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夸克細絲編制的網,快速掃過地球,人類會被團滅嗎?

2020-09-11 365熱點資訊

《三體》中的納米飛刃在巴拿馬運河如豆腐般的切割「審判日」號的情景讓大家記憶猶新,事實上納米飛刃其實無法切割如此龐大的船體,但它毫無疑問能切割人體,並且效果極佳!那麼如果將這些納米飛刃的細絲直徑換成夸克大小,快速切過人體,會致人於死地嗎?



夸克是什麼級別,夸克大小到底是多大的尺寸

要了解夸克的話,必須從原子開始說起,否則完全無法理解夸克的尺度!最早提出原子概念的是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裡特,但限於當時的技術和認知,他只是蒙對了!真正的原子論要到19世紀初才被英國化學家J.道爾頓提出,它是參與化學反應的最小單位,這得益於化學在科學界的發展!



此後J.J.Thomsom(約瑟夫·湯姆遜)發現了電子,再往後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在α粒子散射金箔實驗時發現絕大部分α粒子都通過了金箔,只有極少數被反彈回來,而且角度很窄,這表示原子內部絕大部分都是空的,而且原子核是一個非常緻密的存在,因此盧瑟福發現了原子核!



此後盧瑟福在α粒子撞擊氮原子時發現了氫原子核,因此發現了質子的存在!再後來盧瑟福的學生查德威克又發現了中子的存在,到此原子的大致結構組成就已經確認了!

夸克是個什麼東西,它在物質中的位置在哪裡?

從原子核到質子和中子的發現,無一例外都利用了α粒子,這是一种放射性物質衰變釋放出來的氦核,是兩個中子和兩個質子構成氦四,質量大,速度高,可達2萬千米/秒,因為是原子核,所以帶正電,在它的撞擊下,原子核被撞裂了,所以發現了質子!



雲室中觀測鈾衰變

但自然界的α粒子能量有限,因此在20世紀三十年代的時候發明了加速器,這是一種利用電場來加速帶電粒子的設備,可以將粒子加速到極高的速度去撞擊原子核,早期在散射實驗時用的是雲室觀測撞擊後產生的粒子路徑,但很顯然在高真空的加速器結構中,雲室就不再適合觀測軌跡了!



因此「氣泡室」就這樣被發明了出來,科學家可以觀測撞擊後產生新粒子的軌跡分析出新粒子的性質,粒子在加速到極高的速度,撞擊原子核,分裂出質子和中子,那麼再撞擊質子和中子又會發生什麼?但科學家發現無論怎麼提高能量,質子和中子就是不分裂,那麼真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嗎?



物理學家蓋爾曼假設粒子是統一和對稱的,如果質子和中子是不可分割的整體,那麼在碰撞中質量能量以及電荷都不會有損失,但蓋爾曼發現明顯不是這樣,因此他認為質子和中子由更小的三個粒子組成,經過兩年的努力,蓋爾曼證明了這些更小的粒子確實存在於質子和中子中,並將其命名成「k-works」,後來縮寫為「kworks」,又更名為quark。



夸克有六種「味」,分別是上、下、粲、奇、底及頂夸克,奇、粲、頂及底則只能經由高能粒子的碰撞產生,上下夸克是穩定的,質子由兩個上夸克+一個下夸克構成,中子則是兩個下夸克,一個上夸克,將它們聯繫起來的紐帶是膠子!

用夸克細絲切割人體,能致人於死地嗎?

在日常中被刀不小心割到,那麼至少也是流血受傷,這是因為鋒利的刀鋒將人體組織分離了!人體是一個有機結合整體,再宏觀層面是肌肉纖維組織和皮膚將骨骼包裹起來,連成一個有機體,但在微觀層面來看,人體組成的分子之間的作用力就是範德華力,但真正的背後卻是基本粒子之間的電磁力!



當刀鋒尺寸越來越小時,從理論上看它會變得更鋒利,但以人類的技術極限來看,它的刀鋒尺寸不可能低於1個原子的直徑,再小我們就無法加工了,此時它仍然具有殺傷力,它的切割仍然會破壞原子之間結合的電磁力!



自然界有四大基本作用力,分別是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鋒利的刀能破壞的只是電磁力,但在宏觀層面,這也足夠了,因為電磁力是粘合原子核和原子級別以上的物質大廈的「水泥砂漿」!

夸克細絲能破壞的是什麼層次?

夸克的大小,有實驗表明是10^-20級別,它比質子還要小5個數量級,比原子則要小十個數量級,質子和原子的大小差異也就是原子核和原子的大小差異!什麼概念呢?



假設原子核有一個桌球大小,那麼原子的尺寸將比一個體育館還大,所以原子內部非常空曠!這個比例也同樣適用於夸克和質子的比例,因為原子核就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在這個比例中,當原子是一個體育館時,那麼夸克在放大鏡下都難以看到。



這樣比例下我們就能明白了,當這條連放大鏡都看不到的細絲去切割無數個原子構成的人體時,只有1/N的機會將可能切割到原子核中的夸克產生些許反應,這個比例可能比你能想像到的連續中十次六合彩概率還要低得多!



所以一根夸克細絲切割人體,你根本感覺不到!當然用這個編制的網(比如1米×1米的網格)掃過人體甚至地球,其實也不會咋樣,只要它不是那種一根挨著一根編制的密網,否真它可能就會變成比中子星密度還高的物質,拿玩意兒掃過地球,估計大家都完蛋了!



不過最後要提醒下,由於夸克禁閉的存在,我們時不可能拿到單獨的夸克製造成細絲的!

相關焦點

  • 一根夸克大小的細絲,快速切割人體,會致人於死地嗎?
    夸克級別的細絲快速切過,能傷害人體嗎?《三體》的古箏行動中,納米「飛刃」將「審判日」切成了千層餅,這個情節大家可能記憶猶新!因此大史被羅輯形容成了魔鬼!那麼這條納米飛刃細到只有夸克級別,又會傷害到人體嗎?
  • 一根夸克級別的細絲快速穿過人體,會致人於死地嗎?
    一根夸克級別的細絲快速穿過人體,會致人於死地嗎?夸克級別的細絲到底有多麼細呢?打個比方:如果將原子比作地球大小,那麼原子核只相當於地面上的中等體育場大小,其中的差別顯而易見吧。原子內部確實是極其空曠的,質量絕大部分都集中在原子核身上了,原子核外面的世界是非常「廣闊」的。別看原子核很小,原子核也是由質子與中子構成,它們是原子核質量的主要來源。
  • 一根夸克級細絲能夠切斷人體,或者讓人致死嗎?
    一根夸克大小的細絲,快速切割人體,會致人於死地嗎?先說結論:夸克無法在自然界單獨存在,因此沒有這麼大小的細絲。如果有這麼大小的細絲切割人體,少則無礙,多則傷身甚至喪生。上夸克和下夸克是最輕的夸克,其餘較重夸克在宇宙中很少存在,這是因為這些夸克會很快衰變,它們在宇宙高能粒子撞擊中形成,很快就衰變成上下夸克。一般認為夸克大小在10^-18數量級,比中子質子小3個數量級,也就是小100倍。那麼這麼大小的物體切割人體會造成傷害嗎?這只是一種假設,因為夸克本身是無法單獨存在,更無法形成物質的,形成物質的最小組成單位是原子。
  • 一根夸克級的細絲能將人類攔腰斬斷嗎?斬斷後人類會受傷嗎?
    在這部作品中,劉慈欣就寫到了一個「古箏行動」。這個「古箏行動」是要截殺一個《三體》小說中的反派,這個反派叫做伊文斯。當時截殺伊文斯的行動小組在巴拿馬運河兩邊立了兩個柱子,然後在這兩個柱子上綁上了許多細絲,細絲之間是平行的。然後,他們等待著反派的船穿過這些細絲。果然,當反派的船穿過細絲之後,船體就被切割成了多段。
  • 如果人的身體被誇克級的細絲穿過,我們會有感覺嗎?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電影《死神來了》以及小說《三體》,其中對細絲切割人體的那一幕印象深刻,之所以這樣的細絲能夠把人體進行切割,主要原因在於細絲的直徑要遠遠大於人體細胞組成物質基本單元的直徑大小,從而破壞了細胞結構。
  • 如果一人被誇克級的細絲截斷脖子,還能活著嗎?有何科學依據?
    在這部作品中,劉慈欣就寫到了一個「古箏行動」。這個「古箏行動」是要截殺一個《三體》小說中的反派,這個反派叫做伊文斯。當時截殺伊文斯的行動小組在巴拿馬運河兩邊立了兩個柱子,然後在這兩個柱子上綁上了許多細絲,細絲之間是平行的。然後,他們等待著反派的船穿過這些細絲。果然,當反派的船穿過細絲之後,船體就被切割成了多段。這個反派伊文思也因此而喪生,他一共被切割成了三段。
  • 如果用直徑1納米的細絲快速切割人體,會有什麼後果?
    如果把石墨烯製成1納米厚的細絲,然後用它來快速切割人體,結果會怎樣呢?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可能會首先想到《三體》中的「飛刃」。人的身體是由各種分子組成,它們之間由範德華力互相作用在一起。正因為如此,人類可以把比自身更重的物體提起來。如果用一納米粗的細線割開人體,作用距離超過1納米的分子間作用力不會被破壞掉,範德華力仍然能夠維繫住分子,這就像「抽刀斷水」一樣無濟於事。因此,人的身體不會被納米線一分為二,而是會保持完整,納米細線會直接穿過身體。
  • 世界讀書日·《三體》人類被團滅了?
    《三體》是劉慈欣的長篇代表作,也是中國科幻小說的代表作,舉一個好不好誇張的例子,如果說朗朗是中國鋼琴的一張名片的話,那麼《三體》就是當代科幻作品的代表作。它的出現將科幻這個題材的造詣提升了一個檔次,五嶽歸來不看山,閱讀過《三體》的人瞬間就對科幻失去了幻想。也讓那些試圖創作科幻題材作品的人頓時心灰意冷。為什麼會這樣呢?《三體》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
  • 新技術讓玻璃窗「變身」顯示器;五夸克擁有分子狀結構丨科技早新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純科技兩個遙遠的星系團Abell 0399(左)和Abell 0401(右)通過包含高能電子的磁場連接。圖片來源:英國《科學新聞》網站●據英國《科學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導,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撰文指出,他們首次在兩個星系團之間看到了磁場,這一發現表明,宇宙中一些最大尺度的結構已被磁化。研究發現,這些磁場在星系團Abell 0399和Abell 0401之間運行,這兩個星系團正在距離地球約10億光年遠的地方發生合併。
  • 細線切斷人體,會導致死亡嗎?如果夠細就不會
    如果你沒有看過《三體》也不要緊,你一定也在其它的文學或影視作品中看到過類似的情景,比如一個手藝非凡的廚師用極薄的刀片和極快的手法切開動物的身體,然後輕輕按壓,動物的傷口便迅速粘合、完好如初了。那麼這些作品中神乎其神的描述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如果用一根很細很細的細線將人體切開,會導致死亡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是要先從人體的結構說起。
  • 宇宙中出現超級結構,範圍超出人類想像,人類註定無法走出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位於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而太陽系是銀河系中眾多星系之一,銀河系擁有億萬個像太陽系的星系,地球對於銀河系來說真的是非常的渺小,小到猶如一粒沙子。那麼,你知道銀河系外邊是什麼嗎?
  • 夸克聯盟上線同城探訪團,搭建與用戶零距離互動平臺
    近日,夸克聯盟上線官方的會員交流平臺——夸克同城探訪團。探訪團是為方便受助會員、互助會員、夸克官方三方交流而搭建的線下平臺。基於「用戶至上」的產品理念,夸克同城探訪團設立了許多人性化服務。通過電話回訪、微信一對一管理、探訪信息共享等方式,使受助會員、互助會員、官方平臺有效連結,將會員慰問、受助感謝、平臺關懷三效合一。
  • 末日之戰被團滅後,一個蟲子的說唱獨白
    「蟲子想什麼主不在乎不是嗎?
  • 奇異夸克與頂夸克
    也是因為人質——報復機制的原因嗎?C: 因為人質問題,介入地球一直是非常有挑戰性的,過去 25000 年光明勢力在他們的所有行動中總是需要很小心。這個問題還沒得到解決,當解決時我們的行動就會有突破。我們一定會取得最後的解放。EM: 這些更高維的存有是中央種族的「光的七個種族」嗎?C: 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不認同「光的七個種族」的這個表述。
  • 迄今最遙遠原始星系團是如何發現的?
    日本國立天文臺的一個國際聯合研究小組,其中包括有日本、英國、義大利、瑞士、德國、美國等國的科學家,利用多個天文望遠鏡觀測,在距地球130億光年的遙遠之地,發現了由12個星系組成的原始星系團。這是迄今為止所觀察到的最為遙遠的原始星系團。許多人自然會好奇地問:如何能從地球上發現如此浩瀚的太空中存在的這個極為遙遠的原始星系團的呢?是真的存在嗎?
  • 粉碎一個原子,比粉碎一個地球更難嗎?
    原子真的就被粉碎了嗎?假如我們認識就局限在盧瑟福和薛丁格的原子模型水平的話,其實上文就已經解決問題了,但偏偏不是,因為在原子內我們還認識到有原子核,是是質子和中子構成,兩者的組成又不一樣質子:兩個上夸克+一個下夸克中子:兩個下夸克+一個上夸克膠子在兩者之間傳遞粘合力
  • 恐怖蚊群隨颶風蘿拉而至,咬死400牲畜,人類可以團滅它嗎?
    自然界有集群行為,而人類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中,也會產生集群行為,這些群體行為有可能自發和無組織、無結構的,有的可能是不受通常的行為規範所指導的、同時也是難以預測的群體行為方式,最常見的集群行為就是「不看交通信號過馬路」現象,狂熱的「粉絲」行為也是。那麼,人類有應對蚊群的方法嗎?
  • 觀賞魚團滅,災難現場,為啥觀賞魚一夜都死了?
    家裡有魚缸的朋友,你遇到過觀賞魚團滅的問題嗎?反正我是經歷過了,只能用心疼和無語,來表達當時的心情,我的兩條蘭壽金魚,在一夜之間團滅了,雖然它們不值錢,但是養了大半年,還是有感情的。今天是觀賞魚團滅的災難篇,其實魚缸死魚,經常讓魚友心疼,遇到團滅的情況,更是無語,這時候我們應該反思,為什麼觀賞魚一夜團滅呢?
  • 一根「夸克」級別大小的細線,快速切過人體,會有什麼後果
    筆者-小文在恐怖電影中,我們經常看到一個情節就是,在一間布置了許多機關的房子裡,不知情的人們因為不小心觸發了機關而被突然出現的細絲線切成了兩半。似乎所有看似脆弱的物體,一旦被銳化到達某種程度,就會對人體產生傷害,而水壓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水槍是小孩子最愛的玩具之一,但它其實沒有什麼威力,只是單純通過壓力將水從水槍裡噴出來而已,但是,我們仔細觀察清潔工阿姨用來清潔地面的水槍時,就會發現其威力是很嚇人的。
  • 能夠造成人類滅絕的因素有哪些?人類文明會在瞬間消失嗎?
    人類文明可以說是人類成為地球主宰的一個最有利的證據。不過,在6500萬年前,上一任地球主宰者恐龍就曾經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最終滅絕。那麼,人類文明到底有沒有可能在一瞬間內被毀滅呢?生物的演化歷史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要從地球生物的演化歷史來看。大約在46億年前,在現在太陽系附近有一片長達2光年的星雲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