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加熱到85℃能殺死細菌嗎?

2020-11-27 騰訊網

細菌,作為所有生物中數量最多的一類,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部分細菌處在食物鏈的最底層,地位卑微。

作為分解者,它們將動植物殘骸、排洩物等所包含的有機物消化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如果沒有它們,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難以進行,可以想像一下枯葉滿地、屍橫遍野的景象。

細菌的發現歷程

1683年9月17日,荷蘭人列文虎克使用他自己設計研磨製作的單透鏡顯微鏡,在一位從未刷過牙的老人的牙垢中,發現其中竟然藏有許多會動的「小動物」,並將它們放大了200倍。

他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這些小傢伙幾乎像小蛇一樣用優美的彎曲姿勢運動……在人的口腔牙垢中生活的動物,比整個荷蘭王國的居民還要多。」列文虎克口中的小動物,正是後來被人們稱為細菌的微生物。

同時,他還在英國皇家學會的《哲學學報》上發表了由他自己手繪的第一張細菌圖像

列文虎克繪製的細菌草圖,其中a、b、f表示細菌,c、d表示移動,e表示球菌,g表示螺旋菌。

正是在列文虎克的引領之下,人類對於生命的探索真正進入新紀元——細胞生物學和微觀生物學,不過由於時代和科學認知的限制,那時的人們認為細菌是自然而然產生的。

這一錯誤的認知直到19世紀60年代,才被法國生物學家巴斯德改變。巴斯德進行了著名的鵝頸瓶實驗:

1、把肉湯灌進兩個燒瓶裡,兩個燒瓶的結構不同,一個是普通的燒瓶,瓶口豎直向上;另外一個燒瓶的瓶口彎曲成如鵝的脖子一樣的曲頸瓶,遂稱「鵝頸瓶」。

2、把兩個瓶子裡的肉湯煮沸,殺死肉湯中留有的細菌,室溫下冷卻,排除影響,使實驗更具說服力

3、兩個瓶子都不用塞子塞住瓶口,敞口放置在空氣中

4、幾天後,普通燒瓶裡的肉湯腐敗變質,而鵝頸瓶裡的肉湯則沒有腐敗,而且直到4年後,仍然新鮮如初,把鵝頸瓶的長頸打斷不久之後,瓶裡的肉湯腐敗變質了。

巴斯德的鵝頸瓶實驗說明肉湯的腐敗是由於空氣中的細菌進入肉湯造成的,而不是肉湯中自然產生了細菌。

從此,細菌作為一種生物,廣泛存在於空氣之中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不但如此,細菌廣泛存在於地球的各個角落,有生之處有它,地殼深處有它,火山口有它……細菌憑藉其頑強的生命力存在於我們看得見、看不見的地方。

有益有害的細菌,該怎麼殺死它

法國作為浪漫之都,同時也是葡萄酒的重要產地,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百年以來一直以生產出的優質葡萄酒享譽世界,暢銷全球。孕育出拉菲古堡、瑪歌酒莊、拉圖酒莊、侯伯王酒莊、木桐酒莊、柏圖斯酒莊等世界頂級酒莊。

紅酒雖好,但由於葡萄含有較多的糖分,且不同於白酒,紅酒的度數低,酒精含量少,釀製過程很容易出現葡萄酒變酸的情況,整桶整桶的葡萄酒只能倒掉。

十九世紀以前,這種情況時有出現,不少法國的酒商因此賠了不少錢,叫苦不迭,更有甚者傾家蕩產。

這種情況只要一日不改變,就會有更多的酒商受酒品變質發酸所累,做賠本買賣。因此,彼時的法國急需一位英雄,出手相助,以解燃眉之需。

作為國內、乃至世界頂級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巴斯德剛被任命為新創立的裡爾大學化學教授兼總務長,其受酒商委託,挑下這個這個重任,幫助酒商們找出葡萄酒變酸的原因,以減少損失。

巴斯德把葡萄酒放在顯微鏡下觀察,他發現:未變質的陳年葡萄酒,其中有一種圓球狀的酵母細胞,而在變質發酸的葡萄酒裡,存在很多乳酸桿菌。

他斷定,就是它們在背後「使壞」,在營養豐富的葡萄酒裡繁殖,使葡萄酒「變酸」變質。

源頭問題解決了,又一個新的問題擺在巴斯德的面前——該如何在不傷害酵母菌的同時把有害細菌殺死?

巴斯德想到了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加熱。

他把酒瓶固定在用鐵絲做的籃子裡,浸入水中,然後將水加熱到不同的溫度,經過反覆試驗觀察,巴斯德把水的溫度確定在五六十度,在此溫度下,水浴半個小時,就能有效的將酒裡乳酸桿菌殺死,而酵母菌的生物活性基本不改變。

這就是日後被稱為「巴氏殺菌法」(又稱高溫殺菌法)的殺菌方式,這一方法有效的解決了紅酒釀製過程中出現的酒品發酸變質的問題,保護了酒商們的利益,大大提振了法國的紅酒產業。

同時,巴氏殺菌法沿用至今,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奶製品大都採用此種方法殺菌,且保留了奶製品的大部分營養成分。

高溫破壞細菌的細胞結構

細胞作為生物體最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細胞所組成,但病毒生命活動也必須在細胞中才能體現。(病毒到底是不是生物目前仍有很大爭議)

細胞本身也有著獨特的結構特徵,但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窺見。對於細菌來說,分為基本結構和特殊結構。基本結構是各種細菌都具有的結構,包括細菌的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核質。特殊結構為某些細菌特有的結構,如莢膜、鞭毛、菌毛、芽胞。

與植物細胞的細胞壁類似,細菌的細胞壁有著維持細胞形狀、提高細胞機械強度的作用,保護細胞免受機械損傷和滲透壓等外力的破壞。

同時細菌的細胞壁有不同於植物細胞壁的作用,如決定細菌具有特定的抗原性、致病力以及對抗生素和噬菌體的敏感性等。

植物的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為纖維素和果膠,而細菌的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為肽聚糖。

細菌的細胞壁在高溫下通透性會發生不可逆改變,逐漸失去對細胞的保護作用,那到底需要多高的溫度、多長時間才能將細菌完全殺死呢?

各種細菌都需在最適溫度範圍內生長,如果環境溫度明顯高於最適溫度,細菌會被殺死,稱為「殺菌」;如果溫度低於最適溫度,細菌的新陳代謝活動受到抑制,稱為「抑菌」。

當高溫作用於微生物時,會首先改變細菌細胞壁的結構特性,對溫度敏感的物質如蛋白質、核酸、酶類等失去細胞壁的保護作用,在熱力作用下發生變性或凝固,活性消失,代謝發生障礙。

隨著高溫的繼續作用,細胞內原生質便發生凝固,酶結構完全破壞,活動消失,生化反應停止,滲透交換等新陳代謝活動消失,細胞死亡。

大多數無芽胞細菌在55℃~60℃下加熱30~60min就可被殺死,在100℃下立即死亡;有芽胞細菌如破傷風芽胞梭菌的耐熱性較高,需煮沸3小時才能被殺死。芽胞是某些細菌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在菌體內部形成的一個圓形或卵圓形小體,是細菌的休眠方式,稱為內芽胞,簡稱芽胞。

只有少數細菌能形成芽孢,如炭疽桿菌、破傷風桿菌、蘇雲金桿菌等。

因此,生活中的絕大部分細菌還是很容易就被殺死了,只要確保足夠的加熱時間,並不需要擔心食物中的細菌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

綜上所述:加熱到85攝氏度維持一段時間能把絕大多數細菌殺死,只有一小部分細菌耐熱性好,僥倖存活下來。

相關焦點

  • 水加熱到85度能消滅細菌嗎?
    絕大多數的細菌對溫度的耐受能力其實跟我們人體細胞的耐受能力是相差不大的,大部分的細菌在60℃以上停留30分鐘都會被滅殺掉。 但是,這個溫度僅是相對於絕大部分的細菌而言,而一些能生活在嚴酷環境中的一些細菌,比如說生活在海底火山口處的,溫度可達一百二十幾度的嗜熱古生菌來說,使用常規的巴氏消毒法是滅不了它們的
  • 納米水竟然能殺死細菌!
    圖片來源:暱圖網  使用普通的水製造成納米尺度的水滴,竟然能殺死細菌,這聽上去有一些不可思議,但這就是哈佛大學最新的研究成果。目前,該研究已經發表在《環境科學技術》雜誌上。  使用電荷水製作成的納米尺度的水滴具有殺菌作用,能用於食物表面的殺菌劑,可能成為將來食品行業最具有環境友好型的殺菌手段。研究人員表示,如果這一技術能進一步改進,電荷水滴能進行規模化製備,將可取代現有的水果和蔬菜消毒方法(包括漂白劑、過氧化物和臭氧等強氧化劑溶液)。
  • 細菌耐高溫的極限究竟有多高?沸水能殺死所有的細菌嗎?
    我們都知道,將生水煮開就會變成可食用的水,因為水沸騰的溫度是100℃,在這個溫度下,絕大多數的細菌都無法存活。這樣也就最大程度保證了我們不被外界的細菌所感染生病。但是,沸水能殺死所有的細菌嗎?超過100℃就沒有任何生命存在了嗎?
  • 細菌耐高溫的極限究竟有多高?沸水能殺死所有的細菌嗎?
    我們都知道,將生水煮開就會變成可食用的水,因為水沸騰的溫度是100℃,在這個溫度下,絕大多數的細菌都無法存活。這樣也就最大程度保證了我們不被外界的細菌所感染生病。但是,沸水能殺死所有的細菌嗎?超過100℃就沒有任何生命存在了嗎?
  • 水能能加熱到1000度嗎?密閉容器中加熱的水會怎麼樣
    水是萬物生存的根本,所有的地球生物所必備的,被稱為生命之源。我們每天都需要喝水,通常動物們都會喝生水,就是沒有經過任何處理過的水。而我們則會將水加熱殺菌處理之後才喝。根據日常經驗,我們燒水的時候都知道水在我們平常的狀態下只能加熱到100度,水就會沸騰,之後無論加多大的火水的溫度都不會變化。那麼如果在特定情況下水能夠一直被加熱下去嗎?比如我們知道高壓鍋中的水可以突破100度的上限,通常能夠達到110多度。這是因為增加了水壓力,那麼如果增加水的壓力水的溫度會一直升高嗎?在密閉容器中的水會發生什麼變化?
  • 塑料打包盒能微波爐加熱嗎
    而蔬菜的營養價值恰恰體現在豐富的維生素上,因此重新加熱的素菜,營養損失嚴重。食物中還有些不太怕熱的營養素,比如說鈣、鐵等礦物質。這些營養素人們通常會通過魚肉等葷菜攝取,因此熱一回,營養損失不會非常嚴重。所以,無論是從營養還是從安全的角度,都儘量不吃剩的蔬菜。此外,需要提醒的是,涼菜不論葷素最好都不要吃剩的,因為如果不經加熱,其中的細菌不易被殺死,容易導致腹瀉等不適症狀。
  • 水能加熱到1000度嗎?密閉容器中加熱的水會怎麼樣
    水是萬物生存的根本,所有的地球生物所必備的,被稱為生命之源。我們每天都需要喝水,通常動物們都會喝生水,就是沒有經過任何處理過的水。而我們則會將水加熱殺菌處理之後才喝。根據日常經驗,我們燒水的時候都知道水在我們平常的狀態下只能加熱到100度,水就會沸騰,之後無論加多大的火水的溫度都不會變化。
  • 水能被加熱到1千攝氏度嗎?一直加熱密封容器中的水會發生什麼?
    水被稱為生命的源泉,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需要喝水,但我們喝水卻是有講究的,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會對水進行加熱處理以後再喝,據說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清除掉水裡的細菌。在燒水的時候,我們忽然冒出了一個疑問,那就是水到底可以被加熱到多高的溫度?
  • 牛奶到底能不能加熱喝?
    現在大家都明白,補充蛋白質的重要性,牛奶 也越來越多的進入了人們的日常飲食,而關於如何喝牛奶的各種說法也是層出不窮,比如說熱牛奶,很多中國消費者習慣喝熱的牛奶,如何加熱牛奶也成了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有人說加熱鮮奶千萬不能煮沸,持續加熱到60到65度,就開始發生蛋白變性,蛋白微粒會脫水成凝膠狀
  • 開水反覆加熱有危害,可不要再喝了哦
    水燒開可把細菌殺死,除去有害人體的物質,因為自來水都經過氯化處理,氯與水中殘留的有機物相互作用,會形成滷代烴、氯仿等有毒的致癌化合物。亞硝酸鹽一旦大量進入人體,能使血液中的紅細胞失去攜帶氧氣的功能,致使組織缺氧,人們長期喝這種水會出現噁心、嘔吐、頭痛、指甲與嘴唇發紫、心慌等症狀,嚴重的還能引起缺氧,甚至可能誘發癌症。(需注意的是亞硝酸鹽在白開水中的含量比礦泉水低,但通常都是無害的)。 喝水時人會將口腔和唾液中的細菌帶入杯中和水中,在適宜的溫度和環境下,它們會大量生長繁殖。但也不用太過擔心。
  • 水的沸點是由什麼決定的,可以把水加熱到100度以上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應該有過燒白開水的經歷,而且我們知道當溫度達到100度的時候,水就開始沸騰了,就算再繼續加熱下去,水的溫度也不會再繼續上升了。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水的沸點和哪些因素有關,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把水加熱到100度以上?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沸點的定義是什麼,水的沸點為什麼是100度?
  • 神奇的「生命吸管」,能殺死99.3%的細菌,多髒的水也能直接飲用
    這種吸管採取了當下最先進的0.01微米超濾膜技術,通過含碘的樹脂可以過濾掉99.3%的細菌和微生物。假如依然有漏網的細菌,等待它們的是淨化作用更強的活性炭。實驗人員拿著這種生命吸管來到一處非常渾濁的水域,用玻璃瓶子裝滿一瓶水,發現水質呈現渾濁的黃色。隨後實驗人員通過生命吸管吸取一口水,吐到另外一個瓶子中,重複幾次。最後,吐出來的過濾水就變得非常清澈了。
  • 印度恆河水之謎,是什麼讓細菌無法生存?
    但是,隨著人口的增加,恆河水已經變得不再那麼純淨,人們在河裡洗米、洗衣服、洗澡,可以說一日三餐,吃喝拉撒都在河裡,但是,如此汙濁的河水,他們喝了不會生病嗎?印度人的免疫力比其他人高。關於恆河水的奧秘。恆河水之所以在印度人的心目中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除了它哺育了當地人之外,還有很多神話傳說,恆河人印度人眼中是女神,是宇宙神創造的聖潔的河流,在河中沐浴,可以洗滌身上的罪過,讓人身體健康,因而,印度人與恆河的關係是如此的密切。如此的重要。恆河水印度人喝了沒事嗎?通過客觀事實來看,印度人似乎和恆河相處的非常融洽。
  • 陽光真能殺死室內灰塵中細菌
    不過,最近發表在英國《自然》旗下開放獲取期刊《微生物組》(Microbiome)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中,科學家們證實了這個由來已久、口耳相傳的民間智慧——數據及模型顯示,讓陽光透過窗子照進房間,確實可以殺死生活在灰塵中的細菌。
  • 奶瓶消毒「3個」好方法,既能消滅細菌,還可以讓寶寶吃到奶更健康
    奶瓶消毒「3個」好方法,既能消滅細菌,還可以讓寶寶吃到奶更健康! 2.微波爐消毒法 微波爐的溫度非常高想必大家都知道,這樣的高溫足以將細菌殺死
  • 長富君小課堂:隔水加熱才是熱牛奶的正確姿勢
    長富巴氏鮮奶以優良的品質和良好的口感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冬天已經到了,很多消費者在喝牛奶的時候喜歡問有關加熱的問題,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下如何正確加熱長富巴氏鮮奶吧~但如果是腸胃功能較弱的消費者,比如老人和小孩,也可以選擇對牛奶進行加熱,不過不可以隨意加熱哦~牛奶是一種鮮活的營養食品,長富巴氏鮮奶採用75℃巴氏保鮮工藝,殺死了牛奶中大部分致病菌,保留了原奶中的大量天然活性營養,如:β-乳球蛋白、乳鐵蛋白、乳清蛋白、磷酸肽等,具有激活體內免疫反應、維持生命健康的作用。但它們對溫度很敏感,如果溫度過高,就會失去活性,失去其營養價值。
  • 生魚片到底能吃不? 蘸料能消滅寄生蟲和細菌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生魚片到底能吃不? 蘸料能消滅寄生蟲和細菌嗎? 愛吃生魚片的不光是人,寄生蟲也愛吃。 剛剛有朋友推薦日料,還提到了三文魚。生魚片啊,想想有點害怕呢,生肉咋咽下去呀?嚼還是不嚼呢?吃了會不會拉肚子呀?
  • 原來這幾種食物不能用微波爐反覆加熱!你做錯了嗎?
    不過,相比起用水煮或是煎烤,微波爐加熱食物卻更有優勢。因為用微波爐加熱食物的時間非常短,對食物的營養成分破壞程度也是最小的。因此,並不需要擔心微波爐加熱食物,會破壞食物,放心使用吧。當然,並不是所有食物都適合微波爐加熱的。哪些食物不宜用微波爐加熱?不要用微波爐加熱半熟的肉類。
  • 科學家從海洋生物中發現新化合物能有效殺死抗藥細菌
    2016年6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研究人員在一種南極海海綿中發現一種化合物能夠殺死98%的抗藥金黃色葡萄球菌(簡稱為MRSA),這種抗藥性細菌目前正在美國快速擴散開來。隨著越來越多的細菌對抗生素產生抵抗特性,科學家們都在拼命尋找對抗感染的新方法,早期研究表明南極海海綿可能是一個潛在選擇。
  • 弄一堆細菌到火星上,它們能夠自生自滅進化出生物和文明嗎?
    有人對人類花費巨大代價去探索火星,甚至準備改造火星憤憤不平,認為花了冤枉錢,何不弄幾個細菌上去?他大概認為人類對付細菌已經精疲力竭,細菌太厲害了,何不讓它們到火星發揮作用。他甚至認為一個細菌就會爆發出無數後代,然後進化出各種生命。變害為利,節約資源,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