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首顆自製衛星「福衛五號」將於8月在美國升空
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華夏經緯網7月1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首顆自製衛星「福衛五號」將在8月 據報導,臺灣科技部門表示,「福衛五號」是臺灣首枚自主發展的高解度光學遙測衛星,由財團法人臺灣實驗研究院臺灣太空中心規劃,結合島內微像公司及「中央大學」等產學研50餘團隊共同研發,可提供解析度黑白兩米、彩色
-
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
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日凌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它將在太空向地面發送不可破解的密碼以建立最安全保密的量子通信,並將對微觀...
-
韓國發射首顆軍事通信衛星
報告指出,美國在南海和東海地區與中國戰略競爭的具體目標包括,將更多的軍事人員、設備和物資轉移到東海據點,在東海附近進行島嶼建設活動,以及在東海聲明防空識別區等。 能源 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重啟多用途快中子堆項目 據中國能源研究會核能專委會11月27日消息,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發布聲明稱,將重啟多用途快中子研究堆(MBIR)建設項目。
-
臺灣首顆自主研發衛星「福爾摩沙」五號明年將發射
圖: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1月17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首顆完全自主研發的「福爾摩沙」五號,及臺灣與美國合作的福衛七號兩顆衛星,明年將發射升空,前者為高解析度遙測衛星,後者每天可提供八千點全球大氣數據,將提升救災與氣候觀測準確率。
-
4.2萬顆星鏈衛星成美國太空霸權先鋒!軍事用途將讓美軍戰力提高
2019年5月24日,SpaceX公司成功使用獵鷹9火箭以「一箭60星」的方式將星鏈衛星送入了預定軌道,這大大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按照原計劃,馬斯克將在未來組建一個由1.2萬顆「星鏈」衛星組成的巨大網絡,但之後馬斯克認為1.2萬顆的數量不能滿足需要,便將其提高至了4.2萬顆。
-
境外媒體關注首顆量子衛星發射 中國邁向航天大國
參考消息網8月16日報導 境外媒體稱,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中國發射升空。據大陸媒體報導,利用量子的特性,可以製作出最安全的密鑰,讓目前的資訊傳輸變得更安全。中央社臺北8月15日報導,大陸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將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一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這顆量子衛星是一個立方體,高1.7米左右、重640公斤。內部構造分成上下兩層,下層是衛星的常規裝置,上層是和實驗相關的量子衛星的核心裝置。
-
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 命名為「墨子號」
2016年8月14日消息,我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即將於本月中下旬擇機發射升空,目前這顆衛星在發射前的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本文圖片均為 東方IC 圖 央視新聞微博@央視新聞 8月15日消息,我國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當天被正式命名為「墨子」。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近日,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搭載的我國首顆量子衛星「墨子」,即將升空。
-
日本發射神秘中繼衛星,刻意迴避軍事用途
【環球網軍事頻道】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和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9日下午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了「H2A火箭43號機」,搭載了日本用於直播偵察和收集數據的「數據中繼衛星1號機」,以及JAXA的「光數據中繼衛星」。
-
首顆軍用衛星發射,有助於製造洲際飛彈
據伊朗官方媒體塔斯尼木通訊社報導,伊朗「信使」三號運載火箭於當地時間4月22日中午成功將首顆軍用衛星「光明號」,送入預定軌道,該顆衛星是伊朗成功發射的首顆軍用衛星。同日14時,《德黑蘭時報》發布觀測報導證實這一消息的真實性,這意味著該顆軍用衛星已經正式開始工作。
-
中國將發射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利用雷射天地通信
央廣網北京2月16日消息(記者馬喆)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017年,我國計劃發射實踐十三號、中星9A、實踐十八號等6顆通信衛星。其中,實踐十三號將於今年4月發射。目前,全球範圍內由我國製造的在軌運行的通信衛星多達24顆。
-
日本發射神秘中繼衛星,對其軍事用途避而不談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章節】日本29日用H2A火箭從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了一顆數據通信衛星,以便「在應對自然災害時能夠更快速地進行通信」。不過外界認為,該衛星更重要的意義是可以用於支援其偵察衛星回傳機密信息,但日本卻對其軍事用途避而不談。
-
我國發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成功發射! 「電子科技大學」微信公眾號11月6日消息:11月6日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戳視頻,一起看震撼發射現場!
-
齊魯星座平臺將發射10顆左右遙感衛星 世界首顆雷射互聯遙感衛星10月發射
人造衛星是重要的信息基礎設施,當前,全球各個大國都在大力發展衛星應用產業。2019年7月30日揭牌的山東產研院肩負創造引領性產業業態的重任,齊魯星座平臺就是山東產研院重點搭建的平臺之一。衛星按用途分類可分為通信衛星、導航衛星、遙感衛星,齊魯星座平臺布局的是星間雷射互聯的遙感衛星。
-
印媒: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 觀測美國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 印媒稱,中國計劃發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據《印度快報》網站2月11日報導,中新社援引衛星研發團隊首席科學家李德仁的話稱,「珞珈一號」01星重約10千克,由武漢大學負責研發。
-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即將發射 量子通信衛星概念股暴漲
我國首顆,也是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即將在本月中旬擇機發射。該消息曝光後,今日量子通信板塊受到市場熱捧,人氣旺盛,量子通信概念股持續大漲,這應該是今日市場最大的熱點。短線投資者可關注浙江東方、三力士、神州信息。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 太赫茲通信技術領先全球
今天對於四川來說是一個不尋常的一天,就在今天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 太赫茲通信技術領先全球長徵六號此次發射任務重大,除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同時還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長徵六號火箭的國際訂單)和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太原號」科普衛星(八一03星)送入同步軌道。提到6G很多網友表示已經跟不上科技進步的步伐了,有很多網友表示:科技發展這麼快了,5G都還沒用上呢。
-
成功發射!SpaceX的58顆Starlink衛星和3顆行星衛星成功入軌!
是的,就在今天,SpaceX成功地將其首次「乘騎共享」任務送入軌道,發射了一批新的58顆Starlink網際網路衛星和3顆小型地球觀測衛星,然後鎖定了一枚「獵鷹9號」火箭在海上著陸。此次發射是本月迄今為止的第二次星際鏈路任務,另外一次發射計劃不早於6月22日。
-
中國首顆科普視頻衛星成功發射
中國首顆科普視頻衛星成功發射 衛星所獲的海量遙感視頻、圖片數據將被製作成科普視頻9月15日,我國首個由網際網路公司嗶哩嗶哩(簡稱B站)定製、用於科普傳播的視頻遙感衛星——「嗶哩嗶哩視頻衛星」 成功升空。該衛星由中國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發射,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該視頻衛星入軌後,將與此前發射的16顆「吉林一號」衛星組網,為政府、行業以及「一帶一路」沿線用戶提供更加豐富的遙感數據和產品服務。
-
中國發射首顆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
中國發射首顆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 2018-02-02 19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2日15時51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將包括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在內的7顆衛星送入太空。
-
鵲橋號發射成功 將成為世界首顆連通地月中繼衛星
鵲橋號發射成功 將成為世界首顆連通地月中繼衛星 2018-05-21鵲橋號研製方表示,順利發射和在軌應用後,鵲橋號將成為世界第一顆連通地月的中繼衛星、第一顆地球軌道外專用中繼通信衛星、第一顆在地月拉格朗日L2點上採用Halo軌道的衛星,這是中國在月球探測領域的新突破,標誌著中國將率先掌握地月中繼通信技術。5月21日5時28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圖為發射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