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陳明 博士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碩導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主任
國家工信部品牌培育專家組核心成員、廣東省品牌建設促進會副會長、廣東品牌研究院副院長、廣東知名品牌評價專家委員會主任、廣東品牌全球競爭力評估實驗室主任,為全國近百家上市公司、大型國企、民企及政府部門做過品牌諮詢、培訓和戰略規劃。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營銷戰略、網絡營銷、廣告學、營銷學原理,主授MBA課程為:營銷管理、商業模式的設計與創新。獲評華南理工大學2019年度MBA「我最喜愛的老師」。
課程概要
在《品牌的靈性世界(一)》(點擊跳轉可回顧)中,陳明教授分享了品牌的定義、品牌的靈性和影響品牌的暗物質因素,並提出了引發企業品牌戰略層面思考的「陳明13問」。
在《品牌的靈性世界(二)》中,陳明教授從中國品牌紮根的文化基底入手,對品牌的靈性世界進行深入探究。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中國的文明發展史就是對靈性世界的探究和接近的歷史,詩經天問、老莊哲學、禪宗佛道、陽明心學,無一不是在對靈性世界進行探究。不了解這些,談何了解中國?談何向世界講述中國的品牌故事?
自國家高層將每年的5月10日設定為「中國國家品牌日」以來,向世界講述中國品牌故事的呼聲日益高漲,講中國品牌的故事,講什麼?當然是講述中國品牌故事中蘊含的只屬於中華民族自身特有的東西,這就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那什麼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習近平總書記曾對此有過精闢論述。
2019年5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出席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時,發表了題為《深化文明交流互鑑,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主題演講。在講述中華文明的特質與氣質時,習近平總書記說:「親仁善鄰、協和萬邦是中華文明一貫的處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華文明鮮明的價值導向,革故鼎新、與時俱進是中華文明永恆的精神氣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華文明內在的生存理念。」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不僅有人與天、人與地、人與人之間深刻關係的論述,這些思想理念無論過去或現在都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以及永不褪色的時代價值,同時這些思想理念也隨著時間的遷移、時代的變遷而與時俱進,擁有其自身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習總書記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升華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的血脈和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使其成為民族精神的源頭和老根,為全球華人提供了精神家園、找到了自己的基因所在,努力強化了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的凝聚力。
而作為商業領域的品牌,無疑與宗教信仰、哲學觀念、文學藝術、日常禮儀習俗密切相關,它也必然會體現蘊含其中的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這也是為什麼要研究靈性世界的根本原因。
作為中國的自主品牌,要強化和體現自身的文化基因,要學會用世界的聲音來講述中國的品牌故事。
首先,這個故事必須有自己的民族和國家獨特的價值觀和時代追求;第二,要找到能夠融入的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世界語系,準確傳遞中國文化的獨特理念和對現實世界的看法,用深邃的哲理、本真的人性以及正義的精神,樹立中國品牌的世界形象,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大義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