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發現17件恐龍化石 包括原角龍、恐龍蛋

2020-12-03 中國網

新華網呼和浩特10月21日電 位於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的巴音滿都呼恐龍化石保護區,日前新發掘出17件恐龍化石,包括原角龍、甲龍、恐龍蛋等珍貴化石。此次發掘的恐龍化石,對於研究古代地質演變和生態環境更迭有著重要價值。

據巴淖爾市文物站介紹,巴彥淖爾市境內的古生物化石蘊藏量之豐富,分布面積之廣,種類之多歷來受世人矚目。其中烏拉特後旗巴音滿都呼恐龍化石區已公布為內蒙古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區內發掘出的恐龍等古生物化石距今約7500萬年至1.2億年。

此前,巴音滿都呼保護區曾發現過罕見的原角龍全骨骼化石,以及3窩完整的原角龍長形蛋化石。(段憶涓)

相關焦點

  • 原角龍、尖角龍、戟龍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小可健談,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原角龍、尖角龍、戟龍。原角龍原角龍是我們人類最了解的恐龍之一,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亞洲。目前,在發現的恐龍化石中,能達到數十件之多的只有幾種,而原角龍就是其中的一種。
  • 贛州一建築工地發現恐龍化石
    贛州又添恐龍化石新成員!12月4日,記者獲悉,贛州市章貢區一建築工地近日在施工過程中發現一具長約90釐米、高約70釐米的恐龍化石骨骼。據初步判斷,該化石是生活在6600萬年前白堊紀的竊蛋龍化石。  在贛州發現新種恐龍並非首次。據了解,贛南地區是省內出土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最多的地區,此前還多次以江西地名命名新種恐龍,分別是中國贛南龍和贛州江西龍。
  • 「恐龍大明星」角龍家族中的老前輩——原角龍
    三角龍是一種中等大小的四足恐龍,全長6—10米、高2.4-2.8米、重5—10噸。他們有非常大的頭盾,以及三根角狀物,令人聯想起現代犀牛。原角龍是一種短肢四足恐龍,體長2米左右,體重1.5噸。體型跟現在的綿羊差不多大小。
  • 研究發現原角龍幼獸的化石
    最新考古挖掘發現的15隻原角龍幼獸化石 據美國生活科學網11月17日報導,考古學家近日在蒙古一個巢穴中發現了15隻原角龍幼獸的化石,據稱可藉此進一步研究該物種的生活習性 這一發現表明,在原角龍早期發育階段,幼獸仍在巢穴中成長,並可能需要父母的照料。同時,由於原角龍屬於恐龍時代早期成員,類似三角龍等其他後來的角龍亞目可能也存在這種巢穴和需要父母照顧等生活特徵。
  • 化石卵的發現和南極洲的發現,顯示恐龍和海洋爬行動物產卵軟殼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新發現的化石卵顯示,早期恐龍和海洋爬行動物產卵軟殼,就像海龜、蛇和蜥蜴的卵,而不是今天鳥類卵的硬殼。根據周三發表在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隨著時間的推移,恐龍很可能會生硬殼蛋。自然。但是,某些類型恐龍化石記錄中缺少卵子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它們是軟殼的。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恐龍早期歷史上沒有明確的硬殼恐龍蛋。
  • 考古學家在蒙古發現原角龍巢穴 內有若干幼獸化石
    最新考古挖掘發現的15隻原角龍幼獸化石據美國生活科學網11月17日報導,考古學家近日在蒙古一個巢穴中發現了15隻原角龍幼獸的化石,據稱可藉此進一步研究該物種的生活習性。 這一發現表明,在原角龍早期發育階段,幼獸仍在巢穴中成長,並可能需要父母的照料。同時,由於原角龍屬於恐龍時代早期成員,類似三角龍等其他後來的角龍亞目可能也存在這種巢穴和需要父母照顧等生活特徵。
  • 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
    【新華社微特稿】日本一個研究團隊23日說,在日本西部發現新種恐龍蛋化石,長大約4.5釐米,寬2釐米,是全球迄今發現的最小恐龍蛋化石。這塊化石在兵庫縣丹波市1.1億年前白堊紀早期地層中發掘,重大約10克,與一顆鵪鶉蛋重量差不多。
  • 盤點世界各地奇異的恐龍化石
    恐龍「嬰兒」胚胎20世紀20年代,在怒火危崖發現的這一恐龍蛋化石在當時震驚世界,這裡面有完整的恐龍胚胎。哺乳動物胃中發現的恐龍化石這是一種叫Repenomamus robustus的哺乳動物。在它的胃裡發現了小恐龍的化石。科學家說這種動物的最後一頓晚餐可能是1.3億年前哺乳動物獵食小恐龍的第一個證據。
  • 內蒙古發現36種恐龍,它們如何被發現的?這幾大發現堪稱世界之最
    目前全世界發現的恐龍已超過1000多種,中國已經發現的恐龍有200多種,內蒙古發現的恐龍已達36種之多,12個盟市有9個盟市發現過恐龍化石。一、內蒙古是世界上最早發現恐龍蛋的地方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的「恐龍的故鄉」展廳內,記載著:內蒙古是世界上最早發現恐龍蛋的地方;也是發現最古老帶羽毛恐龍的地方;同時又擁有豐富的恐龍骨骼化石和恐龍足跡化石。還保存著世界罕見的風沙埋藏狀態的恐龍化石。
  • 有的恐龍蛋,可能是顆「軟蛋」
    一直以來,恐龍蛋被認為與現代鳥類的蛋類似,擁有鈣化的堅硬外殼。然而,本周《自然》的研究卻發現,有些恐龍蛋是軟殼的。傳統假說認為,所有恐龍的共同祖先產下的都是硬殼蛋,這個特點被多數恐龍繼承,並歷經億年延續至如今的鳥類之中。
  • 江西6600萬年前恐龍化石或為竊蛋龍 特徵與鳥類相似
    人民網北京12月4日電 (王鶴瑾)據中新社消息,江西贛州市章貢區一建築工地近日發現一具恐龍化石骨骼。據測量,該化石長約90釐米、高約70釐米,初步判斷為6600萬年前白堊紀的竊蛋龍化石,但它的年齡大小、是否具有科研價值等詳細信息還需進一步鑑定。目前,整塊化石由贛州市礦產資源管理局進行保護、鑑定。
  • 恐龍蛋!恐龍蛋!大瀝挖出多枚恐龍蛋化石!多圖直擊
    有圖有真相↓↓↓4月17日,在大瀝鎮北村澇區整治工程的施工現場上,工人疑似挖出恐龍蛋化石。隨後南海區相關部門迅速介入。△發現恐龍蛋的工地,據介紹,恐龍蛋埋在地下約8米處。其實,在廣東,韶關南雄、河源、梅州、茂名、佛山等市此前也發現過恐龍蛋化石。
  • 河源小學生發現6600萬年前恐龍蛋化石
    張仰喆在斷橋斜坡處發現恐龍蛋化石。 受訪者供圖南方日報訊(記者/畢嘉琪黃堃媛)7月23日,河源市民李小芳和其9歲兒子張仰喆在河源市區東江大橋東面的岸邊遊玩時,意外在斷橋便道的護坡上發現蛋殼並辨認出1枚疑似恐龍蛋化石。
  • 科學家發現第一個恐龍蛋原來是軟的
    科學家發現第一個恐龍蛋原來是軟的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8 22:20:32 美國自然博物館Mark A.Norell、耶魯大學Jasmina Wiemann、Matteo Fabbri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第一個恐龍蛋原來是軟的。2020年6月17日,《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通過礦物學、有機化學和超微結構的證據,研究人員證明了保存良好鳥臀目恐龍原角龍和蜥腳類鼠龍的蛋殼具有非生物礦化的軟殼性質。
  • 白堊紀恐龍繁殖受挫 不能孵化的恐龍蛋變化石(圖)
    最近,阿根廷出土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化石,再次讓「恐龍迷」激動不已。  其實,不必求遠,江蘇也是恐龍的故鄉之一。最近,在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現代快報《發現》周刊記者就見到了兩張最新的「恐龍家園圖」,從圖上看,恐龍的足跡遍布中國,其中也包括江蘇。
  • 江西發現十餘枚恐龍蛋化石,究竟有何價值?能克隆出恐龍嗎?
    2020年9月15日,在位於江西省萍鄉市上慄工業園區的一處工地,施工人員在使用挖掘機進行道路施工時,發現五六方石塊上都鑲嵌著多枚橢圓形的「化石蛋」。公開資料顯示,續在白堊紀紅層中發現近200枚恐龍蛋。江西萍鄉系中國華南地區非常重要的恐龍蛋化石產地之一。2002年至2014年間,萍鄉地區陸續在白堊紀紅層中發現近200枚恐龍蛋。
  • 為何早期的恐龍蛋都找不到?這枚6800萬年前的巨蛋,揭開了答案
    根據《法新社》6月18日的報導,日前經過研究,科學家們終於揭開了一個發現與10年前的奇怪化石之謎。這個化石最早是在南極被發現,它看起來就好像是一個巨大的被壓扁了的橄欖球,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終於通過高科技手段,確認了它的身份,原來它是一枚巨大的軟殼蛋,來自於恐龍時期。
  • 為何早期的恐龍蛋都找不到?這枚6800萬年前的巨蛋,揭開了答案
    根據《法新社》6月18日的報導,日前經過研究,科學家們終於揭開了一個發現與10年前的奇怪化石之謎。這個化石最早是在南極被發現,它看起來就好像是一個巨大的被壓扁了的橄欖球,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終於通過高科技手段,確認了它的身份,原來它是一枚巨大的軟殼蛋,來自於恐龍時期。
  • 廣東一民居中查獲213枚恐龍蛋化石與一套恐龍化石
    廣東一民居中查獲213枚恐龍蛋化石與一套恐龍化石 (2/3) "← →"翻頁
  • 工地現20餘枚恐龍蛋化石 恐龍蛋化石的價值及歷史你知道嗎
    為你講解恐龍蛋化石的價值及歷史  恐龍是卵生動物。恐龍蛋化石就是恐龍的卵經過長期地殼演變所形成的化石。  恐龍蛋化石是非常珍貴的古生物化石,最早於1869年發現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白堊紀地層中,由於在全世界範圍內發現的恐龍蛋化石的數量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