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數學家是怎麼想到的啊?帶著你的感慨,讀一讀數學史吧

2021-01-22 究盡數學

優秀的學生總是會多問一些為什麼?尤其是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相信有不少的同學會有這樣的疑問:這種方法是怎麼想到的,數學家是如何解決問題的?

數學學什麼

首先,拋出一個問題:學數學,都學什麼?有人會說,當然是各種的數學概念,數學定理、公式和法則,以及一些具體的數學方法,比如待定係數法。這也確實是學生在學校的學習任務。雖然學生在掌握了數學知識之後,能夠用標準化的、程式化的方法解決問題,但學生往往不知道問題的由來,解決問題的思路是如何產生的?因此,數學知識的學習範疇,應該更廣一些:學習如何提出問題;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如何探索未知。

數學家與學生學習的區別

數學家的工作側重探索與發現,他們往往會敏銳地提出和發現問題,並長時間致力於該複雜問題的思考,同時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嘗試給出解答。換句話說,數學家的工作是為數學這一門學科去拓展新的領域、方向,它包含了數學發現的整個過程:提出、假設、分析、思考並解答問題。

數學家解決數學問題時,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儘量追求問題的普遍化,即儘可能地把問題推廣到更一般的情形。

學生學習的目的是掌握現有知識,獲得一個不錯的成績,進入一個更好的院校。學習的主要形式是課堂學習,一種接受學習:通過老師的講解,學習某一類數學問題的程式化解決方法,而對相關內容產生的歷史或時代背景漠不關心,更不清楚數學家是如何提出問題,又是如何找到答案的。

學生在做題時,存在一種必然性,就是問題一定有解。這就像走迷宮:從出發點和終點同時出發,來尋找貫通的路徑;學生知道這個「路徑」一定存在,而不像數學家面對的問題那樣充滿不確定。既然答案必然存在,其中必然有一致的合理性,那麼需要的不過是其中的過程。這種暗示會給學生一種「自信」,使得學生長期過於專注在尋找解題方法上,這就造成學生缺失了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化表達的能力,或提出問題的能力。

發現式學習

由於數學具有系統性、連續性、抽象性、嚴謹性和啟發性等學科特點,所以數學的學習應該是有意義的發現學習,絕不是無意義的機械記憶、被動的接受和灌輸。數學的學習,除了確保搭建一個穩固的數學基礎之外,應該儘可能的像數學家一樣思考問題。需要通過數學的思維、思想、方法將數學知識關聯起來,搭建一個穩固的知識體系。

更多具體的學習方法,如整體性學習、費曼學習、刻意學習和建構學習等方法,盡在下面的專欄中,請按需要購買。

數學史的意義

就數學本身而言,數學是一門歷史性、積累性很強的科學,重大的數學理論總是在繼承和發展原有理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同時,數學是高度抽象的學科,追求解決問題的一般模式,表達上追求簡潔。從而使得數學的內容容易脫離具體問題,也掩蓋了其方法的背景。因此數學史是一個非常好的主線,可以通過還原數學家的思考過程,再現數學的發現、發展,來提高個人的思維品質。

清華大學就發布了「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旨在培養頂級數學家。其中,數學史和科學史的課程受到重視,丘成桐先生認為:數學史可以讓學生懂得數學家都做了什麼重要工作;以及把握數學學科的發展走勢。

丘成桐

國際著名數學家都這麼重視數學史,你就不想了解一下數學史上,數學家是如何思考,如何解決問題的嗎?請購買專欄

對於丘成桐先生的這一觀點,我十分的贊同。數學教育和數學發現的過程應該是相似的,數學史確實可以讓數學課更生動、有趣,更容易激發學習的興趣。對於大部分的學生來講,雖沒有機會接受大數學家的直接培養,但仍然有機會了解數學家的思考過程,那就是數學史的學習!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究盡數學

相關焦點

  • 這學生太厲害了,讓想休息的數學老師也很無奈 數學家的故事
    由於精神有點疲憊,想休息一會兒,可是課還得上啊!那就讓他們寫作業唄,其實那時候並沒有家庭作業這個另學生苦惱的制度。想來想去就讓學生們做一道題吧。但是太簡單了他們會很快做出來,休息的時間也就大大縮短了。於是這位老師靈機一動,出了一道特別坑學生的題目。什麼題目呢?因為這是在小學啊不可能讓他們去開根號吧,那什麼題目要既簡單,而且得花費時間,出錯率也得提上去啊,不然怎麼能坑到這幫可憐的學生呢。
  • 希臘字母怎麼讀音?怎麼寫?英文字母Z怎麼讀?數學符號公式的英語讀法?
    上學期聽一個相聲表演藝術家的講座,提問環節有個同學說很想學相聲,但自己的臺灣腔很重,要怎麼改。那個相聲藝術家回答,那就不要改啊,口音是與自己家庭本能的連結,為什麼一定要改呢?無論是英語的「易sad」,還是被視為槽點滿滿的廣東腔普通話,都是標識我來源產地的印記,我為我的家鄉驕傲,那為什麼要隔斷這個連結呢?
  • 「一石米」的「石」怎麼讀?不讀「擔」,很多人都讀錯了
    這時候,古人便想到了一個新的計量詞:石,這個詞在古代是一個比較大的計量單位,相當於現在的五十公斤了。原因就是很多人都會把它覺得是dan,其實也可以這樣說,因為在唐代便有人將它讀作dan,但這只是有些地方的讀音,也許是家鄉話所造成的吧!因為在唐代shi這個讀音才是主流,我們可以普遍在唐代詩詞中所看出,比如:昨日方為宣城客,掣鈴交通二千石。這裡的石就念shi。但在古文中,想我們的課本中《馬說》中有一句:一食或盡粟一石,此時的石便念dan。
  • 「拿作」or「挪作」……「哪吒」上海話到底怎麼讀啊?
    隨著《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的一路飄紅,「哪吒」也成為了「史上名字最難讀的電影男主人公」。連日來,朋友圈瀰漫著一個世紀之問——「哪吒兩個字,你們那裡的方言怎麼念啊?」看了這麼多「哪吒」的方言版,相信你也早已迷失在「你會用自己的家鄉方言讀『哪吒』嗎」這句終極拷問裡了吧~現在問題來了,請問,上海話的「哪吒」怎麼念?採訪中,《新聞晨報·周到》記者發現,不僅普通觀眾已經討論到炸裂,連精通滬語的表演藝術家們都說出了不同版本。
  • 抖森讀的數學公式英語是怎麼念的?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前段時間抖森在BBC Radio 1讀過幾個公式,當時主持人說電臺上的數學公式一點都不性感,所以他們就要求我抖森(湯姆 希德勒斯頓)重新讀一遍。Do you know...I'm gonna add some dramatic re-verb...If you are doing it to the camera there.H:電臺上的數學公式,聽上去一點兒也不性感。所以當我說,比如愛因斯坦相對論是E=MC^2,聽上去一點也不讓人興奮。所以我們來看抖森能否讓他們聽起來更性感。
  • 你知道積分符號∫怎麼讀嗎?∫原來是字母S拉長後的樣子,而S是單詞...
    積分符號用「∫」表示,原來是有源頭的,∫是字母S拉長之後的樣子,而S是單詞sum(求和)首字母,因此∫讀作sum,我讀大學的時候,數學老師好像沒告訴過我……今天學習機器人坐標系轉換矩陣,順便回顧了一下微積分,特別是積分符號∫的讀法,雖然大學學過微積分,但腦海中一點印象也沒有,數學老師應該沒告訴過「∫」的來源和讀法。
  • 「碣」——帶著淳安口音的讀法,你讀對了嗎?
    (原標題:「碣」——帶著淳安口音的讀法,你讀對了嗎?) 「碣」字怎麼讀?相信相當部分人立馬會聯想到毛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中的「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詩句,以及曹操《觀滄海》中的「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將其讀為ji 。
  • 小學生都愛讀的數學科普經典,數學三書——數學原來可以這樣學!
    作為一個數學教師在輔導小學生的過程中,經常感覺學生對數學沒有興趣,對數學問題感到為難,甚至逃避學習數學,為此很多家長也很困惑,經常痛苦不解地問,孩子也參加了很多輔導班,也刷了很多題,為什麼數學成績提不高?學數學的興趣也沒有提高?……為了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我翻閱了大量的資料,努力想找到一本能讓小學生讀得懂的、有趣的數學科普讀物,能讓一些數學概念趣味化。
  • 「業餘數學家之王」這是一個你不需要懂數學,就能看懂的數學故事
    首先,不要因為這是數學有關的文章就跳過去,這是歷史。一個關於數學的歷史,有趣的的歷史。這期文章的主人公費馬,是一個17世紀的公務員,他真的是一個公務員,不是數學家。那他當時是怎麼和數學產生交集的呢?事實上費馬在業餘是有那麼一點點喜歡數學的,簡稱業餘愛好。可他為什麼成為歷史上名垂千古的呢?還是靠著他那「業餘」數學。他提出了一個超級超級超級牛的定理,正是因為這個定理,讓他做上了「業餘數學家之王」的寶座。這個定理叫做:費馬大定理!而且這個「大」,一定要大聲讀出來!
  • 我的愛豆是數學家小平邦彥
    史濟懷曾說,隱函數隱映射是初學微積分最難的,有些是用多復變知識給重新證一遍,史濟懷對科大的學生說:你們讀的懂就讀,讀不懂不做要求。但是這本書裡的證明如此直接而正式而簡明,藉助多元積分閉區域的知識,這是人能想到的?多元泰勒還能這樣用,隱函數定理就像是熟透了自動掉下來的,把嚴格的理論,用這樣簡明而嚴謹的方法表達,我就算讀遍所有的書,都想不到這樣來處理。
  • 便利店711的名字到底怎麼讀?
    昨天小編在群裡聽到有人問便利店711的名字應該怎麼讀,開始還覺得蠻奇怪的,不就是711嗎,難道還有什麼別的讀法?結果發現大家的回答都不一樣:有的讀英文的seven-eleven,有的讀它的簡稱seven,有人讀七么么或七十一,廣東的朋友會讀成七仔。
  • 數學家的故事(2)- 數學鬼才佩雷爾曼
    2010年6月8日,世界上一批最優秀的數學家聚集在巴黎,給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頒發千禧數學獎,但是他卻不在場。此前他還拒絕了數學界的最高榮譽——菲爾茲獎。1他再次放棄了為他人可望不可即的榮譽,同時也放棄了一百萬美元的獎金。假設你完全不知道地球的地理情況,你一次又一次派出遠徵的船隊,這些船隊接連發現新的大陸。直到已知大陸的數量增長到六塊。
  • 讀《我的名字不叫「等」》,感悟作者的閱讀、收藏趣味
    不過他評說孔夫子網大肆宣傳絕版一詞,認為不應以銅臭淹沒書籍的本身,玩「書以稀為貴」那一套,這便是做學問家的胸懷了。忽然憶起齊一民曾教書育人,做那傳道受業解惑的老師,難怪對「絕版」二字,他第一個想到的不是漲價,而是知識的傳播與共享了。  收藏品就是這樣在尋覓中增減,留下的都是心頭好,但能做到像齊一民這樣,毫不敝帚自珍,亦不像惡龍般守著收藏品滿眼都是金幣,才有收藏大家的氣象了。
  • 帶「讀心術」的車載導航 你不知道的高德地圖車機版
    輸入不便、反應慢、地址輸錯一個字系統都不認,真是讓人氣不打一處來。有些號稱支持語音輸入的,且不說語音識別的正確率有多少,即使識別出來,搜出來的結果也往往不是我想要的。這種時候,是多麼需要一款有「讀心術」的導航啊!高德地圖車機版,就是這樣一款能「讀心」的車載導航!你以為搜索只是根據你輸入的目的地檢索一下?那就想得太簡單了。
  • 到底什麼是數學?——讀《這才是數學》
    喬·博勒(Jo Boaler)(1964-)是英國教育作家,也是史丹福大學教育學院數學教育的Nomellini-Olivier 教授。博勒參與推動數學教育改革和建立公平的數學課堂。她是youcubed 的斯坦福中心的聯合創始人兼教務主任,該中心為教師,學生和父母提供數學教育資源。
  • 一位985學霸從小學到博士的感悟,點醒無數中學生……(值得一讀)
    英語怎麼學好?我的經驗是多聽,就像我們從小聽方言所以就會說一樣。英語也是一門語言,不要過分強調語法啊、結構啊、我認識的母語是英語的外國友人沒人搞得懂自己的語法(我們中國人又有多少知道漢語裡面的主謂賓定狀補?!),請不要妖魔化英語。19. 我真的要強烈建議多聽英語,每晚睡覺前聽半個小時。長期以往,英語保證不會差的。20.
  • 原來學數學可以像讀故事一樣輕鬆,小學生課外讀物這些最經典!
    文/作業幫家長版學數學也需要讀課外書嗎?當然!語文需要增加閱讀量,數學更需要讀課外讀物。賓果找骨頭 數學概念:方位這套書還獲得美國《學習雜誌》教師推薦兒童讀物獎,人教社小學數學教育老師也強烈推薦,可以說只要這一套書就可以搞定整個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
  • ZARA的英文到底怎麼念?你讀對了嗎?
    ZARAzara應該怎麼讀?說到zara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是現在最流行的快時尚品牌之一,但是你可能不知道zara其實是西班牙的品牌。所以zara也是起源於西語,那麼zara該怎麼讀呢?身邊的朋友都很愛逛zara,但是卻把zara讀成雜(一聲)rua(四聲),這種讀法對嗎?肯定不對!zara的正確讀法應該是/'zaərə/。
  • 這麼多數學成果,你知道哪位數學家的名字被用的最多?
    該怎麼去介紹這樣一位數學家,似乎用盡所有讚美之詞也不為過,但同時又顯得美中不足,無法表達出他的偉大。坊間有句話是這樣形容這位數學家:傳說上帝有一本記載了世間所有數學定理證明的天書,其實這個書是存在的,只是我們稱之為「高斯的手稿」。
  • 他初中未畢業,卻自薦中科大數學研究生成功,讀教科書如同讀小說
    1976年,他被保送到江蘇師範學院(現蘇州大學),但當恢復高考後,他卻寫信給當時中國科學院院長方毅,自薦進入中科大學習數學,幾經輾轉,終於在1977年10月,他自薦成功,成為了文革後第一個破格錄取的研究生,並且順利進入中科大數學系。他就是被公認為少數的天才型數學家之一,並且享有代數幾何白馬王子之稱的—肖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