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新昌新聞網1月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黃婉晶)去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浙江省也相繼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辦法》,其中要求,到去年年底,杭州市、寧波市、紹興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比如塑料吸管、刀、叉、發泡塑料盒等。這些辦法被網友稱為「史上最強禁塑令」。
去年9月,記者曾就商家、市民應對逐步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的各類舉措做調查採訪(詳見2020年9月28日《今日新昌》3版)。如今,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的要求正式落地實施,商家和市民遇到了哪些新變化?連日來,記者走訪我縣各大商圈,在採訪中遇到了聚乳酸可降解吸管、生物降解塑膠袋等「新面孔」。
多數商家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餐具
1月3日,記者來到一家連鎖品牌餐飲企業,剛走進店裡,就看到一塊醒目的綠色宣傳板,向消費者告知該企業執行「禁塑令」的具體舉措。根據告知內容,該企業從2020年12月28日起,減少非環保材質包裝的使用,助力環保建設和可持續發展,並通過收費方式,減少塑料包裝袋的使用量。
在點餐檯旁,記者發現,吸管盒裡原本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已換成了紙吸管。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除了提供紙吸管外,該品牌還將大部分一次性塑料勺換成了木勺,並建議消費者使用紙袋打包外帶。「相較於塑料餐具,紙質、木質的餐具更容易降解,有利於循環再生,對環境更友好。」該工作人員解釋。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多家飲品店,發現大部分商家已經採用了紙吸管作為一次性塑料吸管的替代品,還有少部分商家採用了聚乳酸可降解吸管。在一家奶茶店裡,記者注意到,紙吸管外包裝的紙袋上印著一行字,提醒消費者「紙吸管長時間浸泡會變軟,請儘快飲用」。對這一說法,奶茶愛好者小顧十分贊同:「喝的時間久一點吸管會變軟,如果是熱飲,會更明顯。」不過,小顧也表示,為環保做出努力,是每個人的責任。「因為我不喜歡紙吸管,所以以後打算自帶可重複使用的不鏽鋼吸管,這樣也更環保。」
可降解塑膠袋在大型超市全面投用
昨日,記者來到世紀聯華新昌世貿廣場店。剛走到收銀臺處,就遇到了拎著一大袋商品的俞阿姨:「沒想到這個塑膠袋貴了好多,要1元錢1隻了,下次我還是自己帶個袋子來吧。」記者仔細觀察了掛在收銀臺處的購物塑膠袋,上面標註了可降解字樣,手感也與之前賣場提供的塑膠袋有所區別,摸上去更軟,韌性也稍微強一點。
據介紹,這些塑膠袋全部採用生物降解技術,降解速度比以前的光觸媒降解塑膠袋快了不少,價格則稍有提高,大袋1元,小袋0.8元。此外,對於果蔬區、散稱食品區的連卷塑膠袋,超市方負責人表示,在後期也將逐步將這些塑膠袋升級為生物降解塑膠袋,為減塑降排出一分力。
記者從縣商務局了解到,去年年底,他們曾組織多場活動,走進大型商超向市民贈送可循環使用的帆布購物袋,助力減塑。今年以來,僅世紀聯華新昌世貿廣場店和沃爾瑪購物廣場新昌海洋城店兩家大型超市,就已經購入了41500餘只生物降解塑膠袋,其他各大商場及超市也在積極推進生物降解購物袋以及環保袋的使用。採訪結束時,記者回望超市收銀臺,發現不少顧客從購物車、籃裡拿出了自備的無紡布購物袋,環保減塑的生活方式已悄然在群眾中間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