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高新區啟動「民事拆遷攻堅月」以來,新昌經濟發展區堅持黨建工作與民事攻堅同謀劃、同部署,將民事拆遷作為錘鍊過硬作風的「競技場」和促進發展的新引擎,弘揚「新昌作風」,助推「新昌速度」,一個月內實現項目民事清表及拆違治違兩項工作全線告捷,掀起了新昌高質量跨越式大發展新高潮。
被動變主動
激發乾事創業「動力源」
新昌經濟發展區自2018年陸續開展棚改搬遷,目前各社區還處於向城市社區過渡的轉型期,集體經濟積累相對較少,有的群眾思想保守,部分村居幹部發展經濟的眼界淺、思路窄,缺乏幹事創業的主動性。
發展區創新思路,著力為基層班子注入更大活力,疏通基層社會治理「梗阻」。
一方面,出臺「三聯」機制,強化社區黨委與「業務專員」、報到部門和應急隊伍的聯動配合,進一步配強一線工作力量,為社區「減負」「賦能」;制定社區制度彙編,規範陽光議事、社區財務管理等制度,使工作有據可依、有章可循。
另一方面,完善激勵機制,將民事攻堅等重點工作納入社區、村居績效考核。對2名工作不力的支部書記進行組織調整,對1名支部書記進行了紀律處分,為軟弱渙散村居調派得力包靠幹部,並採取重點工作「一票肯定」 制度,將工作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社區黨支部書記吸納到大社區黨委擔任委員。
同時,發展區黨委幫助社區盤活舊村址,打造3處農貿市場和1處停車場,將分別為寨子、馮家每年增收10萬元和40萬元;為莊家社區合理調整集體資金運營模式,可為大莊、寧家、王家實現每人每年1000元分紅,增強了群眾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進一步激發了基層幹部隊伍幹事創業的積極性,讓基層黨組織成為各項工作高質量開展的「核心動力源」。
表態變表率
樹立比學趕超「風向標」
3月21日,在新昌發展區重點工作攻堅推進會議上,對2019年先進個人和部門進行表彰,全面部署2020年重點工作,各社區、部門主要負責人向黨委立下「軍令狀」,紛紛表示將加大違建管控、民事拆遷力度,開創新昌發展新局面。
表態只是起點,表率才是重點。
4月份以來,發展區以「民事拆遷攻堅月」為契機,強化「以民事攻堅論能力,以項目清表看作風」的鮮明導向,成立17個重點民事項目包靠專班,把支部建在項目上,探索以項目為中心的黨建推進機制,100餘名新老黨員一心撲在項目上,推動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同頻共振。督查室每日跟蹤通報項目進度,17個專班「5+2」「白+黑」地連軸轉,每晚入戶結束再集中召開「十點半調度會」。
寺後社區支部書記王建忠廢寢忘食工作,提前18天完成歌爾智能硬體產業園二期民事工作;馬宿社區幹部吳兆波被機械割傷,簡單包紮後又繼續工作;寧家社區負責人寧國偉為航空發動機項目早日報捷,把鋪蓋搬到辦公室……民事攻堅「排頭兵」的脫穎而出,樹立起 「比學趕超」風向標。
短板變亮點
凝聚群眾擁護「政能量」
違法建設一直是制約新昌發展的「毒瘤」,新昌發展區黨委堅持拆違「零補償」、治違「零容忍」、控違「零增長」,將違建管控作為城市管理集中攻堅「六大行動」首要任務。
以黨員幹部為突破口,對存在私搭亂建的村幹部進行約談,發動黨員幹部成為拆違攻堅「帶頭人」,涉及黨員、兩委幹部及其近親屬的34處私搭亂建第一時間自行拆除完畢。
這一拆,拆掉了幹群之間的「心牆」,理順了幹群心氣兒,也樹立了「拆民先拆官,拆小先拆大、拆易先拆難」良好風氣,營造出公平公正的幹事創業氛圍,為基層班子樹立了威信。
截至4月下旬,新昌轄區佔地44.1畝、建築面積43057平方米的11處衛片圖斑違建和132處農用地無手續構築物徹底拆除完畢,還了新昌一方「淨土」,也為加快民事拆遷奠定群眾基礎。
會場變現場
拉起攻堅克難「新賽場」
4月11日,持續了近3年的國源機械舊廠房拆遷完成。此前發展區黨委書記王意順,黨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郭良多次現場調度,協調解決拆遷困難和問題,最終在2月中旬與國源機械籤下了搬遷協議。為幫助其儘快搬遷,發展區黨委積極協調機械和人力,騰出的30畝土地用於健康八號項目四棟安置樓建設,確保408戶居民早日實現「安居夢」。
秉承「擔當、實幹、創新、為民」的工作定位,發展區主要領導重心下移、靠前指揮,深入國源機械、凱樂家具、航空發動機等項目現場,「一線協調進度、一線解決問題」。
在「快速、高質、高效、領先」工作基調中,在盯上、靠上、豁上、拼上的勁頭兒下,10年未拆除的歌爾智能硬體產業園一期「絆腳石」——凱樂家具順利拆除,歌爾硬體產業園二期提前18天告捷,新一街排水工程民事清表提前11天告捷,新五路民事工作僅用1天完成,涉及77戶的340畝項目儲備地僅用5天完成籤約支款,佔地118畝、涉及64戶民事的歌爾停車場項目僅用1天完成92%、10天告捷,佔地500畝、涉及172戶民事的航空發動機項目9天完成90%、假期加班加點全部完成,新一街、新二街、新二路、新三路等基礎設施項目和東瀑沙河、東浞河綜合治理工程等民事工作也先後告捷……
效率變效益
當好服務發展「店小二」
「民事拆遷不是一『拆』了之,項目專班帶著溫度、力度和高度開展民事工作,算好拆遷明白帳,一把尺子量到底,借力化解歷史遺留問題,同時避免激發新的矛盾,確保民事拆遷工作科學、良性、平穩推進。」發展區黨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郭良介紹。工作中,發展區黨委堅持公心和為民初心, 「情理法」並用,為轄區廣大居民的整體利益擔當。發展區利用不到一個月時間,完成13個項目、1649畝地510餘戶民事工作,以過實、過細、過硬的工作,贏得了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當好服務發展的「店小二」,發展區積極對接相關部門,協調推進土地招拍掛等後續工作。針對健康八號安置樓、歌爾硬體產業園以及新一街、新五路等關乎民生的基礎設施配套項目,建立一對一包靠幫聯機制,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加快工作進度。
「項目是新昌發展的生命線。前期,發展區上下戮力同心,攻堅克難,打好了一場又一場民事清表『攻堅戰』。下步,我們將把握全市『重點工作攻堅年』和全區『民事拆遷攻堅月』的發展大勢,牢固樹立『清零』意識,拿出勇爭一流、勇扛紅旗的衝勁,助力大項目、好項目早落地、快建設,形成大幹快上、熱火朝天的良好局面,保質保量完成各項攻堅任務,為加快推動全區高質量發展貢獻『新昌力量』。」新昌經濟發展區黨委書記王意順說。
編輯:何欣澤
濰坊高新區發布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