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卜昌森
人類社會發展到現在,我們對能源的依賴遠遠超出想像。
一次短暫的停電事故都能造成正常生活工作秩序的癱瘓、城市運營的癱瘓。比如2012年7月30日和7月31日的印度大停電,使印度東北部六億七千萬人口陷入黑暗,佔到了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停電導致交通信號中斷,印度將近一半的火車困在東北部無法動彈,大量旅客被困。首都新德裡地鐵完全癱瘓,公路陷入混亂,供水中斷。
這還僅僅是電力中斷,難以想像如果全部能源供應中斷,將是一副何等混亂畫面?會導致何種嚴重的後果?
能源是人類社會尤其是近現代社會發展的基礎,對能源利用的不斷進步推動了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能源利用的革命導致了工業革命,最終導致了人類社會的革命。可以說,沒有能源,就沒有現代文明,人類的文明發展史就是一部能源利用的發展史。首先,對火的掌握是古人類從眾多物種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其次,從「燃燒」到「能量轉化」,人類實現了能量利用的質的突破。煤炭作為一種「能夠燃燒的石頭」,很早就被發現並被使用,一直到19世紀60年代開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人類對煤炭的使用從「燃燒」到「能量轉化」,改良後的蒸汽機完美實現了煤炭燃燒產生的熱能到動能輸出的轉化,成為了工業革命的「心臟」,人類進入了大機器生產、工業化時代,生產效率幾十倍上百倍地提高,大量的物質產品被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人類文明的進程從此開始加速。
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末期(20世紀40年代),比煤炭更便捷、更高效、更清潔的能源——電力,被發現並廣泛使用,以汽油和柴油為動力的內燃機也被發明並廣泛應用,於是開始了以內燃機和電力的廣泛使用為標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清潔高效的電力的使用使人類從「蒸汽時代」過渡到「電氣時代」,馬力大、重量輕、體積小、效率高的內燃機的使用也使人類社會迅速進入了「汽車時代」,這基本上奠定了我們目前的生活方式的基礎。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進程中,石油逐漸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血液」,成為關係各國經濟命脈的戰略性能源。20世紀爆發的三次石油危機,都對全球各發達國家產生了極大的影響:1973年12月,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阿拉伯成員國宣布收回石油標價權,並將原油價格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從而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持續三年的石油危機使得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增長都明顯放慢;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朗的政局發生劇烈變化,引發第二次石油危機。此時又爆發了兩伊戰爭,全球石油產量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從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這種狀態持續了半年多,此次危機成為上世紀70年代末西方經濟全面衰退的一個主要原因;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佔科威特以後,伊拉克遭受國際經濟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應中斷,國際油價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點。美國、英國經濟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長率在1991年跌破2%。
可以說,人類的文明程度越高,現代化水平越高,就越離不開能源,我們對能源的依賴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作者為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本文改編自作者在山東大學的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