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能源所發現pH依賴蛋白質相互作用

2021-01-13 中國生物技術網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代謝物組學研究組研究員馮銀剛帶領的研究團隊,在能源微生物的一對相互作用蛋白質模塊中發現一種獨特的pH依賴的雙結合位點切換現象,並闡明其化學和結構機制。近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該研究揭示生物體系複雜精巧的調控機制,並為pH依賴的蛋白質器件和生物材料開發提供新素材,在合成生物學和生物技術應用中具有重要價值。

pH是幾乎所有在水溶液中進行的化學反應的重要因素,在生命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生物體中有許多pH依賴的蛋白質功能開關,可調控細胞的生理和生化過程,並可作為生物技術開發中的關鍵感應器件和功能開關。目前已知的pH依賴的蛋白質構象變化均是通過感應pH變化實現「打開-關閉」式的開關切換控制,發現新型的pH依賴的蛋白質互作方式具有科學應用價值。代謝物組學研究組以一種高效降解木質纖維素的多酶複合體「纖維小體」為對象開展研究,並在研究丙酮丁醇梭菌(一種產溶劑梭菌)的纖維小體時,發現全新的pH依賴的蛋白質相互作用變化方式。研究人員通過核磁共振技術發現該細菌中的一對纖維小體組裝模塊——粘連模塊和對接模塊,在低pH條件下會選擇性結合於一個位點,而在高pH條件下選擇性結合於另一個位點,從而形成在不同pH條件下兩個相互作用位點之間的切換(如圖)。研究人員利用核磁共振、X射線晶體學、微量熱與分子動力學模擬等多種生物物理技術,揭示這兩個蛋白模塊相互作用在pH依賴性方面的化學和結構機制,即對接模塊上兩個結合位點的多對不對稱殘基,以及粘連模塊上結合位點處的一段富含負電的柔性區殘基的pKa漂移共同造成這對蛋白模塊相互作用的pH依賴的位點切換現象。這種pH依賴的蛋白質互作模式不同於其他已知的pH依賴性蛋白質互作方式,揭示生命體中可能存在的複雜分子作用機制,並為生物材料開發、蛋白質感應器件設計、合成生物學元件設計等多種生物技術應用提供嶄新的素材和方案。

青島能源所代謝物組學研究組致力於木質纖維素降解利用和生物質燃料開發,在高效降解木質纖維素的分子機器「纖維小體」研究中取得多項成果,在高溫厭氧菌的遺傳改造、代謝工程和合成生物學開發方面,形成獨具特色的研究方向。該論文報導的研究成果是代謝物組學研究組在木質纖維素降解利用和「纖維小體」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代謝物組學研究組博士生姚形哲、助理研究員陳超,蛋白質設計研究組副研究員王業飛是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馮銀剛為論文通訊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及以色列科學基金會的資助。

pH依賴的蛋白質相互作用位點切換。A、不同pH條件下通過核磁共振觀測到的不同的相互作用位點。B、兩種結合方式的複合物晶體結構。C、pH依賴的結合位點切換機制的卡通模型。該模型中藍色為粘連模塊,黃色/綠色為一個對接模塊上的兩個部分對稱的結合位點。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bd7182

相關焦點

  • 青島能源所等在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進展
    青島能源所等在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5-02-04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 語音播報   日前,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代謝物組學團隊研究員馮銀剛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柯莎
  • 青島能源所首次實現蛋白質中範德華作用的定量解析
    蛋白質是生命體重要組成成分和生命活動的重要執行者,在蛋白質中存在多種非共價相互作用協同工作進而穩定蛋白質結構及實現蛋白質的功能。其中,範德華作用是一種不可忽視的作用力。通常範德華作用可以根據蛋白質中結構參數如側鏈基團之間的距離來推斷,但是在科學實驗中實現定量測量十分困難。
  • 青島能源所等開發微生物組內部代謝互作示蹤新技術
    針對上述瓶頸,青島能源所單細胞中心王允帶領的研究小組打破了傳統拉曼標記策略的思維定勢,先使用13C標記的廣譜碳源(如葡萄糖等)把群落中所有細胞都「餵飽」,再將碳源切換為未經標記的目標底物,然後通過觀測單細胞拉曼光譜中目標底物代謝並替換細胞中
  • 青島能源所開發出丙烷選擇性羥化的人工過加氧酶系統
    開發小分子烷烴碳-氫鍵選擇性羥化的工程酶對於實現天然氣的「氣液轉化」利用、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與化工原料來源需求和環境保護都有重要意義。   細胞色素P450酶是公認的多功能生物氧化催化劑,其催化惰性碳-氫鍵選擇性氧化的能力尤其受到關注,被認為具有改造為小分子烷烴羥化酶的極大潛力。
  • 中科院新疆理化所提出預測蛋白質相互作用的方法—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彭科峰)日前,中科院新疆理化所王延斌在尤著宏研究員指導下,提出一種使用蛋白質序列信息預測蛋白質相互作用的計算方法
  • 科學網—提出預測蛋白質相互作用的方法
    本報訊(記者彭科峰)日前,中科院新疆理化所王延斌在尤著宏研究員指導下,提出一種使用蛋白質序列信息預測蛋白質相互作用的計算方法
  • 青島能源所等揭示生物質殘炭燃燒機理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熱能工程研究組與澳大利亞西澳大學能源研究中心、日本豐橋技術科學大學能源工程實驗室合作,針對上述問題開展系列研究工作。研究人員選取活性炭顆粒作為生物質殘炭的模型物,利用固定床反應器在可控邊界條件下開展實驗,成功捕捉熾燃鋒面的準穩態蔓延過程,考察殘炭物性參數和環境參數對於熾燃特性的影響規律。
  • 大連化物所提出蛋白質相互作用識別和幹預機制分析新方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方軍團隊在蛋白質複合物形成和幹預機制分析新方法研究方面取得進展,通過溶液狀態蛋白質賴氨酸兩步穩定同位素標記和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實現對蛋白—蛋白識別關鍵位點區域的精確探測,並可評估小分子對蛋白質複合物的構象識別幹預情況。
  • 遺傳相互作用圖譜可確定蛋白質複合物的整合結構
    遺傳相互作用圖譜可確定蛋白質複合物的整合結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20:55:40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Nevan J.
  • 蛋白質的化學反應及與食品成分的相互作用
    1 蛋白質與水的相互作用:蛋白質的水溶性蛋白質與水之間的作用力主要是蛋白質中的肽鍵(偶極-偶極相互作用或氫鍵),或胺基酸的側鏈(解離的、極性甚至非極性基團)同水分子之間發生了相互作用。影響蛋白質水溶性的應素很多:(1)pH>pI 時,蛋白質帶負電荷,pH=pI 時,蛋白質不帶電荷,pH 時,蛋白質帶正電荷。溶液的pH 低於或高於蛋白質的pI 都有利於蛋白質水溶性的增加,一方面是加強了蛋白質與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蛋白質鏈之間的相互排斥作用。等電沉澱。
  •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這項技術讓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
  • 研究揭示蛋白質相互作用的複雜網絡
    研究揭示蛋白質相互作用的複雜網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1 19:07:09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K. Christopher Garcia和Woj M.
  • 臺灣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訪問青島能源所
    座談會現場11月4日,臺灣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資深顧問張清風、秘書長萬其超等率「2011兩岸科技主管交流訪問團」一行8人到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訪問交流雙方均認為,臺灣地區科研院校與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所在諸多方向存在合作潛力,雙方將深化溝通與交流,充分利用海峽兩岸各類渠道開展實質性科技合作。會後,交流訪問團一行參觀了研究所公共實驗室。科技部海峽兩岸交流中心、青島市科技交流中心相關負責人等陪同訪問。青島能源所功能基因組團隊、先進有機功能材料團隊、仿生能源與系統團隊等相關科研人員參加了座談。
  • 青島能源所建立工業產油微藻基因組編輯技術
    青島能源所建立工業產油微藻基因組編輯技術 2016-08-23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  青島能源所單細胞中心博士研究生王勤濤和博士路延篤等在海洋微擬球藻(Nannochloropsis oceanica
  • JCIM:計算提升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的預測精度
    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和識別在生物學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儘管結構生物學已經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直接採用實驗方法確定蛋白質-蛋白質複合物結構仍然非常困難。分子對接技術是預測蛋白質-蛋白質複合物結構的有效方法。
  • 韓國三星技術研究院GRO項目在青島能源所啟動
    2月1日,韓國綜合技術研究院GRO(面向全球徵集的研究拓展項目)「基於芴的衍生物/DNA的納米尺度邏輯門的構建及其應用」啟動會在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舉行。三星技術研究院代表孟晉宇經理、周金明博士,項目負責人、研究所功能有機材料團隊負責人陽仁強研究員、郭靜、科技處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
  •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開發出「油脂結構定製化」的微藻細胞工廠—新聞...
  •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推出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選儀FlowRACS
    【儀器儀表網 新品動態】最近,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單細胞中心研製開發出首款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選儀產品樣機FlowRACS。該儀器設備很好地解決了拉曼譜圖採集時間長、分選通量低等難題,為酶資源的檢測和發掘開拓了嶄新的技術方案。  樣品FlowRACS研究工作由青島能源所單細胞中心研究員馬波、徐健組織完成。
  • STRING:蛋白質相互作用(PPI網絡)資料庫簡介
    研究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網絡,有助於挖掘核心的調控基因,目前已經有很多的蛋白質相互作用的資料庫,而string絕對是其中覆蓋的物種最多,相互作用信息做大的一個,網址如下https://string-db.org/該資料庫的最新版本為version 10.5, 更新於2017年5月14號,
  • 青島能源所開發出高性能鎂電池用凝膠聚合物電解質
    青島能源所開發出高性能鎂電池用凝膠聚合物電解質 2019-02-02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基於以上研究背景,依託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建設的青島儲能產業技術研究院通過硼氫化鎂與聚四氫呋喃端羥基的原位交聯反應,在玻璃纖維骨架上構建了一種能夠可逆地沉積溶解鎂的凝膠聚合物電解質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