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知名數學家給八中學生講「快樂數學」

2020-11-22 奧數網

  3月10日下午,鄭州八中三百餘名數學成績優良的學生迎來了他們的敬重的著名數學家劉克峰教授。陪同劉教授前來八中的還有河南省教育廳的專家張海營,市教育局教研室馮瑞先老師。
  劉教授是著名的華人數學家,浙江大學教授及數學中心執行主任和數學系主任,光彪講座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數學系教授。他榮獲了全球華人數學最高獎「晨興數學金獎」和2004年國家教育部十大科技進步獎,還獲得了國際上著名的谷庚海默獎、全球華人數學家大會銀獎等多項重要國際獎項。他還多次應邀在重要國際學術會議上作大會報告,是國際國內知名度很高的當代數學家。
  劉教授在近兩個半小時的講座與互動交流中,向同學們回顧了自已成長過程和求學研究的經歷,與學生交流在求學和做人做事上的感受與經驗,這些內容是同學們很難在平時的書本上學到的,對學生有很多的教育意義和啟發,例如,他強調學生要有抗挫能力,在學校要主動去經歷挫折,感受挫折帶來的影響,形成自已的抗挫防護網,以利於將來的生活,生存和發展。他還結合中國和美國的教育情況作了客觀的評價比較,肯定了我們教育中的長處,也指出了明顯的不足,他希望我們的師生要更多的關注研究能力的培養,要從小進行這樣的訓練,對學生人長遠發展和創造能力的提高有非常好的作用。他還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多層次去學習數學的快樂,真正在學習中成為一個有愉悅感,有成就感的人。在整個的講座過程中,劉教授十分坦率自然,親切詼諧,不時贏得同學們的喝彩聲與會心的笑聲。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如淋春風。

相關焦點

  • 知名數學教育界大咖齊聚重慶八中 探討教育與數學發展的新路徑
    」在重慶八中渝北校區舉行,這是「蘇步青數學教育獎」設獎20多年來首次在重慶頒獎,意義重大。在論壇會的講座環節上,知名數學教育界的同仁們共同對數學教育熱點專題展開分享、碰撞,探討教育與數學發展的新路徑。本次講座,五位數學大咖們站在數學教育的角度上,深入探索融合式數學教育教學模式,促進高質量的中學教育發展。這場乾貨滿滿的論壇,讓與會的教育界同仁產生了強烈共鳴,八中教師們也紛紛在會後總結消化,帶來了精彩的會後「感悟」。
  • 知名數學家點讚阿里全球數學競賽:起了一個很好的頭
    圖為阿里巴巴達摩院宣布發起全球數學競賽後,現場的一場「數學家的早餐會」。 供圖 攝中新網杭州9月19日電 (趙小燕)高考數學考過「1分」罕見成績的馬雲,18日在杭州被著名數學家點名表揚了。這次數學比賽的顧問之一—著名華人數學家張益唐在現場對話活動上評價,「這是一件大好事,企業對於國家、民族的基本科學越來越重視,這是趨勢,我回國可以感覺到,阿里巴巴在這裡又起了一個很好的頭。」
  • 對話溫籍數學家季理真:數學與家鄉
    中國現代數學發展史,從來少不了溫籍數學家群體的故事。為溫州帶來「數學家之鄉」美譽的溫籍數學家們,如今依舊活躍在世界各地。近日,知名溫籍數學家季理真(以下簡稱「季」)應邀通過網絡視頻對話,接受溫州日報報業集團副社長、溫州都市報總編輯金可生(以下簡稱「金」)的專訪,暢談他眼中的數學世界和家鄉情懷。
  • 清華學生獲多項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金獎
    首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由清華大學主辦,浙江大學數學研究中心、中國科技大學數學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中心參與競賽評審環節,阿里巴巴公司提供贊助。  「培養一位好的數學家,一個重要的步驟是在他們開展研究工作時具備數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 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在北京舉行
    另外有關國際數學家大會的更多情況和世界數學發展的相關問題,今天我們的節目還將專訪本屆國際數學大會主席、中國數學會理事長馬志明先生和著名數學家田剛先生,首先請看記者的報導。  記者楊海莉:國際數學家大會已經有了一百多年歷史,每屆大會都是吸引當時世界上研究各類數學和相關問題的世界頂級科學家參與。
  • 中國牛人數學家,華羅庚學生,發表「1+2」的證明文章後一鳴驚人
    陳景潤是我國當代知名的數學家,於1933年5月出生,1996年3逝世。身為福州漢族人的陳景潤自幼勤奮好學,1949年考入廈門大學攻讀數學系,畢業後被安排到北京的四中擔任數學教師。1957年,深受華羅庚教授的賞識,陳景潤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 數學科學學院研究生@2018年國際數學家大會
    原標題:數學科學學院研究生@2018年國際數學家大會 8月1日,國際數學界最具影響力的盛會——國際數學家大會(ICM)在巴西裡約熱內盧開幕。學院首次組織了十名研究生參加大會,以提升他們的國際化視野和專業化水平,增進研究生對數學領域最新最前沿的研究動態的了解。
  • 彭山區實驗小學舉行「講數學家的故事」活動
    四川新聞網消息(駱群如 文/圖)為了讓學生了解數學家的故事,學習數學家的精神,傳承數學文化,感受數學魅力,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今(20)日,彭山區實驗小學舉行了「講數學家的故事」活動。活動中,各班精心製作了PPT,營造活動氛圍。學生們都踴躍上臺,分享自己帶來的故事。
  • 中國中學數學教育界最高獎「蘇步青數學教育獎」在渝舉行 2名重慶...
    蘇步青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和教育家,他將一生都奉獻給數學教育事業,為我國的數學教育發展、培養科學人才作出了重要貢獻。為促進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也為表達對蘇步青畢生致力於數學教育事業的敬意,教育部特批准設立「蘇步青數學教育獎」,以此來激勵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繼承發揚蘇先生的崇高精神,共同提高數學教育質量,促進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
  • 自稱一輩子都在玩的數學家因新冠去世,他是如何成為數學天才的?
    大學期間,康威逐漸打開自己,常在聚會中講故事,偶爾還會自嘲。  幾年後,康威博士畢業,並成為了劍橋的一位講師(註:康威博士畢業後就留校任教,1983年成為劍橋大學的數學教授;另一半職業生涯在普林斯頓大學,1986年起在普林斯頓大學任馮·諾伊曼講座教授)。  學生們很喜歡這位講師,不只因為他的頭腦思想,也因為他的機智幽默。
  • 以華人數學家命名的數學成果集錦
    他創辦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近代數學研究機構——清華大學算學研究部和東南大學、清華大學等3所大學的數學系,以及中國數學報。培養了華羅康、陳省身、吳大任、莊圻泰等一批享譽國內外的知名數學家。著名物理學家錢三強、趙九章、錢偉長、彭恆五等也是熊慶來到清華大學後培養出來的學生。這期間他潛心於學術研究與著述,編寫的《高等數學分析》等10多種大學教材是當時第一次用中文寫成的數學教科書。
  • 這學生太厲害了,讓想休息的數學老師也很無奈 數學家的故事
    這個故事可謂是數學歷史上最經典,流傳最廣的了,可能許多小朋友也聽數學老師講過這個故事。故事發生在十八世紀的德國,其實在十八世紀。德國的數學並不發達,甚至很多小學都沒有「算術」這門課,而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這是一個清晨,數學老師正在上課。
  • 首位獲阿貝爾獎女性數學家烏倫貝克:被數學救贖
    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天下人物)首位獲阿貝爾獎女性數學家烏倫貝克:被數學救贖新華社記者張瑩 周舟挪威科學與文學院19日宣布,將2019年度阿貝爾獎授予美國數學家卡倫·烏倫貝克,以表彰她在幾何分析、規範場論和可積系統等領域的開創性貢獻。阿貝爾獎是數學界最高獎之一。
  • 新都區桂林小學第二屆「桂蕊杯——數學故事我來講」講故事比賽...
    陽光明媚的小陽春裡,新都區桂林小學第二屆「桂蕊杯——數學故事我來講」講故事比賽決賽於2020年11月18日如期舉行。本次比賽是繼「桂蕊杯」——「讀一本好書」語文故事大賽後的又一次講故事比賽。本次比賽結合學校數學市級課題「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體驗式教學的實踐研究」開展,旨在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樂學善思,積蓄大方自信、熱愛生活,健康成長的力量。
  • 中國數學家破解龐加萊猜想 得到國際承認仍需要等待
    陳景潤以後,數學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引起國人的關注,本月3日,國際知名數學家丘成桐宣布,朱熹平和曹懷東成為了破解龐加萊猜想的「最後封頂者」。與國內媒體的喧囂相比,國際數學界以及國外主流媒體大多保持了緘默,而朱熹平、曹懷東本人和中山大學保持異常的低調。
  • 家長解讀八中與三中,地獄VS天堂
    但在重慶小升初的家長們中流傳著「八中管得好嚴啊,三中自由」;「八中是地獄,三中是天堂」。然而,重慶的一位過來人對三中和八中的解讀卻是:「如果說八中是地獄,那麼三中也不是天堂」。   重慶八中2013年高中計劃正錄招生700人,其中統一錄取指標為586人,另外還有一部分擇校生招生指標,從招生計劃人數上來看,從本校初中可招生人數佔統一錄取指標人數比例應該大於68.1%。   從直升比率可以看出來,八中的直升比率是大於三中的。單從直升比率比較的話,八中的學生直升真的是比三中的學生幸福一些。小升初的家長擇校還不就是為了高中嗎?
  • 數學家的故事(2)- 數學鬼才佩雷爾曼
    舉一個例子來說,列寧格勒大學每年只招收兩名猶太學生,這很容易被認為是種族歧視的典型表現。但是在佩雷爾曼入學那年,由於佩雷爾曼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上拿了獎牌,他被獲準面試入學,那麼與另外兩名考進來的猶太學生一起,這一年列寧格勒大學就招收了三名猶太學生。如果說每年只招收兩名猶太學生是反猶太主義存在的證明的話,那麼也許在佩雷爾曼看來,這一年招收了三名學生就是這一命題的反例。
  • 讓快樂與數學同行——高新區小杜家小學舉行數學手抄報比賽
    中國山東網訊 為營造良好的數學文化氛圍,在全校掀起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熱潮,11月28日,高新區小杜家小學開展了數學手抄報比賽。本次手抄報比賽以「快樂數學」為主題,參賽對象為三至六年級學生,要求學生對手抄報版面進行設計、布局合理、圖文結合。手抄報內容可包括: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名人名句、數學名題、數學趣題、腦筋急轉彎、數學日記等等。數學老師負責每班選出5件優秀作品參加校手抄報比賽,學校組織教師做評委,按年級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
  • [趣味數學]中國當代著名數學家陳建功
    1921年在他還是一年級學生時,他的第一篇論文在日本《東北數學雜誌》上發表。這是標誌著中國現代數學興起的一件大事。從此,人們就對這個中國留學生刮目相看了。在此期間,為了了解國際數學界的最新動態,他努力學習外文,掌握了日、英、德、法、意、俄六種文學,並能熟練運用日文、英文。  1926年,陳建功第三次東渡,在日本東北帝國大學當研究生,致力於三角級數論的研究。
  • 國際頂尖數學家張益唐:數學中並不總有靈光一現的時刻
    講太多關於數學的研究,是妻子最無法忍受丈夫的一點。「你東西做得怎麼樣,不要講太多,簡單點講,中間你的磨難,每個人都愛聽這些東西,磨難當中怎麼堅持,後來我得了什麼獎。」據說吵得連賓館經理都接到投訴前來敲門。 顯然,張益唐沒有贏過妻子。在被觀眾包圍的圓形舞臺上,張益唐一一按著妻子提出的三大重點,有條有理地做完了演講——起點、磨難與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