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首顆自製衛星「福衛五號」將於8月在美國升空

2020-12-01 華夏經緯

圖為發射地實景。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臺灣太空中心19日從新竹進行啟運工作(圖),將送往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場進行升空前的相關作業。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華夏經緯網71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首顆自製衛星「福衛五號」將在825日凌晨發射升空。臺灣太空中心19日從新竹進行啟運工作,將送往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場進行升空前的相關作業。

據報導,臺灣科技部門表示,「福衛五號」是臺灣首枚自主發展的高解度光學遙測衛星,由財團法人臺灣實驗研究院臺灣太空中心規劃,結合島內微像公司及「中央大學」等產學研50餘團隊共同研發,可提供解析度黑白兩米、彩色4米衛星影像,延續已卸任的「福衛二號」遙測任務。

臺灣太空中心原本估計「福衛五號」可於去年發射,不料受委託發射的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意外發生火箭發射爆炸事件,連帶影響後續其他衛星發射時程,也使得「福衛五號」遲遲無法升空。

直到SpaceX獵鷹九號(Falcon 9)在今年1月恢復發射服務,SpaceX才於613日正式通知臺灣太空中心發射日期為美國時間824日(臺灣時間825日凌晨250分)、備用日期為825日,預計由SpaceX獵鷹九號火箭發射升空。

臺灣太空中心已於715日進行「福衛五號」最後的打包裝箱工作,包括衛星運送箱內設置溫度、溼度與震度紀錄器,安置乾燥劑,進行衛星運送箱關箱作業與固鎖、外綁帶以及隔熱罩安裝作業等。

同時,安排於19日自新竹啟運到桃園機場,由華航旗下的華儲公司負責運送前往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場,進行衛星升空前的最後測試驗證及與火箭結合作業。

據悉,「福衛五號」是第一枚由臺灣自主研製的衛星,為地球遙測應用衛星,重達450公斤(含酬載及燃料)、造價近新臺幣57億元,為高2.8米、外徑約1.6米的八角柱外型,另搭載CMOS光學遙測和先進電離層探測儀(AIP)等酬載儀器,用來建置太空天氣模式、電漿擾動變化及研究電離層的異常現象。

「福衛五號」未來升空後,將和太陽同步軌道、高720公裡,每兩天通過臺灣上空1次,負責電離層觀測及地震前兆研究等科學任務,同時進行為期5年的土地監測任務。

 

責任編輯:程金玉

相關焦點

  • 臺灣於明年發射首顆自主研發衛星 福衛五號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據報導,臺灣首顆完全自主研發的「福爾摩沙」五號,及臺灣與美國合作的福衛七號兩顆衛星,明年將發射升空,前者為高解析度遙測衛星,後者每天可提供八千點全球大氣數據,將提升救災與氣候觀測準確率。
  • 臺首顆自製衛星將於8月發射
    (福衛五號)」預計8月25日在美國加州發射。分析認為,臺灣雖然聲稱該衛星是民用,主要用於遙測,但它具有軍事用途是毋庸置疑的事實。臺「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張桂祥29日稱,「福衛五號」是臺灣首枚自主發展的高解析度光學遙感衛星,歷經6年研發,總經費達56.59億元新臺幣。「福衛五號」重450公斤,為八角柱形,高2.8米。該衛星原計劃去年發射,但因為美國SpaceX公司發生火箭爆炸事故,發射延後超過8個月。
  • 「福衛5號」升空 開啟臺灣太空計劃新紀元?
    時50分),臺灣第一顆自主研發的高解析度遙測衛星「福衛5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由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的火箭獵鷹9號承載發射升空。衛星另搭載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光學遙測和先進電離層探測儀等酬載儀器,用來建置太空天氣模式、等離子體擾動變化及研究電離層的異常現象。「福衛五號」進入預定太空軌道後,將接替已於去年8月退役的「福衛二號」,沿太陽同步軌道運行,每2天繞過臺灣一次,拍攝高解析衛星影像,用於防災勘災、安全、科技、環境監控、人道救援及學術研究等用途。
  • 臺灣發射「福衛七號」衛星,臺當局官員吹噓「徵服宇宙」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尹豔輝】臺灣「福衛七號」衛星25日在美國發射,在衛星發射前,臺當局「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24日晚間在社交網站「臉書」發文稱,「這次真的『徵服宇宙』了!」有島內網友不以為然,稱「基層民眾過的不好,還要花錢搞太空?!」
  • 臺灣「福衛五號」在美國發射成功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臺灣當局就提出了一個「五年衛星發展計劃」,並在1988年11月由臺「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成立了「臺灣人造衛星發展及應用研究小組」,委派成功大學航空太空研究所牽頭進行研發工作。1989年10月,臺灣當局批准了「發射衛星計劃」,包括研製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兩個部分,預算撥款100億新臺幣。但此計劃中運載火箭部分遭到美國的反對。
  • 臺「福衛五號」可能淪為56億新臺幣太空垃圾,兩黨政客紛紛問責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臺灣首顆自主研製的光學遙感衛星「福衛五號」曾被寄予厚望,但其光學系統第一次使用就出了問題,傳回的照片全部失焦,本來期待解析度達到2米,現在卻連10米都沒有,照片如同打了厚厚的「馬賽克」。 對此,國民黨有人痛心疾首,民進黨則有人「早就質詢」……雖然臺灣科技部門正在努力嘗試對衛星進行調焦修正,一些媒體和政客已經開始問責。
  • 福衛五號發射成功 臺「科技部長」陳良基感動拭淚
    衛星發射成功後,臺「科技部長」陳良基(右)進入中控室檢視通聯情況。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8月2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5、4、3、2、1,發射!」搭載著福衛五號的SpaceX公司獵鷹九號火箭,於臺灣時間8月25日凌晨2時51分,於美國范登堡基地發射。火箭升空後,位在臺灣新竹實驗研究院臺灣太空中心的衛星操控中心,現場約300人同時掀起一片歡呼聲,據傳連「科技部長」陳良基也拭淚。
  • 臺灣首顆自主研發衛星「福爾摩沙」五號明年將發射
    圖: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1月17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首顆完全自主研發的「福爾摩沙」五號,及臺灣與美國合作的福衛七號兩顆衛星,明年將發射升空,前者為高解析度遙測衛星,後者每天可提供八千點全球大氣數據,將提升救災與氣候觀測準確率。
  • 在美發了顆衛星後,臺當局尬吹:這次真的徵服宇宙了
    升空後不久傳回的首批遙測影像卻被發現模糊不清,島內網友嘲諷是「太空垃圾」。臺灣「福衛七號」衛星25日在美國發射,在衛星發射前,臺當局「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24日晚間在社交網站「臉書」發文稱,「這次真的『徵服宇宙』了!」有島內網友不以為然,稱「基層民眾過的不好,還要花錢搞太空?!」
  • 福衛五號2時51分升空 蔡英文:感謝大家的辛勞
    太空中心同仁等待福衛五號訊號傳回。記者林良齊/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8月2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福衛五號於今天凌晨2時51分升空,並於4時13分首次與北極追蹤站首次通聯,太空中心預估得經過2星期的調整期後,約一個月的時間傳回首張照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透過影片表示,代表臺當局感謝大家這段時間以來的辛勞。
  • 臺灣自製衛星"福衛5號"整裝待發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5日報導 臺灣自製衛星「福衛5號」整裝待發。臺當局「科技部」15日到「行政院會」報告,稱「福衛5號」已順利通過太空環境與功能測試驗證,預計今年底完成衛星全系統整備與衛星運送工作,規劃於明年2月底由美國「獵鷹9號」發射。
  • 臺灣自製衛星"福衛5號"整裝待發 規劃明年2月底發射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5日報導 臺灣自製衛星「福衛5號」整裝待發。臺當局「科技部」15日到「行政院會」報告,稱「福衛5號」已順利通過太空環境與功能測試驗證,預計今年底完成衛星全系統整備與衛星運送工作,規劃於明年2月底由美國「獵鷹9號」發射。
  • 臺灣衛星好不容易上了天,突然就「沒影」了
    由臺灣研發的「飛鼠」衛星、「玉山」衛星升空時間一拖再拖,直至1月24日晚23時於美國卡納維爾角基地升空。
  • 臺灣造價56億衛星傳回照片全失焦,功能恐已報廢
    圖為臺灣「福衛五號」衛星發射資料圖。
  • 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
    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日凌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它將在太空向地面發送不可破解的密碼以建立最安全保密的量子通信,並將對微觀...
  • 我國首顆觀日衛星將攜三臺太陽望遠鏡明年升空
    2018年8月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就是一顆繞太陽運行的衛星,也是能近距離觀測太陽的探測器,如今正在再次靠向近日點的過程中,它可以在極近的距離上對太陽的表面進行詳細觀測,是目前功能最強、科技含量最高的太陽觀測衛星。
  • SpaceX 搭載58顆星鏈衛星和3顆對地衛星的火箭發射升空
    SpaceX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成功發射了一枚新的「星鏈」共乘服務,一組「星鏈」網際網路衛星和三顆小型地球觀測衛星,隨後火箭在海上著陸。兩級獵鷹9號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40號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並搭載58顆SpaceX星鏈衛星和位於加利福尼亞的影像公司Planet的三顆小型天星衛星。
  • 被「人」打臉根本不叫事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被衛星打臉
    據報導,臺軍方19日一早在九鵬基地海岸演習。由於擔心日前漁民出海抗議狀況再現,軍方答應當地居民,在演習前可先遞陳情書,遂在8時30分正式演習前由八軍團接下陳情書。但隨後的射擊情況也並不理想。臺軍一開始射出的3發拖式飛彈疑受雨天影響,竟都出現未命中的窘況,此後軍方暫停演習,稱天氣轉晴後演習可望漸入佳境。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升空 將傳送不可破解的密碼
    新華網酒泉8月16日新媒體專電 題: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升空 將傳送不可破解的密碼  新華社記者 喻菲 王聰 楊春雪  中國16日凌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它將在太空向地面發送不可破解的密碼以建立最安全保密的量子通信,並將對微觀量子世界最離奇詭異的現象開展科學實驗研究。
  • 在美國升空的兩顆臺灣衛星,失聯了
    圖源:Space X YouTube頻道由臺灣研發的「飛鼠」衛星、「玉山」衛星升空時間一拖再拖,直至1月24日晚23時於美國卡納維爾角基地升空。但當衛星於25日10時和晚間20時各通過臺灣上空一次時,臺灣基地臺都沒收到衛星傳回信號。臺「太空中心」解釋,可能是衛星信號接收盤架設角度不對或電力不足,將再度嘗試。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太空中心」研發的這兩顆衛星,分別命名「飛鼠」、「玉山」,使用臺科技部門、教育部門高教深耕等計劃經費,每顆斥資逾千萬元(新臺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