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赤峰現古生物三眼恐龍蝦 距今2億年

2021-01-18 搜狐網

 

三眼恐龍蝦(資料圖) 

    中新社赤峰6月22日電中新社記者22日獲悉,內蒙古赤峰市一家企業員工近日在該公司院裡發現的一種長得像蝌蚪,腹部長滿了小腿、三隻眼睛的奇怪生物,被專家證實為古生物三眼恐龍蝦,並稱距今已有2億年歷史。

  該古生物位於赤峰市一家公司院內的積水坑,長約3釐米,背上有硬殼,呈橢圓形,腹部細長,非常柔軟,有許多小腿兒,還有長尾巴,成叉狀。

  對於這一生物,當地民眾將其拍攝成照片並傳給了遼寧古生物博物館古生物學家、教授段冶進行鑑別。段冶證實,這種生物為鱟(hou)蟲,別名為三眼恐龍蝦。

  內蒙古當地媒體報導透露了段冶教授的說法,鱟蟲的存活周期為90天左右,但是它的滯育期可至少達25年,也就是說,三眼恐龍蝦的卵25年後遇上適宜的環境仍然可以孵化。

  段冶說,三眼恐龍蝦距今已有2億年的歷史,現存的絕異分子活化石,跟古代的三葉蟲化石有一定聯繫。主要吃水裡的腐蝕物,對人體和農田都沒有害。

  據悉,目前三眼恐龍蝦分布的國家和地區有日本,俄羅斯,中國東北、華北等地區。

  作者:李愛平

http://history.sohu.com/20140623/n401188369.shtml history.sohu.com false 中國新聞網 李愛平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4/06-22/6307432.shtml report 1204  三眼恐龍蝦(資料圖)    中新社赤峰6月22日電中新社記者22日獲悉,內蒙古赤峰市一家企業員工近日在該公司

");}

相關焦點

  • 丹東東港現古生物三眼恐龍蝦(圖)
    最早出現在距今2億年前  比恐龍生活年代還早  卵可存活25年以上  回家上網一查竟是2億年前遠古生物三眼恐龍蝦,比恐龍還早。  「怪蝌蚪」實為三眼恐龍蝦  昨日,記者跟隨70多歲的鄒先生來到他家的水田中,可以看到大量的「怪蝌蚪」在水中遊來遊去,並且十分的靈活。整個水田池子大約為10畝。  鄒先生表示:「怪蝌蚪在這池子中很密集,大約每平方米內就有5隻左右。」
  • 張家口壩上驚現古生物三眼恐龍蝦!比恐龍還要久遠!
    今天張北大西灣鄉徐大寶村驚現古生物三眼恐龍蝦(學名:佳朋鱟蟲),距今約2億年前的二疊紀,比恐龍還要久遠。其最早出現在三億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紀,在經歷了三次地球世紀大滅絕之後,至今仍有數種品系存活,並廣泛地分布於世界各地。是屬於鰓足綱,鰓足亞綱,背甲目的一類小型的甲殼動物。
  • 三眼恐龍蝦
    生活習性存活周期為90天左右,但是它的滯育期至少達25年,也就是說,三眼恐龍蝦的卵25年後遇上適宜的環境仍然可以孵化。三眼恐龍蝦距今已有2億年的歷史,現存的絕異分子活化石,跟古代的三葉蟲化石有一定聯繫。主要吃水裡的腐蝕物,對人體和農田都沒有害。
  • 沽源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現2億年前古生物鱟蟲
    鱟蟲最早出現在距今約2億年前的二疊紀,比恐龍還要久遠。  據了解,鱟蟲,俗稱王八魚、水鱉子、王八蓋子、馬蹄子、西納根結蟲(蒙古語),別名三眼恐龍蝦。是一類小型的甲殼動物,屬鰓足綱,背甲目,現在已知的大約15種鱟蟲都是淡水鱟蟲,棲息在湖泊、池塘中,主要分布在歐洲和北美。鱟蟲的大背殼呈橢圓形,腹部細長,柔軟靈活。長尾巴成叉狀。
  • 蘆山驚現2億年前「三眼恐龍蝦」,比恐龍出現還早!
    後來聽家裡老人說,這種生物叫「血簸箕蘆山很多老百姓說它像魚,像蝦,像烏龜上網一查,可不得了這「血簸箕」竟然是在2億年前就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歷史比恐龍還要久遠。「血簸箕」是民間叫法它的真實名字是「鱟(念後)蟲」,又叫三眼恐龍蝦現在已知的大約15種鱟蟲都是淡水鱟蟲中國只發現1種
  • 它熬了2億年,躲過了世紀大滅絕,下雨天才出現的:三眼恐龍蝦
    2億年對人類來說過於漫長,而對有些生物而言只是生命旅行中的一個過程,如同本文的主角——三眼恐龍蝦一樣,從2億年前的三疊紀到現在還存活在地球上。正是因為滯育是不能發育和進化的,因此三眼恐龍蝦保留了三疊紀時的模樣,用搞笑一點的詞語來描述就是,它睡啊睡啊,一睜眼就到20世界了。其實三眼恐龍蝦的生命很短暫,只有3個月左右的時間,但是它的滯育期比較長至少要25年。換句話說它的卵哪怕在25年後如果遇到了合適的環境,也會孵化出來。它是現存的絕異分子活化石,跟古代的三葉蟲化石有一定聯繫。
  • 內蒙古發現17件恐龍化石 包括原角龍、恐龍蛋
    新華網呼和浩特10月21日電 位於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的巴音滿都呼恐龍化石保護區,日前新發掘出17件恐龍化石,包括原角龍、甲龍、恐龍蛋等珍貴化石。此次發掘的恐龍化石,對於研究古代地質演變和生態環境更迭有著重要價值。據巴淖爾市文物站介紹,巴彥淖爾市境內的古生物化石蘊藏量之豐富,分布面積之廣,種類之多歷來受世人矚目。
  • 成都現恐龍時代「仙女蝦」 蝦卵能抗100度沸水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李慶 實習生 徐洋)四川在線上月曾獨家報導過成都市彭州市民發現了二億五千萬年前恐龍時期生物—三眼恐龍蝦,引起央視關注。成都市民楊仁傑告訴四川在線記者,在7月2日中午,自己帶著孩子在成都南2.5環神仙樹路旁的火車道邊玩耍,本來是為了看穿行的火車,但是卻發現了不一樣的奇特生物。   楊仁傑說,就在他和孩子等火車的時候,玩耍的孩子無意間在旁邊農田一水坑發現有不少像魚一樣的東西遊來遊去。出於好奇,楊仁傑和孩子仔細蹲在水坑邊觀察,可它們的長相又不像是魚,之前也從未見過,不知是啥玩意。
  • 巴彥淖爾發現距今3.2億年前的珍貴化石!
    2020年9月,巴彥淖爾市地質公園管理局戴瑞明、賈勝等人與中科院古脊椎所開展「巴彥淖爾古生物化石調查」課題過程中,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海力素以南5公裡處寶日漢圖地區的一處石炭系海相沉積巖中發現距今3.2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
  • 穿越至寒武紀,對戰奇蝦!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寒武紀蟲蟲秀」正式啟動
    據了解,自2021年元旦起,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經過展陳昇級,以嶄新的面貌向公眾免費開放試運行。元旦三天假期,總共6000人前來參觀。遊戲背景是在地球46億年演化長河中,最為壯觀的「寒武紀大爆發」。寒武紀大爆發拉開了古生代的序幕,一舉奠定了整個顯生宙生物門類發展的基礎。寒武紀伊始,首次出現了帯硬殼的動物,這是生物演化進程中一次明顯的質的飛躍。
  • 「舌尖上」的古生物:玫瑰奇蝦
    中國是世界上古生物化石資料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不論是侏羅紀的義馬銀杏,還是寒武紀的巨大奇蝦,抑或是中生代的霸主恐龍,都已經成為了令人遐想的過去。不過中國又是一個講究吃的國度,「能好怎」是刻在骨子裡的疑問,那麼,古生物要怎麼「吃」?來看大院er隆重推出的全新系列(腦洞)節目——《舌尖上的古生物》吧。
  • 內蒙古天上出現「3個太陽」 赤峰天空現奇觀(圖)
    內蒙古天上出現「3個太陽」 赤峰天空現奇觀(圖)內蒙:天上出現3個太陽 赤峰天空現奇觀內蒙:天上出現3個太陽 赤峰天空現奇觀內蒙:天上出現3個太陽 赤峰天空現奇觀  據赤峰網報導:11月1日赤峰天空現奇觀,天上出現類似於3個太陽的奇觀!
  • 以前隨處可見的三眼恐龍蝦,見證了恐龍的盛世時代
    ——三眼恐龍蝦!    三眼恐龍蝦的學名是佳朋鱟蟲,體長大約有100毫米,共分成約40節,最有特色的是它有三隻眼睛,兩側黑色的複眼,還有中間一隻白色感光的眼睛,也是見證了恐龍的盛世時代的動物,所以叫三眼恐龍蝦!
  • 農村稻田抓獲「三眼恐龍蝦」,長相非常醜陋,讓人望而生畏
    其實把「三眼恐龍蝦 」叫做怪物也不過分,三眼恐龍蝦的滯育期可至少達25年,它的卵25年後遇上適宜的環境仍然可以孵化。這隻三眼恐龍蝦的腹部是閉合的。這隻三眼恐龍蝦的腹部是開放的。三眼恐龍蝦的生命周期並不長,大約90天。她爸認為三眼恐龍蝦在生長過程中跟蛇很像,會蛻皮。水田裡漂著不少三眼恐龍蝦的蛻皮。
  • 四川自貢新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小腿骨化石
    來源:央視網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成都一建築水坑現恐龍同時代生物「仙女蝦」(圖)
    2  2015年5月,彭州一個農田裡第二次發現。  3  2015年8月23日,成都武侯立交武興二路附近一廢棄建築水坑第三次發現。  「起初猜測這是『三眼恐龍蝦』,肯定不是一般的蝦子。」文峰說,「我上網查了一下,發現他跟『三眼恐龍蝦』長得不同,但跟一種叫『仙女蝦』的長得相似。」  他在查閱了很多關於史前生物的資料後說:「我敢肯定它就是『仙女蝦』。」  文峰再次來到水坑邊確認,「它們成群結隊地在水裡遊,起碼上百隻。」
  • 那些在地球上活了幾億年,挺過多次物種滅絕的生物
    我們都知道,至今地球上已發生過五次物種大滅絕了,分別是4.4億年前的奧陶紀物種大滅絕、3.65億年前的泥盆紀物種大滅絕、2.5—2億年前的二疊紀物種大滅絕和三疊紀物種滅絕以及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的物種滅絕。
  • 吉林延邊發現恐龍化石群 距今約1億3千萬年
    央廣網延吉6月3日消息(記者 劉源源,延邊臺記者 趙陽) 吉林省東南部延吉市,近日首次發現恐龍化石群。專家初步鑑定,這是距今約1億3千萬年前白堊紀時期的恐龍化石,而且是一個非常密集的恐龍化石群體。目前現場至少能復原兩隻完整的成年恐龍化石。專家稱,它們是被原地埋藏的,位置沒有發生過變動,保存比較完好。不排除是群體性的恐龍墓地的可能。將對中國恐龍化石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 3.5億年前的古生物,熬過了3次生物滅絕,卻被拿去餵雞
    此前曾有科學家指出,太陽將在幾十億年後發生毀滅,人類將在地球脫水後走向滅絕。人們不由得想到,地球已經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像恐龍這類無法適應環境改變的生物都已經滅絕,但有一物種卻存活了近3億年,總共熬過了三次世紀大滅絕,現在卻常常被人們用來餵雞,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
  • 3.5億年前的古生物,熬過了3次生物滅絕,卻被拿來養雞
    此前曾有科學家指出,太陽將在幾十億年後發生毀滅,人類將在地球脫水後走向滅絕。人們不由得想到,地球已經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像恐龍這類無法適應環境改變的生物都已經滅絕,但有一物種卻存活了近3億年,總共熬過了三次世紀大滅絕,現在卻常常被人們用來餵雞,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