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能源的依賴遠遠超出想像

2020-11-30 大眾日報

  □ 卜昌森

  人類社會發展到現在,我們對能源的依賴遠遠超出想像。
  一次短暫的停電事故都能造成正常生活工作秩序的癱瘓、城市運營的癱瘓。比如2012年7月30日和7月31日的印度大停電,使印度東北部六億七千萬人口陷入黑暗,佔到了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停電導致交通信號中斷,印度將近一半的火車困在東北部無法動彈,大量旅客被困。首都新德裡地鐵完全癱瘓,公路陷入混亂,供水中斷。
  這還僅僅是電力中斷,難以想像如果全部能源供應中斷,將是一副何等混亂畫面?會導致何種嚴重的後果?
  能源是人類社會尤其是近現代社會發展的基礎,對能源利用的不斷進步推動了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能源利用的革命導致了工業革命,最終導致了人類社會的革命。可以說,沒有能源,就沒有現代文明,人類的文明發展史就是一部能源利用的發展史。首先,對火的掌握是古人類從眾多物種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其次,從「燃燒」到「能量轉化」,人類實現了能量利用的質的突破。煤炭作為一種「能夠燃燒的石頭」,很早就被發現並被使用,一直到19世紀60年代開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人類對煤炭的使用從「燃燒」到「能量轉化」,改良後的蒸汽機完美實現了煤炭燃燒產生的熱能到動能輸出的轉化,成為了工業革命的「心臟」,人類進入了大機器生產、工業化時代,生產效率幾十倍上百倍地提高,大量的物質產品被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人類文明的進程從此開始加速。
  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末期(20世紀40年代),比煤炭更便捷、更高效、更清潔的能源——電力,被發現並廣泛使用,以汽油和柴油為動力的內燃機也被發明並廣泛應用,於是開始了以內燃機和電力的廣泛使用為標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清潔高效的電力的使用使人類從「蒸汽時代」過渡到「電氣時代」,馬力大、重量輕、體積小、效率高的內燃機的使用也使人類社會迅速進入了「汽車時代」,這基本上奠定了我們目前的生活方式的基礎。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進程中,石油逐漸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血液」,成為關係各國經濟命脈的戰略性能源。20世紀爆發的三次石油危機,都對全球各發達國家產生了極大的影響:1973年12月,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阿拉伯成員國宣布收回石油標價權,並將原油價格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從而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持續三年的石油危機使得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增長都明顯放慢;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朗的政局發生劇烈變化,引發第二次石油危機。此時又爆發了兩伊戰爭,全球石油產量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從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這種狀態持續了半年多,此次危機成為上世紀70年代末西方經濟全面衰退的一個主要原因;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佔科威特以後,伊拉克遭受國際經濟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應中斷,國際油價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點。美國、英國經濟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長率在1991年跌破2%。
  可以說,人類的文明程度越高,現代化水平越高,就越離不開能源,我們對能源的依賴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作者為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本文改編自作者在山東大學的演講稿)

相關焦點

  • 環境汙染造成的動物之殤,遠遠超出你的想像
    關於環境汙染,也許我們能直觀感受到的多是霧霾的困擾,但是還有一些我們看不見的東西,那些觸目驚心的場景,那些因為環境汙染收到嚴重傷害的其它生靈們,它們遭受的痛苦遠遠超出大家的想像
  • 比亞迪正式發布刀片電池 安全性遠遠超出三元鋰電池
    打開APP 比亞迪正式發布刀片電池 安全性遠遠超出三元鋰電池 若風 發表於 2020-03-30 09:07:15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發布會現場表示,刀片電池結合比亞迪全產業鏈優勢,克服了傳統電池能量密度低的問題,它將改變新能源汽車行業對三元鋰電池的依賴。 據介紹,比亞迪刀片電池具有高安全、長壽命、長續航的優勢。
  • 體積超出你的想像,質量卻不大
    可能有人會認為體積比地球大個幾萬倍的恆星已經是非常大了,可事實上,人類目前觀測到的最大恆星體積遠遠超過這個比例。我們一般來衡量一顆天體的大小,往往是來比較質量,因此質量越大的天體,它的引力也越強。如果是按照質量來比,人類目前觀測到的最大恆星應該是R136a1。這是位於大麥哲倫星系蜘蛛星雲中的一顆藍色特超巨星。
  • 英媒:太陽也有聲音 但波長遠遠超出人類聽力範圍
    可惜,這些波的波長可達數百千米以上,遠遠超出人類的聽力範圍。
  • 人類的數學能力可能遠遠超乎想像
    為了生存,人類必須具備這種有關數學的能力。(圖片來源:電影《瘋狂原始人》截圖)在遠古時代,生存和安全是第一需求。大腦在應對突發狀況展現出的數學能力往往超乎人們的想像。在快如閃電的桌球對抗賽中,運動員的大腦幾乎在瞬間就指揮身體完成擊球動作。而這樣一個看起來極為自然的動作,在數學上卻是非常複雜的問題。
  • WWF:人類自然資源需求已超出地球生態承載力的50%
    世界自然基金會:人類自然資源的需求已超出地球生態承載力的50%  新華網北京10月13日電 (記者 馬述昆)世界自然基金會(WWF)13日發布了《地球生命力報告》。調查分析指出,熱帶物種的種群數量正在急劇下降,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已經超出了地球生態承載力的50%。
  • 生物學|人類對其他生物的影響,可能遠遠超乎你的想像
    你肯定知道人類的活動對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有著極大的破壞。但你不知道的是,其破壞程度,可能遠遠超乎你的想像。2019年聯合國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地球上受到人類活動影響的生物物種高達800萬種,而有超過100萬種生物瀕臨滅絕。
  • 可能會超出你想像的,動物罕見報復人類的7個真實案例
    在很多人心裡,都會認為動物的智商很低,和我們人類遠遠不能相比,的確,從科學角度來講是這樣,然而這並不是說,動物就很笨不聰明,其實它們也懂得好壞善惡,遇到熱心的人也會充滿感激,而面對那些試圖殘害它們的盜獵者們,則是會進行兇猛的報復,是的你沒有看錯,在世界上遭到動物報復的人類,其實還是有一些的,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動物復仇記」:可能會超出你想像的動物報復人類的7個真實案例
  • 宇宙中出現超級結構,範圍超出人類想像,人類註定無法走出
    其實超星系團也不是唯一的,在許多年以前我們認為室女座也是一個巨大的超星系團,但是在2014年9月,夏威夷大學的科研團隊通過一種新型測量手段驗證,室女座超星系團其實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一部分,這表明,這個巨大的星系團的範圍超出想像。
  • 音樂的力量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它還能推動人類探索太空?
    音樂是我們人類所創造的一種生活藝術,反應了人們對於情感的釋放,尤其是現在音樂非常流行,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總有一種音樂是我們自己所喜歡的。大家應該都會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平時自己高興的時候聽聽音樂會更加的愉快,不高興的時候聽聽音樂可以將煩惱的情緒給拋到腦後,總之音樂的魅力可以說是無窮大的。音樂能夠影響到我們人類的情緒,這一點大家應該早就知道。
  • 研究發現全球海洋暖化程度遠遠超出此前預期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美國合眾國際社10月31日報導,31日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全球海洋升溫速度很可能超出此前預期,這意味著全球變暖危機更加迫在眉睫。該報告撰寫人之一、普林斯頓大學地球科學家羅蘭•雷普朗迪(Laure Resplandy)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說:「我們曾以為,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還不足以同時在海洋和大氣中造成顯著升溫。但全球變暖問題比想像中嚴重得多,它早已蔓延至深海之中。我們此前的採樣方式不當,造成了錯誤預判。」
  • 太陽終究會燃燒殆盡,人類的歸宿會在哪裡?
    人類自古就對太陽有股崇拜之情,只不過古代的人把它當神,而現代人知道地球生長的最重要能量來源就是太陽能,不論是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還是風能、潮汐能等地質能量,又或是光合作用等生物能,最終來源都是植物固定的太陽能,而植物也依賴太陽的光能而生存。可以說地球上的生物的生命皆來自於太陽。
  • 有可能大到超出我們的想像
    雖然人類到現在還沒有發現任何的地外文明,但是有關外星生命的各種猜想卻層出不窮,其中對於外星生命,人們最好奇的應該是長相和它們的個體大小了。在人類世界裡,身高平均1.7米左右,是比較常見的,少數的人類身高能達到2米以上,這已經是人類身高的極限了。那麼宇宙中其它的智慧生命體,它們的個體會有多大呢?是比人類小還是遠比人類大?
  • 全球變暖:人類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的後果,問題是我們阻止不了
    但是歷史上的氣候變暖屬於地球氣候的自然調節,出現的周期間隔比較長,而我們目前所經歷的氣候變暖則完全是由於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也就是說我們正在認為的加快地球氣候變暖的周期。人類工業革命初期排放的二氧化碳,至今還在發揮著溫室效應,即使我們現在完全停止排放,但是已經排放的二氧化碳需要地球經過幾萬年才可完全消化。
  • 科學家解密地心周圍的神秘結構,範圍極廣,超出想像
    它們位於地表以下2900公裡的深度,遠遠超過了人類所能達到的範圍,因此我們對它們的了解非常有限。能夠通過地震波檢測到它們的存在,已經是非常令人興奮了。儘管我們很長時間以來一直依賴它探測地球乃至月球內部結構,但它的確算不上是一個好工具,通過它探測內部結構有很多缺點——地震不是想要就有的,科學家必須要「守株待兔」;即使地震發生,我們也只能了解很小範圍內的區域結構;較弱的信號可能會在傳播過程中消失,導致我們獲得的信息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雖然很小的地震並不會造成傷害,但是沒有人希望大地震發生
  • 宇宙邊緣或超出數字範圍,或比無窮大還大,科學家:超出人類想像
    這幾乎是人類無法想像的範圍。俗話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句話放在宇宙中同樣適用。不管是太陽系,還是銀河系,又或者是「室女座超星系團」,這些都只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其中一部分。由此可見,宇宙的寬廣的程度實在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因此,尋找宇宙邊界或許真的很不現實。
  • 青島能源所發現pH依賴蛋白質相互作用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代謝物組學研究組研究員馮銀剛帶領的研究團隊,在能源微生物的一對相互作用蛋白質模塊中發現一種獨特的pH依賴的雙結合位點切換現象,並闡明其化學和結構機制。近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
  • 科學家:人類根本無法想像
    地球目前的文明程度約為0.72級,一級文明都沒有達到,科學家預估人類可能在300~500年後會突破一級文明。  現在我們人類還沒有充分利用地球上的所有能源,更別說月球上的能源了。因此人類還遠沒有達到卡爾大舍夫所設想的第一等級文明。然而設想中的第三等級文明可以利用整個銀河系的能源。我覺得在人類的眼中,卡爾達舍夫等級中的第三等級就是宇宙中的神級文明。這樣的神級文明科技先進程度已經超出了人類的想像。他們既然能夠利用整個銀河系的能源,那麼可以隨意的到達銀河系的任何一個角落。要知道銀河系可是一個直徑20萬光年的巨大星系。
  • 質量遠遠超出太陽的10億倍,為何如此之大?
    也許就是這樣人類捕捉到目前為止最大質量的黑洞,並且它的質量遠遠超出太陽10億倍,那它為何如此之大呢?這也就是現在人類對黑洞的最基本認知:黑洞可以吸入一切,連光都逃不出來。在20世紀70年代,霍金等科學家以量子力學為基礎,對黑洞展開深入調查。結果發現黑洞會像「蒸發」一樣穩定地向外發射粒子。霍金還認為,每個黑洞都有不同的溫度,而且質量越大的黑洞,溫度會越低,並且大黑洞的溫度越低,「蒸發」也就越弱。如果一個黑洞像太陽般大小的話,地球應該會被蒸發殆盡。
  • 人類的能源史;波斯灣的石油為何如此重要?
    「萬物生長靠太陽」人類文明的本質特徵是「秩序的建立」和「熵的減少」而要建立「秩序」和完成「熵的減少」都需要能量。從這個角度來說,人類的文明史就是一部能源開發史或者能源轉化史。人類獲得能量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就是發現和使用「火」;自從懂得使用和儲存「火」,人類獲得了遠遠超過自己的力量(一個小女孩使用火,可以焚毀一片巨大的山林,燒死無數的猛獸,沒有火的幫助根本是無法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