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勘測設計公司:攻克混凝土世界難題

2020-07-26 中國葛洲壩集團

  近期,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勘測設計公司工程材料研究所獲得中國能建2017-2018年科技創新團隊稱號。研究所技術團隊攻關多年,始終保持與知名高校合作,面向水工高性能材料、智能化檢測技術需求和挑戰,攻克了「世界級」關鍵技術難題,提出並一套研究高韌性纖維混凝土製備與應用關鍵技術,建立了成熟的技術成果體系,取得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練就成「高性能」技術攻關團隊。

  在去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宣布了葛洲壩勘測設計公司參與的「重大工程結構安全服役的高韌性纖維混凝土製備與應用關鍵技術」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還未來得及慶祝,該單位副總工、工程材料研究所團隊負責人譚愷炎帶領團隊便馬不停蹄返回宜昌,又投入到其他項目技術攻關中。

  記者便追隨他們的足跡,探尋他們是如何攻關「世界級」難題。

  與新舊混凝土「過招」,攻克世界級難題

  傳統的新舊混凝土結合,均是以加強界面密合劑化學反應作為研究方向,但始終無法很好解決,這個問題也長期困擾著國內科研人員。

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勘測設計公司:攻克混凝土世界難題

丹江口水庫

  2005年,為滿足調水需要,南水北調工程丹江口水庫壩頂需進行加高,這也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大壩加高工程,譚愷炎帶領技術團隊參與相關技術攻堅工作。

  「大壩修建年限長,新舊混凝土在體積變形性能、粘結性能、力學性能等方面存在差異,其結合面處理十分重要,」譚愷炎介紹,新舊混凝土結合是在當時國際上都沒有被完全攻克的『世界級』難題,沒有可借鑑的先例。

  一開始,技術團隊歷經了加強界面密合劑化學反應作為方向的「誤區」,但在經過上萬次試驗、近一年的時間中,他們總結髮現,新舊混凝土結合併非密合劑的強度問題,而是密合劑化學反應的時間問題。

  找到了癥結所在,他們率先破解了水庫加高的「世界級」難題,發明了一種粘結高效且應變性強的新老混凝土結合界面密合劑,將界面粘結材料設計成超緩凝、體積變形小、強度增長迅速的密合層,填補了新老混凝土粘結密合技術及材料領域的空白。在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對人體和環境也無毒害。該項技術當年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其核心的「密合」技術被廣泛應用於混凝土工程的層間結合中。

  在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前,首先需要對大壩斜面貼坡混凝土進行加厚。考慮到丹江口水庫斜面加厚的特殊性,研發一種能使新老混凝土在斜面貼坡結合面上有效聯合受力的方法在技術團隊中應運而生。他們認為,大壩加高不同於新建大壩,在大壩加高施工期間,樞紐仍正常運行,採用常規的爆破方法會損傷壩體,只能採用人工或機械靜力切割法等震動影響較小的施工方式,在壩體斜面切割出一個個三角形鍵槽,使新舊混凝土像鋸齒一樣結合得更加緊密。

  技術團隊對傳統手段進行了比對,最終研製出一種金剛石無震動切割技術,可高效、無損傷營建大規模混凝土人工鍵槽,有效提升新老混凝土嚙合力,實現了安全、優質、高效、低成本施工,這也是在國際上首次應用。

  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於2005年至2011年應用新老混凝土結合界面密合劑及新老混凝土結合面新增人工鍵槽的鋸割靜裂成型方法成果,應用單位認為「對保證施工進度和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工程竣工後庫容擴大115億立方米,為南水北調中線供水提供了重要的水源保障」。

  「聯姻」前沿技術,開創混凝土溫控智能化先河

  對於混凝土壩來說,溫度應力導致開裂一直是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階段的「老大難」問題。技術團隊深知冷卻通水是解決該問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混凝土內部埋設水管,通入低溫水,帶走水化熱,可以有效避免裂縫的產生。

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勘測設計公司:攻克混凝土世界難題

錦屏水電站地下廠房

  21世紀,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混凝土也開始與自動化、信息化等前沿技術「聯姻」。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也適時在錦屏一級水電站先後啟動「大體積混凝土冷卻通水智能控制系統研究與應用」研究,工程材料研究所成功攻關「智能化」,開創了施工期溫度自動化控制的先河。

  「作為科技工作者,一定要緊跟時代鼓點。」作為本次技術研究的負責人陳軍琪說,我們設想引進智能控制技術解決通水工作,但起初團隊裡對自動化、信息化技術的了解的人員很少,為此,他們便購買了嵌入式系統、各類編程技術等十數本技術類書籍,一頭扎進代碼的世界裡。

  對相關技術有了深入了解後,陳軍琪帶隊開展了為期4個月的實地考察,借鑑先進經驗,並加以改進。最終,技術團隊通過在混凝土中埋入數字溫度計,在冷卻水管上安裝流量傳感器,用線纜將數據傳輸至伺服器,伺服器根據預設溫度曲線,自動完成混凝土冷卻水控制,讓混凝土溫度始終保持在預設水平。

  經過近3年的反覆試製、現場試驗、設備調試,該系統於2012年在錦屏一級水電站大批量應用,混凝土按照預設溫度降低到規定溫度,不僅沒有產生裂縫,而且加快了施工進度,並實現60萬方混凝土的自動化溫控。在科技成果鑑定會上,該系統得到了數十位行業權威的好評,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守仁等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這套系統總體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

  但工程材料研究所並不滿足於此。近年來,物聯網已成為「網紅」,能不能把該系統與物聯網前沿技術相結合呢?他們又開始琢磨。

  經過2年的攻關,2017年,技術團隊成功藉助LPWAN、移動通訊等物聯網技術,把現場盤根錯節又極易被破壞的數百根數據線更換成了一臺4G網絡路由器,徹底摒棄了線纜的束縛,實現了全無線的控制,成功將該系統升級到第三代,實現了從「有線」到「無線」的邁進,提高了數據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並在大藤峽船閘混凝土工程中成功進行了現場應用試驗。

  經估算,該技術產生經濟效益約2.3億元,並先後獲得水力發電科學特等獎、全國電力職工技術成果獎一等獎、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中國能建技術發明獎二等獎、葛洲壩集團科技進步一等獎等。

相關焦點

  • 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籤約烏茲別克斯坦錫爾河1500兆瓦燃氣聯合循環...
    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籤約烏茲別克斯坦錫爾河1500兆瓦燃氣聯合循環電站項目 發布時間: 2021-01-06 00:00:00   來源:中國能建  作者:   新年伊始,中國能建葛洲壩國際公司以雲籤約方式,籤署烏茲別克斯坦錫爾河
  • 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進軍地鐵領域承建的首個軌道交通線路正式通車
    而對於首次承建軌道交通工程的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來說,也意味著其業務的拓展,通過這條線路成功進軍到了地鐵領域。  地下基礎處理展現專業品質  說起葛洲壩人,人們總會聯想起修電站、建大壩。27號線路通車,讓人們知道了,葛洲壩人用他們修電站、建大壩積累的地下基礎處理技術,還會修地鐵。
  • 中國能建葛洲壩國際公司籤約烏幹達5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
    2月17日,中國能建葛洲壩國際公司籤訂烏幹達5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框架合同。這是葛洲壩集團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進中國新能源產業協同「走出去」,推動全球能源結構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成果。 據了解,該項目總裝機容量約為500兆瓦,分兩期在烏幹達的莫羅託、利比省開展建設,擬採用EPC+融資模式合作,由葛洲壩國際公司作為獨家EPC承包商,排他性地執行該項目。該項目初步工作範圍包括500兆瓦光伏發電的項目設計、採購、施工和試運行。
  • 中國能建規劃設計集團榮膺「中國工程設計企業60強」第一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中國能建規劃設計集團獲悉,在近日ENR/建築時報舉辦的2020年「中國承包商80強和工程設計企業60強」評選中,中國能建規劃設計集團榮獲2020年「中國工程設計企業60強」第一名,「中國承包商80強」第二十八名,「最具效益承包商」第六名,「最具國際拓展力工程設計企業」第七名。
  • 中國能建規劃設計集團獲評「中國工程設計企業60強」第一名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2日訊(記者 周明陽)11月27日,「中國承包商80強和工程設計企業60強」頒獎典禮在江蘇省南通市舉行,典禮公布了2020年「中國承包商80強和工程設計企業60強」評選結果。中國能建規劃設計集團獲2020年「中國工程設計企業60強」第一名。
  • 漩渦中的葛洲壩電力,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日前,青島地鐵1號線外電源配套工程總承包方——中國葛洲壩集團電力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葛洲壩電力)被施工方——青島遠望舉報違法分包。青島遠望自曝存在施工中偷工減料、不按照圖紙和規範要求施工等行為。7月1日早間,葛洲壩(600068)發布公告稱,經初步核實,葛洲壩電力公司不存在違法分包問題,但存在項目管理不善問題,主要包括分包履約過程管控不嚴、分包項目質量監測不到位等。根據青島地鐵邀請的第三方機構檢測,破除地段鋼筋規格及用量符合設計要求,但局部地段存在鋼筋布設不均、混凝土墊層厚度不均、包封混凝土厚度局部不足等問題。
  • [公告]18能建01: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公開發行公司債券...
    指 中國能建集團裝備有限公司 葛洲壩股份公司 指 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葛洲壩集團 指 中國葛洲壩集團有限公司 中電工程 指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 電規總院公司 指 聶先生於1982年參加工作,歷任葛洲壩三峽指揮部副指揮長,中國葛洲壩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和總經理,葛洲壩集團副總經理,中國葛洲壩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和總經理,葛洲壩股份公司副總經理、董事,中國能建集團副總經理。
  • 中國能建葛洲壩二公司中標深圳鹽田區避風塘清淤項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中國能建葛洲壩二公司收到深圳市鹽田區水務局發來的中標通知書,中標鹽田區避風塘內外塘清淤工程,合同工期200天。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 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馳援安徽戴家湖搶險
    8月1日16時27分,安徽省潁上縣姜唐湖蓄(行)洪區戴家湖搶險現場,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葛洲壩市政公司阜陽城區水系治理項目部最後一批人員有序撤離。至此,葛洲壩集團600多名阜陽水系項目建設者、196臺大型設備、三個晝夜連續作戰馳援戴家湖搶險工作圓滿落幕。100分鐘快速反映奔赴現場7月下旬,暴雨不斷,淮河幹流水位迅速上漲。
  • 中國電建集團北京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誠聘風電人才
    中國電建集團北京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國電建集團北京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北京院或公司)始建於1953年,是大型綜合性勘測設計研究單位,現為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世界500強企業)的全資子企業。
  • 【科技聚焦】看世界最大地下空間項目,感受葛洲壩的科技力量
    11月26日,「2020長江·三峽建築產業博覽會」巡館記者團走進中國葛洲壩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工程(後簡稱葛洲壩一公司)展覽區,近距離觀看世界最大地下空間——南京江北新區地下空間項目模型,一覽地下空間「真面貌」。據了解,模型以1:500的比例還原南京江北新區中心區地下空間工程。
  • ...未果的博天環境與葛洲壩生態環境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意向 此次...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一直尋求國資「輸血」未果的博天環境又有了最新消息,而這次合作的大佬則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能建的全資子公司葛洲壩生態環境公司。「本次合作完成後,葛洲壩生態公司將利用其自身優勢,在依法合規的情況下,為上市公司提供相應支持和資源,促進其可持續經營能力的提高」。看來,博天環境「看中」葛洲壩的第一重優勢資源優勢。葛洲壩生態公司,隸屬世界500強企業、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大型央企——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系其重要成員企業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從事生態環境工程的全資子公司。
  • 鎮江市規劃勘測設計集團成立
    經市委、市政府批准同意,原鎮江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和市勘察測繪研究院,通過公司化改造合併組建鎮江市規劃勘測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並明確為市國資委監管企業,接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業務指導。12月29日上午,鎮江市規劃勘測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掛牌成立。
  • 葛洲壩集團承建的藏木水電站安裝首臺纜機
    7月上旬,葛洲壩集團承建的西藏「十一五」規劃的重點項目、藏區第一座大型水電站——藏木水電站安裝首臺纜機。   藏木水電站纜機安裝工程共布置有4臺LQP型20/25t-500m平移式無塔架纜索起重機,主要用於大壩、廠房施工混凝土和輔助材料的吊運以及其它設備、構件的吊裝。
  • 中國「天眼」背後的設計故事:攻克多個技術難題
    在貴州省平塘縣的深山裡,去年9月建成啟用、有著中國「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目光流轉,投向了浩瀚蒼穹。作為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天眼」的主體結構設計中也有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BIAD)的參與,該項目結構工程與實踐於近日獲得了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來自北京國企的設計為「中國創造」增光添彩。
  • 抽水蓄能電站:用水做成的大型蓄電池
    「2025年整個句容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建成後,這裡將呈現出『高山出平湖』的壯美景觀,不僅會是一座綠水青山,更將新添一座『金山銀山』,同時,這裡也將會成為新一個旅遊景點!」 中國能建葛洲壩二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陳立新告訴記者。
  • 中國在建白鶴灘水電站有多牛?百萬千瓦級水輪機讓世界驚嘆
    採用拱壩設計,一個是能充分利用V字型河道,以兩側山體為依託加強壩體結構;再一個是使壩體受力均勻,增大了壩體利用效率;在保證壩體安全性的同時,也減少了壩體工程用料,提高了工程的經濟性。 地下廠房混凝土澆築現場 圖源: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世界第一座採用單機10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的水電工程 從製造三峽工程70萬千瓦巨型機組,再到溪洛渡、向家壩水電站80萬千瓦機組,一直到世界最大單機容量100萬千瓦的白鶴灘發電機組
  • 中國能建海外連籤四個電力大項目
    土耳其菲力茲2×660兆瓦超超臨界燃煤電站項目1月4日中國能建國際公司與廣東院組成的聯合體以視頻會議的形式籤署土耳其菲力茲2×660兆瓦超超臨界燃煤電站項目EPC合同項目效果圖根據協議,擬在土耳其馬爾馬拉海南部恰納卡萊市附近建設2臺超超臨界燃煤機組,EPC工程範圍為新建2臺660兆瓦燃煤電站的設計
  • 中電建地熱公司落戶鄭州助力「低碳經濟」發展
    本報訊為積極服務國家能源戰略轉型與可再生能源發展,搶抓地熱能戰略機遇期,11月19日,由中國電建集團河南工程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河北省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上海能源裝備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中國電建集團地熱能開發有限公司(簡稱「中電建地熱公司」)在鄭州揭牌成立,將助力節能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