發生的話,就意味著這些方程就不能可靠地反映我們想要描述的物理世界。



為了說明這些方程會如何失效,可以以海流的流動為例。在它的內部可能有許多個交叉水流,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向在不同的區域流動。這些交叉水流在不斷變化的摩擦和水壓的作用中相互作用,並決定著流體之後的流動。


數學家用一幅能告訴我們流體中每個位置的水流方向和大小的圖來模擬這種相互作用。這種被稱為向量場的圖是流體內部動態的寫照。NS方程將這種寫照更提升了一個層次,它能準確地告訴我們向量場在隨後的每個時刻會變成什麼樣子。


○  風的向量場圖示:在每一點上,風都有一個特定的方向和大小。 | 圖片來源:Windy.com


這些方程描述的流體的流動就好比牛頓方程預測的行星在未來的位置一樣可靠,物理學家一直在用它們對流體運動進行模擬和預測,得到的結果與實驗結果相符。然而,對數學家來說,他們需要的不僅是軼事證實,還需要證明這些方程是不能被違反的:不管起始於哪個向量場,也不管預測的是多麼遙遠的未來,這些方程總會且只能給你一個獨一無二的新向量場


這就是千禧年大獎問題的主題,它探討的問題是NS方程是否對所有時刻的所有起點都有解。這些解必須為流體中的每個點的流動提供精確的方向和大小。以無限精細的解析度提供信息的解被稱為「光滑」解。一個光滑解能讓向量場中的每一個點都有與其相關的向量,使流體可以「平穩地」在場內流動,而不會陷在那些無從知道下一步該往哪移動的沒有向量的點上。


光滑解是物理世界的完整寫照,但從數學上講,它們可能並不總是存在。研究NS方程的數學家們擔心這種情況出現:假如我們正在運行NS方程,並觀察向量場會如何變化。過了一段時間後,方程顯示流體中的某個粒子正以無限快的速度移動——問題便來了。NS方程涉及到的是對流體中的壓力、摩擦力和速度等性質的變化進行測量,它們取這些量的導數。我們無法對無窮大的值進行求導,所以說如果這些方程裡出現了一個無窮大的值,那麼方程就可被認作為失效了。它們不再具有描述流體的後續狀態的能力。


同時,失效也是一個預示著方程中失去了某些應該描述卻沒能描述的物理世界。Buckmaster 說:「這也許意味著方程沒能捕獲到真實流體的所有效應,因為在真實流體中,我們不會看到粒子以無限快的速度運動。」


如果誰能找到NS方程絕不發生失效、或能確定讓其失效的條件,誰就解決了NS方程難題。數學家對著一問題的其中一個研究策略,就是首先放寬它們的解的一些要求。



當數學家研究像NS這樣的方程時,他們有時會從擴大對於解的定義開始。以NS方程為例來說,光滑解要求的是最大化信息量,它們要求在與流體相關的向量場內,每個點都存在一個向量。但如果我們放鬆這一要求,比如只需要能夠計算某些點上的向量,或者只需對向量的計算進行估算呢?這樣的解稱為「弱」解。它們讓數學家對一個方程的行為有個大致個把握,而不需要做找光滑解的所有工作。從某些角度來看,弱解比實際的解更容易描述,因為需要知道的信息更少。


弱解是以漸弱的狀態出現的。如果將光滑解看作是一張有著無限精細的解析度的流體數學圖像,那麼弱解就像是這張圖片的32位、16位或8位版本,取決於你想要的微弱程度。


1934年,法國數學家 Jean Leray 定義了一類重要的弱解。在Leray的解決方案中,與其使用精確的向量,他用的是向量場的小鄰域中的向量平均值。 Leray證明,當解可以採取這種特殊形式時,我們總能求解NS方程。換句話說,Leray解不會失效。


Leray的發現為解決NS問題開創了一個新方法:我們可以從Leray解開始(因為知道Leray解總是存在),再看看是否能將Leray解轉換成想要證明為永遠存在的光滑解。這個過程就類似於從一張粗糙的圖片開始,再試圖基於這個基礎往上添加信息,以獲得一個更真實的完美圖像。


Buckmaster 說:「一個可能的策略就是要證明這些弱的Leray解是光滑的,如果能證明它們是光滑的,那麼就解決了這一千禧年大獎的難題。」


還有一點,NS方程的解對應的是真實的物理事件,而物理事件的發生是單向的。因此,方程應只有一組獨一無二的解。如果你得到了好幾組可能的解,那就意味著方程失效了。


○ 圖片來源:Lucy Reading-Ikkanda/Quanta Magazine


正因如此,只有在 Leray解是獨一無二的情況下,數學家才能夠用他們來解決千禧年問題。非唯一的Leray解將意味著完全相同的流體從完全相同的起始條件開始,可能終結於兩個不同的物理狀態——這在物理上是不對的,同時這也意味著這些方程沒能真正描述它們應該描述的東西。Buckmaster 和 Vicol 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證明了,對某些定義下的弱解來說,情況可能就是如此。



在他們新發表的論文中,Buckmaster 和 Vicol 考慮的是比Leray解還要更弱的解,與 Leray解具有相同的平均原理,並同時額外放鬆了一個被稱為「能量不等式」的要求。他們使用一種叫做「凸體積分」的方法,它起源於數學家約翰·納什(John Nash)在幾何學方面的工作,並在最近被引用到流體研究中。


通過這種方法,Buckmaster 和 Vicol 證明了NS方程的這些非常弱的解是非唯一的。他們展示了如果從一個完全平靜的流體開始,例如擺放在床邊的一杯水,會有兩種情況可能發生。第一種情況是顯而易見的:水始於靜止並永遠靜止。第二個情況是匪夷所思的,但在數學上卻可行:即水開始靜止,但在半夜突然爆發,然後又回到靜止。這證明了方程解的非唯一性。


Buckmaster 和 Vicol 證明了NS方程存在的許多非唯一的弱解。在一定程度上,弱解可能會變得非常薄弱,以至於它們停止了真正意義上對光滑解的模仿。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 Buckmaster 和 Vicol 的結果或許不能走得太遠。


De Lellis 說:「他們的結果當然是一種警告,但是你可以認為這是對弱解的最弱見解的警告。在NS方程中,有許多能讓我們對更好的表述報以期許的層面(更強的解)。」


Buckmaster 和 Vicol 也在從「層」的角度思考,他們將目光瞄準了 Leray 解,證明它們也允許多軌物理學,即同一處境下的相同流體可擁有不止一種形式的未來。


Vicol 說:「Tristan和我認為,Leray解並非唯一的。雖然我們現在還沒能證明這一點,但我們的工作正在為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奠定基礎。」


相關焦點

  • 千禧年大獎難題之始與未終
    七個重要的數學問題!七百萬美元的巨額獎金!克雷數學研究所公布的大獎難題響徹巴黎大街小巷的雲霄,引人驚鴻一瞥,這一天,正是2000年5月24日。此事緣何而起?它又將何去何從?本文將以隻言片語,講述些許這註定不凡的往事。「千禧年大獎難題」的誕生與克雷數學研究所的成立密不可分。1998年4月15日的晌午時分,哈佛教師活動中心古樸的餐廳中縈繞著人們的鶯鶯絮語。
  • 對一個「世紀數學難題」的重新思考
    如果將光滑解看作是一張有著無限精細的解析度的流體數學圖像,那麼弱解就像是這張圖片的32位、16位或8位版本,取決於你想要的微弱程度。1934年,法國數學家 Jean Leray 定義了一類重要的弱解。在Leray的解決方案中,與其使用精確的向量,他用的是向量場的小鄰域中的向量平均值。Leray證明,當解可以採取這種特殊形式時,我們總能求解NS方程。換句話說,Leray解不會失效。
  • 數學手抄報:千禧年大獎難題
    千禧年大獎難題(Millennium Prize Problems), 又稱世界七大數學難題, 是七個由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Clay Mathematics Institute,CMI) 於2000年5月24日公布的數學猜想。
  •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
    一、世界七大數學難題問題提出 數學大師大衛·希爾伯特在1900年8月8日於巴黎召開的第二屆世界數學家大會上的著名演講中提出了23個數學難題。希爾伯特問題在過去百年中激發數學家的智慧,指引數學前進的方向,其對數學發展的影響和推動是巨大的,無法估量的。
  • 20年過去,千禧年數學七大難題仍有六題未解,唯一的解題者已隱退
    2000年5月,由美國富豪出資建立的克萊數學研究所,精心挑選了7大未解數學難題,無論你是數學家還是流浪漢,任何人只要解決其中一題,都可以領走100萬美金。美國希望通過懸賞的方式高效解決問題,對數學家而言,無疑也是一次揚名立萬的機會。這七道題也被稱為「千禧年數學七大難題」。
  • 俄數學家有望解開「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
    「龐加萊猜想」是數學界赫赫有名的「七大難題」之一,多年來,無數科學家為之而絞盡腦汁。到目前為止,數學界多位大師級人物一致認為,只有俄羅斯著名數學家格裡戈裡·佩雷爾曼的研究報告可能是正確的,佩雷爾曼因而很有希望獲得總數為100萬美元的大獎。
  • 美籍數學家丘成桐:曾攻破世界級數學難題,獲數學界「諾貝爾獎」
    1976年,世界級的數學難題「卡拉比猜想」被年僅27歲的丘成桐攻破,收穫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普茲將」。他在「卡拉比猜想」後面永遠加上了自己的名字——卡拉比·丘定理。同時產生了一門新的學科:幾何分析學。丘成桐在鑽研數學時發現,數學幾何想要發展,卡拉比猜想的解決是極其重要的。於是他開始投入大把的時間去解釋卡拉比猜想。這一過程無疑是極其困難的。卡拉比猜想的出現曾經一度是世界級別的難題,即使是卡拉比本人也不能論證自己的猜想。
  • 俄羅斯數學家有望解開"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
    「龐加萊猜想」是數學界赫赫有名的「七大難題」之一,多年來,無數科學家為之而絞盡腦汁。到目前為止,數學界多位大師級人物一致認為,只有俄羅斯著名數學家格裡戈裡·佩雷爾曼的研究報告可能是正確的,佩雷爾曼因而很有希望獲得總數為100萬美元的大獎。然而這位「高人」似乎對獎金沒什麼興趣,他已經明確表示即便他真的破解了這個數學難題,也絕對不會領一分錢。
  •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與Hilbert的23個問題
    23個數學難題,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下。世界七大數學難題,這七個「千年大獎問題」是: NP完全問題、霍奇猜想、龐加萊猜想、黎曼假設、楊-米爾斯理論、納衛爾-斯託可方程、BSD猜想。千年大獎問題  美國麻州的克雷(Clay)數學研究所於2000年5月24日在巴黎法蘭西學院宣布了一件被媒體炒得火熱的大事:對七個「千年數學難題」的每一個懸賞一百萬美元。
  • 烏茲別克數學家聲稱解決千禧年大獎難題
    (原標題:烏茲別克數學家聲稱解決千禧年大獎難題)
  • 專訪|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彭實戈:數學不是出題難為人,是幫人解決難題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12月27日開幕。今年的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授予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以表彰他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 彭實戈,被譽為中國金融數學領域的奠基人。
  • 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彭實戈:數學不是出題難為人,是幫人解決難題
    彭實戈,被譽為中國金融數學領域的奠基人。在他看來,數學是用來幫助人解決難題的,而不是出題難為人的,學好數學可以解決很多非常困難的問題。同時,數學很美麗,「它提出的問題定義非常嚴格,而得出的答案和相應的證明也非常清晰。」
  • 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彭實戈:數學不是出題難為人,是幫人解決難題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今天(12月27日)開幕。今年的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授予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以表彰他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彭實戈,被譽為中國金融數學領域的奠基人。
  • 從結繩記事到千禧年大獎難題:數學簡史知識合集
    》17世紀物理學、數學的百科全書▌A.D. 1696 — 最速降線問題整個數學史中引人入勝的故事世界近代三大數學難題之一▌A.D. 1854 — 斯託克斯定理揭示了旋度和環量的關係▌▌A.D. 1858 — 莫比烏斯帶只有一個面的魔環▌A.D. 1859 — 黎曼猜想當今數學界最重要的數學難題
  • 上海15歲高一女學霸,攻破數學界難題,與諾貝爾獎得主同桌論道
    談方琳的貢獻,攻破數學界難題作為頂尖科學家論壇年紀最小的談方琳,她在初中的時候就憑藉著數學課題「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在「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和主席獎(初中生唯一獎)。這一課題也獲得了「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 轟動了整個教育界和科研界。
  • 數學界傳出重大消息,黎曼猜想或將被證明,最重要的難題被攻破?
    提起數學,相信大家們都有不小的感慨。這門學科從幼兒園就伴隨著我們,並且數學的運用非常廣泛。可謂是必須的知識之一。要說數學中最難的問題是什麼?相信大家會有不同的答案,對於大傢伙,感覺不會的就是難的,要說最難的數學難題,莫過於數學猜想了。
  • 數學世界三大難題
    我在「西南財經大學」攻讀經濟專業時,一次高等數學的面授課上,一位德高望重的導師給我們講到:人類文明的進步,與數學的發展成正比;人類數學的發展,中國亦有卓越的貢獻,古有祖衝之,今有華羅庚。21世紀,還有在坐的各位及全國各地的有志之青年。     導師接著講到:古代數學史上有世界三大難題(倍立方體、方圓、三分角)。近代數學史又有第五公設、費馬大定理、任一大偶數表兩素之和。
  • 俄羅斯天才數學家佩雷爾曼拒領百萬千禧年數學大獎
    這筆獎金本用來獎勵他解出數學界7大難題之一。 拒絕大獎 佩雷爾曼年過不惑,住在聖彼得堡一套公寓內。英國《每日郵報》3月23日報導,佩雷爾曼緊閉家門,在屋裡對門外採訪的記者說:「我應有盡有。」 100萬美元獎金由克萊數學研究所提供,獎勵佩雷爾曼證明數學界7大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 克萊數學研究所所長詹姆斯·卡爾森在一份官方聲明中說:「格裡戈裡·佩雷爾曼解出了『龐加萊猜想』,從而為長達一個世紀的求解之路畫上句號。這是數學史上一個重要進展,將在長時間內為人所銘記。」
  • 青少年對話|2020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獎者彭實戈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30日消息,青少年對話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活動今日首播,2020年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獎者彭實戈教授受邀出席,未來論壇機構理事單位代表、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杜蘭主持本次活動。
  • 歷史上至今未解開的數學超級難題
    這些數學題曾經「坑爹」到無以復加!幾千年以來,人類在研究數學的過程中,提出並解決了很多難題。有些數學難題不僅玩壞了很多研究者,其解決的過程或結果也讓人覺得十分坑爹。對於一個非專業人士解決的問題,人們開始認為他不難。那個時候,有一所大學給學生留下的習題是「證明四色猜想,且不得超過一頁紙的文字,30行算式以及一頁紙的圖」。而劇情的反轉在這個證明公開的11年後,有人發現了肯普證明無法修補的錯誤,而使四色猜想重新成為公開問題。1975年,經過IBM360電腦夜以繼日近兩個月,1200小時的驗證,四色猜想被證明,成為四色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