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可謂是數學歷史上最經典,流傳最廣的了,可能許多小朋友也聽數學老師講過這個故事。
故事發生在十八世紀的德國,其實在十八世紀。德國的數學並不發達,甚至很多小學都沒有「算術」這門課,而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這是一個清晨,數學老師正在上課。由於精神有點疲憊,想休息一會兒,可是課還得上啊!那就讓他們寫作業唄,其實那時候並沒有家庭作業這個另學生苦惱的制度。想來想去就讓學生們做一道題吧。但是太簡單了他們會很快做出來,休息的時間也就大大縮短了。於是這位老師靈機一動,出了一道特別坑學生的題目。什麼題目呢?因為這是在小學啊不可能讓他們去開根號吧,那什麼題目要既簡單,而且得花費時間,出錯率也得提上去啊,不然怎麼能坑到這幫可憐的學生呢。
只見老師轉身在黑板上寫下
【如圖1】
這道題目在普通小學生看來就是噩夢呀!可偏偏有位學生不信這個邪,就是不讓你老師休息。老師出完這道題,環顧四周,發現一個個的都在埋頭苦算著,巡視了一圈正準備開溜,也就不到2分鐘,只見一位學生拔地而起,直視著老師,眼裡充滿了自信,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學霸,我的偶像,實事果然如此,學生不緊不慢的說:老師我知道答案了,答案是 5050。這可把老師給嚇壞了,難道你偷用計算器了嗎?怎麼會這麼快呢,我還沒休息呢。你就有答案了。其實老師出的題目,只是為了打發學生,自己也不知道答案,於是讓這位學生解釋是怎麼算出來的。旁邊的學生肯定也驚呆了,齊聲發出 哇……啊……。其實我也想知道他是怎麼算的。學生解釋道:
因為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而像這樣的等於101的組合一共有50組,所以答案很快就可以求出:101×50=5050【如圖2】
聽到這個解釋老師如五雷轟頂,頓時沉默了在黑板上演算了幾遍,證明了學生的答案是正確的。
讀到這裡你也不難發現你與學霸的距離,不是你在玩的時候他在學習,而是你在做題的時候他在偷懶。這也孕育出一個道理。當你在全神貫注想去解決問題的時候,卻忽略了方法的重要性,往往掉入出題者設下的陷阱。不是你不夠努力的去解決問題,而是沒有想到用最簡便,高效的方法去解決,去思考題目的本質,找出規律。所以善於思考的人才會更容易得出更多的方法和結論,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有我們學習的地方,其實這個方法放到現在就是高中數學中的排列組合。這位學生,也被稱為最傑出數學家之一。有 「數學王子」之稱。所以掌握了方法你也可以是數學家哦!加油!最後在送一句話【如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