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021-01-08 中國教育在線

根據中科院和教育部「協同育人」的要求,我所將舉行第八屆暑期大學生夏令營活動,旨在推進中科院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促進中科院與全國高等院校的交流與合作,開闊學生視野,培養科研興趣,使學生儘早了解學科領域的研究進展和前沿動態。夏令營期間,將邀請相關領域著名專家學者開設專題講座和前沿報告;開展科研工作實踐體驗、野外科考和社會調研,以及參觀歷史文化古蹟等多項活動。  

一、招生計劃 

計劃招收70人左右,歡迎全國各高校農學、農業資源環境、環境科學與工程、生態學、生命科學、地理科學、大氣科學、化學及相關專業的本科3年級學生申請。

二、時間安排 

預計舉辦時間:2020年7月25-30日,具體日程另行通知。

三、舉辦形式及主要內容

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影響,暫定土壤所實地舉辦或者線上雲遊土壤所兩種形式;具體形式等候通知。

主要內容有:

1、專題學術報告會:通過聆聽由院士、專家主講的學術報告,參與互動的專題講座,了解土壤所各學科領域的發展狀況; 

2、參觀科研設施:參觀我所的土壤標本館、溫室、分析測試中心及部分研究室;

3、科研體驗:組織營員到感興趣的課題組內進行科研體驗;

4、野外考察:赴野外進行科研考察和社會調查實踐;

5、交流聯歡:營員與我所在讀研究生進行交流聯歡。

四、申請辦法及錄取 

1、夏令營實行學生自由申請制。申請學生登錄中國科學院科教協同平臺:http://kjxt.ucas.ac.cn/index.php/zh/,首頁點擊「科教協同學生入口」,進入後再點擊「夏令營報名」,完成註冊後,可按提示完成在線申報。

2、報名時間:2020年5月25日至7月10日。

3、我所專家委員會審定夏令營錄取名單,7月中旬申請者登錄報名網站查詢錄取結果。接到錄取通知的同學在規定時間內確定是否參加夏令營。

4、被錄取並確定參營的同學列印申報表,院系籤字蓋章,並附上所有證書和獲獎證明的複印件,通過郵政EMS郵寄到我單位研究生部。 

五、生活管理 

如果採取土壤所實地舉辦形式:

1、夏令營期間,提供住宿和餐飲。(南京地區學生不安排住宿,給予交通補助)。

2、夏令營的學生應遵守夏令營的安排,按時參加活動。夏令營期間必須遵守我所有關規章制度和夏令營的要求與紀律。

3、夏令營活動期間學生須注意自身安全,可自行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報到時學生與我所籤署安全協議。

如果採取線上雲遊土壤所形式:

1、夏令營期間,準備好良好的通訊設備(電腦、網絡)。

2、夏令營的學生應遵守夏令營的安排,按時參加活動。

3、夏令營活動期間學生須注意自身安全。

夏令營聯繫人:李老師 

地址:南京市北京東路71號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生部,210008

網址:www.issas.ac.cn

電話:(025)86881510   

Email:hlli@issas.ac.cn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11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簡章 一、培養目標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愛國守法,在本學科內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能力
  • 2020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支撐管理崗位(事業編制)招聘公告
    2020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支撐管理崗位(事業編制)招聘公告已公布,計劃招聘3人。報名方式:郵件報名。報名時間:截止2020年6月15日。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公布如下:   2020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支撐管理崗位(事業編制)招聘公告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系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首批建成的優秀特色研究所,前身為1930年創立的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是中國土壤科學的發源地、研究中心和高級人才培養基地。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所在稻田土壤固氮微生物研究中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謝祖彬課題組利用自主研製的氣密植物生長箱,對水稻進行15N2氣體田間原位示蹤。標記結束後,結合穩定同位素核酸探針技術(DNA-SIP)和納米二次離子質譜技術(NanoSIMS),可視化定量化分析超高速離心後不同密度梯度層內微生物DNA的15N豐度,為推導稻田土壤「活躍」固氮微生物提供直接證據。
  •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土壤動物多樣性...
    東方國際招標有限責任公司受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的委託,就「中國科學院土壤動物多樣性監測專項網群落特徵監測平臺採購項目」項目(項目編號:OITC-G190310480)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OITC-G190310480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2021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簡章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南京古生物所」)成立於1951年,坐落在風景優美的北極閣景區,前身為前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及前中央地質調查所等機構的古生物室(組),李四光先生為首任所長
  • 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發納米零價鐵-生物炭複合材料修復氯代烴汙染地下...
    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發納米零價鐵-生物炭複合材料修復氯代烴汙染地下水技術 2017-10-31 南京土壤研究所 小】 語音播報   為推動我國汙染地塊環境風險管控與修復技術的工程化應用進程,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陳夢舫團隊依託中科院科技網絡服務
  • 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到南京土壤所調研指導工作
    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到南京土壤所調研指導工作 2016-10-27 南京土壤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10月25日下午,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來到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調研指導工作
  • 2019青少年高校科學營南京大學常規營、土壤專題營聯合開營儀式
    青少年高校科學營南京大學分營的第二天,同學們來到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參加常規營、土壤專題營聯合開營儀式。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所長呂俊傑、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所長顏曉元、南京大學團委副書記聞羽、南京大學團委科創部部長曲直、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陳懷滿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科技處滕應處長、江蘇省土壤學會秘書長羅春俠出席了開營儀式。
  • 南京土壤所在稻田土壤固氮微生物研究中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謝祖彬課題組利用自主研製的氣密植物生長箱,對水稻進行15N2氣體田間原位示蹤。標記結束後,結合穩定同位素核酸探針技術(DNA-SIP)和納米二次離子質譜技術(NanoSIMS),可視化定量化分析超高速離心後不同密度梯度層內微生物DNA的15N豐度,為推導稻田土壤「活躍」固氮微生物提供直接證據。
  • 2020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環境毒理學研究團隊科研助理...
    2020江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環境毒理學研究團隊科研助理招聘公告已公布,計劃招聘1人。報名方式:郵箱報名。報名時間:截止日期2020年9月20日。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公布如下:   2020江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環境毒理學研究團隊科研助理招聘公告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環境毒理學研究團隊長期從事湖泊水體微囊藻毒素及其他有毒汙染物產生、食物鏈遷移/轉化與消除、毒理效應以及健康評價等方向的機理與技術研究,團隊負責人為謝麗強研究員
  • 南京土壤所在細菌群落裝配過程介導土壤剖面SOC代謝研究中獲進展
    南京土壤所在細菌群落裝配過程介導土壤剖面SOC代謝研究中獲進展 2020-07-13 南京土壤研究所 但隨機過程和確定過程對剖面土壤微生物群落裝配的相對貢獻及其造成的土壤有機碳(SOC)動態變化尚不明確,限制了對深層土壤SOC動態變化機制的解析。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孫波課題組針對中亞熱帶典型的貧瘠旱地紅壤,設置4種不同施肥試驗處理,在5個土壤剖面深度(0-80cm)研究細菌群落的裝配機制及SOC代謝功能。
  •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唐勇院士訪問南京工業大學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唐勇、副所長劉文等一行到南京工業大學考察交流。校長喬旭、副校長邢衛紅在科技創新大樓會議室接待了來賓。南京工業大學校長喬旭介紹了學校的歷史沿革、基本情況、辦學成果和發展願景,重點介紹了學校在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方面的特色做法。他表示,中科院上海有機所歷史悠久、名家輩出,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中國土壤學會土壤分析技術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全國土壤...
    本會議由中國土壤學會土壤分析技術工作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球資源環境大型儀器區域中心承辦,江蘇省土壤學會、江蘇省分析測試協會協辦,得到了萊伯泰科、安捷倫、島津、海光儀器、賽默飛世爾、珀金埃爾默、譜育科技、儀樂智能、Skalar(中國)、大昌洋行、藤春生物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 南京土壤所在土壤生物體型影響群落構建研究中獲進展
    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產生和維持的微生物群落構建機制是微生物生態學的基本問題,控制微生物種內遺傳多樣性的進化過程包括突變、選擇、基因流動以及遺傳漂變,與之對應,控制微生物種間多樣性的生態過程包括物種形成、選擇、擴散和生態漂變。在微生物生態學中,選擇是確定性過程,漂變是隨機性過程,擴散和多樣化通常被認為是隨機過程,但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是確定性過程。
  •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黑土農業、作物生理與土壤...
    東方國際招標有限責任公司受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的委託,就「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黑土農業、作物生理與土壤生態、野外觀測網絡平臺採購項目」項目(項目編號:OITC-G180310325)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
  • 南京土壤所揭示土壤動物與叢枝菌根真菌相互作用促進植物生長
    土壤真菌群落組成複雜多樣,包括從植物病原菌到共生菌等功能多樣的物種。共生菌中的叢枝菌根真菌(AMF)可幫助植物獲取生長所需的磷素(P)。雖然已揭示植物宿主和非生物因素與AMF群落的聯繫,但是對於較高營養級的土壤動物(原生生物和線蟲)如何通過捕食作用影響AMF群落結構和功能尚不清楚,難以建立有效的線蟲定向調控措施,提升植物生產力和養分利用率。
  • 2021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正高級崗位招聘公告
    2021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正高級崗位招聘公告已公布,計劃招聘4人。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21年1月17日。研究所黨政領導集體研究確定擬聘人員;   6. 擬聘人員公示;   7. 公示無異議的,辦理聘用手續。公示有異議的,按相關程序處理,並最終由所黨政領導集體研究作出決定。   (二)提交材料   1. 《正高級崗位招聘申報表》(見附件);   2.
  • 南京科學家繪全國首幅土壤顏色地圖
    日前,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張甘霖團隊繪製生成了我國第一幅高精度土壤顏色地圖——全國土壤顏色三維分布圖,該研究成果成為我國土壤肥力質量評價與空間管理的關鍵參照,並發表於國際著名土壤學期刊《國際土壤科學》上。「土壤的形成源自地殼表層巖石的風化。」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所揭示小麥種子萌發期應對逆境脅迫的響應機制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蘭平課題組對萌發期的小麥種子採用PEG、NaCl和淹水處理,分別模擬乾旱、鹽脅迫和洪澇災害。研究發現,這些逆境均會對種子萌發造成負面影響,其中,淹水損害嚴重,會導致種子不能正常萌發。
  • 南京土壤所化學氧化修復場地土壤過程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場地汙染土壤的修復是土壤修復領域的研究熱點和難點,也是當前國家面臨的重大科技需求。在土壤修復技術中,化學氧化技術為快速、高效修復場地有機汙染土壤提供了支撐,但氧化劑需通過活化的方式產生高活性自由基來實現汙染物的降解和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