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上熒熒的綠光,當然是在為愛發電

2020-12-06 澎湃新聞

原創 蠶寶寶小子 物種日曆

在愛琴海畔的伯羅奔尼撒半島,有一座據說創建於史前時期的古老城市,它見證了古希臘文明的發端。這便是古城邁錫尼(Mycenae)。

傳說邁錫尼城由斬除蛇髮女妖美杜莎的希臘英雄珀修斯建立,在建城之處,他掉落了自己的劍鞘蓋(cap,希臘語mykes),因為視之吉兆,於是以此來為這座城市命名。也有傳說他為了解渴,撿食了一朵肥美多汁的蘑菇(mykes在古希臘語中也有蘑菇之意),所以在蘑菇生長之地建城,命名為邁錫尼。

邁錫尼遺址中的獅門(Lion Gate)。圖片:Andreas Trepte

這些傳說已無法考證,邁錫尼文明也早已逝去,但「邁錫尼」這個詞卻在菌物學領域發揚光大。它不僅是菌物學(Mycology)一詞的詞源,也作為詞根出現在許多菌物的學名中,甚至擔子菌門下就有一個屬直接以它為名——小菇屬(Mycena)。

帶有神話氣息的小菇屬裡有一個同樣很神奇的成員——螢光小菇(Mycena chlorophos)。對生活在城市遠離自然的許多人而言,它所代表的一類特別的蘑菇,或許是一群罕見而奇妙的精靈。

不起眼的神奇小蘑菇——螢光小菇(Mycena chlorophos)。圖片:razor4343 / flickr

種一朵發光的蘑菇

小菇屬是一類小型蘑菇,菌柄很纖細,菌蓋最大直徑也就三釐米左右,好似一枚枚「圖釘」戳在木頭上。小菇如此微小,乍一看沒有多少特點可言,螢光小菇的菌蓋表面甚至還是暗淡的棕灰色,似乎很難引人注意。

但螢光小菇的名字裡就已暗藏玄機。菇如其名,它在入夜時分會發出微弱的淡綠色光,藉助攝影設備能觀察得更清晰。螢光小菇學名的種加詞 chlorophos 便由此而來,意為「綠光」。

發出淡淡弱光的螢光小菇。圖片:steveax1 / flickr

瞧這淡雅的藍色。別看小,小菇屬就是充滿仙氣。圖為離生小菇(Mycena interrupta)。圖片:sambaknight / flickr

適應亞熱帶海洋氣候的螢光小菇主要分布在西、南太平洋沿線的島嶼和陸地,包括中國臺灣、日本小笠原群島、澳大利亞,甚至印度洋的斯裡蘭卡和遠在南美的巴西也有分布報導。雖然螢光小菇在中國大陸還沒有記錄,大多數人難在野外見到它,不過腐生習性能夠讓它在實驗室人工條件下被栽培出來。

曾有日本科學家研究了螢光小菇的栽培條件,發現27℃是菌絲生長的最佳溫度,而21℃則是子實體發育的最佳溫度,正好符合它所適應的亞熱帶氣候的特點。栽種出來的螢光小菇能發光三天,說不定將來我們只需買來菌包,就能在自己家裡親眼目睹螢光小菇的真身了。

國外電商平臺還真有賣發光蘑菇的家庭栽培菌包。圖片:Amazon.in

不是「狐火」,也不是幽靈

迄今為止,在數萬種已知真菌裡,像螢光小菇這樣的發光真菌人們只發現了八十餘種,主要集中在擔子菌門的小菇類、類臍菇類和蜜環菌類,此外還包括炭角菌目的一種子囊菌。小菇屬是當仁不讓的主力,佔據了發光真菌的半壁江山。

有的發光蘑菇就像螢光小菇這樣,由整個子實體發出微弱光線;而有的蘑菇發光部位只在菌絲體,例如蜜環菌類的發光蘑菇。

生長在木頭上的發光真菌菌絲。圖片:siddarth.machado / flickr

兩千多年前,亞里斯多德曾記錄過潮溼腐木上發出的弱光,好似木頭在燃燒,觸之卻冰冷。這種現象曾被稱為「狐火」(Foxfire)。

現在我們知道,這並非物質燃燒產生的火焰,而是生長在木頭裡的真菌菌絲體發出的光。但在科學認知有限的過去,人們認為這是神鬼作祟,有人還把一種類臍菇(Omphalotus nidiformis)稱為「幽靈真菌」(Ghost Fungus)。想像一下行走在夜晚的森林裡,突然出現散發著幽幽綠光的蘑菇,就好像科幻片或恐怖片裡的情節成為現實。

「幽靈真菌」,類臍菇屬的 Omphalotus nidiformis。圖片:Stephen Mudge / flickr

平日裡生物發光現象似乎並不常見,畢竟發光就意味著要耗費能量。如果不能帶來明顯好處反而得不償失,比如增加被捕食的風險。

除了真菌,生物自然發光現象在細菌、原生生物、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中都有發生,例如我們熟悉的螢火蟲、、深海中的章魚、水母及魚類,甚至在兩棲動物裡也廣泛存在螢光現象。一般而言,生物發光主要為了擬態偽裝、吸引異性、個體間交流等。

發光的雙鞭毛蟲在近海處聚集成片,與空中的極光交相輝映。圖片:Kristofer Williams / flickr

是為愛發光嗎

蘑菇到底為什麼要發光呢?

曾有觀點認為,發光只是真菌的代謝副產物所致。因為所有的發光真菌都是能夠降解木質素的白腐真菌,而降解結構極其複雜的木質素會產生大量的活性氧,對細胞造成損傷,而螢光素氧化正好消耗活性氧,保護了細胞,順帶釋放出幽靈般的光線。

後來科學家們通過對一種發光蘑菇 Neonothopanus gardneri 的研究發現,蘑菇發光具有晝夜周期節律;對照實驗也表明,夜晚發出的螢光能吸引昆蟲聚集。

謎底大概就此揭開。對於螢光小菇這樣長在森林近地面低矮處的蘑菇,白天「把燈關掉」可以節省能量;在漆黑的夜晚,「把燈打開」可以吸引夜行性昆蟲幫它傳播孢子,提高繁殖擴散效率,趨光的昆蟲也能在這浪漫的幽暗「燈光」下完成交配。這可真是一個兩全其美、為愛發電的美好故事。

或許是被蘑菇光芒吸引而來的小蟲蟲。圖片:elliotbudd / flickr

不過也有研究得出了與之相反的結論,甚至還認為真菌的螢光是為了警示動物不要取食。這讓真菌發光之謎變得更加令人困惑了。

不同於任何意義,你就是綠光

雖然真菌發光的意義還待進一步探索研究,但科學家們已經發現,現有的發光蘑菇具有相同的酶促反應發光機制,它們大都有著相同類型的螢光素和螢光素酶。

在這些發光真菌內,特定的酶把咖啡酸轉化為一種叫做牛奶樹鹼(Hispidine)的物質;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牛奶樹鹼轉變為還原性的螢光素分子,螢光素酶進而將螢光素轉化為氧化性的高能中間產物,最終氧化放出光線。

另一種會發光的蘑菇,鱗皮扇菇Panellus stipticus。圖片:Ylem / wikimedia

從前,人們在維多利亞多管發光水母中發現的綠色螢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現在已被廣泛應用於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等科研領域,做出相關研究的科學家還曾在200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現在看來,發光真菌或許會帶來進一步革新。在2020年最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們把真菌發光代謝途徑中各環節必要的基因轉入植物體內,發現植株在各個發育階段都能自主發光,而且不需要添加額外的反應底物,甚至利用簡單的相機,就能獲得高質量的螢光照片——在以前,這通常需要複雜昂貴的螢光成像設備才能得到。

會發光的(Aequorea victoria)。圖片:incidencematrix / flickr

科學家們把這樣一個利用真菌螢光素相關基因構建的發光成像系統命名為「真菌生物發光通路」(Fungal Bioluminescence Pathway,FBP),利用它就可以方便直接地觀測生物體內部的生命活動。人們也期待它像大名鼎鼎的綠色螢光蛋白那樣,再次推動生物學研究向前飛躍。

不同於任何意義,你就是綠光,如此的唯一……唱!圖片:Steve Axford

對大眾而言,或許將來在家中就能栽上一棵經過基因工程改造後的發光植物,甚至還能拿來當小夜燈。想想還真是令人興奮呢。

我們不知道當年邁錫尼城的居民是否也觀察到了發光蘑菇。但可以確定的是,建立在神話傳說之上的「邁錫尼」,在今天能以如此神奇的入場式走上現代文明的舞臺,它們的故事也將以現代科學的方式被繼續講述下去。

本文是物種日曆第6年第173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曆作者@蠶寶寶小子。

蘑菇的故事們

就算頭上一片綠,它也是最有藝術細胞的蘑菇

為什麼說,正宗的「口蘑」不是真口蘑?

這個蘑菇明明不好吃,憑什麼長得像包子

原標題:《頭上熒熒的綠光,當然是在為愛發電》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衛星發現紅色的火星卻發出了綠光,專家認為這說明火星上有氧氣
    火星是太陽系中的一顆巖質行星,古代的時候人們就發現它發出紅光,所以我國古人將其稱之為火星(多稱熒惑星,但從司馬遷《史記》中就記載其看上去「熒熒如火不過近日有外媒稱,衛星在火星上發現了綠光現象,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如果你真覺得日本動畫「靠愛發電」,那就本末倒置了
    日本動畫到底是「用愛發電」,還是靠「經費」來支撐起漂亮的畫面?包括我自己在內,一些動畫自媒體給出了諸多科普,說日本動畫創作者底層畫師,又沒錢,工作量又巨大,幾乎就是「靠愛發電」的,像是有名的「Anitama」也好,「睡覺人」這樣的動畫UP主都宣傳過,底層畫師多麼多麼慘,動畫行業多麼多麼勸退,動畫人多麼多麼辛勞甚至過勞死依然沒有改變行業情況等等云云。
  • 熒熒之光的崇高
    敦煌壁畫上的飛天化身為奧運會開幕式上的婀娜舞者;千百年來獨坐深閨的女性走出性別束縛的藩籬,共產黨人揮舞著婦女解放的旗幟,半邊天的風採綻放於歷史畫卷之上,絢爛奪目。  男人自古行的山路,遇上險惡拔出刀刃幹戈一番,自有天地撐腰;女人自古行的水路,路經之地蜿蜒曲折幽暗艱險,只能彷徨於無地。漫漫歲月長河,悠悠朝代更替,「宛轉蛾眉馬前死」竟落下個「紅顏禍水」的汙名!
  • 火星為什麼會「熒熒如火」?
    對於中國古人而言,火星是個熒熒如火、捉摸不定的天體。它微微發紅,在天空中運行時快時慢、每隔兩年多還會發生逆行現象,亮度也是變化莫測,仿佛夜空背景下遠處的螢火蟲一般。因而,古人們用「螢火」,「熒火」,甚至「熒惑」等一系列名詞描述這顆神秘行星。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中國古人們得到這個結論並不奇怪。
  • 短視頻《星星之火 熒熒歸途》
    短視頻《星星之火 熒熒歸途》 2020-10-23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半夜起床被一道綠光嚇壞,定眼一看,驚見愛貓綠光罩頂!
    一名飼主Wilson Shih半夜起床尿尿,發現柜子高處有哀怨視角逼近,定眼一看,驚見2歲大的愛貓Hola「綠光罩頂」,面無表情盯著自己看,當場被嚇得亂七八糟,直呼「幹嘛!三更半夜的想要嚇誰啊!」。照片中,Hola半夜不睡覺,跑到高處發呆。
  • 「瑩瑩閃亮」宜寫成「熒熒閃亮」(杜老師語文信箱)
    表示星光、月光、燭光等光亮的閃爍宜用「熒熒」。例如:(4)飄飄帷帳,熒熒華燭。(秦嘉《贈婦詩》)(5)君不見燒金鍊石古帝王,鬼火熒熒白楊裡。(貫休《行路難》詩之一)(6)那一晚碰上城裡斷電,但街頭依舊是滿眼熒熒的燈火。(柯靈《香雪海?紅》)「莊園裡的幾盞燈火瑩瑩閃亮」的意思是,從莊園外面看,莊園裡的幾盞燈閃爍發光。
  • 植物燈綠光的作用分析
    綠光的光子能量介於紅光和藍光之間,綠光對人眼的視覺加權最大,所以,我們會覺得綠光很亮,但是,在植物種植中,綠光的作用還是在探討中。2. 綠光在色素的光合作用我們看到綠色植物之所以是綠色,按照光學理論,說明綠色植物反射了綠光,而光的其他成分被吸收了,那麼,有人會問,紫甘藍是不是吸收了綠光,紅色楓葉是不是吸收了綠藍光,答案是肯定的,我們看到黑色的物體,是因為黑色物體吸收了全部的光。這就是由基本光學理論得出視覺結論,當然,色盲者除外。
  • 你們用愛發電,我們用酒取暖
    當時集會的人群裡有人打出了橫幅「用愛發電大隊」。從此以後,用愛發電就成了大陸網友嘲笑臺灣人單純無知的笑柄,同類的還有「茶葉蛋」和「泡麵」這些梗。東北有句老話叫:笑話人,不如人。就在這幾天,寒冷的冬季裡,突然傳來一系列的消息:我國南方多個省份,包括湖南、江西和浙江都發生了拉閘限電的事。
  • 憶曲情歌之《綠光》不同於任何意義 你就是綠光
    歡迎分享給更多朋友哦—— 愛 將故事寫成我們 ——主播|Lyndon編輯|Lyndon歌曲|綠光我還可以繼續想你麼?「綠光」是指在高緯度地區日落時捲積雲層的折射+散射現象(類似於有時候不下雨也可以看到七色的捲積雲),落日的上方會出現綠色的光點,轉瞬即逝,很難得一見,北歐人認為這是幸運和希望的象徵,認為看到綠光的人會實現心中的願望。
  • 第五人格:園丁「熒熒幽光」驚喜亮相,不變的造型卻又別樣的氣質
    「熒熒幽光」的出現儘管官方還沒有定位是金皮還是紫皮,但更具以往的經驗來看金皮的概率可能性非常大。不過「熒熒幽光」還是有許多不同之處存在,與之前相比還是能夠感受到為了園丁的未來官方所做的努力。特別是時裝的材質,近乎於透明的朦朧感讓玩家們對園丁不得不產生更多的遐想,而且「熒熒幽光」似乎也變得更有氣質甚至比蘭閨等看似都要高人一等的樣子。
  • 用愛真的能發電?一文了解正確的操作方法
    用愛發電,最開始是個笑話但最先喊出這個口號的人卻是極認真的。2015年,島上的一群「主婦」,或許是渴望得到更多的愛,或許是覺得自己的愛多到要溢了出來,又或許是出於對核電的無知與恐懼,她們依然走上接頭,打出了「用愛發電」的條幅,一時間舉世轟動,自然也驚動了科學界。
  • 用愛發電!細數那些手機廠商,真不賺錢的產品
    小米,不是用愛發電的......當然,小米,乃至是華為、OPPO、VIVO等,也是有不賺錢的產品的......聊聊。以頂配版的小米10 Pro為例,5999的官方價,是有著約700的利潤的。因此,在「千機堂數碼」全新的報價單上,12+512的它報價為5700。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了解咯。當然,小米也有著口碑很好,也幾乎不賺錢的產品。
  • 柯文哲酸臺當局 不能用愛發電
    被問是否支持反核遊行?柯文哲也不忘酸當局說,「終究是不能用愛發電」。他指出,全世界在大都市30公裡內有設核電廠的只有6個,其中臺灣有2個,還有1個還沒蓋的核四,所以我們核能疏散半徑只有8公裡,不敢訂30公裡,因為這樣要疏散200萬人口。柯還說,他當年就是臺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是臺灣重症醫學最高權威了,但就是寫不出這樣的疏散計劃。
  • 太陽頭上冒綠光?福建平潭現罕見太陽綠閃,專家解釋來了
    氣象局工作人員介紹,綠閃是太陽光折射現象,常出現在日落,當紅橙黃光落入地平線後,波長較長的綠光就被看到,從而形成綠閃,是一種罕見的大氣光學現象。網友評論網友:真的好美綠閃所謂的綠閃 現象,是太陽西沉,恰好從地面消失的時候,有時太陽頂端邊緣還會發出一抹綠光,持續時間通常不到1秒,僅少數可238-87續數秒之久,故謂之「綠閃」。
  • 臺灣「用愛發電」升級了……心疼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17日報導,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對此表示,這只是分批調漲的前奏,對比過去綠營在競選時間最愛說的「臺灣不缺電」,如今看來格外諷刺。圖自臺媒洪孟楷表示,民進黨在能源政策上一直無法自圓其說,2025非核家園就像個海市蜃樓般高掛著,但現在所做所為包括重啟核二廠,都是與非核家園背道而馳的作為,會不會到時又來個政策大轉彎, 2025變5202?誰也不敢保證,且一直政策跳票的民進黨,現在的保證還有人願意相信嗎?
  • 「用愛發電」是靠鄰居的熱情?蔡英文當年到底怎麼說?
    圖/摘自主婦聯盟臉書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8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8月15日下午4點51分,臺灣「中油」公司員工人為疏失,造成全臺無預警大停電,「用愛發電」也順勢被民眾拿來創意發揮,成了近日最紅的流行語。有網友問:「用愛發電的原理到底是什麼?」    究竟「用愛發電」怎麼來的?
  • 有人做了個「愛發電」的網站,我們問了他3個問題
    那麼,「愛發電」這個眾籌網站的出現,能夠做到這一點嗎?支持創作者創作的Patreon模式  Lain是「愛發電」網站的創始人之一,他告訴ACGx(微信公眾號:acgxclub),目前整個網站背後的團隊只有5個人,運營、產品、技術、推廣、商務各司其職。
  • 蔡英文「用愛發電」打了誰一巴掌?
    難道蔡當局除了被譏諷「用愛發電」,只會在缺電時通過社交媒體呼籲民眾節電嗎?面對蔡當局每天停開兩個小時冷氣的倡議,臺北市長柯文哲率先扛起和蔡當局怒懟的大旗。柯文哲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把空調關掉要大家躲哪兒去?就28度、28度,空調提高至28度,就是會開,柯文哲批評說,「那個命令太奇怪、不合理」。
  • B站,用愛發電是不可能的
    在今年一季度,遊戲為 B 站貢獻了 50% 的收入,之前的佔比更多。 「B 站是一家遊戲公司」,這是很多業內人士對 B 站的評價。 小浩告訴 InfoQ,動漫真愛粉的粘性和消費能力真的很強,用愛發電,很多人就願意把大部分消費花在遊戲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