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我國臺灣近海突然形成颱風胚胎!
或倒插門登陸!
西太平洋又現「雙颱風胚胎」共舞
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即將生成
我國臺灣近海突然形成颱風胚胎
或倒插門登陸
從8月19日下午14時的
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可以看到
廣西、廣東、海南和臺灣沿海
有大片白色的強對流雲系
而雷達圖也可以看到,南海北部有不少橙紅色回波。這些回波都代表著局地活躍的上升氣流活動,也就是都能下暴雨!就在這些暴雨雲團往東走、穿過臺灣島後,由於種種原因,就形成了一些小漩渦,其中一個漩渦19號突然發展成了颱風胚胎。在日本氣象廳的天氣圖上,有一個熱低的標誌,就是這個突然形成的颱風胚胎,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經是一個熱帶低壓。
那麼肯定有人問了
這個熱帶低壓怎麼走?
雖然它還沒有引起很多人的關注
但它其實已經距離我國很近了
而從目前的預測來看,因為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在8月下旬開始將有所增強並且開始向著我國南方地區推進,這個位於副熱帶高壓邊緣的颱風胚胎將可能被副熱帶高壓重新推向我國臺灣和福建沿海,聯合前面的路徑,將是一種先東北走後掉頭西北走的弧形路徑,也可以稱之為「倒插門」路徑。
除此之外
目前西北太平洋也已出現
「雙颱風胚胎」共舞的局面!
西北太平洋繼颱風胚胎97W生成後
颱風胚胎98W生成
(颱風胚胎98W的動態圖片)
預測2個胚胎中的一個
近期會加強成颱風
也就是說
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
正在生成中
總而言之
颱風千變萬化
目前路徑依舊難測
存在不確定性!
臺灣、福建、浙江、廣東的朋友
都要密切關注
那麼有了這麼多「颱風」
福建接下來的天氣總該涼爽了吧?
小編要告訴你
高溫和雷雨並行
福建的「開水天」還要持續很久
和高溫天氣相比
這兩天的雷陣雨話題更大
雷陣雨還會來嗎?
答案是:會的
近幾日,我省各地午後多分散性的陣雨或雷陣雨
尤其是沿海和南部地區
雷雨天氣除了會帶來大風、強降水之外
還會伴隨著雷電活動的發生
未來三天
全省以多雲天氣為主
沿海和南部地區午後仍多陣雨或雷陣雨的天氣
(如圖↓)
提醒朋友們遇到雷雨天氣時最好減少戶外活動,如果在室外不要靠近高壓電線和孤立的高樓、大樹、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曠的高地上或大樹下躲雨,注意安全。
滿屏的風風雨雨
福建人應該早就習慣了
只希望像今天一樣涼爽舒適的好天氣
再多保持幾天吧~
所有人注意
一年中最「兇險」的34天來了
漳州人坐穩扶好
雖然三伏過去了
我們卻進入了一年中
最為「兇險」的34天時間!
出伏到秋分
8月21日——9月23日
這34天最兇險!
有多兇險?多恐怖?
這34天是一年中
氣溫波動最大、最頻繁的時候
一天中的氣溫跨度
最大可能到10多度
所謂「早上涼颼颼,中午熱死牛」!
而這樣的晝夜溫差
最受影響的就是血壓
極易導致血壓波動
心血管疾病大爆發
夏秋交替期間
是心血管疾病的爆發期
人最怕「一冷一熱」一折騰
很多人就中風、心梗、甚至猝死
記住這5點
才能過好這兇險34日
小編為防大家一冷一熱
血壓和心血管受不了
給大家獻上5點妙計
1
吃得「潤一點」
「出伏」之後,夏季開始真正意義上向秋季過度,氣侯逐漸乾燥,人體的肺氣相對旺盛,同時秋老虎還在發威,「燥」得很,因此要吃得「潤」一點!
這10種滋陰潤燥的食物
2
揉得「勤一點」
早晚溫差大會造成壓差不穩,如果這時勤按揉頭頸部,可以防止血壓突增。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程凱介紹,當你血壓升高的時候,你只要去點揉或者是按壓風池穴、人迎穴,大概5~15分鐘之間的範圍,你的血壓就會有下降的趨勢。
3
喝得「多一點」
這個時候穩定血壓除了按揉穴位外,還可以多喝點「藥茶,理氣潤燥、平穩血壓!
4
睡得「早一點」
出伏以後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這就是老百姓常說的「秋乏」。這時因為經過「晝長夜短」炎熱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現象,特別是老年朋友。
此時如果不改變夏季晚睡的習慣,「秋乏」更容易出現。另外,出伏後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現血壓不穩,引發心血管疾病。
專家介紹,晚上11點到凌晨2、3點,是人體的最佳睡眠時間,錯過這個時間段,睡眠質量就會大打折扣。
一般最好10點半就應該上床睡覺了,特別是凌晨1點到3點一定要入睡,否則對身體會有比較大的損傷。
5
穿得「暖一點」
雖然我們常說「春捂秋凍」,但其實這句話是針對小孩子的,小孩「春捂秋凍」一下更「皮實」,不易生病。
而對於中老年人,特別是老年人,早晚最好要加一件長袖「薄衣」。這樣溫差對於身體的刺激要小的多,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小的多!
來源:東南網綜合龍巖防汛抗旱、東南網漳州、廈門網、福建氣象、中國氣象愛好者、福州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