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臺灣研發的「飛鼠」衛星、「玉山」衛星升空時間一拖再拖,直至1月24日晚23時於美國卡納維爾角基地升空。但當衛星於25日10時和晚間20時各通過臺灣上空一次時,臺灣基地臺都沒收到衛星傳回信號。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兩顆衛星都使用臺灣科技部門、教育部門高教深耕等計劃的經費,每顆斥資逾千萬元(新臺幣)。衛星「飛鼠」用於觀測電離層電子濃度,偵測地面無線電通訊受幹擾情形,有助改善GPS誤差,提升行動導航功能。衛星「玉山」能追蹤全球船隻航行軌跡,增進交通安全。
圖源:Space X YouTube頻道
報導稱,兩衛星發射過程一波多折,原定1月21日晚間發射,但先後因火箭安全檢查期程延後、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的發射場天候不佳等因素,一連延期三次,終於在24日發射升空。這兩顆衛星與其他國家141顆衛星一起由美國火箭公司SpaceX的火箭「獵鷹九號」搭載升空。
報導稱,臺「太空中心」計算軌道運行時間,兩顆衛星25日上午10時首度通過臺灣上空,但臺灣基地臺收不到信號;25日晚8時再通過,臺學研團隊再次嘗試與他們產制的衛星聯絡仍收不到信號。但臺「中央大學」團隊表示,他們發現有些國外接收站收到兩顆衛星信號,證明衛星們「還活著」。
臺灣「太空中心」主任林俊良解釋稱,耳朵正對著喇叭時聽得最清楚,收不到衛星信號可能是臺灣接受衛星信號的盤面沒有完全面向衛星,或是衛星在太空還轉得不夠久,上頭太陽能電池還沒吸收足夠太陽能,以致電力微弱。他還稱,衛星體積較小,較難從地面捕捉行蹤。
島內網友熱議:「一發射就失聯,相關單位應該介入調查。」「臺灣放衝天炮挺拿手的。」「這次一顆火箭送上143個衛星,該不會只有臺灣的兩顆不行吧?」「把這錢省下來給學生請好老師吧!要不,補貼健保也可以。」「浪費錢,還不如飛天掃帚。」「極可能泡湯哎。」
說到掃帚,就想起這張梗圖
還有島內網友諷刺稱,「所以這次是要推給中共還是要推給國民黨?」↓
有網友說,其實就是地面設備老舊的原因。
還有網友說,「可能變成太空垃圾了」「打水漂了」。↓
此前,臺灣「福衛七號」衛星於2019年6月25日在美國發射,在衛星發射前,臺當局行政部門副負責人陳其邁24日晚間還在社交網站「臉書」發文稱,「這次真的『徵服宇宙』了!」也引來島內網友各種吐槽,稱「基層民眾過的不好,還要花錢搞太空?!」
但「福衛五號」升空後不久傳回臺灣的首批遙測影像卻被發現模糊不清,引發外界對這顆造價56億新臺幣(約合12.4億人民幣)的衛星產生「功能失效」的質疑,當時就有島內網友嘲諷「福衛五號已經是太空垃圾」。
來源:綜合海外網、環球網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黃榮亮
本文由臺海網(ID:taihai101)編輯整理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