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12點 | 國際空間站出現空氣洩漏,洩漏點或在美國艙段;美國對高度可調節桌面及其組件發起337調查

2020-08-27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編輯:周宇翔

1丨國際空間站出現空氣洩漏,洩漏點或在美國艙段

海外網消息,當地時間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其博客上宣布,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水平出現上升,站內3名太空人將暫時進入俄羅斯分區規避,地面控制人員則在加緊確認解決方案。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導,NASA表示,美國和俄羅斯的航天部門正在「制定計劃以隔離、確認和修復洩漏源」,當前洩漏水平仍處在標準範圍內,「不會對太空人或空間站帶來危險」。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洩漏源可能在空間站的美國分區。俄新社也表示,為了確定問題所在,太空人和地面控制計劃將所有艙門關閉,對各艙氣壓進行持續監測。

2丨美國對高度可調節桌面及其組件發起337調查

商務部網站消息,8月18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決定對高度可調節桌面及其組件(Certain Height-Adjustable Desk Platforms and Components Thereof)發起337調查。該調查由美國Versa Products公司於7月20日依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規定向ITC提出,指控對美出口、在美進口和在美銷售的上述產品侵犯其專利權,請求ITC發起337調查,並發布普遍排除令或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

3丨午評:滬指半日漲0.78%,創業板指漲2%,大消費強勢領漲

每經AI快訊:北京時間8月21日11:30,上證指數午盤漲0.78%,深證成指漲1.51%,報收13522.25點,創業板指漲2%,北向資金半日淨流入19億元。盤面上,食品飲料、機場航運、雲遊戲、消費電子等板塊漲幅居前。

4丨深圳:8月26日啟用深圳蓮塘/香園圍口岸的貨檢通道

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辦8月21日消息,經粵港兩地政府協商,現定於2020年8月26日16:00時起,正式啟用深圳蓮塘/香園圍口岸的貨檢通道和相關服務設施,通關時間為每日7:00時至22:00時。經批准豁免入境隔離的跨境貨車司機可持有效期內相關證件,駕駛粵港跨境運輸公司貨車通過蓮塘/香園圍口岸通關往返粵港兩地執行跨境運輸業務,暫不需辦理蓮塘/香園圍口岸的出入境口岸批註。

5丨嘉陵江、長江重慶主城段洪水已開始回落 水位仍超保4米以上

據央視新聞,嘉陵江、長江洪水正逐漸消退。在持續超過1天的回落後,磁器口、菜園壩、朝天門、寸灘各站點水位仍超保4米以上。重慶主城段洪水仍持續處於高位波動運行。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國際空間站出現空氣洩漏,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
    國際空間站出現空氣洩漏。據了解,在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博客上表示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水平出現了上升。知情人士稱,國際空間站上發生輕微空氣洩漏,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但太空人安全不受威脅。
  • 國際空間站發生空氣洩露,洩漏點在美國艙段,它還能安全退役嗎?
    根據中國新聞網網8月21日報導,國際空間站上再次發生輕微空氣洩露,並且這次的洩露點很可能是在美國艙段。其實這並不是國際空間站第一次出問題,早在2018年就發生過一次空氣洩露。在2018年8月航天員在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上發現了一個非自然形成的小孔,太空人將這個小孔封上了。之後俄航天集團的調查委員會經過調查,排除了飛船在地面受損的可能,但是最終這個小孔究竟是如何出現的至今依舊沒有調查清楚。
  • 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空氣洩漏 洩漏點或在美國艙段
    中新網8月21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21日報導,知情人士稱,國際空間站上發生輕微空氣洩漏,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但太空人安全不受威脅。資料圖:美國太空人克里斯多福·卡西迪(左)和羅伯特·本肯在國際空間站,準備太空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據報導,這名知情人士還稱:「國際空間站上發現輕微空氣洩漏。
  • 俄航天集團:尋找國際空間站空氣洩漏點期間太空人將在俄方艙段隔離三天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8月20日消息 俄羅斯航天集團向衛星通訊社表示,在尋找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空氣洩漏點期間,太空人將在俄羅斯艙段隔離三天。© 照片 : ROSCOSMOS俄航天集團表示:「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總控小組表示,空間站上的太空人8月21日將轉移至俄『星辰』號服務艙,隨後將對美國艙段進行控壓。」上述決定是與美方共同作出的。
  • 國際空間站突發意外事故,各艙門被緊急關閉,洩漏點或在美國分艙
    儘管如此,在競爭中卻也不乏的合作,國際空間站就是多國開展航天合作的最主要成果。在國際空間站建成的這幾十年間,人類在裡面進行過多次極具意義的科研活動。然而在最近,國際空間站卻出現了一些問題,發生了一起突發事故。
  • 國際空間站漏氣了,可能在美國艙段……
    美國宇航局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20日發表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為何會突然漏氣?會帶來哪些危害?空間站3名太空人將關閉各艙艙門,集中在俄羅斯艙段待3天,直到24日晚間,同時與飛行管理中心聯合進行閉艙壓力檢查,以尋找美國艙段漏氣源頭,官方預計下周末之前可得出結果。
  • 國際空間站每天洩漏空氣1.4公斤,俄羅斯艙段成罪魁禍首,美國NASA如釋重負
    國際空間站是人類在太空最大的人造物體,這是一個國際合作的項目,不過在開發之初就將中國撇除在外了。從2020年開始,國際空間站就飽受空氣洩漏的困擾,實際上從公2019年開始就有空氣的洩漏,只是當時僅有0.3公斤的空氣從國際空間站洩露,到了2020年8月份則是猛增到了5倍左右。
  • 國際空間站出現空氣洩漏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0日在其博客上宣布,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水平出現上升,站內3名太空人將暫時進入俄羅斯分區規避,地面控制人員則在加緊確認解決方案。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導,NASA表示,美國和俄羅斯的航天部門正在「制定計劃以隔離、確認和修復洩漏源」,當前洩漏水平仍處在標準範圍內,「不會對太空人或空間站帶來危險」。
  • 國際空間站上空氣洩漏點終於被找到
    國際空間站上空氣洩漏點終於被找到本周一晚上,美國宇航局的飛行控制人員叫醒了國際空間站上的三名太空人。美國宇航局方面周二上午透露:"正在進行額外的工作,以準確定位洩漏源。"美國宇航局表示,進一步的調查顯示,洩漏 "在目前的洩漏率下,不會對機組人員構成直接危險,只會對機組人員的日程安排產生輕微的偏差"。這是因為洩漏實際上並沒有突然發生變化,本周檢測到的轉變原來與空間站上的 "臨時溫度變化 "有關。
  • 國際空間站出現輕微空氣洩漏 本周末將關閉艙門尋找源頭
    看看新聞Knews綜合2020-08-21 10:538月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cosmos)表示,國際空間站的3名太空人本周將在俄羅斯艙段度過周末,以尋找可能存在於美國艙段的空氣洩漏源頭。
  •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國際空間站出現空氣洩漏 所有艙門將被封閉排查
    來源:海外網國際空間站(圖源:NASA) 海外網8月21日電當地時間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其博客上宣布,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水平出現上升,站內3名太空人將暫時進入俄羅斯分區規避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導,NASA表示,美國和俄羅斯的航天部門正在「制定計劃以隔離、確認和修復洩漏源」,當前洩漏水平仍處在標準範圍內,「不會對太空人或空間站帶來危險」。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洩漏源可能在空間站的美國分區。俄新社也表示,為了確定問題所在,太空人和地面控制計劃將所有艙門關閉,對各艙氣壓進行持續監測。
  • NASA 開始查找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
    NASA 正在查找國際空間站上小的空氣洩漏點。儘管短期內不會有危險,但63 徵程站裡面的工作人員還是會在空間站的俄羅斯分站模塊裡面度過周末。少量的空氣總是會洩漏出去,時常需要氮氣和氧氣罐的再增壓。而這是通過補給任務運送到空間站的。空間站的氣體洩漏是在2019年9月份首先發現的,但它並不影響空間站的正常操作。空氣的洩漏這幾個月來,既沒有加速,也沒有觸發報警,所以NASA科學家一直在監控洩漏的同時,處理著優先級更高更緊急的任務。近幾個月,空間站裡的科學家非常忙。
  • 國際空間站警報響起,美國艙段空氣洩露嚴重,緊急時刻要看俄羅斯
    國際空間站是一個國際合作的項目,美國和俄羅斯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兩個合作夥伴,長期以來美國和俄羅斯的太空人主要負責國際空間站的值守。雖然國際空間站冠名「國際」,不過該項目一開始就是把中國撇除在外的,除了美國和俄羅斯的積極參與之外,包括日本和歐洲航天局都是國際空間站的合作夥伴,國際空間站是人類在太空的最大的建築,該空間站是由多個艙段構成,主要是美國和俄羅斯的組建,其餘還有日本的艙段等,在8月19日就有一艘日本發射的無人貨運飛船脫離國際空間站進入大氣層焚毀。
  • 美航天局稱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不對乘組構成威脅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華盛頓消息 美國航天局20日發布消息稱,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目前對乘組不構成威脅,本周末將排查漏氣的太空艙,預計下周會有初步結果。© 照片 : CC BY-NC 2.0 / Roscosmos俄航天集團:在尋找國際空間站空氣洩漏點期間太空人將在俄方艙段隔離三天美國航天局回顧指出,國際空間站2019年11月首次發現空氣洩漏速度略高於正常值的跡象,
  • 國際空間站出現空氣洩漏 所有艙門將被封閉排查
    來源:海外網國際空間站(圖源:NASA)海外網8月21日電當地時間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其博客上宣布,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水平出現上升,站內3名太空人將暫時進入俄羅斯分區規避,地面控制人員則在加緊確認解決方案。
  • 美國空間站發生洩漏事故,並且已經持續一年
    美國宇航局及其俄羅斯合作夥伴羅斯科斯莫斯(Roscosmos)將嘗試在本周末在國際空間站上發現一處小洩漏,這導致空氣在過去一年中從國際空間站更快地釋放出來。 目前,該站的三名機組人員將在周末停留在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部分,而美國宇航局正試圖將洩漏源與太空飛行器的其他部分隔離開。
  • 日漸老化的國際空間站,離退役還有多久?
    由於國際空間站上的美國艙段出現了空氣洩漏的情況,在空間站上駐守的3名航天員,作為地球以外僅有的人類,都被緊急集中到了空間站上的俄羅斯艙段內。當時,美國宇航局及其國際合作夥伴就發現空間站的漏氣速度略高於標準值。然而由於那時候正值其「繁忙季」——航天員要進行各種太空行走,還要準備SpaceX公司的龍飛船進行首次載人任務等,這個問題一直被壓著沒有好好處理。美國宇航局認為,氣體洩漏並不是一個特別急迫的問題,畢竟空間站上還常備有氣罐,可以不斷補充洩漏的氣體,維持空間站內氣壓的穩定。
  • 國際空間站出現意外事故,各艙門被緊急關閉,洩漏點或在美國分艙
    目前國際空間站是太空上最大的運行平臺,該平臺是一個擁有現代化科研設備以及可以開展大規模的科研活動和應用學科研究的綜合實驗室。在該平臺中,各國可以在太空中特有的環境下進行實驗,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貢獻出巨大的力量。目前,該空間站由美國、俄國、歐洲、日本以及加拿大共同運營。然而,就在近一段時間,該空間站發生了一起特殊事故。
  • 國際空間站出現問題,美國艙段發生故障,太空人逃向俄羅斯艙
    國際空間站的存在,就是我們拉近與太空距離的主要方式之一。國際空間站是目前在軌運行最大的空間平臺,在微重力環境下開展科學實驗研究提供了大量實驗載荷和資源,支持人在地球軌道長期駐留。然而不久之前,國際空間站卻出現了嚴重問題。
  • 因此,國際空間站再次洩漏空氣,看來時間快到了
    位於數百公裡高度的地球軌道上的國際空間站(ISS)並非完全密封。每天,機艙都會損失少量的空氣,並進行仔細監控,以便維持可居住的大氣壓並識別洩漏。目前的國際空間站機組人員沒有任何危險,但美國宇航局太空人指揮官克裡斯·卡西迪(Chris Cassidy)和羅斯科斯莫斯(Roscosmos)的太空人伊凡·華格納(Ivan Vagner)和安納託利·伊萬尼辛(Anatoly Ivanishin)將不得不在周末進入Zvezda服務艙,同時任務控制部搜尋洩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