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tellogic成功發射10顆亞米級遙感衛星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6日11時19分,Satellogic衛星公司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十星」的方式,通過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將10顆NewSat系列亞米級遙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全球首顆夜光遙感衛星或將今年發射
原標題:全球首顆夜光遙感衛星或將今年發射 本報記者 劉志偉 通訊員 吳江龍 2015年武漢大學就放出要研發「珞珈一號」科學實驗衛星消息。直到今年2月3日隨著「珞珈一號」02星工程協調會在武漢召開,「珞珈一號」衛星再次曝光。意味著「珞珈一號」衛星漸行漸近。
-
這所大學將發射世界首顆20kg量級亞米級高解析度遙感衛星
來源:經濟日報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大連理工大學宣布將發射世界首顆20kg量級亞米級高解析度遙感衛星,並面向全球校友為衛星徵名。據介紹,該衛星計劃於2021年發射。作為大連理工大學的首個科學衛星項目,該衛星將在軌開展海洋科學觀測、海上交通監測與分析等科學任務,並驗證新型電推進技術。「隨著電子信息、光學、新材料等技術的高速發展,幾十公斤的微納衛星已經可以實現10年前幾百公斤衛星才能實現的功能。」夏廣紹說。
-
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
開啟量子通信新時代 新華網 2016年08月17日 10:46隨著我國 發射的世界上 首顆量子科學實驗 衛星「墨子號」的順利升空, 中國將成為 全球第一個實現 衛星和地面之間量子通信的國家,我國將實現「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的...
-
印媒: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 觀測美國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 印媒稱,中國計劃發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據《印度快報》網站2月11日報導,中新社援引衛星研發團隊首席科學家李德仁的話稱,「珞珈一號」01星重約10千克,由武漢大學負責研發。
-
中國成功發射首顆地球同步軌道高解析度遙感衛星
中新網西昌12月29日電 (記者 張素)12月29日0時04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四號」衛星。這是中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高解析度遙感衛星。
-
中國首顆極地遙感專用衛星「深圳造」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聞坤/文 吳鎧峰/圖)昨日,「三極遙感星座觀測系統」的首顆試驗衛星——京師一號(全球變化科學實驗衛星系統)在深圳包裝入箱,預計今年9月發射升空。衛星通過每天對極地區域的全覆蓋觀測,服務國家北極航道開發和環境保護。
-
我國即將發射世界首顆亞米級遙感衛星,期待!
2020年4月24日,這是我國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在這個非常有意義的日子,大連理工大學傳來捷報,宣布首顆科學衛星項目正式啟動,並且將於明年完成發射,我國航天事業又迎來閃亮的高光時刻!據了解,該星是世界首顆20kg量級亞米級高解析度遙感衛星,目前全世界的遙感衛星中,沒有一顆能在它之上。這科衛星重量僅有21kg,卻能夠達到優於1m的解析度,這個實力放眼全球是同重量級別的遙感衛星中當之無愧的第一!
-
我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亞米級超大幅寬光學遙感衛星「紅旗一號-H9」
1月15日10時5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紅旗一號-H9」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紅旗一號-H9」衛星是由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型高性能光學遙感衛星,這顆衛星不僅創下了在亞米級解析度下幅寬最大的世界紀錄,而且也是該公司首次研發的「噸」級大衛星,技術上實現新突破。
-
...明年要發射 該星是世界首顆20kg量級亞米級高解析度遙感衛星
衛星模型圖。衛星採用12U立方星結構,體積為20cm×20cm×30cm,重量為21kg。能夠提供大於100W的電能,配備全新研發的某型電推進裝置。圖受訪者提供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大連理工大學首顆科學衛星項目正式啟動。2021年將完成衛星正樣的製造與測試,2021年底前擇機發射。
-
2020年全球遙感衛星發射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商用遙感衛星佔比...
2018年全球遙感衛星發射數量為164顆,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16日,全球遙感衛星發射數量為82顆。近三年來,全球遙感衛星發射數量有所下滑。國外商業遙感衛星產業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並逐漸成熟,目前已形成了美國的Landsat系列、WorldView系列、GeoEye系列等衛星星座為代表的商業遙感衛星服務體系。
-
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珞珈一號」將於明年發射
11月16日,湖北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李熙向記者介紹,武漢大學團隊與相關機構共同研發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的衛星「珞珈一號」已通過論證,預計明年底將發射升空。 該衛星搭載了高靈敏度夜光相機,其精度將達到地面解析度100米,夜間能看見長江上所有亮燈的大橋,屆時將獲取精度遠高於當前美國衛星的夜景圖片。該衛星將面向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監測中國和全球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為政府決策提供客觀依據。同時,該衛星將搭載導航增強載荷,用於開展低軌衛星增強「北鬥」等高軌導航衛星的試驗。
-
SpaceX之後B站也要上天 6月發射遙感衛星 已有A股公司布局這一領域
來源:財聯社本周一(6月1日),視頻網站嗶哩嗶哩(下簡稱「B站」)發布推介視頻,宣布將於6月下旬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一顆名為「嗶哩嗶哩視頻衛星」的遙感衛星,衛星所獲的遙感視頻、圖片數據將用於B站科普,內容將包含科技、人文、歷史、地球、公益、教育等多個領域,並為B站用戶定製拍攝任務。
-
大連理工大學首顆衛星即將發射,成世界首顆!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大連理工大學首顆科學衛星項目正式啟動。2021年將完成衛星正樣的製造與測試,2021年底前擇機發射。Small Bright Eye飛行任務(衛星正式名稱將會面向大連理工大學全校師生以及校友進行徵集)是世界首顆20kg量級亞米級高解析度遙感衛星。該衛星採用12U立方星結構,體積為20釐米×20釐米×30釐米,重量為21公斤。
-
衛星民企天儀研究院成功發射3顆衛星,迄今已發18顆衛星
12月7日16時52分,由民營衛星企業天儀研究院自主研製的天儀TY16/17及天儀TY18三顆衛星搭載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
中國計劃今年發射全球首顆夜光遙感衛星,助力宏觀經濟分析
雷鋒網消息,由武漢大學多個院士領銜研發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珞珈一號」衛星(包含01星和02星),01星在今年底發射,02星預計在2019年發射,用以驗證雷達衛星多角度成像模式。據衛星研發團隊首席科學家李德仁院士說,「珞珈一號」01星重約10千克,將側重於應用夜光遙感技術,目前研製進展順利,發射後將為宏觀經濟分析、「一帶一路」建設決策等提供數據。01星搭載了高靈敏度夜光相機,其精度將達到地面解析度100米。「夜間可看見長江上所有亮燈的大橋,獲取精度高於當前美國衛星的夜景圖片。」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李熙說。
-
中國首顆民用高光譜業務衛星成功發射
記者 | 彭強1界面新聞從自然資源部獲悉,9月12日11時26分,長徵四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將5米光學業務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國內首顆自主建造並成功運行的民用高光譜業務衛星。它將運行於太陽同步軌道,設計壽命為五年。高光譜業務衛星的主要特點是採用了高解析度成像光譜儀。目前,這類衛星大多為軍方發射,民用類較少,主要用於大氣、海洋和陸地探測等。
-
我國成功發射首個民用高分光學業務星座,委遙感衛星二號項目交付
3月31日11點22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託舉高分一號02、03、04星發射升空。隨後,三顆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發射的高分一號02、03、04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所屬的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抓總研製,是我國首個民用高解析度光學業務星座。該星座具備多種運行模式,具有高質量、高效能成像的優勢,可實現3星15天全球覆蓋、2天重訪,長期、連續、穩定、快速地獲取全球2米全色、8米多光譜影像。
-
中國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2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2020年10月26日23時1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天啟星座06星。
-
全球商業遙感衛星行業分析,美國航天遙感能力最強
目前,衛星是遙感的最主要平臺之一,除此以外,遙感平臺還有:①地面遙感平臺,如固定的遙感塔、可移動的遙感車等;②航空遙感平臺,如各種固定翼和旋翼式飛機、系留氣球、自由氣球等。2016年,世界各國共進行了88次運載火箭發射,其中85次成功,2次失敗,1次部分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