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牛人完成不可能任務:借退役衛星追上彗星

2021-01-13 騰訊網

原標題:他用衛星軌道向宇宙寫了張借條。玩星星的爺爺,謝謝你曾來過地球

話說....

今天事兒君要說的....

是一個宇航太空界的傳奇老爺爺的故事...

雖然這個故事裡會有一些航天方面的知識 。我會儘量用簡單的語言講述的。

他叫Robert Farquhar,之前在美國NASA工作了幾十年,參與了很多太空探測項目....

他最擅長的,就是衛星軌道的計算... 別人都說,他能把任何飛船送入人們想要送去的任何地方.... 他就是「軌道計算的大師」.....

在NASA裡工作過的人都認識Robert, 都覺得他是全nasa最聰明的人.

他計算的軌道永遠是對的...別人的不可能在他的手裡都能成為現實。

他的想法永遠有很多,NASA裡幾乎每個人都有被Robert拉到一旁,然後被Robert推銷他的古怪想法的經歷....

而且,他的很多奇思妙想,總能奏效...

而在Robert職業生涯裡最傳奇的一次經歷。 還要從當年直接「借走」NASA的一顆衛星說起。

這顆衛星,叫國際日地探測衛星-3, 縮寫叫ISEE-3

這是一顆主要用來探測太陽粒子的衛星.. 當時,主導這個衛星項目的,就是Robert ....

這顆衛星被發射到了一個地球和太陽之間的L1拉格朗日點上的一個叫「光暈」 Halo的軌道上... 在這條軌道上,衛星受到的太陽和地球的引力相抵消,不用耗費什麼燃料就可以在停留在地球和太陽之間相對靜止的運行...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顆被發送到L1拉格朗日點的衛星... 而算出這條「光暈」軌道的人,就是Robert...

這條軌道,就是他當年的博士論文.....

這個探測器在這個點上觀察太陽觀察了5年.... 衛星的使命也即將結束....

然而,在那個時候,全世界的宇航科學家們都在做一件事情: 哈雷彗星。

那時,這顆全世界最著名的彗星馬上就要在1986年回歸地球(每76年才回歸一次)

在那個太空競賽的年代,俄羅斯,歐洲和日本都爭相發射了彗星探測器,準備要在1986年探測哈雷彗星.... 這些彗星探測器提前幾年就開始向哈雷彗星飛奔,史稱: 哈雷艦隊...

然而,哈雷艦隊裡並沒有美國的探測器....

美國表示,彗星任務太花錢,他們不準備去探索.....

然而,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

突然有一天,Robert開出了新的腦洞。

我這顆衛星不是已經完成任務使命了嘛?

不如我直接讓他變個軌道,直接拿去探索哈雷彗星好了。

我計算過了,完全可以去到!

恩,他自己計算出了一個複雜的軌道... 先讓這顆衛星返回地球,環繞N圈,利用月球的重力加速,去追趕彗星.....

讓我們來感受一下他算出的這個軌道

本來衛星一直穩定在1的位置,後來他讓衛星返回地球附近,環繞幾圈,利用月球引力加速,拐了3-4-5-6 好幾圈..... 最後離開地球,在7的位置跟兩顆彗星相遇.....

另一個動畫看是這樣的

放到幾百年前,在牛頓或者克卜勒的年代... 如果有任何一個然敢畫出這樣的軌道的人... 都會受到毫不留情的取笑.... 因為這軌道中的一切,都不符合牛頓和克卜勒定律的基礎...

然而在他的計算和現代科技的結合下,這真的發生了...

他的想法提出後,還沒有得到NASA 100%的同意,他就開始了整個項目.... 既然木已成舟,NASA也只得由得他繼續做下去...

從此,這顆這顆ISEE-3衛星,正式改名叫 ICE(國際彗星探測器)

在他一切精密的計算和計劃下... 他成功了!

1985年的9月.... 在世界上其他所有國家發射的衛星到達哈雷彗星之前... 這顆衛星就已經穿越並探測了一顆叫Giacobini-Zinner的彗星... (正好在哈雷之前路過的另一顆彗星)

又在1年後的1986年.... 探測了哈雷彗星....

(他計算的一條軌道,正好能穿越兩顆彗星的慧尾)

就這樣,他的這顆衛星,不但成了世界宇航史上第一個探測彗星慧尾的探測器,還成為了第一個兩次探測兩顆不同彗星慧尾的探測器。

他靠他的這顆幾乎要退役的衛星,又一次贏得了太空競賽的勝利....

「我們打敗了所有國家,」Robert後來回憶說,「歐洲的航天局,俄羅斯的,日本的。」

連當時裡根總統也給他發來了祝賀信.....

當時有不少還指望著這顆衛星繼續觀測太陽的科學家... 曾經各種寫文章抨擊他,說是他「偷走了他們的這顆衛星」.....

Robert當時回應說... 那不叫偷.... 那叫借! 借知道麼!

因為...

在完成探測彗星的任務之後.... 他又給衛星設定了一條軌道...... 讓它31年之後的2014年重新回歸地球.....

就這麼一條....

恩.... 31年......

這一次.... Robert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真正的才能。

之前大家只知道他牛,沒想到到他居然這麼牛,

之前大家只是知道他鬼點子多,沒想到他真的能把這些鬼點子都實現........

Robert和他的妻子和女兒在ISEE-3衛星前的合影。

在那之後.. 這顆衛星離地球越來越遠... 後來也就斷了聯繫

讓我們再來說說他的另一個傳奇計劃....

那是十年之後的1997年,那一年,他主導了一個叫NEAR的探測項目.... 這是一顆探測一顆名叫愛神星的小行星的探測器.....

Robert設計了一整條探測的軌道.... 精確的,在2000年2月14號情人節這天... 把探測器送入了愛神星的軌道..... 在愛神的重力懷抱裡... 開始圍繞運行..

整個探測器圍繞著愛神星探索了接近一年.... 研究了各種數據.....

在任務即將結束的時候....

Robert.... 又有了新的想法..............

反正既然這顆都已經完成任務了,不如再讓我利用一下.... 直接把它降落到愛神星的表面怎麼樣!

然而.... 只有一個問題....

這顆探測器... 長這樣的...

當時設計的時候.. 就沒準備讓它降落在小行星表面過.....

就沒有設計過任何可以輔助著陸的系統....

它的設備也沒有任何可以抵抗減震的設計.....

不過... Robert顯然已經算計好了一切.......

正當他打算實施的時候.... 他的小心思被他的上司發現了-。-

上司跟他說... 這太扯淡了.... 你想都不要想!

上司擔心這會讓探測器直接墜毀在愛神星表面.... 變成NASA在全球宇航界的笑話....

不過... 了解Robert的人都知道... 這麼一個「No" 在他眼裡就是綠燈的標誌....

最後他說服了上司,他決定實施計劃.. 因為,他早就算好了一切....

這一天... 他在一個節目上宣布了這次著陸的全過程...

還做了一個動畫...

用探測器上的姿態發動機當減速發動機.. 逐漸降低軌道

然後調整姿態,讓探測器側著慢慢降低高度....

(因為姿態發動機在側面... )

繼續讓側面的姿態發動機對著正下方噴氣減速....

最後著陸的樣子.... 大概應該就是這樣.....

2001年2月12號.... 他又成功了.....

在3億多公裡之外,他指揮著沒有任何著陸設備設計的探測器在愛神星上軟著陸成功... 最終著陸的速度只有每秒1.5米....

著陸之後飛船還在不斷發回信號.. 說明完全沒有墜毀,仍在不停工作。

他用這樣的表情向世界宣布了這一切....

當時反對這個計劃的上司也跑來祝賀...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在小行星表面上著陸的探測器..

儘管沒有任何能著陸的設計..

但就是在Robert的精確計算下成功了....

探測器上的儀器得以在距離表面只有20釐米的地方進行各種測量,測量得到的數據比在軌道上測得的精確10倍.... 這是當時的科學家想都沒敢想像的精度.....

探測器還發回了這張照片..

again, 歷史上第一張在小行星表面的照片.....

在愛神星的表面.. 探測器繼續工作了16天... 2001年2月28日,探測器發揮了最後一個信號。 失去聯繫...

Robert, 又一次證明了自己的傳奇......

他參與設計的任務還有很多...

甚至今年早些時候探索冥王星的新視野號的軌道.... 最早也起源於他的一個探索冥王星的想法....

最後....

我們再說一下ISEE-3的後來的故事....

前面不是說到,在探索完了兩顆彗星之後, Robert把它設定了一個31年後會回歸的軌道....

在那之後的很多年裡。。Robert從未放棄過這顆衛星。。 他後來又有了對這顆衛星的很多計劃... 比如在31年後回歸的時候重新啟動飛船發動機,把飛船送回近地軌道,然後用太空梭捕獲掉再帶回地球,當成航天博物館裡的展品...

然而後來太空梭出事退役後.. 這些腦洞計劃也被迫擱淺.....

直到去年的一天...

一夥當年曾經在Robert手下工作過的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想法... 趁著2014年這顆衛星回歸的時候.. 重新跟衛星建立聯絡,啟動飛船發動機,再送回最早飛船應該待的地日拉格朗日點....

再把這顆衛星「還」給當年的地方...

這群科學家找到NASA, 一貫的。 NASA不同意。 過了30年,當年聯絡用的設備早就已經退役... (試想一下現在要找一個20年前的撥盤式電話)他們也不會提供相應的資金。。。

這群人想到了眾籌。

沒想到,他們只用了30天就籌集到了整個計劃所需要的15萬美元...

去年5月份,一個由工程師、程式設計師和一些NASA退休專家和Robert組成的私人研究團隊正式成立...

他們準備利用ISEE-3去年重返地球的機會,再次接觸這艘升空已達37年的老太空飛行器。

他們重新用現代的儀器搭建了當年古老的通信聯絡方式..

又去找了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發射信號...

團隊裡的人表示..

「要知道,Robert是一個言出必行的人。如果他31年前說會盡他所能把他「借」走了衛星歸還原位,那他一定會去嘗試。」

看著他們的努力,NASA甚至破天荒的跟他們籤署了「免償還協議」 ... 基本就相當於可以讓這個民間團隊可以隨意使用這顆已經退役的太空設備..... 這也是第一次,由一個非政府的民間機構全權操控一顆大型衛星...

然而這一次, 沒有成功....

衛星上的氮氣增壓系統無法給推進系統提供足夠的壓力.....

無法點火就無法讓衛星改變軌道... 這一次拯救行動,最終還是失敗了。

2014年8月10日.... 就像Robert在31年前計算的那樣.... 這顆衛星在飛行了31年和幾十億公裡之後.... 準確,回歸地球.. 在距離月球只有15000多公裡的地方擦肩而過..... 飛向了離地球更遠的地方.....

這顆衛星的下一次回歸... 會在17年之後....

然而那時.... Robert 卻已無法再見證。

2周以前.. 2015年10月18日....

Robert在自己的家中因病去世.. 享年83歲...

【謝謝你把我帶回地球.... 我會永遠在那裡,在你幫我設定的軌道上..】

這就是這麼一位大師級航天軌道專家的故事......

----

渣浪越做越渣啥都刷不出來凸:我今晚真是有毛病啊看到最後居然想哭我也是搞不懂我自己了[喵喵]

哎呦喂-起個暱稱煩死了:這一生活的太有意義了!最後迷之感動【也謝謝事兒君完美的講解全看得懂啦!

如果阿配不記得:雖然很長但是真的值得認真一看啊!!人類就是有這樣的人才能一直進步!!又不是要你理解運用了什麼公式原理,連發生什麼事都看不懂的話未免太扯淡了吧[微笑]

晚河_:………這是我今年份的頭蓋骨

dixans:大神!謝謝你曾來到地球!

莢魚:仔細看過全文你們就應該知道事君寫得非常的通俗易懂,我相信他也是考量過才下筆的。然後你們一句「太長不看」,或者「看不懂」就沒了。現在小學生都放假了哦?[拜拜]不是我上綱上線,就你們這種態度,以後還想看有質量的東西,根本就是個笑話好嘛……難怪現在垃圾公眾帳號和營銷號這麼多

MarsMore:唯一一點物理知識建立在閱讀奧術神座的我,看完只覺得老爺子就是個神

Themo-In:儘管我看不懂,但是好牛掰啊

LFW-:看完他的故事想一想再想一想我連萬有引力的題都不會算…………

張叄花兒:好奇怪的空間與時間定律,冥冥之中,好神奇……

Sunny___姍:看完了,看不懂,但覺得好牛逼[doge] 尊重每一個信仰科學並為之努力的人

雖雖yss:感覺那顆衛星好孤獨,好不容易可以回家了卻只是擦肩而過(。•́︿•̀。)

肥魚小罐頭:看到最後鼻子一酸。。。走好!

相關焦點

  • 史上最牛X的軌道專家:借顆衛星玩玩
    我這顆衛星不是已經完成任務使命了嘛? 不如我直接讓他變個軌道,直接拿去探索哈雷彗星好了。我計算過了,完全可以去到! 恩,他自己計算出了一個複雜的軌道。先讓這顆衛星返回地球,環繞N圈,利用月球的重力加速,去追趕彗星。
  • 英牛人挑戰各種「不可能」 一年完成52項任務
    原標題:英牛人挑戰各種「不可能」 一年完成52項任務  英國小夥湯姆·羅斯雖然只有24歲,但他在2015年已經完成了52項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其中,跑馬拉松、獻血、露宿街頭只是小意思,面對一堆急速撲面而來的板球、赤腳走過一條滾燙煤塊鋪成的小路,或者在大庭廣眾之下來一段即興「脫口秀」,那才是真挑戰。
  • 民營商業衛星網際網路科技服務提供商「國星宇航」完成1.5億元A+輪...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7月6日報導 獵雲網近日獲悉,據億歐報導,在成都市委市政府主辦的「2020年成都市新經濟『雙百工程』企業創新發展交流大會」上,
  • 衛星網際網路誕生「新領袖」 國星宇航疫情期間完成1.5億元A+輪融資
    來源:時刻頭條近日,在成都市委市政府主辦的「2020年成都市新經濟『雙百工程』企業創新發展交流大會」上,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星宇航」)董事長陸川博士在主題演講時透露,國星宇航已於疫情期間完成1.5億元A+輪融資,投後估值達10億元,公司成立不到兩年,即快速成長為準獨角獸企業
  • 衛星網際網路企業「國星宇航」完成1.5億元A+輪融資
    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7月7日消息,近日,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星宇航」)宣布已於疫情期間完成1.5億元A+輪融資,國星宇航成立於2018年5月,是一家全球領先的衛星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由原衛星及應用領域高校、科研院所、行業應用及部隊的領軍人才創辦。在不到兩年時間內,國星宇航快速成長為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的準獨角獸企業,並正式啟動B輪融資。
  • 中國民營商業航天首次入軌太空任務圓滿成功!國星宇航研製高性能AI衛星系統「直播地球號」順利升空
    北京時間2019年7月25日13時00分,智能衛星網絡公司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與電子科技大學衛星產業技術研究院聯合研發的第三代AI衛星系統「
  • 成都國星宇航完成1.5億元A+輪融資
    近日,在成都市委市政府主辦的「2020年成都市新經濟『雙百工程』企業創新發展交流大會」上,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星宇航」)董事長陸川博士在主題演講時透露,國星宇航已於疫情期間完成1.5億元A+輪融資,投後估值達10億元,並宣布正式啟動B輪融資。
  • 「國星宇航」完成A+輪融資,明年有望登陸資本市場
    四川在線記者 朱雪黎7月6日,四川民營商業衛星網際網路公司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星宇航」)傳來好消息:該公司已於疫情期間完成1.5億元A+輪融資,投後估值達10億元。企業供圖投資界相關人士透露,國星宇航成立不到兩年即實現盈利。作為國內最快實現主營業務盈利的商業衛星網際網路公司,國星宇航預計將於明年登陸資本市場。
  • 國星宇航陸川:10年內要發射1萬顆衛星
    在6月8日舉行的2020中國數字經濟投融資「雲路演」上,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陸川在現場介紹,公司由原衛星及應用領域高校、科研院所、行業應用及部隊領軍人才創辦,已成功研製發射全球首顆AI衛星。截至2019年12月,國星宇航已順利完成6次太空任務,成功研製並發射了9顆AI衛星。
  • 追了40億公裡,飛船終於抵達彗星,傳回數萬照片並有重大發現
    人類是一群有夢想的動物,從很早的時代開始,我們的祖先就開始仰望星空,幻想星空上的神明。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人類進入了太空探索時代,如今才過去了短短70年。但就在這70年裡,人類已經可以登陸月球,探索火星,探測器已經抵達太陽系的邊緣地帶。雖然太空探索是一項燒錢的無底洞,但世界上許多國家都為此不遺餘力。為了一顆彗星發射探測器,這也是常有的事情。
  • 專注AI衛星賽道,「國星宇航」要讓衛星有「大腦」 | 星際賽
    通過這次發射,國星宇航驗證了AI衛星系統結構設計可行性,也驗證了星地一體化AI處理的關鍵技術,這也代表了國星宇航正式進軍AI衛星研製領域。 截至2020年12月,國星宇航已順利完成8次太空任務,全棧AI衛星網絡技術體系增強了AI衛星的算力,單星算力達到全球同重量衛星算力的1000倍以上。
  • 追了10年,羅塞塔號終於抵達彗星,傳回的照片或藏有秘密!
    追了10年,羅塞塔號終於抵達彗星,傳回的照片或藏有秘密!抬頭仰望天空,這是一片無邊無際的浩瀚星辰。古代人將所有的思緒全部寄托在月亮或者星星中,甚至幻想著星空上的神靈。在上個世紀50年代,人類終於開啟了太空之旅,終於能登上夢寐以求的外太空。
  • 從衛星研發到應用,「國星宇航」如何探索民營商業航天「軌道」?
    成立伊始的國星宇航,很快就在商業航天領域裡展現出了自己的技術實力和優勢。2018年9月5日,「天府軍融一號」與「成都高新一號」兩顆AI試驗星被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全國首次由民營商業航天企業完成「一箭雙星」的發射任務。
  • 殲20、F22也追不上,這款戰機全球無人可攔截,跑得比飛彈還快
    很多人都覺得像殲20、F22這樣的先進戰鬥機應該是速度最快的戰機, 其實有一款戰機並不是戰鬥機,但它的速度快到殲20、F22都追不上。SR-72偵察機是SR-71偵察機的替代品,SR-71一度是美軍的主力偵察機,在SR-71於1998年退役之後,美軍曾通過使用其他型號偵察機搭配衛星與無人機的方式來收集信息,但實際應用效果並不理想,這也使得美軍開始著手研發SR-72偵察機。
  • 國星宇航宣布天使輪融資完成,獲創投媒體36氪頭版報導
    導語:隨著國家政策的日益開放,社會資本開始踴躍進入,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衛星的研製、發射、運營、數據服務等環節,行業應用必將出現井噴之勢。民營商業衛星公司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國星宇航)官方宣布,已完成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獲得深創投、星河產業集團、電子科技大學旗下基金的投資,成功融資數千萬元人民幣。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研發方之一的國星宇航最快明年登陸...
    過去兩年間,國星宇航完成了三輪融資。目前公司實現了盈利,是中國最快實現主營業務盈利的商業衛星網際網路公司。鈦媒體App了解到,國星宇航預計將於明年登陸資本市場。2018年9月,國星宇航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天使輪,由深創投、電科投資、電子科技大學等參投;2019年5月,國星宇航完成A輪1億元人民幣融資,萬科領投,合興基金、成都技術轉移集團、成都弘宇等跟投;2020年7月,公司完成了1.5億元A+輪融資,洪泰基金、星河集團領投,深創投、新疆交建集團、廣鑫發展、新世界策略,四川康建跟投,投後估值達10億元
  • 變廢為寶:退役通信衛星再利用
    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副總裁陸綏熙介紹,在地球赤道同步軌道上有眾多同步通信衛星,因火箭推力的限制,衛星攜帶的調整衛星位置及姿態的燃料有限,當燃料消耗殆盡時,同步通信衛星的使用壽命也將結束。 衛星公司為了保證客戶業務不被間斷,能連續運行,必須在衛星壽命結束前的一段時間裡,發射新的同步通信衛星去替換壽命末期的同步通信衛星,完成衛星的新老更替。
  • 《星際戰甲》彗星任務節點位置分享 水星彗星任務節點介紹
    導 讀 《星際戰甲》新手都需要完成一系列的星球樞紐任務才能開啟下一個星球的地圖,但是遊戲中對萌新的任務指引是在差強人意
  • 屬牛人對有能力的人十分敬仰,而且享受到了一種化學物質!
    屬牛人對有能力的人十分敬仰,而且享受到了一種化學物質,假如和一些能力較一般的生肖結婚,結婚後很容易就陷入油鹽醬醋的困惑中,兩夫妻會為更好的金錢而爭吵,甚至互相猜忌,那麼如果遇到了屬牛人,結果又會不同,屬牛人具有很明顯的進取心,各方面的能力也很突出,而且在一般情況下,能讓直系親屬過上很好的日常生活
  • 印度完成極地衛星運載火箭發射,為今年首次發射衛星
    IT之家 11 月 8 日消息 距離 2021 年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作為一直夢想成為航天大國的印度,完成了今年第一次宇航發射任務,同時也可能是最後一次。當地時間 11 月 7 日 17 點 32 分,印度於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將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 (PSLV)發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