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科研團隊在軟物質本體中首次發現Z相

2020-12-03 中國新聞網

  軟物質相結構裡程碑!華南理工大學科研團隊在軟物質本體中首次發現Z相

  近日,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軟物質科學與技術高等研究院程正迪院士、黃明俊特聘研究員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化學》(Nature Chemistry)上發表。該成果披露,中國科學家首次在軟物質本體中發現Z相,與A15相、C15相共同組成了構建其餘27種「F-K相」的三種基本相結構。

  「掌握基礎科學的最前沿,有助於推進高分子新材料產業化發展,相信不遠的將來我們通過這些軟物質基礎結構的研究賦予高分子材料全新的性能。」黃明俊向記者說。

  新結構有望賦予材料新性能

  縱觀人類科學史,對微觀物質世界的認識是無窮盡的。上世紀80年代,準晶體的發現將晶體學的範疇由230個空間群拓展到了無窮多的可能,人們也逐漸擺脫了除了晶體就是非晶體這種固有認知。

  早在準晶被發現之後,科學家便發現一種介於晶體結構與準晶結構之間、具有拓撲密堆積的結構,這就是在報導開頭出現過的Frank-Kasper相,即F-K相。F-K相具有與準晶結構相似的排列方式,通常被稱之為準晶的類似結構。目前,已有27種F-K相在合金中被發現,這27種F-K相可以由三種基本的F-K相構成,它們分別是A15相,C15相和Z相。

  在軟物質的本體自組裝中,自1997年Virgil Percec教授發現A15相,2017年Frank S. Bates教授發現了C15相後,Z相成了僅剩的未被發現的重要拼圖。

  困難也是顯而易見的。Z相需要由體積比差異較大的多種球狀基元構成,同時這些球狀基元需要有較大的平均配位數。在單組分軟物質中,同時滿足這個條件是個艱巨的挑戰。

  針對這一難題,華南理工大學團隊巧妙地設計了一系列基於苯並菲與籠型倍半矽氧烷(POSS)的巨型形狀兩親體,通過精確調控苯並菲與籠型倍半矽氧烷的連接片段,該系列巨型分子得到了一系列稀有的相結構,其中包括了在軟物質中首次發現的Z相。

  在《自然-化學》同期發表的專門評述中指出,該工作揭示了通過超分子球組裝得到F-K相的所有三個基石結構的能力,也暗示了合理設計分子性質調節F-K結構策略的可能性。該評述作者指出:「該方法使得那些由較大體積比組裝基元構成的相結構在單組分軟物質中不再遙不可及,而且隨著新結構的發現,可能會給材料帶來不一樣的性能。」

  依託華工平臺輸出科研成果

  黃明俊介紹,整個項目的科研攻關前前後後經歷了三年多,項目成果的發表離不開華南理工大學科研團隊的共同努力。

  「先做好基礎科研,再面向廣東和國內需求,產學研緊密結合是我們團隊的一貫傳統。」黃明俊說,在高分子材料領域,需要對物質結構有非常深入的了解,才能促使材料表現出優異的性能。他認為,華南理工大學在軟物質尤其是高分子結構研究領域已經達到世界前沿水平,未來將以此為基礎更加集中在高分子新材料的開發,希望有越來越多的成果應用和落地在廣東。

  2016年5月,華南軟物質科學與技術高等研究院成立,成為華南理工大學探索建設世界一流研究機構、軟物質領域世界一流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的重要抓手。目前該研究院已經幫助華南理工大學首次實現牽頭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先進光學膜材料多重尺度結構調控及功能實現」。

  此外,華南軟物質科學與技術高等研究院還在華南理工大學「新工科」人才培養方面起到重要支撐。今年9月,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剛剛啟用並迎來首批本科生進駐。該校區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本科生教學和學業導師任務由華南軟物質科學與技術高等研究院擔綱,由程正迪院士擔任該學院院長。首批約60名本科生將採取全程導師制培養。

  南方日報記者 杜瑋淦 通訊員 華軒

相關焦點

  • 軟物質相結構裡程碑!華南理工科研團隊在軟物質本體中首次發現Z相
    近日,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軟物質科學與技術高等研究院程正迪院士、黃明俊特聘研究員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在Nature Chemistry上發表。該研究院科研團隊首次在軟物質本體中首次發現Z相,與A15相、C15相共同組成了構建其餘27種F-K相的三種基本相結構。
  • 華南理工大學團隊在Science主刊以第一單位發論文
    1月12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雜誌在線發表了華南理工大學作為第一單位的研究論文「Ordered Macro–Micro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 Single Crystals」(有序大孔-微孔金屬有機骨架單晶)。
  • 華南理工大學進入ESI農業科學領域全球前千分之一
    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劉瑞海教授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提出「Whole Food」理論,發現水果、蔬菜和穀類中多種活性物質的交互作用是其抗衰老和抗腫瘤活性增強的關鍵,其中蘋果皮中的槲皮素糖苷、三萜等植物活性物質可有效預防乳腺癌的發生。相關抗衰老、抗腫瘤健康食品已在無限極、利泰製藥等行業領軍企業應用。
  • 華南理工大學2020招調劑生,缺額38人,截止到25日晚10點
    華南理工大學體育學院,缺額4人我院2020年碩士研究生統考招生第一志願複試已經結束,體育教學專業有少量計劃需接收調劑生,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一、擬接收調劑的專業及招生計劃招生計劃可視生源情況進行微調,調劑後生源不足的,招生計劃將由學校統一調配。
  • Cell子刊《Joule》刊登華南理工科研團隊在...
    本文原標題:《Cell子刊《Joule》刊登華南理工科研團隊在人工固氮方面的最新成果》近日,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王海輝教授團隊利用MXene作為催化劑活性中心實現了氨的電化學高效合成。該論文第一作者為華南理工大學博士研究生羅亞茹、陳高峰,通訊作者為華南理工大學丁良鑫研究員和王海輝教授,華南理工大學為論文的唯一單位。原理示意圖據介紹,論文作者利用MXene表面的負電性,巧妙地將二維MXene片有序負載在具有弱析氫能力的宿主金屬表面,並通過進一步調控MXene片尺寸和宿主金屬的生長取向,實現了對活性位點最大程度的暴露。
  • 華南理工大學團隊獲國際遺傳基因工程機器大賽金獎
    最終,華南理工大學iGEM團隊2020 SCUT_China歷經近一年的努力,榮獲金獎。  2020 SCUT_China由華南理工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數學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和設計學院共15名學生組成。該團隊從2019年組隊開始,依託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林章凜教授課題組,在葉燕銳副教授的指導下,突破難關,取得佳績。
  •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珍藏記憶
    在新年即將到來之際特別梳理了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官微一年來的工作、成長曆程精選了備受關注的十大新聞亮點以此和您一起重溫屬於我們攜手走過的20201.華南理工大學共有33門本科課程入選,其中包括線上一流課程9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4門、線下一流課程10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7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3門。我院張衛國院長的《管理統計學》課程入選為國家級一流線下本科課程、藍海林教授的《企業戰略管理》課程入選為國家級一流線上本科課程。
  • 華南理工大學一周內兩迎「諾貝爾」
    費爾(Albert Fert)來訪華南理工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後,26日上午,華工校園內又迎來一位「諾貝爾」學術大師——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白川英樹(Hideki Shirakawa)。繼10月22日2007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阿爾貝?
  • 華南理工大學尹壽偉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學魏濤教授在《Chemical Science》發表back cover論文
    長期的乳液穩定性至關重要,然而,在功能物釋放,液相多相催化等過程中只需要暫時的穩定性。此時,必須將額外的物理和/或化學破壞機理引入系統中以使乳液不穩定,這需要增加的資金和運營成本。  基於此,華南理工大學尹壽偉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學魏濤教授團隊在RSC旗艦Chemical Science上發表了封底文章『Sodium caseinate as a particulate emulsifier for making indefinitely recycled pH-responsive emulsions』,報告了使用未經修飾的蛋白質(酪蛋白酸鈉NaCas)構建超級pH響應乳液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位列「全國高校機器人競賽指數2020」TOP10%...
    http://www.huaue.com  2020年11月24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日前,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工程教育專業委員會聯合浙江大學機器人研究院首次發布
  • 華南理工科研團隊實現木質素高選擇性轉化製備高附加值化學品
    最近,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李雪輝教授團隊相關成果以「Selective Production of Diethyl Maleate via Oxidative Cleavage of Lignin Aromatic Unit」為題,發表於Chem期刊(圖
  • 華南理工大學HPC伺服器案例
    華南理工大學是直屬教育部的全國重點大學,坐落在南方名城廣州。 經過五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華南理工大學成為立足華南,面向全國,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管、經、政、法、文、藝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 業務需求描述校內設有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華南網絡中心、廣東省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絡中心學校治學嚴謹,形成了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優良校風,在華南理工引入高性能計算,有助於推進新的科研項目,提供數據論據。華南理工大學高性能計算系統是將為教學科研的大型科學問題等進行並行計算和深度計算而需要建立的,屬於計算密集型高性能計算項目。
  •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2020年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招募通知 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2020年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招募通知為增進大學生對我校計算機學科及專業的了解,促進大學生之間的學術交流
  • 左手科研,右手教學——一位華南理工青年教授的成長心路
    主要經歷:新加坡國立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聯合培養博士,香港理工大學博士後。現任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供應鏈金融、共享經濟,以及優化理論在運作管理中的應用等。在給研究生教授的「庫存控制模型與方法」課上,很多內容就與鍾遠光的研究密切相關,他將已發表的相關論文作為課程內容,並結合當前的熱點研究問題教授給學生,如供應鏈金融如何與庫存管理相聯繫,共享經濟如何與庫存管理模型相聯繫,幫助學生分析如何利用現有的研究方法來解決當前的熱點和現實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我可以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告訴學生,另一方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有所反饋,也能反過來促進我的科研。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科普教育基地受邀參加...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科普教育基地受邀參加,華汽電動車隊、華廣機器人野狼隊攜作品一同參展。  本次展會舉辦盛大,多家企業、學校前來展覽,會場座無虛席,各單位分別上臺介紹了自己的作品。會場上,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科普教育基地阮安正老師依次介紹了華汽電動車隊與華廣機器人野狼隊。
  • 華南理工大學造紙院士團隊與贛州龍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芳綸...
    門前上方懸掛著「華南理工大學造紙院士團隊與贛州龍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芳綸材料應用工程研發中心籤約儀式」巨大的橫幅,門前右側牆上用紅布遮著的名牌,正等待著主人們揭開她神密的面紗,門前兩側擺放著鮮豔的花藍,芳綸材料應用工程研發中心揭牌儀式在這裡隆重舉行。
  • 浙江大學科研團隊首次發現鐵磁量子臨界點證據
    浙江大學科研團隊首次發現鐵磁量子臨界點證據 崔雪芹/中國科學報 2020-03-06 08:42
  • 華南理工大學16人次入選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其中,華南理工大學13名學者16人次入選,入選人次在內地高校並列第8位,比2019年前進1位。入選人次在內地高校並列第8位 華南理工大學高被引科學家主要分布在材料科學(4人次)、跨學科領域(4人次)、化學(3人次)、農業科學(2人次)、計算機科學(
  • 華南理工大學唐本忠院士團隊秦安軍教授等發展了基於C(sp3) H活化...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C(sp3)–H鍵活化已經被廣泛應用於有機合成中構建新的分子,然而基於C(sp3)–H鍵活化的聚合反應還鮮有報導。 近期,華南理工大學唐本忠院士團隊秦安軍教授等發展了基於C(sp3) H活化的內炔與醇類單體的新聚合反應並製備了聚烯丙基醚。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高等數學入選廣東省2020年度一流本科課程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高等數學入選廣東省2020年度一流本科課程 http://www.huaue.com  2021年1月7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2020年12月30日,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收到廣東省教育廳發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