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徐明徽
2016-03-16 14:55 來源:澎湃新聞
英國數學家、牛津大學教授安德魯·懷爾斯近日被授予2016年阿貝爾獎。3月15日,挪威科學與文學院宣布,安德魯·懷爾斯因其為證明費馬大定理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而摘奪今年的阿貝爾獎。
阿貝爾獎是挪威設立的數學界大獎。2002年,為紀念挪威著名數學家尼爾斯·亨利克·阿貝爾(N.H.Abel,1802-1829)200周年誕辰,挪威政府宣布將開始頒發此獎,意在彌補諾貝爾科學獎項中沒有數學獎的遺憾。自2003年起,由挪威自然科學與文學院的五名數學家院士組成的委員會負責宣布獲獎人,授予每年評選出的最傑出的數學家獎金600萬挪威克朗(約合450萬人民幣)。如今,阿貝爾獎已經成為數學學科中最有聲望的國際性獎項。2015年阿貝爾獎的得主是著名數學家約翰·納什,而他也正是在領獎回國後返家的路上因車禍去世的。
安德魯·懷爾斯挪威科學與文學院在頒獎詞中聲明:懷爾斯通過證明半穩定橢圓曲線是模曲線,出色地證明了費馬大定理,從而在數論領域開創了一個新時代。
得知獲獎後,懷爾斯對前來採訪的媒體表示自己感到非常榮幸,不過還沒想好怎麼使用這600萬克朗。
費馬大定理由法國數學家費馬提出,該定理斷言當整數n >2時,關於x, y, z的方程 x^n + y^n = z^n 沒有正整數解。費馬沒有寫下證明,而他的其它猜想對數學貢獻良多,由此激發了許多數學家對這一猜想的興趣,是數學史上著名的謎題之一。費馬提出這一定理後,歷經300多年歷史無人證實,直到1995年懷爾斯將證明過程刊發在《數學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上。
懷爾斯於1953年生於英國劍橋,在牛津大學獲學士學位,隨後在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的主要職業生涯是在英國牛津大學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度過的。
懷爾斯在接受《衛報》採訪時回憶,他10歲時就迷上了這個問題。「當我第一次看到費馬大定理時,我就被吸引住了,當時才10歲的我並不知道這是個著名的數學猜想,整個十幾歲的年紀我都在嘗試解答這一問題。我記得我剛上大學時得出了第一個證明過程,但後來發現是錯誤的。」
1993年,在普林斯頓大學從事7年研究後,懷爾斯宣稱證明了費馬大定理,並於劍橋大學舉行講座向200多名研究人員推演過程。證明過程獲得了同行的肯定,引發轟動。但同年年末,一位數學家在檢查懷爾斯的證明過程時發現了一個錯誤。
懷爾斯力求彌補這個證明漏洞,之後一年時間裡,在他之前的博士研究生理察·泰勒(Richard Taylor)的協助下補上了這個漏洞。1996年懷爾斯將修正後的證明過程刊登在《數學年刊》上,獲得了業內數學家的首肯。懷爾斯也因此獲得了1998年國際數學聯盟的特別榮譽,一個特殊製作的菲爾茲獎銀質獎章。
當被詢問到解決了一個古老謎題後是什麼感受?懷爾斯說:「令人興奮,就好像我們在生活中一直模糊不清,看不清未來感到沮喪時,忽然你擁有了看清一切的洞察力。」
達到這一職業高峰也讓懷爾斯暫時有些迷茫,「很難立刻回到正常的工作繼續下一個挑戰,但我相信一段時間後,數學的美會重新讓我沉迷其中。」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阿貝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