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次!科研團隊大規模繪製人類心臟的詳細「地圖」

2020-10-03 中國數字科技館

一個由哈佛醫學院、布裡格姆婦女醫院、維康桑格研究所、馬克斯德爾布魯克分子醫學中心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領導的多國科學家團隊繪製了成人心臟六個解剖區域的詳細細胞和分子圖。

哈佛大學和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的心血管遺傳學家、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心血管遺傳學中心(cardiovascular Genetics Center at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主任Christine Seidman博士說:「要想了解各種心臟病的病因,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是正常的。」

「我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我的想法:不朽,」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心臟病專家Douglas Mann博士補充道。

「我認為這是一項巨大的成就,將為該領域提供大量的參考資料。」

研究人員使用高通量測序方法來確定每個心臟細胞的個體特徵。

然後,他們在14顆健康供體心臟的6個區域繪製了這些細胞,其中7顆來自男性,7顆來自女性。

他們還利用螢光標記分析了心臟細胞的RNA水平,以收集其功能的分子細節。

(圖文無關)

「不僅要識別細胞所在的位置,還要識別它們產生的蛋白質,這對研究來說尤其有好處,」Mann博士說。

例如,通過使用圖譜比較病變心臟和健康心臟的細胞,研究人員可能查明差異,並針對心臟病的新療法。

儘管研究小組只研究了相對較少的心臟,但新的圖譜揭示了一些生物學上的驚喜。

心臟的六個區域包含了11種不同的細胞類型,作者發現了超過62種不同的細胞亞型,這是以前從未見過的。

他們還發現了健康心臟在男性和女性之間的差異;女性擁有比男性更多的心肌細胞,稱為心肌細胞。

Seidman博士說:「這需要更多的研究,因為這些細胞可能掌握著兩性心臟病差異的線索。」

「現在我們有了正常人心臟的單細胞圖譜,包括細胞組成和基因表達,」阿爾伯塔大學的研究員加文·韋德(Gavin Oudit)教授說。

「這是了解心臟病和開發新的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來阻止它的第一步。」

「我們現在的工作是看看基因性心肌病患者的細胞類型和基因表達是如何改變的。」

「我們在國際上的努力為科學界提供了一套無價的信息,通過闡明心臟細胞的細胞和分子細節,這些細胞協同工作將血液泵入全身,」Michela Noseda博士說,他是國家心肺研究所、英國心臟基金會卓越研究中心和帝國理工學院再生醫學中心的研究員。

「我們使用來自心臟細胞圖譜的數據來繪製可能被SARS-CoV-2感染的心臟細胞,並發現小血管的特殊細胞也是病毒的目標。」

「我們的數據集是一座信息寶庫,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心臟病的微妙之處以及我們寶貴的心臟是如何工作的。」

「這個項目標誌著對單細胞如何構建心臟的新理解的開始,許多單細胞都有不同的細胞狀態,」哈佛醫學院的遺傳學家丹尼爾·賴夏特(Daniel Reichart)博士說。

「有了對心臟各區域差異的了解,我們就可以開始考慮年齡、運動和疾病的影響,幫助推動心臟病學領域向精準醫療時代邁進。」

馬克斯·德爾布魯克分子醫學中心的研究員Norbert Hübner教授說:「這是第一次有人以這種規模研究人類心臟的單細胞,這隻有通過大規模的單細胞測序才能實現。」

「這項研究顯示了單細胞基因組學和國際合作的力量。」

「對心臟細胞及其基因活動的全面了解是了解心臟如何運作,並開始闡明心臟如何應對壓力和疾病的基本必要。」

新圖譜是「人類細胞圖譜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由Chan Zuckerberg計劃資助,旨在繪製人類體內所有的細胞類型。

「到一定時候,我們真正想知道的是,不同類型的細胞在微觀和功能層面上是如何結合在一起的,」Watkins博士說。

「這是另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但這裡提供的地圖集是一個令人興奮的開始。」該小組的論文發表在《自然》雜誌的網絡版上。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本文來自: 前瞻網

相關焦點

  • 美國醫學家繪製"3D人類腦部地圖" 潛力不可估量
    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和積澱,醫學專家們對人體各個器官的基本情況了如指掌,只有大腦的研究工作一直是一個久攻不破的難題。然而現在這一難題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決,就在昨日(4月2日),一位美國醫學家繪製出了一套完整的「3D人類腦部地圖」,有了這張地圖,人類對大腦的認知程度會上升至一個全新的水平。
  • 《自然》:迄今最詳細的人類心臟細胞圖譜誕生,了解心臟細節的信息...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每年9月29日,是世界心臟聯盟(World Heart Federation)設定的「世界心臟日」,希望引起大家對心臟健康的重視。
  • 扎克伯格夫婦投資6億美元繪製人類「細胞地圖」
    據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雜誌網站近日報導,這一宏偉醫學目標啟動了首個項目:出資6億美元,創建一家全新的「生物中心(BioHub)」,幫助繪製人類「細胞地圖」。科研人員現在要做的是,研究這些成千上萬的人體細胞,找到它們的分子標記物並確定其在體內的位置。對正在研究一種新藥以瞄準某個細胞的科學家和製藥企業來說,這類地圖是稀世珍寶。而且利用「細胞地圖」對免疫系統在抗癌過程中的細胞變化和調適進行分類並整理成目錄,將成為下一代針對免疫系統的癌症療法新資源。
  • 在1969年登月前,為阿波羅繪製月球地圖,助力人類登月!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阿波羅登月計劃於1969年7月20日下午4時17分42秒,阿波羅11號成功地將人類太空人送到38萬公裡外的月球,尼爾·阿姆斯特朗左腳先踏上月球,成為人類史上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說「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成為傳遍全球
  • 美科學家繪製出最詳細木衛一地圖
    科學家繪製出最詳細木衛一地圖圖片來源:美國地質調查局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科學家已經繪製出迄今為止關於木衛一最詳盡的地圖,揭示了木星的這顆大衛星豐富多彩、火山肆虐的壯麗場景。
  • 科學家繪製大腦詞語含義地圖
    一項研究描繪出了敘事性的語言含義在人類大腦中如何分布的詳細地圖。這項研究或有助於深入了解語言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 我科研團隊成功繪製首個人類細胞圖譜
    ◎ 洪恆飛 吳雅蘭 科技日報記者 江耘26日,記者從浙江大學獲悉,該校醫學院郭國驥教授團隊通過對60種人體組織樣品和7種細胞培養樣品進行Microwell-seq高通量單細胞測序分析,系統性地繪製了全球首個跨越胚胎和成年兩個時期、涵蓋人體八大系統的人類細胞圖譜。
  • 澳專家繪製重力場地圖詳細展示海底構造
    原標題:澳專家繪製重力場地圖詳細展示海底構造 日前,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研究人員利用歐洲航天局「CryoSat-2」衛星和美國航空航天局「Jason」衛星提供的數據,繪製了地球重力場地圖,詳細展現了海底構造。
  • 澳科學家繪製重力場地圖 詳細展示海底構造
    日前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歐洲航天局(ESA)「CryoSat-2」衛星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Jason」衛星提供的數據繪製了地球重力場地圖,詳細地展現了海底的構造。 通過使用計算機分析,並結合衛星提供的數據及海平面高度數據,研究人員成功繪製出詳盡及精確的海底地圖。
  • 馴鹿課堂 | 史上第一本世界地圖冊出版448周年
    1570年5月20日由佛蘭芒地圖學家和地理學家亞伯拉罕·奧特柳斯(Abraham Ortelius)手工繪製的第一部現代地圖集《世界概貌》(Theatrum Orbis Terrarum)出版,其中共包含 53 幅地圖,每幅地圖均附有詳細注釋。到今天已經有448年了。
  • 英國科學家繪製首份北極地圖 詳細展示未來爭議熱點
    英國專家繪製的北極領土分割圖  據英國媒體6日報導,英國科學家表示,他們已經繪製出第一份詳細的地圖  英國杜倫大學的一個小組根據歷史上發生過的和現在正在上演的所有權之爭繪製了北極潛在熱點地區圖。去年,俄羅斯科學家將他們的國旗插到了北極海底之上,這一舉動立刻引來了各國的反對。  英國研究人員希望,這份地圖將向政治家和決策者們傳遞信息。
  • 最精確人類大腦地圖繪出 97個區域首次查明
    這些區域在結構、功能和相鄰部分的連接屬性上都有明顯的不同,它們其中的97個之前都沒有被描述過,屬於首次公布。這個迄今為止最全面最精確的人類大腦地圖於7月20日在線發表在權威科學雜誌《自然》上。  這項研究由位於美國聖路易斯市的華盛頓大學一個研究小組完成,是歐巴馬政府推進的人腦功能探索計劃的其中一項。這一成果將成為大腦研究的基礎,有望為人類衰老及腦部疾病研究做出貢獻。
  • iScience:用3D技術繪製大鼠心臟神經元
    三維重建的雄性大鼠心臟的全心視圖 圖片來源:Achanta et al. - iScience近日,一個跨學科研究團隊已經開發出了虛擬3D心臟,首次使用數位技術展示了心臟獨特的神經元網絡。以大鼠心臟為模型,研究人員在5月26日的iScience上發表文章稱,他們在細胞尺度上繪製了一幅完整的心內神經系統(ICN)圖譜。該圖譜允許基因表達數據在其中疊加,這有助於確定特定神經元簇起的功能作用。
  • 科學家繪製最精確大腦「地圖」:一側分為180個區(圖)
    原標題:科學家繪製最精確大腦「地圖」 一側被分為180個區央廣網北京7月2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網羅天下趣事,共享奇聞異趣。【一份精確的大腦「地圖」】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小組在近日出版的英國科學雜誌《自然》上宣布,使用圖像診斷設備詳細調查大腦情況後,繪製出了按照結構和功能劃分的大腦
  • 科學家繪製最精確大腦"地圖" 一側被分為180個區
    原標題:科學家繪製最精確大腦「地圖」 一側被分為180個區央廣網北京7月2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網羅天下趣事,共享奇聞異趣。一份精確的大腦「地圖」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小組在近日出版的英國科學雜誌《自然》上宣布,使用圖像診斷設備詳細調查大腦情況後,繪製出了按照結構和功能劃分的大腦「地圖」。這是歐巴馬政府推進的人腦功能探索計劃的其中一項。這一成果將成為大腦研究的基礎,有望為人類衰老及腦部疾病研究做出貢獻。
  • 有史以來最詳細的銀河系無線電波地圖!
    【博科園-科學科普】日本一架望遠鏡已經繪製出了迄今為止最詳細關於銀河系的無線電波圖像。在3年的時間裡Nobeyama 45米望遠鏡觀測了銀河系1100個小時來繪製地圖。這張照片是一個名為FUGIN的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是由Nobeyama 45-m望遠鏡拍攝的森林無偏星系平面成像研究)。FUGIN後面的多機構研究小組在日本天文學會和arXiv的出版物上解釋了這個項目。
  • 英國天文學家公布銀河系最詳細的地圖
    劍橋大學的專家領導了20億顆恆星的宇宙地圖集的創建,他們相信這些地圖集可以揭示我們的星系是如何誕生的,以及在遙遠的將來會發生什麼。 詳細的地圖是根據歐空局蓋亞飛行任務的最新數據繪製的,該任務有兩顆衛星距離地球93萬英裡,測量整個銀河系恆星物體之間的距離。
  • 「蓋亞」繪成詳細銀河系地圖
    原標題:「蓋亞」繪成詳細銀河系地圖   據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篇新聞特寫,歐洲空間局(ESA)的「蓋亞」(Gaia)探測器任務已繪製成超詳細銀河系地圖,並發現銀河系歷史上一段此前不為人知的「動蕩歲月」。
  • 美國科學家繪出最精確人類大腦地圖97個大腦皮層區域首次查明
    大腦的運行原理就像生命起源一樣,是人類的終極問題之一。就如同地球儀上描制的不同國家幫助我們了解我們在哪裡以及國家之間的不同,現在科學家對於大腦皮層已經描繪出了這樣的地圖,每個半球的山峰和低谷一樣的褶皺被分成180個獨立的部分。這些區域在結構、功能和相鄰部分的連接屬性上都有明顯的不同,它們其中的97個之前都沒有被描述過,屬於首次公布。
  • 「黑科技」助力四川首次水下考古,電子科大科研團隊繪製3D「藏寶圖」 | 「江口沉銀」系列報導(2)
    電子科技大學科研團隊自第一期考古發掘時就積極參與,持續跟進、深化研究,並不斷擴大探測範圍,繪製了更加完善的3D「藏寶圖」,發揮了電子信息技術的優勢,為水下考古探測作出了重要貢獻。本期回顧介紹一下2017年電子科技大學「黑科技」首次助力江口考古發掘的情景,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