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之路】越州詩社詩韻新昌採風行

2021-01-19 新越風



黃錫云:(8首)

逍遙樂·相遇班竹

三月正來蓬島。夢裡桃源,林隙夕陽殘照。雨霽和光,霧滿歸途,縹緲青峰煙嫋。悔橋藤繞。問千年、寂寞時光,哲人安好?欲飲爾陳醪,執手論道。

惆悵萋萋芳草。奈何年年也老。逍遙莫如我,梅與鶴、共談笑。條風送綠意,天姥幾多紅鬧。簪花醉眠香陌,南柯誰擾?

 

望雲間·惆悵溪

惆悵清溪,班竹翠橋,桃源何在人間?有芬芳曲陌,幽淺林泉。煙嫋東籬小院,雲飛碧海蒼天。看花開花謝,月落烏啼,朝暮依然。

騷人寂寞,逸客徘徊,莫如乘興登山。知否時光匆匆,司馬應還。天姥正宜長住,西京可惜難閒。採薇四野,漫吟阡陌,獨酌憑欄。

 

遙天奉翠華引·天姥登吟

霧迷天姥山。看蒼茫、水墨雲天。幽幽曲徑,層林堆翠綿綿。黛峰浮漠海,嫋綠風、雲外起寒煙。澗水悠長,回望碧草芳泉。

蓬萊隱約,仿佛聞、仙客聚歡。笛音管聲,知是金殿筵喧。夢裡縈迴處,總難忘、青鳥舞翩躚。吟賞應閒。嘆從今、念此無眠。

 

憶舊遊·劉阮廟感吟

對蒼茫廣宇,邈遠青山,歸路迢迢。夜夜魂縈處,是桃源夢裡,玉面雙嬌。鬢雲亂拂香頰,窗外影芭蕉。漸月隱浮雲,星沉碧海,燭火搖搖。

珍餚。別新客,正鳳舞龍吟,難捨今宵。不覺更深也,但佳人心悄,劉阮魂消。問君此去仍記,天姥有仙醪?嘆滿目蛛塵,雙飛燕燕尋舊巢。

 

桂枝香·天姥驛站懷古

千年古驛。見廢壘湮池,依稀知昔。望處青峰翠黛,遠山連邑。櫻花搖落如春雪,沐條風、幽愁何密?碧溪清淺,澗堤綠染,畫圖難述。

念騷客、曾經倚石。嘆司馬惆悵,徘徊花陌。寂寞從來不悔,醉書金冊。漁歌樵唱平常事,但逍遙鷗鳥相得。故園誰別,浮雲魂系,撫弦今夕。

 

燭影搖紅·旅次斑竹夢仙(慢詞格)

桃蕊微沾,雪腮數點春山遠。烏雲螓首步搖懸,楊柳腰肢軟。玉骨冰肌慵倦。似無言、秋波淺轉。夜闌星暗,置酒樽前,柔荑燭剪。

竹影婆娑,度鴉仿佛呢喃燕。當初誰共把離觴,惆悵良宵短。憔悴蕉葉可亂?解香囊、芙蓉帳暖。曉鶯啼破,暈月沉山,零紅片片。

註:春山,指眉。小晏雲「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嫋」。楊柳句同。步搖,金銀制頭飾。玉骨冰肌借坡老「玉骨冰肌,自清涼無汗」。螓首,柔荑,出《詩經》,詩云「手如柔荑」,「螓首蛾眉」。蕉衣,晉唐間志怪,傳奇,述異等皆雲仙女著蕉衣,亦可參見《聊齋*雲翠仙》篇。解香囊借秦淮海,芙蓉帳暖借白樂天。

 

瑤階草·司馬悔橋

(調見《書舟詞》,前片四仄韻,後片六仄韻。)

春寒海棠豔,雨滴青山淨。橋滿苔痕,不悔司馬影。老藤繞石,翠禽鳴樹,別來誰病?夜深竹籬掩映。

碧溪瀅。澗聲惆悵,草長兩岸菖蒲勁。懶整羅衫,但醅綠蟻藏舊甑。倚欄獨酌,月明似鏡。鏡中我醒。蓬萊陡起雲嶺。

 

採明珠·雙姝吟(賦劉門山)

送暮春、碧海清澄,山遠迢遙樹盛。但見廣寒明,有翠樓人靜。玉露生晶瑩。杜鵑紅、石徑苔痕,拂袂細風,柳帶依依,如知一往無應。

劉阮迥。雙姝病。睡起懶妝鏡。霜月影。小院撫琴,葉凋梧井。天姥連雲嶺。問孤鴻、錦字誰傳,不覺淚沾尺素,從今何日,飲郎香酩。

錫雲吟草。盛,茂盛,仄聲。應,答應,仄聲。迥,《說文》「遠也」。《洛神賦》「或採明珠」,調名取此。前片四仄韻,後片七仄韻。



邵高鋒:(8首)


桂枝香天姥行吟(次韻逍遙子)

春來古驛。正翠掩霧迷,鶯燕如昔。司馬橋頭悔別,夢中仙邑。紫藤開落薰風裡,傍溪山、嫩條尤密。莫名惆悵,千年激越,向誰堪述?

入天姥、無關藥石。在白鹿遊蹤,徐謝花陌。奇遇閒情,樂事待成新冊。人間自有非常道,共雲梯飛鳥相得。至今騷客,行吟接踵,但爭朝夕。

 

憶舊遊•宿慕仙樓有寄(次韻逍遙子)

記山居靜好,燕剪穿雲,石徑遙迢。是夜疑聽雨,看橋頭燈下,紫玉含嬌。溪風漫捲春袖,竹影動芭蕉。漸薄露微涼,星潛碧落,煙緒飄搖。

嘉餚。羨劉阮,共桃源奇遇,洞府良宵。莫怪前塵擾,縱千年惆悵,難把緣消。只道花開依舊,古驛醉村醪。問方外遊仙,榆錢幾許還鵲巢?

 

望雲間劉門山行吟(次韻逍遙子)

斯在幽明,仙脈北支,桃源還隱其間。有修篁舊徑,雲谷飛泉。離草門前彩蝶,玄都雨後青天。過田家林舍,陌上風回,晴鷺翩然。

新階舊石,尚待登臨,畫眉婉轉溪山。人道奇緣堪記,劉阮難還。來嘆此中偷得,浮生半日清閒。別時再顧,召南詩畔,不復憑欄。

 

遙天奉翠華引班竹村有寄(次韻逍遙子)

客來方外山,聽流鶯、嚦嚦雲天。回眸望處,層巒晴雨纏綿。亂潮浮綠島,逗晚霞、眉柳懶含煙。滴翠凝香,還看嶺上飛泉。

清宵醉後,半寐中、誰又與歡?玉龍重吹,仙苑歌舞聲喧。夢去餘惆悵,但曉風、搖罷露紅鮮。花落人閒,小窗前、再擁春眠。

 

逍遙樂天姥吟(次韻逍遙子)

歸去剡中仙島。鹿隱雲林,猶愛鶴亭閒照。北鬥登高,露潤青峰,過處嵐幽香嫋。聽泉環繞。逗鶯聲、嶺上吟留,只因春好。探太白神思,浪漫詩道。

煙外應多離草。不知荼蘼易老。飛花逐流水,人與事、付談笑。東君遣寂寞,枝上落紅還鬧。心頭奈何無計,休將愁擾。


七律宿班竹村慕仙樓有懷

班竹村中古道彎,青蓮一夢幾回還。

橋頭司馬應生悔,寐裡隨園好賦閒。

劉阮何須惆悵起,謝徐豈向寂寥攀?

雲間自有清歡世,休怪仙人不出山。

 

七言折腰體落馬橋

司馬道人奉詔來,溪邊惆悵幾徘徊?

行到橋頭若無悔,何勞騷客費疑猜?

 

七絕天姥湖吟留

天姥為眉湖作眼,而今靈秀勝從前。

有茶皆道東南好,無事還來會謫仙。

 


金少餘:(7首)

斑竹村記行

有詩莫說山村寂,斑竹清風古道奇。

為有人間真處士,橋頭悔馬亦非遲。

 

登欽寸水庫大壩有句

一壩如虹連嶂出,平湖凝碧接天浮。

千秋筆繪溪山跡,百世功成汗史留。

 

班竹太白樓觀逍遙子書閒讀詩書有懷

詩書無倦閒中讀,蕳草含香僻處開。

哪得清歡觴詠裡?樂夫天命不須猜。

 

丁酉暮春宿斑竹古村

清溪花落春芳歇,燕子歸來舊第新。

逝去光陰愁客老,詩心入夢五更頻。

 

登天姥北鬥尖

天姥拾階尋舊夢,追雲極目舞天衣。

何如留別乘風去,北鬥峰前與鶴飛。

 

過惆悵溪

一嶺松筠籠古道,滿腔惆悵入清溪。

煙霞迷眼仙蹤緲,應悔佳人返玉梯。

 

訪劉阮廟

為訪劉郎循藥徑,何無倩女出幽林?

胡麻飯冷松風遠,雲鶴聲杳歲月深。

勝跡悽清殘舊石,山花勃鬱愧塵心。

不堪回首桃源路,寂寞詩情借酒吟。



郭葉情:(2首)

雨夜聽惆悵溪

惆悵溪邊雨夜長,聲聲揉碎旅人腸。

塵緣拋卻仙緣遠,徒惹詩人筆墨香。

 

登天姥山遇霧

霧鎖青山叩不開,松濤聽遍久徘徊。

涼風暗暗耳邊語:若要裁詩夢裡來。 



戚曉寧:(2首)

班竹

苔痕泛綠報羲神,玉宇澄澄不染塵。

坐愛林邊司馬殿,緣結騷客第一村。

歌臺曲調常如舊,造化容顏總換新。

駑馬循循積跬步,江郎也作苦吟身。

 

司馬橋

沉沉暮靄卷殘星,碎雨沾花落院庭。

隱者欲將酬涇渭,羲皇又恐不垂青。

山溪婉轉嫡仙駐,竹海喧喧大浪生。

但做江湖閒釣手,綸巾羽扇誰堪爭。

 


錢衛娟(10首)

絕·過天姥驛站

唐詩驛站不虛傳,薈萃驪珠四百篇。

招飲莫辭傾一鬥,乘酣好會夢遊仙。

 

絕·步司馬悔橋

人家八九澗西東,樹合藤垂綠意融。

落馬尋仙多故事,行來豈與別橋同。

 

七絕·遊欽寸水庫

築起凌崖百丈臺,清流截取畫圖開。

叮噹韻裡工期緊,白鷺殷勤款客來。

 

七絕·山莊曉望

草色花光兩岸明,四圍峰繞白雲輕。

階前久立添寒意,咫尺溪聲似雨聲。

 

五律·班竹村留別

田園青靄外,巷陌翠微間。

過雨溪流瀉,逢春鳥語蠻。

興高留醉墨,夢覺又登山。

到眼都成韻,草深牛自閒。

 

七律·題南山古村(次韻《南山樓詩》)

東風邀約向南山,滿郭流光洗客顏。

九曲溪隨青石出,千齡鶴共白雲閒。

堂垂訓悔怡成永,井守方圓澤不慳。

此地倘能留我住,繡衣更卻布衣還。

 

七律·登天姥拔雲尖

何問白雲誰拔尖,一峰青出眾峰纖。

聲來四面風調籟,影落千尋瀑瀉簾。

看鳥去來幽興愜,對花凝佇好詩添。

謫仙依約夢中夢,直待松稍掛玉蟾。

 

臨江仙·訪古劉阮廟

劉阮欲尋何處去,雲深藥徑人家。青溪宛轉小橋斜,香菸浮廟宇,細柳映桃花。

一簍一鋤兼一笠,依然課業桑麻。本無惆悵客空嗟,風流千載夢,自在幾聲鴉。

浣溪沙·惆悵溪

一脈清溪宛宛流,滋桃潤藥兩輕柔。笑迎劉阮作仙儔。

戀俗歸來人世改,迷途隱去洞門幽。春風空自泛漁舟。

 

七絕·見班竹橋頭紫藤盛開

兩岸紅桃子半勻,傍橋一樹紫藤新。

無端撩觸芳三嗅,惱煞樓頭賞景人。

 


袁志鵬:(9首)

 

天姥慕仙樓懷古(步山陰雲夢樓主韻)

十裡惆溪九曲彎,謫仙遺夢不曾還。

豈能屈膝折腰去,何若青崖白鹿閒。

高道同歸勒馬返,丈夫奚肯向龍攀。

林泉常有無窮樂,一片雲心自在山。

 

天姥司馬悔橋

瓊臺飄下白雲子,八表神遊遁世奇。

橋上聽泉一坐忘,寧歸不作帝王師。

 

天姥吟

抱月上天姥,拂雲入翠屏。

在山泉自韻,臥石籟相鳴。

 

天姥行

殘紅落寞碾成土,清草池塘又聽蛙。

遊客不知春欲老,山中一路採餘花。

 

天姥訪古寺

慕名攜酒登天姥,訪洞尋仙夢古賢。

山寺不關雲自至,茅廬常閉月猶憐。

 

謝公古道

遠山銜落日,野徑踏芳菲。

袖攜彩雲去,身批明月歸。

 

斑竹古道

落紅成雨付流水,飛絮隨煙任曉風。

斑竹依然淚如是,杜鵑啼舊夢猶空。

 

天姥行

流泉咽危石,落照滿空林。

野徑寒煙沒,遙山嵐氣浮。

萬古青山流不去,百重雲海常自迎。

千年不聞群仙跡,此地空留太白名。



孟麗萍:(4首)

悔馬橋

剡水潺潺翠竹斜,青牆碧瓦有人家。

當年落馬橋頭悔,應是耽迷此地花。

 

粉蝶兒·遇仙幻夢

昨日伊如蔻枝沐芳二月。展柔荑、拂人心悅。縱輕吟、也使得、蠂兒追躡。點仙醪,飛染玉容粉頰。

而今伊似秋月脈脈高潔。影娟娟、不言疏缺。嘆塵緣、都是那、綺情初結。只留呈、劉阮遇仙殘闕。

 

夜宿梅溪

桃源古蹟伴清霜,太白遺風日月長。

只今唯有梅溪水,猶誦前賢錦繡章。

 

臨江仙<仙呂調慢曲>

日暮雨瀟灑,雜花別樹,風軟柔條。斷垣處,秋娘唧唧魂消。琴挑。嘆劉阮路,桃花水,歌盡青樵。漸夜長思永,無限清宵。

逍遙。青春有悔?誰不年少心高。縱沉浮千裡,自在遊遨。心勞。念來時路,生平事,置酒吟嘲。回眸也,正月沉山後,星漢遼寥。

 


李宏長:(7首)

班竹訪仙不遇

驛道蜿蜒南北通,我來班竹覓仙蹤。

子微匆遽何方去?唯見橋邊舊日松。

 

遊剡中姥山之下斑竹村落馬橋即景

驛途紆譎接天台,樓閣參差列谷隈。

太白殿新供客賞,承禎廟古對橋開。

巖間翠鳥啼紅樹,溪畔仙姑掃綠苔。

奇麗風光顯魔力,引人心愛起遲回。

 

 

登天姥山拔雲尖懷古

歆羨名山今入剡,偶同嘉客一登臨。

雲梯猶想翰林過,歌曲莫聞天姥吟。

放鶴臺中無彥士,拔雲尖外有仙禽。

當風舒嘯開襟素,遺世鎖憂滌俗心。

 

謁劉阮廟

廟藏壑谷閱千年,劉阮遇仙佳事傳。

迷徑噉桃同坐石,荷鋤採藥亦齊肩。

情深羅帳通宵暖,脯雜胡麻啟齒鮮。

贏獲世人多仰慕,清遊過此欲流連。

 

 

訪欽寸水庫

一庫水光搖碧玉,四時山色映平波。

田基汩沒橫高堰,欽寸蜿蜒潤稼禾。

北去舜江殷兩岸,東伸甬邑貫三河。

生靈八縣思功德,飲水千鄉奏頌歌。

 

 

剡中書懷(兩首)

其一

詩路探源欲盡頭,輟車拄杖步林邱。

碑鐫白氏名文在,殿謁宗公芳躅留。

簾洞悽清高士散,姥峰孤削太空浮。

追懷往事千齡後,殘照寒風動客愁。

其二

時值清和春景幽,石城攜客更重遊。

水簾題句豔朱子,禪院開山欽帛猷。

慈氏坐巖僧祐沒,名峰放鶴道林投。

當年盛事隨流去,尚有鷓鴣啼未休。

 


甘明之:(1首)

《永遇樂》天姥行

會墅蒼茫,赤霞明滅,半壁新照。天姥冥冥,天鷹獵獵,浩蕩連青昊。雜花侵樹,清溪綠蘚,杜宇啼時春老。覓桃蹊,津迷林碧,悵叩阮家遺廟。

謝公拓道,青蓮吟夢,司馬悔承綸詔。斑竹煙熅,沃洲波靜,驛路人行早。野趣閒意,淺唱一幀詩稿。且歸去,東山洗屐,剡江晚釣。

——詞林正韻第八部(仄聲)

 


許學剛:(7首)

浣溪沙·悔橋新意

  是道是儒難為憑,千年一悔世留名,更多糾結在鄉情。

  古意盤桓班竹鋪,時霖染綠悔橋藤,春風滿面是吟朋。

 

鷓鴣天·班竹村寫意

  宅院溪橋異復同,幽幽驛道足音跫。慕循詩路迎青眼,前度劉郎或可逢。

  掀雨帳,覓奇蹤,芳華搖曳溼朦朧。沉香泛起隨流韻,好詠疑歸不老翁。

 

律·登天姥山釋懷

詩情萬丈博崢嶸,併入名山存汗青。

借宿因尋天姥夢,登臨欲取地藏經。

曾經霧罩棲霞澗,倏忽心隨放鶴亭。

過眼煙云何足道,林泉爭韻最溫馨。

 

律·題欽寸水庫

    三江匯合發宏篇,*一攬夔門向九玄。

    降伏洪魔揮血汗,打磨明鏡照魚鳶。

    民心載得輕舟泛,業績託於沉石鐫。*

    福報漫過分水嶺,*涓流自可綠詩田。

注:①欽寸水庫水源由雪溪江、真詔江、沙溪江匯聚而成。②新和成伯藩兄為三村拆遷及建設立碑以記,碑石沉庫底而永存。③水庫建設費用由紹興、寧波分擔,並雨露均沾。

 

七絕二首  遊劉阮廟

        一、劉阮廟戲作

  慕名詩侶幾逡巡,惆悵溪邊風物甄。

  倩影倘存劉阮石,或疑紅袖是伊人。

        二、唱和劉阮廟

  惆溪怨井枉盈科,人面蒙塵奈若何?

  東指吟鞭羞媚俗,留些美好共人歌。

 

浪淘沙·沃洲湖雨中行吟

    有水調歌頭,耦合湖洲。氤氳天姥浪中浮。夐古江山情未老,人共風流。

    仿酒侶詩儔,同豁吟眸。真君殿裡攝吳鉤。鐘鼓樓頭尋古意,天際歸舟。

 


朱巨成:(6首)

斑竹村

清流映竹囀棲鶯,竹囀棲鶯醉晚晴。

晴晚醉鶯棲囀竹,鶯棲囀竹映流清。

 

遊天姥山

煙嵐若夢覓遊仙,夢覓遊仙盼景妍。

妍景盼仙遊覓夢,仙遊覓夢若嵐煙。

 

高陽臺·登天姥遇霧

晨霧朦朧,春山迤邐,虯松展臂相迎。笑語歡歌,青衿白髮同行。望中天姥沉沉影,覓仙人、直上山亭。叩雲天、只聞嬌音,不見卿卿。

詩仙夢境知何處?奈林深路溼,曉日昏冥。清客添愁,詞田無法深耕。今朝難睹嬋娟面,待他年、邀約吟朋。縱情懷、再上層戀,重賦新聲。

 

江城子·遊斑竹村太白樓有記

前山嵐影弄輕柔,倚朱樓,豁青眸。集翠梅溪,花岸隱鳴鳩。橋石尚留司馬跡,尋太白,匹良儔。

蘊香蒲草滿芳洲。集蝦鯫,隱蝤蛑。斑竹搖風,枝晃咽鶯喉。驛道清風流雅韻,詩路遠,樂優遊。

 

踏莎行·欽寸水庫

魚逐桃花,鶯啼香徑,虹橫流截蛟龍靜。三江匯翠靖風煙,甘泉冷冽過重嶺。

功在千秋,澤詒百姓,平湖月醉星光映。今朝彩筆繪湖山,他年額手殷殷慶。

 

桃源憶故人·步劉阮廟有感

殘垣頹壁知何處?竟是桃源殷戶。採藥劉郎偶遇,貪色居香塢。~~盡忘妻女依花住,窗外浮雲競渡。沉醉不知歸路,妖惑流光去。

 

虞美人·劉門山記遊

桃源頹圯仙蹤杳,唯有春寒峭。荒蹊雜草掩新紅,是處蕭條清晝影朦朧。

海棠睡去梨花褪,欲語無從問。勾魂綺夢享纏綿,可悉時人為你惜流年?



呂渝堂:(6首)

遊劉阮廟

路接天台幾百旋,桃花已盡未逢仙。

劉郎今若重來此,與我如何說舊年?

 

重遊斑竹

古驛風光勝舊時,雲山初霽隱參差。

激流恰似從天落,碎玉飛濺太白詩。

 

夜宿斑竹

山中夜靜俗塵清,吟得新詩與客評。

尋夢未能天姥去,五更枕畔聽溪聲。

 

司馬悔橋

激流喧石小潭深,落馬遺蹤何處尋?

一自承禎生悔後,詩人評說到如今。

 

登天姥山

(一)

登高四望霧朦朧,天姥連雲峰迭峰。

領略名山無好句,披襟一快是天風。

(二)

天姥山高欲接天,夢遊詩唱已千年。

今朝我上峰頭望,剡水曾來太白船。 



徐玉向:(8首)

丁酉桐月望日,餘隨越州詩社錫雲社長及許、金等諸詩長赴剡東班竹村參加「詩韻新昌」活動,同日得與越中各地代表詩家、書家遊司馬廟、太白殿、欽寸水庫,翌日再遊天姥山、訪劉阮廟,茲賦詩以紀。                      

 

丁酉桐月次剡東班竹

雨歇群巒小,溪傳萬古聲。

橋斜旌欲展,壁立氣難平。

尋得春吟在,遙知海客輕。

肯同天姥老,歲歲一崢嶸。


司馬廟

古廟煙雲裡,輕衫叩石橋。

夾江分碧竹,倚澗釀春潮。

應詔安知悔,齊身不事雕。

搔頭嗤巨樹,何日作柴燒。


太白殿

太白安如此,名山一夢青。

雲霞蒸宿雨,天姥惑蒼冥。

昔為思賢地,今成逸墨廳。

惟看東逝水,萬裡載寒星。


欽寸水庫

艱難卻為民,群嶂已傾身。

百丈防洪壩,千秋要塞津。

遷移辭故土,輾轉擇東鄰。

日落平湖畔,須懷九縣人。


宿班竹村

隱隱滾春雷,晴窗一澗開。

多情如素水,早歲說青苔。

小住今何去,仙遊昨夜回。

數聲晨鳥近,天姥徑相催。


天姥山

偶入居仙地,來投古越鄉。

人言天姥老,我笑剡溪長。

百裡無閒物,千秋話澗香。

登臨身益掩,春色正彷徨。


劉阮廟

仙緣尊貴婿,我恨小桃開。

洞裡虛空盡,棋中歲月催。

家山無覓處,人世一何哀。

尋徑悲劉阮,靈溪繞石臺。


酬剡東初見山陰諸詩友

豐餚頻勸酒,攜我作長遊。

山險林陰亂,霧開紫藤羞。

風騷非易事,李謝俱懷幽。

喜與群賢聚,山鄉好共謀。



魯雲信:(2首)

天姥小吟

久鬱胸懷入天姥,江南風物最溫存。

霧中花拂青山路,林下鶯啼斑竹村。

且放逸情看世界,休將私念絆心魂。

千年多少風雲事,盡作坊間戲謔論。

 

天姥行

 先賢心儀剡中景,羽氅峨冠遊夢境。

我今來作吟嘯客,亦尋仙跡入畫屏。

且借藤杖憑三足,步履踉蹌上危嶺。

石骨嶙峋路崎嶇,洞府異想誰引領。

霧漫石階野茫茫,溪作琴聲鳥未翔。

汗涔涔更氣籲籲,唯有野花釋春芳。

山接雲濤連海宇,偶出孤峰露形臧。

且採芝蘭石髓間,流泉渴飲若瓊漿。

念黃鶴之遠抱兮,登危樓而四望。

盼日曦曜九垠兮,邈蓬瀛於東方,

天風掀我衣袂,雞司仍在剡鄉。

漫憑詩酒發牢騷,山水奇拔形自忘。

奈何美人已遲暮,青春蹉跎心徒傷。

淡定不求風雲會,安生逸情賴糟糠。

劉阮仙緣亦如此,謝公遺蹟今在否?

松竹清蒼共老翁,百般情懷吊廢址。

神仙富貴真一夢,空豎古碑紀勝事。

日月萬古似轉輪,心念到此若止水。

 


俞亞東:(9首)

與詩友重登天姥峰口佔

摩天萬仞作高岑,亙古奇文天地心。

來此欲生書卷氣,倚崖澄聽老龍吟。

 

過劉阮廟不入

天台不到仙人緲,前度劉郎仍未回。

胡飯煙霞留不住,嗟餘應世事來催。

其二

阮劉一去不知年,信是桃源洞府眠。

世上風雲任變幻,至今傳說美嬋娟。

 

訪斑竹司馬悔橋

道士衣冠惆悵溪,淙淙流水不同時。

出山何似在山冽,今日重來悔已遲。

 

題斑竹狀元旗牌

鼎鼎魁元百尺旗,崇光泛泛仰師之。

當年司馬悔橋在,且問何來入鳳池?

 

夜宿斑竹有作

蒼石青蘿雨似絲,夜來酒醒復敲詩。

高懷愧與前賢約,唯有灘聲如昔時。

 

謁斑竹太白殿

借花獻佛酒三卮,俯仰風流萬古垂。

我本山中一樵客,詩文焉得系安危?

 

參觀欽寸水庫有懷

春風春雨了無痕,一壩橫跨伏虎蹲。

蓄水萬頃供濟養,煌煌勳業感隆恩。

 

登天姥山思太白

青蓮浩氣蕩長風,泰嶽天台橫掃空。

千載奇文天地合,百年世事古今同。

藍田晶結七期滿,鮫淚珠成十萬舂。

勝日登臨空感慨,問仙未見白雲封。

 


徐建勇:(6首)

初到班竹村

驛道不知何處行,水聲山谷雨初晴。

緣溪長街旗杆石,落馬橋頭司馬亭。

 

春夜慕仙居

山溪雨後勢何如,終夜喧呼濤雪初。

且待客心鄉夢裡,春宵不枉慕仙居。

 

霧重北鬥尖

仙人未見列如麻,北鬥尖峰天姥家。

霧海浩茫天混沌,重巒波蕩疊嶂斜。

 

劉阮廟掘田

遙想當年採藥郎,桃花源裡織耕忙。

荷鋤劉阮今猶在,漫把仙鄉作故鄉。

 

斑竹村興懷

詩旅新昌斑竹遊,嵊州驛道向台州。

雲嶂霧漫青崖疊,飛瀑聲寒白鹿愁。

長街何年司馬廟,春風今夜謫仙樓。

弇然門戶開天姥,惆悵溪山意氣收。

 

桂枝香•登天姥山興懷

千峰勢遏。正霧漫層巒,萬壑嶂疊。乘興來登天姥,鶴臺攀躡。青崖懸壁啼猿谷,謝公祠、曉嵐清絕。聽濤觀海,龍殷巖澗,抜雲昂屹。

想當初,騷人蹀躞。念驛旅迢遞,朝聖心切。詩路東南神採,謫仙吟別。剡溪碧水鏡湖月,便唐風宋韻周折。石城霞染,沃湖煙鎖,蔚然中越。

註:放鶴臺、啼猿谷、謝公祠、聽濤觀海、龍吟溪澗,抜雲尖等為天姥山景點。



王曉聰:(4首)

班竹夜宿

山巒疊嶂不沾塵,相約唐風韻媲鄰。

巷陌彌光香弄色,溪流滌悵柳含春。

為迎驛道吟詩客,先晤橋頭羈馬人。

幸喜黃鶯啼夢醒,整裝天姥覓珠新。

 

欽寸感懷

誰落瑤池欽寸門?春風化雨浴文鴛。

三江匯翠雲天澈,萬眾遺情氣度軒。

仙女眸橫連紹甬,淨瓶露滴潤家園。

今瞻黛影縈懷久,蘸得漣漪入律魂。

註:三江指庫水源由雪溪江、真詔江和沙溪江匯聚而成。萬眾指水庫有移民1萬多人。

 

天姥春情

盤旋曲徑羨人痴,雨後天晴別樣姿。

剪影嵐霏縈石宕,生煙岫色繞松馳。

山花羞染謝公屐,嶺燕爭吟太白詩。

物外塵心且暫放,青崖白鹿訪行時。

 

劉阮廟訪

騷人慕訪樂相偕,荷筆為探劉阮柴?

薈翠胡麻枝獨倚,藏幽露井月虛懷。

睛眸雖染檀香末,聯對還猜韻字骸。

忽起嶺風搖暗樹,山桃新葉覆簷階。



胡耀燦:(3首)

 

司馬悔橋

橋頭底事費躊躇?出處何妨兩自如。

坐忘功夫非隱逸,修真道理豈玄虛。

山中宰相垂宗脈,世外桃源是野居。

千古留存惟一物,陽臺觀裡剪刀書。

 

斑竹村古意

春風一襲向天姥,山障水圍尋古村,

版築泥牆生蔓草,鋪排石徑嵌苔痕。

祠前旗柱張文幟,橋畔農家颺酒幡。

雨後崖間泉眼溢,溪聲入夢醒沉醺。

 

阮郎歸•謁劉阮廟

樵郎曾此入桃源,溪橋記遇仙。林花開謝已千年,誰能解夙緣?

芳草盛,石碑殘,興衰世運艱。塵梁看遍識辛酸,低頭不忍言。

 


張永:(6首)

客斑竹懷古

覓句留斑竹,天然採韻芽。

狀元天岸馬,道士廟前花。

吟誦壺觴興,臨流月幌斜。

御風千萬裡,飛夢謫仙家。

 

惆悵溪夜行

閒轉雲初暝,巖巒暮色連。

水浮孤墅樹,風折六塵煙。

羈鳥歸巢黑,飛魚落網鮮。

阮郎隨我願,惆悵豁幽然。

 

訪劉阮廟愁懷

藥徑尋仙跡,低徊遺淚斑。

帙帷蛛結網,荊棘鳥啼山。

預想輝千舄,疑留夢一菅。

荒苔含我怨,煢駐許溪灣。

 

登天姥山逢霧

百澗千崦競躍迎,登梯著屐御風行。

壁懸隱隱魚龍氣,嶺鬱盤盤鳥雀聲。

芝草爭崖迷遠近,松杉酬霧變陰晴。

欲持太白麟須筆,萬裡蒼煙任縱橫。

 

司馬橋悵望

壑澗揩孤志,蒼穹覆俗詞。

消災經有福,坐忘論無悲。

筆雘躊躇意,壺觴繾綣姿。

莫叨輕出悔,諧謔適開頤。

 

旅次斑竹,筆會有作

林巒幽處逢村落,翠竹青苔遍地栽。

聊信仙蹤圓夢宿,枉成冠冕詣人來。

集賢勿悔攤詩卷,輟酒難醒競館臺。

羨喜溪間斑鯉美,輯鱗曳穎誘吾開。



袁鐵軍:(1首)

七律·班竹小聚

古越詩家聚沃洲,風流倜儻試歌喉;

青蓮謝客欣為伴,湖月剡溪齊映樓;

班竹朝朝絲竹嫋,桃源處處史源悠;

相逢執手仰天笑:意氣還追曹與劉!



盧宏良:(1首)

說事劉阮遇仙

別愁何向後來生,一別桃源錯已成。

悔死凡夫心別別,好教別個是痴情。

 


餘桂英:(8首)

登天姥山

尚聞天姥有奇峰,欲覓仙蹤步履匆。

行盡深山山不盡,置身已在白雲中。

 

司馬悔橋

古樹青藤落馬橋,一灣碧水蕩塵囂。

子微不作長安客,甘與清風伴寂寥。

 

惆悵溪

迎仙橋畔白雲封,欲覓佳人無影蹤。

劉阮歸家深自悔,一腔遺憾在溪中。

 

夜宿班竹無眠(新韻)

時鐘三四點,街狗六七聲。

展轉無眠夜,聽泉待日明。

 

過劉門山

煙嵐飄緲隱瑤臺,澗水桃花別樣開。

七世兒孫渾不識,三生石上盡莓苔。

 

謁劉阮廟

慕名來叩舊禪扉,太息滄桑人事違。

藥徑苔痕今尚在,仙緣已盡怎生歸。

 

與諸詩友登天姥山北鬥尖

杖藜登北鬥,相約最高峰。

薄霧津山骨,煙霞染老松。

眉凝天際外,足駐鶴臺中。

欲覓青蓮跡,吟朋一夢同。

 

天姥湖

誰築高臺攬碧湖,群山疊翠抱明珠。

三江匯得萬傾水,石城再展一宏圖。

 


夏雪瑩:(2首)

暮春過斑竹落馬橋

深紫淺紅滿眼春,溪橋盡付自由身。

春山更有春煙翠,始信當年勒馬人。

 

過惆悵溪

朝雨春山霧似紗,行來吐屬帶煙霞。

遇仙橋下涓涓水,不載胡麻載落花。

 


陳長生:(1首)

謁劉阮廟

世上幾人巧遇仙,風流韻事萬家傳。

嬋娟一笑生千媚,可憐妻兒淚洗顏。

 


梁宏亮:(1首)

【雙調•折桂令】天姥懷古

常夢見天姥連天,風過關嶺,霧鎖萬年。雲錦繡紅,蝶也翩翩,鳥也繾繾。

劉郎此去三千年,桃花謝落三千遍。春也無言,秋也無言,人也無怨,月也無怨。


註:關嶺:紹興與台州交界地。萬年:指天台山萬年寺。雲錦:指天台山華頂的千年杜鵑林。劉郎:引自《劉阮遇仙記》,劉晨、阮肇自天姥入天台山遇仙結為夫婦的傳說。劉郎指劉晨。



曹俊松:(2首)

斑竹司馬悔橋

石室青藤思緒頻,長安歌舞四時新。

至今惆悵溪邊樹,猶記橋頭勒馬人。

 

惆悵溪

美眷如花自有情,雙親入夢夢中驚。

劉郎不記來時路,惆悵溪邊聽雨聲。

 


劉玲玲:(2首)

五律·觀天姥驛詩書畫雅集遣筆

健毫書勝日,酣興就丹青。

金冊檀宣拂,高齋鏨印銘。

詩傳天姥道,墨灑嫡仙庭。

雲外長歌浩,嗟哦上九溟。


〔注〕1.健毫:代指毛筆;2.檀宣:指宣紙,產地涇縣以青檀木為其主要原料;;3.高齋:高雅的書齋,代指本次活動的書者;4.鏨印:代指金石印章;5.嫡仙庭:天姥驛太白殿;6.長歌:李太白《夢遊天姥吟留別》;7.嗟哦:慨嘆吟哦。

 

七律·記天姥壯遊

杖筇屐履剡溪東,一簇煙村古道中。

翠麓雲崖望白鹿,衢天高靄上輕鴻。

踏歌漫採薇南澗,頓首遙聞磬梵宮。

山水歸來蓬闕近,青蓮入夢會仙翁。



俞鶴春:(1首)

惆悵溪畔怨仙緣

桃源仙子太情慳,何忍施緣又絕緣?

劉阮重來空灑淚,潺潺溪水伴嗚咽。


呂伯賢:(1首)

浣溪沙·桃源行跡

惆悵溪煙惆悵風,桃源夢隔舊時蹤,一聲杜宇雨迷濛。

太白樓前傾大白,臨流切莫話飛熊,無驚不寵步從容。

註:大白指酒。



俞德寬:(2首)

五縣市詩家天姥山釆㶡班竹行

春寒無處卜陰晴,群壑煙雲夾道迎。

司馬橋頭尋舊韻,謝公道上伴新聲。

攀緣班竹謫仙奉,聚首桃源劉阮評。

攜手唐詩風雅路,知音互勉抒真誠。

 

鵲橋仙·謁劉阮廟

胡麻弄巧,凡仙相遇,半載歡情若許。洞天依舊白雲陪,便記起、人間住所。

柔情似水,桃源一夢,劉阮重回悔沮。惆悵溪畔空徘徊,何須恨、仙緣已去。

 


徐金超:(4首)

七律·欽寸水庫蓄水有記

源出沙溪曲折長,清流百裡漸堂堂。

一朝束峽開新境,萬頃成湖改舊鄉。

且待煙波天廣大,來呼桂棹水蒼茫。

倚看山外春霖至,盡入泱泱惠四方。

 

七律·惆悵溪

既入仙源卻戀家,還家又復想煙霞。

聞雞塵夢百年逝,策馬勞程一念差。

惆悵已非當日水,繽紛誰惜眼前花?

新枝仍作春明媚,應羨橋頭古樹斜。

 

七律·劉門山訪劉阮廟

盤旋曲折上劉門,來訪將蕪世外村。

不食胡麻尋藥徑,輕披草木有靈根。

人間誰識一場夢?身後能看幾世孫?

入廟真容何處覓,仙緣辜負了無痕。

 

七律·與越州詩社同人登天姥山

山名早已著神州,來逐青蓮夢裡遊。

拾級同登欣客至,尋仙直上伴雲流。

樓臺放鶴無陳跡,霧海彌天失遠眸。

應是春風期後約,松濤起伏若詩謳。


✪ 分享給好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投稿QQ2769510017(也可直接發送至本微信後臺)

♀詩友QQ群:471712223




相關焦點

  • 大咖雲集唐詩之路研究會今成立 竺嶽兵被追認為名譽會長
    往前可追溯至六朝時期,往後可至宋朝,浙東唐詩之路上,山川之著,人文積澱,詩篇文章如珍珠寶石,星星點點散落在歷史長流中,正待串珠成鏈。11月3日,近百位專家學者共聚新昌,共同見證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唐詩之路研究會的成立。以新昌為起點,該學會的成立,正式翻開了浙東唐詩之路研究的嶄新一頁。
  • 「浙東唐詩之路」上的詩歌創作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浙東唐詩之路」是指唐代詩人穿越浙東七州(越州、明州、台州、溫州、處州、婺州、衢州)的山水人文之路,他們大多從錢塘江出發,經古都紹興,自鏡湖向南過曹娥江,溯源而上,入浙江剡溪,過剡中,至天台山石樑飛瀑。以後,這條線路又延伸到溫州,再從甌江回溯至錢塘江。
  • 浙東唐詩之路雲門文化研討會在平水鎮舉行
    浙東唐詩之路雲門文化研討會在平水鎮舉行 發布日期:2020-12-31 10:30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昨天下午
  • 如今所謂「採風」,與古人的「採風」不但相去甚遠,而且有些牴牾...
    古人所謂「採風」,「風」即詩,取自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國風」,「採風」即「採國風」「採詩」,其來已久。元結《舂陵行》:「何人採國風,吾欲獻此辭。」劉克莊《聖賢》:「君看國風三百首,小夫賤隸採何嫌。」楊慎《送何勳伯》:「柱史南巡採國風,行臺分向浙西東。」《詩經》「國風」系民間風謠,所以又有「採風謠」。戴叔倫《送崔拾遺峒江東訪圖書》:「九門思諫議,萬裡採風謠。」
  • 新昌大佛寺通過國家5A資源評估 或將成浙江下個5A級景區
    景觀價值+茶旅文化 新昌大佛寺獲得5A級旅遊景區"入場券"  「作為一個景區而言,新昌大佛寺的景觀價值可以說是一流的。除了江南第一大佛所形成的佛教積澱,大佛寺景區還良好地融合了茶、絲綢、唐詩之路等新昌極具特色的元素,本身已經打響了一定的知名度。
  • 魅力·V行邯鄲 | 邯鄲30餘家自媒體大咖到這些地方採風,你去過嗎?
    魅力·V行邯鄲 | 邯鄲30餘家自媒體大咖到這些地方採風,你去過嗎?為充分展示第五屆邯鄲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承辦地優美生態和大好風光,吸引更多網民關注邯鄲發展,彰顯邯鄲魅力,展示邯鄲成就,加快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10月25日,由市委網信辦主辦、市自媒體協會承辦的「魅力·V行邯鄲
  • 「品·行中國 兩極穿越」自駕遊採風活動獲頒「2020年度中國旅遊...
    據了解,「品·行中國 兩極穿越」自駕遊採風活動得到了國家主流媒體、中央級媒體、旅遊行業專業垂直平臺、短視頻平臺、社交媒體、流量大v自媒體及專業攝影團隊的大力支持和廣泛傳播,15天的行程,組織了四場直播,單場最高瀏覽量超900
  • 新《絕代雙驕》劇組在紹興新昌拍戲,趁消息還沒傳開趕快去吧
    在紹興新昌,沃州湖安然臥於山間,自古未變的美景一直備受文人喜愛。白居易曾在《沃洲山禪院記》開篇盛讚:「東南山水越為首,剡為面,沃洲天姥為眉目。夫有非常之境,然後有非常之人居焉。」正值春季花開,沃州湖的十裡桃花和金黃油菜花海讓這片安靜的湖區變身人間仙境。
  • 聚焦攻堅一線 感受綠色脈動——「大地文心」生態文學作家採風四川...
    千載詩書城,人文第一州。鍾靈毓秀地,山水幸福城。這裡自古歷史文化厚重,人文氣息鼎盛,傑出人才輩出,是千年大文豪蘇東坡的故鄉。這裡自然環境優美,生態資源富集,瓦屋山巍峨雄壯,立於西南,岷江奔騰澎湃,匯入長江。
  • 上海藝術家「西行」採風展現海派戲曲魅力
    記者在隨團演員的朋友圈裡看到,很多人把每天的行程記錄下來,有演出的圖片、與觀眾互動的自拍,也有探訪博物館、老劇團採風時的思考。感慨於大草原的豪邁風情,上海評彈團團長高博文在採風時,在朋友圈留下這樣一段文字:「(我)看到烏蘭牧騎覺得特別親切,評彈被譽為江南的烏蘭牧騎,同是文藝輕騎兵,簡便、精幹,深受人民歡迎。」
  • 楊建勳:保德採風,耳目一新
    從保德採風歸來,油然想起,府保友情,就是秦晉之好的延續。保德這個新娘子,滿眼給我新的感覺,於是乎,我在採風留言冊上寫下八個大字:保德採風,耳目一新。故城,守故不守舊,融入新元素,打造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故城是保德縣楊家灣鎮的一個村子,地理坐標為東經110°59′08″,北緯38°58′35」。
  • 粵劇《漁歌唱晚》,音樂歡快,旋律優美,翻唱/製作:詩韻輕歌
    粵劇《漁歌唱晚》,音樂歡快,旋律優美,翻唱/製作:詩韻輕歌 原標題:粵劇《漁歌唱晚》,音樂歡快,旋律優美,翻唱/製作
  • 漫步上海 | 新昌路上的老模樣、老弄堂、老學堂、老故事
    跑馬場總會大樓(鐘樓)附近的街景1948年7月20日拆除北京西路、新昌路口的石翁仲位於新昌路西側的上海雜技場1981年鳥瞰新昌路、南京西路區域時光倒轉,回到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新昌路南段有新昌中學、鳳陽路菜場和市消防總隊第五大隊駐地,北段有幸福食品廠、新昌路小學
  • 新昌發展區「五變」催生發展「加速度」
    自高新區啟動「民事拆遷攻堅月」以來,新昌經濟發展區堅持黨建工作與民事攻堅同謀劃、同部署,將民事拆遷作為錘鍊過硬作風的「競技場」和促進發展的新引擎,弘揚「新昌作風」,助推「新昌速度」,一個月內實現項目民事清表及拆違治違兩項工作全線告捷,掀起了新昌高質量跨越式大發展新高潮。
  • 新昌這7個中秋露營觀星賞月秘境,這就出發!
    新昌自古就是賞月勝地,白天在山林之間呼吸新鮮的空氣,夜裡在支起營地,仰望中秋圓月……小編這就給大家推薦幾處新昌中秋賞月聖地!新昌十九峰景區景色奇幽,平整的草地綠意盎然,漫步期間恍如夢境。是中秋之夜露營賞星的好去處。
  • 茶韻悠揚,新昌大佛龍井茶文化節與你相約「七彩雲端」
    原標題;茶韻悠揚,新昌大佛龍井茶文化節與你相約「七彩雲端」春和景明,滿山綠茶映新昌;茶韻悠揚,大佛龍井香四海。2020年4月15日,2020中國茶葉大會暨第十四屆新昌大佛龍井茶文化節將在浙江省新昌縣隆重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