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島曾是中國最大島嶼,足以改變世界格局,如今已屬於外國!
文/歷史小掌門
每個國家都非常需要的戰略部署,就是太平洋出海口,足以改變世界格局的存在。但是早些年的中國,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當時主要是受清朝閉關鎖國的影響,再加上戰亂連連,哪裡顧得上出海口的重要,所以,即便在明朝時期有鄭和下西洋,中國也完全沒有意識到出海口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但是,曾經真的有一塊屬於中國的土地,原本是可以做出海口的,這個地方叫「庫頁島」,此島曾是中國最大島嶼,面積比兩個臺灣還大,如今已屬於外國。俄羅斯稱為「薩哈林島」,但這個名字也是俄羅斯音譯滿語而來的。而日本把「庫頁島」稱為「北蝦夷地」或「樺太」。
這就說明在日本,「庫頁島」被稱為「樺太島」,但是這個名字翻譯過來的意思,卻是「唐人島」,日本人應該自己也明白這個島是屬於中國的,再說了「庫頁島」這個名字本就是唐朝時期命名的,一直沿用至今。
而且,除了名字,「庫頁島」在法理上也切切實實的屬於中國。在1689年,清政府與沙皇俄國籤訂了《尼布楚條約》,這也是中國籤訂的第一個關於國土邊境條約。
這條條約也清清楚楚的劃分出了,當時的中國和俄國兩國東部的邊界,籤訂了黑龍江個烏蘇里江流域,而且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區域,都屬於中國領土。雖然課本上都說這是條平等條約,但其實當時的清政府割讓了大片的土地給俄羅斯。
在隨後的幾十年裡,俄羅斯和日本都慢慢地意識到「庫頁島」這個地方,在戰略部署上的重要性,又一心都想搶回來。到了1789年,沙俄便開始真正的「動手」了,對島上居住的中國族群實行驅逐,然後大肆修建自己的建築。
之後,清政府又被逼迫著籤下了《中俄璦琿條約》和《中俄北京條約》,這兩條屈辱條約,讓中國喪失了100多萬平方公裡的領土,這裡面自然是包含了庫頁島這個太平洋出海口,就白白的給了俄國。自此,島上的中國人也都被趕走完了,並且在法律上這個地方也徹底的不屬於中國了。
再後來,日本和俄國打仗,俄國戰敗了,這塊日本也盯上好久的地方,就歸日本領土了。一直到二戰結束前,這塊土地都是日本的。二戰結束後,蘇聯又把庫頁島要走了。從那之後,庫頁島就一直都歸俄羅斯所有了。
之所以每個國家都想得到這個地方,首先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和土地面積,光是太平洋出海口這個位置,就足以大家為它爭奪了,而且庫頁島有7.64萬平方公裡,這已經頂兩個中國臺灣了。其次,就是庫頁島非常豐富的石油、黃金和煤炭等礦產,只可惜現在依然被俄羅斯佔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