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又現「雙颱風胚胎」共舞!漳州即將迎來最「兇險」的34天

2020-11-29 閩南日報

最新消息!

我國臺灣近海突然形成颱風胚胎!

或倒插門登陸!

西太平洋又現「雙颱風胚胎」共舞

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即將生成

我國臺灣近海突然形成颱風胚胎

或倒插門登陸

從8月19日下午14時的

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可以看到

廣西、廣東、海南和臺灣沿海

有大片白色的強對流雲系

而雷達圖也可以看到,南海北部有不少橙紅色回波。這些回波都代表著局地活躍的上升氣流活動,也就是都能下暴雨!就在這些暴雨雲團往東走、穿過臺灣島後,由於種種原因,就形成了一些小漩渦,其中一個漩渦19號突然發展成了颱風胚胎。在日本氣象廳的天氣圖上,有一個熱低的標誌,就是這個突然形成的颱風胚胎,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經是一個熱帶低壓。

那麼肯定有人問了

這個熱帶低壓怎麼走?

雖然它還沒有引起很多人的關注

但它其實已經距離我國很近了

而從目前的預測來看,因為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在8月下旬開始將有所增強並且開始向著我國南方地區推進,這個位於副熱帶高壓邊緣的颱風胚胎將可能被副熱帶高壓重新推向我國臺灣和福建沿海,聯合前面的路徑,將是一種先東北走後掉頭西北走的弧形路徑,也可以稱之為「倒插門」路徑

除此之外

目前西北太平洋也已出現

「雙颱風胚胎」共舞的局面!

西北太平洋繼颱風胚胎97W生成後

颱風胚胎98W生成

(颱風胚胎98W的動態圖片)

預測2個胚胎中的一個

近期會加強成颱風

也就是說

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

正在生成中

總而言之

颱風千變萬化

目前路徑依舊難測

存在不確定性!

臺灣、福建、浙江、廣東的朋友

都要密切關注

那麼有了這麼多「颱風」

福建接下來的天氣總該涼爽了吧?

小編要告訴你

高溫和雷雨並行

福建的「開水天」還要持續很久

和高溫天氣相比

這兩天的雷陣雨話題更大

雷陣雨還會來嗎?

答案是:會的

近幾日,我省各地午後多分散性的陣雨或雷陣雨

尤其是沿海和南部地區

雷雨天氣除了會帶來大風、強降水之外

還會伴隨著雷電活動的發生

未來三天

全省以多雲天氣為主

沿海和南部地區午後仍多陣雨或雷陣雨的天氣

(如圖↓)

提醒朋友們遇到雷雨天氣時最好減少戶外活動,如果在室外不要靠近高壓電線和孤立的高樓、大樹、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曠的高地上或大樹下躲雨,注意安全。

滿屏的風風雨雨

福建人應該早就習慣了

只希望像今天一樣涼爽舒適的好天氣

再多保持幾天吧~

所有人注意

一年中最「兇險」的34天來了

漳州人坐穩扶好

雖然三伏過去了

我們卻進入了一年中

最為「兇險」的34天時間!

出伏到秋分

8月21日——9月23日

這34天最兇險!

有多兇險?多恐怖?

這34天是一年中

氣溫波動最大、最頻繁的時候

一天中的氣溫跨度

最大可能到10多度

所謂早上涼颼颼,中午熱死牛」!

而這樣的晝夜溫差

最受影響的就是血壓

極易導致血壓波動

心血管疾病大爆發

夏秋交替期間

是心血管疾病的爆發期

人最怕「一冷一熱」一折騰

很多人就中風、心梗、甚至猝死

記住這5點

才能過好這兇險34日

小編為防大家一冷一熱

血壓和心血管受不了

給大家獻上5點妙計

1

吃得「潤一點」

「出伏」之後,夏季開始真正意義上向秋季過度,氣侯逐漸乾燥,人體的肺氣相對旺盛,同時秋老虎還在發威,「燥」得很,因此要吃得「潤」一點!

這10種滋陰潤燥的食物

2

揉得「勤一點」

早晚溫差大會造成壓差不穩,如果這時勤按揉頭頸部,可以防止血壓突增。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程凱介紹,當你血壓升高的時候,你只要去點揉或者是按壓風池穴、人迎穴,大概5~15分鐘之間的範圍,你的血壓就會有下降的趨勢。

3

喝得「多一點」

這個時候穩定血壓除了按揉穴位外,還可以多喝點「藥茶,理氣潤燥、平穩血壓!

4

睡得「早一點」

出伏以後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這就是老百姓常說的「秋乏」。這時因為經過「晝長夜短」炎熱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現象,特別是老年朋友。

此時如果不改變夏季晚睡的習慣,「秋乏」更容易出現。另外,出伏後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現血壓不穩,引發心血管疾病。

專家介紹,晚上11點到凌晨2、3點,是人體的最佳睡眠時間,錯過這個時間段,睡眠質量就會大打折扣。

一般最好10點半就應該上床睡覺了,特別是凌晨1點到3點一定要入睡,否則對身體會有比較大的損傷。

5

穿得「暖一點」

雖然我們常說「春捂秋凍」,但其實這句話是針對小孩子的,小孩「春捂秋凍」一下更「皮實」,不易生病。

而對於中老年人,特別是老年人,早晚最好要加一件長袖「薄衣」。這樣溫差對於身體的刺激要小的多,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小的多!

來源:東南網綜合龍巖防汛抗旱、東南網漳州、廈門網、福建氣象、中國氣象愛好者、福州新聞網

相關焦點

  • 雙颱風胚胎共舞!西太平洋進入活躍期,3號颱風聖帕要來了?
    3月18日,衛星雲圖記錄下了大洋洲和西太平洋地區的奇妙一幕——在西太平洋和澳大利亞北部地區,大堆雲團正沿著赤道對稱分布,仿佛是「颱風開會」。當然,這些系統不能都叫颱風,位於澳大利亞東海岸地區的那個看起來最強大的風暴是正在發展中的熱帶氣旋「崔佛」,而澳大利亞西海岸那個旋轉的雲圖只是一個普通的熱帶雲團。
  • 西太平洋又雙胚胎共舞,23號、24號颱風或要排隊生成
    但在西太平洋的低緯度洋面上,似乎還呈現出一副夏日風情——11月1日上午11點的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西太平洋從南海到菲律賓以東再到遠洋地區熱帶雲團此起彼伏,呈現出似乎颱風活動還未完全結束的特徵。90W,再往東一些,位於西太平洋遠洋馬紹爾群島附近洋面的熱帶雲團則是颱風胚胎99W,這樣來看,西太平洋現在竟然還是「雙颱風胚胎共舞」的活躍景象。
  • 95W、96W「雙颱風胚胎」共舞,23號颱風科羅旺要生成?
    12月才開始,沒想到西北太平洋地區的颱風胚胎就如此活躍,這可能是超乎大家的想像了,如今已經形成了 雙颱風胚胎,編碼分別為95W、96W,正在共舞,這也是12月西北太平洋地區的第1個(首個)「雙颱風胚胎」。
  • 29號颱風天兔誕生,西太平洋11月出現雙颱風共舞!
    11月22日晚,西太平洋上繼續維持著兩個熱帶系統共舞的景觀,證明著2018年11月下旬的西太平洋颱風活躍期還未結束。它在11月3日在中太平洋誕生,一路向西進入西太平洋,一度被認為在西太平洋遠洋地區消散,但卻仍然穩定的向西穿過了菲律賓群島進入我國南海,幾乎是跨越了整個西太平洋,存活近20天。但這近20天的時間裡,它一直都是颱風胚胎狀態,堪稱「難產」。直到進入南海後才得以命名。
  • 太平洋三胚胎共舞,一個已逼近我國臺灣!
    但很顯然,這不是7號新颱風,因為它的「風眼」結構很快消失,到中午前後已經變成了一團散雲,甚至於氣象機構都沒有給它編號,它其實算是之前颱風胚胎06W消散後殘餘雲系發展起來的系統,但這種系統內部結構其實相對混亂,對於我國來說它只能是給臺灣等地帶來一些雷陣雨天氣。
  • 四颱風七氣旋共舞!西太平洋嚴重超生,多個颱風正撲向我國
    進入盛夏,西北太平洋颱風活動進入高峰期,接二連三的颱風在西太平洋上誕生,並且已有多個颱風影響和登陸我國。目前西太平洋上仍風起雲湧,熱帶雲團大量湧現,多個颱風正在活動。隨著今年17號颱風赫克託在西北太平洋上誕生,目前西北太平洋上組成了壯觀的四個命名颱風共舞的奇觀——南海北部有16號颱風貝碧嘉,正給華南沿海帶來風雨,而日本以南海面有15號颱風麗琵,正在接近日本九州島,我國黃淮地區有已經登陸的14號颱風摩羯,而靠近換日線有剛從中太平洋進入西太平洋的17號颱風赫克託,直觀的顯示了西太平洋目前颱風活動是何等活躍。
  • 西太平洋上多颱風「共舞」
    8月6日下午,隨著西太平洋上10號颱風羅莎的生產,西太平洋多颱風混戰情況再升級,西太平洋形成了8號颱風範斯高、9號颱風利奇馬和10號颱風羅莎三颱風共舞的情形,代表著8月迎來颱風極盛期。而在這當中,9號颱風利奇馬的目前是西太平洋颱風舞臺的主角,8月6日下午,無論是從可見光衛星雲圖上還是紅外雲圖上看,9號颱風利奇馬的對流匯聚到中心,發展成為了密集的核心雲區,
  • 一年中「最兇險」的34天來了,這幾類人千萬注意
    但先別忙著放鬆,前腳剛出伏,又迎來了最為「兇險」的34天,也就是8月21日(出伏)到9月23日(秋分)。在這段時間內,晝夜溫差起伏很大,在忽冷忽熱的強刺激下,最容易誘發潛伏在體內的幾大「殺手」。到底什麼是「秋老虎」?為什麼說這34天如此兇險?今天我們就來見識一下。為什麼說這34天如此兇險?
  • 全球3大氣旋共舞,太平洋「雙胚胎」生成
    3大氣旋共舞,太平洋出現「雙胚胎」,新一輪風暴活躍季要來了?進入5月來,自17級風暴法尼走後,全球海洋算是平靜下來。當然,儘管後來也相繼生成了2個風暴「莉莉」和「安」,但是潛力不咋樣,一個10級強熱帶風暴,一個8級熱帶風暴而已。
  • 91W生成,又是7胚胎共舞,強颱風開始影響北美,新風暴98L倒計時
    91W生成,又是7胚胎共舞,強颱風開始影響北美,新風暴98L倒計時 主雨帶南北轉換,重點湘鄂豫,6胚胎共舞,新風暴98L生成概率90% 一直以來,大陸和海洋,總是氣象變化最主要的兩個區域,
  • 西太平洋七氣旋共舞 2018年颱風季迎來巔峰時刻
    先來回顧下今年最怪颱風的"醉酒"之旅:8月09日上午,「貝碧嘉」前生南海低壓生成8月10日中午,第一次登陸瓊海8月11日中午,第二次登陸廣東陽江8月12日下午,中央氣象臺將其升級為16號颱風8月13日上午,正式命名「貝碧嘉」終於,「貝碧嘉」將於今日(8月14日)結束在廣東近海海域打轉
  • 96W又來了,12月雙颱風胚胎形成,23號颱風可能出現
    12月才開始,沒想到西北太平洋地區的颱風胚胎就如此活躍,這可能是超乎大家的想像了,如今已經形成了 雙颱風胚胎,編碼分別為95W、96W,正在共舞,這也是12月西北太平洋地區的第1個(首個)「雙颱風胚胎」。
  • 三颱風胚胎共舞,新颱風馬上生成!杭州今起開始有雨,接下來……
    沒錯,副熱帶高壓已經過了最強盛時期,顯現出了一些疲弱的跡象。副熱帶高壓從今天開始會緩慢的減弱,雷陣雨的範圍會逐漸的向東擴展,杭州境內出現雷陣雨的概率也會越來越大。22日到23日局部雷陣雨範圍進一步擴大,杭州主城區也將有雷陣雨出現。
  • 西太平洋的三個颱風胚胎在發展…
    進入9月,西太平洋又像8月那樣迅速的開啟了颱風「極盛期」,颱風玲玲、颱風劍魚和颱風法茜三個颱風迅速的在西太平洋上生成,並且兩個給我國帶來了不少影響
  • 西太平洋突然「超生」,三颱風胚胎混戰!7/8/9號颱風或排隊生成
    對於西太平洋來說,這兩天隨著副熱帶高壓的顯著北抬,中低緯度的洋區逐漸由溼潤的季風水汽取代比較乾燥的下沉氣流,大量熱帶雲團開始活躍起來。比如在我國南海,持續發展的季風雲團已經聚合成為了颱風胚胎92W,並且有發展成為今年第7號颱風的潛力,可能在接下來幾天影響我國華南沿海。
  • 新胚胎91W又來了!19號颱風將達17級,20號颱風路徑變化大
    太快了,西北太平洋地區的「新雙颱風」又形成了,同時一個新的颱風胚胎也出現,這意味著今年的颱風活躍期可能才進入到一個巔峰時段,這完全是超出了大家的想像,並且10月出現的颱風已經超出了預期,所以11月大家同樣要注意颱風的發展,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個新的颱風胚胎,編碼為91W。
  • 歷史首次:四颱風+雙藤原,2017年西北太平洋第一個颱風活躍期很不簡單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可點擊右上角的 …,分享這篇文章在我們上篇文章「2017年第一個颱風活躍季到了」發出之後,西北太平洋在短短
  • 颱風即將登陸!漳州今日局部有大雨!多趟列車停運!
    6 日副高加強西伸,降水減弱。 漳州具體預報如下: 3 日:多雲,部分縣市有陣雨,局部大雨;沿海東南轉偏東風 4~5 級陣風 6 級。 4 日:中雨,部分鄉鎮大雨到暴雨;沿海東北轉偏 南風 5~6 級陣風 7~8 級。
  • 埃裡克即將消亡,跨洋風暴弗洛西誕生,韋帕最後一場颱風雨也來了
    埃裡克即將消亡,跨洋風暴弗洛西誕生,韋帕最後一場颱風雨也來了說到8月,氣象界的話題開始「爆」了起來,尤其是北半球的太平洋,成了風暴「話題」的海洋。在這裡,各種熱帶雲團,熱帶擾動,風暴胚胎,颱風胚胎,颱風或颶風相繼生成,各種風暴共舞,「亂成了一鍋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