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變暖引發古印度洋厄爾尼諾現象,百年內造成全球毀滅性災難
全球變暖可能引發古代印度洋厄爾尼諾式氣候模式,到2100年將在全球造成毀滅性的洪水、風暴和乾旱。計算機模擬顯示,這種現象可能在2100年出現,但如果氣候變暖趨勢繼續下去,最早可能在2050年出現,科學家們也發出了這一嚴厲警告。氣候模型模擬了如果人類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下半個世紀的氣候變化將是什麼樣子。在加入全球變暖趨勢後,分析顯示印度洋表面溫度出現了巨大的波動——與20000年前的情況類似。
-
全球氣候變暖引發極端天氣 低碳經濟是人類自救
編者按:美國災難大片《後天》是一部描寫「溫室效應帶來的氣候變化引發地球的空前災難,全球一天之內出現急劇降溫的極端天氣,冰層和白雪覆蓋了整個地球表面,冰期時代驟然而至……」儘管《後天》只是一部虛構的災難電影,但其探討的問題卻極具現實意義。
-
地球上的人會因為全球氣候變暖而滅亡嗎?
很多人對地球溫室效應的提升,全球變暖認知不足,總以為變暖就變暖唄,不就是冬天變得更暖和一點,夏天變得更熱一點嘛,這樣冬天省了暖氣費,夏天多開點空調冷氣費,沒什麼大不了的。其實這種理解完全沒有觸及全球變暖的本質。全球變暖完全不是暖一點或者熱一點的問題,而是溫度總水平升高,從而引起全球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氣候出現反常,並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的問題,導致生態毀滅的大災害問題。
-
地球在變暖還是變冷?北極圈溫度超37.8度,為何還會出現冰河期?
地球在變暖還是變冷?北極圈溫度超37.8度,為何還會出現冰河期?根據最近的氣象顯示,全球各地都出現不同程度的高溫。人們在每天早上一睜眼的時候,就會受到高溫黃色預警,或者高溫橙色預警。高溫天氣的出現,讓很多人把矛頭指向了全球變暖。
-
全球變暖為何冬天更冷
近年來連續出現的「寒冷事件」是由氣候變化的自然規律決定的,在不同時間尺度和周期上,氣候會表現出變冷和變暖的不同階段性趨勢。 問:新年伊始,歐美等地出現多年未見的冰雪災害,我國也經歷了大範圍的暴雪嚴寒天氣。在全球變暖的大趨勢下,為何冬天變得更冷了?
-
為何會出現全球變暖?因紐特人曾發出警告:地球在發生偏移!
為何會出現全球變暖?因紐特人曾發出警告:地球在發生偏移!近些年來,環境變化最為不合理的地方就是溫度的升高,甚至連最為寒冷的北極溫度都已經上升到了38攝氏度,我們將這一系列的變化都歸咎於是溫室效應所導致的,二氧化碳甲烷濃度上升之後,產生溫室效應,溫度進而升高,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因紐特人卻覺得全球變暖的原因,另有緣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你知道嗎|全球變暖下,溫室效應會使地球溫度升多高?
人為溫室氣體排放所導致的全球氣候變暖越來越受到重視。 未來,人類活動影響下,地球溫度會升高多少? 本期特邀中國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翟盤茂,對其進行解讀。 什麼是溫室效應?
-
全球變暖嚴重,而今年的冬季為何這麼冷?百年後冬季會消失嗎?
在過去的100年裡,地球的體溫上升了1.1攝氏度,如果把地球比作人,那麼地球真的發燒了,這可不是什麼好事,結果會導致極熱天氣的發生,還會引發大氣環流異常,由此產生極寒、乾旱、暴雨等一系列極端天氣,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威脅。
-
2020開年的這些災難,和全球變暖背後的聯繫
說全球變暖是中國人搞的陰謀。去年川普更是直接把這個論調兌現,帶著美國退出巴黎協定。我們都知道今年一開年。因為氣候的異常變化引發了一系列災難。那麼這到底是不是全球變暖這隻蝴蝶在扇翅膀呢?他們測出來工業革命之後地球平均氣溫大約上升了0.9度,這0.9度有多牛掰呢?首先根據極地放大效應,雖然地球上每個地方的溫度只上升一點點。但南北極卻領跑全球,熱得冒汗。
-
全球變暖引發海洋「災難」—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IMAGEBROKER/ALAMY STOCK PHOTO 自前工業化時代以來,全球氣候不斷變暖,世界各地的海洋平均溫度已上升1°C。近日,兩項研究分別探討了全球氣候變暖對大西洋洋流和海洋生物的影響。
-
全球變暖或將是未來地球災難的主要原因
地球正在升溫,現在的陸地和海洋都比1880年開始保存記錄時要溫暖,而且溫度仍在上升。這種溫度上升是全球氣候變暖的具體體現。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數據:1880年至1980年之間,全球平均氣溫每十年平均以0.13華氏度(0.07攝氏度)的速度增長。
-
復旦通識·全球變暖|從地質角度看全球變暖
【編者按】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有關全球變暖的爭論愈演愈烈,至今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政治與生態話題。「復旦通識」組織「全球變暖」系列,邀請不同高校相關學科的教師撰文,從各自的專業領域與學術興趣出發,圍繞全球變暖這一席捲國際政治和社會輿論的重大公共議題,進行不同角度的觀察與討論,思考「人類命運共同體」將如何面對這一可能即將席捲全球的危機。
-
全球氣候變暖的危害
海水的上漲將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的沿海城鄉將會被海水吞沒,上海、威尼斯、曼谷、紐約等海濱市以及地勢低洼的孟加拉國、荷蘭等國將會遭到災難。科學家們認為,如果大氣溫度上升2至6攝氏度,南極冰帽將基本消失。
-
復旦通識·全球變暖|黃恩清、田軍:從地質角度看全球變暖
「復旦通識」組織「全球變暖」系列,邀請不同高校相關學科的教師撰文,從各自的專業領域與學術興趣出發,圍繞全球變暖這一席捲國際政治和社會輿論的重大公共議題,進行不同角度的觀察與討論,思考「人類命運共同體」將如何面對這一可能即將席捲全球的危機。
-
海洋溫度變化會改變全球變暖「步調」?
這是在氣溫升高創紀錄之時,成員國達成的新的創紀錄的全球協議。根據該協定,全球氣溫增幅在2100年將控制在比工業革命前高2℃以內併力爭控制在1.5℃。 未來,溫室氣體繼續排放將導致氣候系統所有組成部分發生變化。21世紀全球海洋將繼續變暖。熱量將從海表傳向中深層海洋,並影響海洋環流的變化。
-
全球變暖是騙局?地球目前處於自然變暖期,溫度升高是常態
全球回溫?首先,我們要明白,溫度不是升就是降,自然界的溫度不可能永遠保持在一個值。地球的這種溫度變化產生的結果就是冰期交替。地球在40多億年的歷史中,曾出現過多次顯著降溫變冷。在前寒武紀晚期、石炭紀至二疊紀和新生代的冰期稱為大冰期,時間尺度至少數百萬年。當然,在冰期之間還會出現冷暖交替的情況,而變暖的時間則稱為間冰期。
-
地球氣候的自然變化方式,以及我們是否應該對全球變暖負責
,那我們如何能確信自己應該為全球變暖負責呢?在蒙德極小期中,太陽的能量比現代平均水平降低了0.04%到0.08%。科學家們長期以為,是蒙德極小期帶來了15到19世紀的「小冰期」,但他們後來發現這個事件對地球的影響很小,並且時間點也不準確,這個小冰期發生原因可能更多是火山活動的作用。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太陽略微變暗了一些,然而地球的溫度卻在持續上升,所以全球變暖的責任不能推給太陽。
-
氣候變化警報拉響!全球變暖可能引發疾病傳播,人類需要做好準備
我們當然不希望類似的事情發生在地球上,但是研究人員警告稱,氣候變化可能鼓勵致命疾病在非洲各地和其他地區的傳播。那麼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原因很簡單,全球變暖吸引了許多蚊子,它們會導致高度傳染性疾病,一項美國的研究現在預測了瘧疾的傳播將如何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及其周圍演變,而且如果非洲大陸無法解決瘧疾以外的蚊子傳播疾病,可能會發生「公共衛生災難」,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大家看看2020年發生的事情就心有定數了。我們知道,不同種類的蚊子在不同的溫度範圍內繁殖,如埃及伊蚊和黃熱病蚊子等昆蟲會傳播致命疾病。
-
「全球變暖」與關鍵0.5℃——亞馬孫林火將「燒出」怎樣的未來?
它跨越9個國家,佔全球雨林總面積的一半。科學家將亞馬孫雨林比作一個巨大的二氧化碳(CO2)過濾池,甚至有說法指出,地球上20%的氧氣都是來自亞馬孫雨林,人們因此把它稱為「地球之肺」。但在今年夏天,亞馬孫雨林罕見的大火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
文匯報:全球變暖,為何「冬天越來越冷」?-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在全球變暖的趨勢下,為何我們的冬天反而變得更冷呢?難道是全球變暖真的停滯了?針對這些問題,《科技文摘》專刊特約請《中國氣象報》記者採訪權威氣象專家為讀者解疑釋惑。英國牛津大學災難風險研究所所長麥克夏利博士認為,雖然歐洲遭遇了寒潮襲擊,但這樣的低溫天氣並不反常。歐洲科學家在英國《獨立報》上發表文章認為,北冰洋海冰融解消退是造成這一反常天氣的主要原因。而該事件同時也意味著,全球氣候變暖對世界氣候的影響正在越來越明顯。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拉姆斯多夫表示,由於氣候變暖,北極冰蓋體積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