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獲阿貝爾獎女性數學家烏倫貝克:被數學救贖

2020-12-04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天下人物)首位獲阿貝爾獎女性數學家烏倫貝克:被數學救贖

新華社記者張瑩 周舟

挪威科學與文學院19日宣布,將2019年度阿貝爾獎授予美國數學家卡倫·烏倫貝克,以表彰她在幾何分析、規範場論和可積系統等領域的開創性貢獻。阿貝爾獎是數學界最高獎之一。烏倫貝克是首位獲此殊榮的女性。

「難以置信,我對此深表感謝……希望我獲得這個獎顯示出各式各樣的個體都有能力為最高等級的數學貢獻力量。」目前正在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擔任訪問學者的烏倫貝克在發給新華社的獲獎感言中說。

相比於對人類數學殿堂的貢獻,烏倫貝克的人生頗為低調。她是有史以來第二位在國際數學家大會全體會議上發表演講的女性,是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和美國數學會勒羅伊·P·斯蒂爾獎獲得者,但直到獲阿貝爾獎才被更多人知曉。

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吉姆·阿哈利利評價說:「我們應該更廣泛地認可烏倫貝克的成就,因為她的工作促成了過去40年數學界一些最重要的成就。」

(小標題)「跨界」的數學家

現年76歲的烏倫貝克擅長「跨界」,在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微分幾何、規範場論、拓撲量子場論和可積系統等諸多數學領域都做出了有深刻影響力和開創性的工作。

阿貝爾委員會主席在一份聲明中說:「她在幾何分析和規範場論領域的奠基性工作,極大地改變了數學研究圖景……她的理論徹底改變了我們對極小曲面的認識,如肥皂泡形成的曲面,以及對更為廣泛、更高維度最小化問題的理解。」

早期工作中,她與合作者喬納森·薩克斯共同研究「極小曲面」,這是「肥皂膜如何將自己排列成能量最小化形狀」的數學理論。挪威科學與文學院評價說,烏倫貝克對極小曲面的研究「開發了應用於全局分析的工具和方法,現在為每一位幾何學家和分析師所用」。

烏倫貝克另一項引人注目的工作是規範場論。阿哈利利在為她撰寫的「小傳」中說,烏倫貝克從四維分析了楊-米爾斯方程的論文,為現代物理學中許多最激動人心的思想奠定了一些分析基礎,也為西蒙·唐納森1986年獲得菲爾茲獎的研究鋪平了道路。

「她是早期幾何分析領域開創者之一,對規範場的數學理論,包括楊-米爾斯理論有很大貢獻,」知名青年數學家許晨陽告訴新華社記者,「我的從事該方向的同事都認為她得獎實至名歸。」

數學不僅給烏倫貝克帶來成功,也帶來樂趣,讓她成長並進入更廣闊的空間。

「我在探尋數學的道路上獲得了極大的快樂,」她在獲得美國數學會勒羅伊·P·斯蒂爾獎後說,「在這個過程中,我結識了很多朋友,並與一些有創造力、有趣的人一起工作。我從無趣、無助和自我沉迷之中被救贖了。」

(小標題)孤獨的求索之路

烏倫貝克1942年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一個中產家庭,在家裡4個孩子中排行老大,父親是一名工程師,母親是藝術家兼學校老師。

少女時期的烏倫貝克喜歡閱讀科學書籍,但不喜歡與人打交道。「我當時覺得自己將來要麼當個護林員,要麼就成為研究者……但我不想當老師,我覺得一切需要跟人打交道的工作都極其可怕。」烏倫貝克後來在一本名為《數學中的女性》的書中說。

烏倫貝克的數學之旅也有曲折和迷茫,幸運的是她堅持到了最後。

她最初在密西根大學學物理,後被「數學的結構、優雅和美麗」打動,從此轉入數學領域。1968年,烏倫貝克在布蘭代斯大學完成了以變分法為主要內容的博士論文。值得一提的是,變分法在目前熱門的機器學習研究中廣為應用。

獲得博士學位後,烏倫貝克曾在多所大學任職,最初曾因性別等原因被孤立或邊緣化,直到1976年就職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後才步入正軌,在這裡她獲得了穩定的資助,也遇到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女性同事。1982年前後發表的一系列有關規範場論的論文終使她嶄露頭角,成為她這一代的傑出數學家之一。

(小標題)性別平等的倡導者

成為第一位獲阿貝爾獎的女性後,烏倫貝克對媒體說:「這是一種莫大的責任。非常感謝在我之前那些出色的先驅者,感謝許多跟隨我而來的女性……我們期待女性和少數群體跨過那些『門檻』,找到自己應有的位置,至少在學術界如此。」

烏倫貝克一直是數學與科學領域中性別平等的堅定倡導者。她在布蘭代斯大學攻讀博士時,是該校數學係為數不多的女性之一。一些學者看到她非凡的天賦並給予她鼓勵,而更多人卻不以為然。

「因為我們是女性,所以被告知不能研究數學,」她後來在自傳文章中寫道,「我喜歡做我這件不被支持的事情,這是一種『合法的反叛』。」

取得一定成就後,她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榜樣,特別是對於那些年輕女性科學家而言,她也身體力行地為女性研究者爭取資源和機會。1993年,她參與創建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女性與數學」計劃,旨在招收和促進更多女性參與數學研究。

她坦言做榜樣很難,但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這條路很艱難,因為你真正需要做的是向學生展示人可以有多麼不完美卻依然可以成功……我可以是一名出色的數學家並因此而聞名,但我也非常有人情味。」(完)

相關焦點

  • 2019阿貝爾獎揭曉,數學界"諾獎"迎來首位女性獲獎者
    2019年阿貝爾獎揭曉,數學界「諾獎」迎來首位女性獲獎者。近日,挪威科學與文學院公布年度阿貝爾獎獲結果。
  • 美國女數學家烏倫貝克獲2019年度阿貝爾獎
    新華社奧斯陸3月19日電(記者張淑惠 梁有昶)挪威科學與文學院19日宣布,將2019年度阿貝爾獎授予美國數學家卡倫·烏倫貝克,以表彰她在現代幾何分析等領域的成就。烏倫貝克是第一位獲得這項國際性數學大獎的女性數學家。
  • 數學最高獎首位女性得主是誰 科學和數學領域中性別平等的強烈倡導者
    數學 獎首位女性得主是誰 科學和數學領域中性別平等的強烈倡導者時間:2019-03-20 19:34   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數學 獎首位女性得主是誰 科學和數學領域中性別平等的強烈倡導者 凱倫凱斯庫拉烏倫貝克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第一次頒給了女性。
  • ...高獎揭曉:首位女性阿貝爾獎得主,一個有人情味、卓爾不凡的數學家
    挪威科學與文學院剛剛公布了年度阿貝爾獎的獲得者是凱倫·烏倫貝克(Karen Uhlenbeck),以表彰她在「幾何偏微分方程、規範理論和可積系統的開創性貢獻,以及她在分析、幾何和數學物理領域的工作上的深遠影響 。」
  • 2019數學最高獎公布:阿貝爾獎首次頒給女性學者
    之前的 19 位獲獎者(其中三年有兩名數學獎獲得此獎項)全部為男性。他們包括證明了費馬大定理的 Andrew J. Wiles、紐約大學數學系教授 Peter D. Lax、電影《美麗心靈》的原型約翰·納什(John F. Nash Jr.),以及 89 歲挑戰黎曼猜想的數學家麥可·阿蒂亞爵士等。凱倫·烏倫貝克是首位獲得阿貝爾獎的女性得主。
  • 2019數學最高獎公布:阿貝爾獎首次頒給女性學者【中國科訊】
    ,以及 89 歲挑戰黎曼猜想的數學家麥可·阿蒂亞爵士等。凱倫·烏倫貝克是首位獲得阿貝爾獎的女性得主。她目前在普林斯頓大學任高級研究訪問學者,她也是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客座副教授。據《Nature》報導,烏倫貝克在 3 月 17 日上午獲知自己得獎的消息,其時一位友人正打電話告訴她,學院正視圖聯繫她。
  • 2019年數學最高獎公布!阿貝爾獎獲得者是:凱倫·烏倫貝克
    阿貝爾獎是數學領域的最高獎之一,有時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曾獲這個的獎項的數學家包括證明費馬大定理的懷爾斯(Andreww J. Wiles)和電影《美麗心靈》中的主角納什(John Nash),而烏倫貝克也成為了這個獎項的第一位女性獲得者。
  • ...烏倫貝克 幾何分析 1983年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國際新聞-東方網
    當地時間3月19日,挪威科學與文學院在奧斯陸宣布,將2019年的阿貝爾獎(Abel Prize)頒給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名譽教授凱倫·凱斯庫拉·烏倫貝克(Karen Keskulla Uhlenbeck)。阿貝爾獎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這是有史以來,阿貝爾獎第一次頒給女性。
  • 「數學界的諾貝爾」公布2019年得主,首位女數學家獲獎
    策劃&撰寫:Lynn最近,挪威科學與文學院公布了2019 年阿貝爾獎(Abel Prize)得主為凱倫·凱斯庫拉·烏倫貝克(Karen Keskulla Uhlenbeck),以表彰她在幾何偏微分方程、規範理論和可積系統方面的開創性貢獻,以及她的研究對分析、幾何和數學物理的重大影響,
  • 2019 年阿貝爾數學獎出爐,Karen Uhlenbeck 成首位女性獲獎者
    2003 年,由挪威自然科學與文學院的五名數學家院士組成的委員會正式將該獎項頒布給阿貝爾獎第一位獲獎者,此後每年頒布一次,獎金數額為 600 萬挪威克朗。迄今為止,阿貝爾獎已擁有 19 位獲獎者,也成為了國際所公認的「數學界的諾貝爾獎」,也算是彌補諾貝爾科學獎項中沒有數學獎的遺憾——這也正是該獎項設立的初衷之一。
  • 英國數學家懷爾斯獲阿貝爾獎,他出色證明了費馬大定理
    英國數學家懷爾斯獲阿貝爾獎,他出色證明了費馬大定理 澎湃新聞記者 徐明徽 2016-03-16 14:55 來源:澎湃新聞
  •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阿貝爾獎
    阿貝爾獎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是由挪威政府籌資,為紀念挪威數學家N.H.阿貝爾(1802-1829)而設立的國際數學大獎。2001年8月,挪威首相宣布設立阿貝爾獎,以紀念阿貝爾二百周年誕辰,每年頒發一次,由挪威文理科學院管理,任命5人的遴選委員會以及20~30人的科學顧問委員會負責提名。獎金數額為600萬挪威克朗(約合83萬美元),大致同諾貝爾獎相近。目的是擴大數學的影響,吸引更多年輕人從事數學研究。阿貝爾獎從2003年起逐年頒發。首屆獲獎者為法國數學家J.
  • 英國數學家懷爾斯獲阿貝爾獎 他出色證明了費馬大定理
    新華社奧斯陸3月15日電(記者梁有昶 張淑惠)挪威科學與文學院15日宣布,將2016年度阿貝爾獎授予英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以表彰他在證明費馬大定理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挪威科學與文學院在頒獎詞中說,懷爾斯通過證明半穩定橢圓曲線是模曲線,出色地證明了費馬大定理,從而在數論領域開創了一個新時代。
  • 2020年阿貝爾獎公布,又一位數學「三大獎」大滿貫得主誕生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前天,挪威科學與文學院宣布,2020 年度的阿貝爾獎將授予兩位著名數學家,一位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教授 Hillel Furstenberg,另一位是耶魯大學教授 Gregory Margulis。二人都曾獲沃爾夫數學獎,Gregory Margulis 還是 1978 年菲爾茨獎得主。
  • 英國數學家懷爾斯獲2016年阿貝爾獎 他出色證明了費馬大定理
    挪威科學與文學院15日宣布,將2016年度阿貝爾獎授予英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以表彰他在證明費馬大定理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挪威科學與文學院在頒獎詞中說,懷爾斯通過證明半穩定橢圓曲線是模曲線,出色地證明了費馬大定理,從而在數論領域開創了一個新時代。
  • 費馬大定理證明者獲阿貝爾獎
    挪威科學與文學院15日宣布,將2016年度阿貝爾獎授予英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以表彰他在證明費馬大定理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 伊朗裔學者成首位獲菲爾茲獎女性 菲爾茲獎並非唯一數學「諾獎」
    8月12日,伊朗裔女數學家瑪利亞姆·米爾扎哈尼獲得菲爾茲獎。37歲的她是世界上首位獲得菲爾茲獎的女性。據法國《費加羅報》網站8月13日報導,女數學家瑪利亞姆是在韓國首爾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會(ICM)上,獲得菲爾茲獎的。
  • 2020年了 為何還有人認為女生不擅長數學?
    牛津大學在一份校方內部文件中表示,「人們普遍認為女生對時間更敏感、更容易感到時間壓力,但考試應該考察的是數學理解力,而不是比速度。延長考試時間,有助減輕那些對時間壓力比較敏感的女生受到的影響,進而減輕近年日益擴大的男女成績差異」。這一做法遭到了部分學生和教師的批評,他們認為此舉涉嫌性別歧視,暗示女性數學成績不如男性。
  • 2020年阿貝爾獎揭曉,兩位概率論大佬橫掃數學界最高榮譽
    數學天才阿貝爾與阿貝爾獎 阿貝爾獎以挪威數學家爾斯・亨利克・阿貝爾(N.H.Abel,1802-1829)命名。 阿貝爾,1802 年 8 月出生於挪威西南城市斯塔萬格附近的一個農村,年幼時便顯示出驚人的數學才華。
  • 伊朗裔女數學家成獲「數學界諾貝爾獎」首位女性(圖)
    伊朗裔女數學家米爾札哈尼獲「菲爾茲獎」國際數學家大會12日宣布,伊朗裔女數學家、史丹福大學數學教授瑪利亞姆·米爾札哈尼榮獲國際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至此,米爾札哈尼成為該獎首位女性獲獎者,同時也是第一個獲得此殊榮的伊朗裔人士。英媒12日報導,國際數學家大會12日在韓國首爾公布2014年「菲爾茲獎」4位得主。其中,米爾札哈尼成為萬眾焦點和最熱門的話題。因為,「菲爾茲獎」此前56位得主都是男性,米爾札哈尼成為該獎有史以來首位女性獲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