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一堆細菌到火星上,它們能夠自生自滅進化出生物和文明嗎?

2020-12-04 時空通訊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有人對人類花費巨大代價去探索火星,甚至準備改造火星憤憤不平,認為花了冤枉錢,何不弄幾個細菌上去?

他大概認為人類對付細菌已經精疲力竭,細菌太厲害了,何不讓它們到火星發揮作用。他甚至認為一個細菌就會爆發出無數後代,然後進化出各種生命。

變害為利,節約資源,何樂而不為?

這位大仙也想得太美了。

其實他不知道,他身上就擁有數百萬億個細菌。

一個人身上有60萬億個細胞,但細菌至少有人體細胞的10倍。因此人體攜帶的細菌大致有600萬億個以上。

哪位大仙有興趣,只要自己一人去火星,就帶去了比全人類數量大8萬倍的細菌上去了,這是一支多麼龐大的軍隊啊,想想那當玉皇大帝的感覺?

如果這些細菌能夠傳宗接代,進化出高級生命,這位大仙就成了當然的火星大仙祖宗了,那可是比女媧還要法力無邊的大仙呢。

問題是他得先活下來,因為現在這位大仙還是人,只不過意淫想做大仙而已。

火星上人能夠活命嗎?

我們來看看火星環境:

有稀薄的大氣,密度約地球的1%,大氣成分約95.3%的二氧化碳,其餘為氮氣2.7%、氬氣1.6%、氧氣0.15%、水汽0.03%等,還有極微量的甲烷等其他氣體。

火星平均氣溫約-55℃,夏天白天赤道溫度可達27℃,冬天最低氣溫低至-133℃,溫差160℃。

火星沒有液態水,只有地下有固態水冰,主要集中在南北極。

火星土壤含鐵較高,Fe0含量尤其高,並有鎂硫酸鹽、氧化鐵、碳酸鹽。火星土壤硫含量為地球的100倍,鉀含量僅為地球的五分之一,沒有有機物。

現在我們來說說這位大仙如果到了火星能活下去嗎?

如果沒有任何保護前提下,當然是立即死翹翹。

死法有:

憋死~火星上稀薄大氣幾乎沒有氧,不知道大仙能夠憋多久,正常人大概2~3分鐘吧,帶線氣功厲害,也就頂多五六分鐘吧;

體液迸發而死~火星上氣壓只是地球的百分之一,人體只適應地球壓力,在火星低氣壓狀態下,體液會迅速沸騰,撐破皮膚黏膜迸發出來,氣體膨脹肺部炸裂,大概能夠堅持幾分鐘吧;

高能射線殺死~火星上沒有大氣和立場保護,太陽紫外線和宇宙的高能射線基本就暢通無阻,能迅速摧毀人體細胞和打斷人體化學鍵,可能能挨幾天死亡;

凍死~在-80~-130℃的低溫下,人會凍成一塊冰石頭;

當然還有渴死,不過在以上眾多快速死法中,這已經是漫長難熬的死法了。

有保護則另當別論。

如果能夠有太空衣保護,或者在火星上建立了一個基地,有吃有喝的,人可以在火星上活一段時間。但火星重力等與地球環境相差很大,時間長了,會發生很多毛病。

問題是這個問題是送一個細菌上去,能不能製造出眾多的生命來,而且還要演化出人類。

這也太奇葩天開了。

這個細菌穿不穿太空衣呢?或者說那位大仙死翹翹後,帶去的600萬億「菌隊」能不能倖存呢?

首先細菌當然沒有太空衣穿,因為製造這個太空衣的人類還沒有出生。

既然沒有,那麼細菌能不能在火星環境生存呢?

要知道,我們的細菌也是在地球上嬌生慣養的,而且帶去的那600萬億「菌隊」還是被大仙用自己餵養出來的。

大仙翹翹了,自然這600億「菌隊」也沒有了依附,在地球上它們可以尋找下家,但在火星沒有下家。

而火星環境同樣滿足不了它們的需求:氧、溫度、氣壓、水分,這一切都沒有,它們怎麼活?而且土壤中連一點有機質也沒有,它們吃什麼?

即便是厭氧菌,不需要氧氣,但前面那幾項條件也就是把氧拿掉而已,還是得死翹翹。

說來說去,這個問題是完全不成立的。

如果這麼簡單就會演化出生命甚至高度文明,人類現在已經派出了這麼多探測器,到過月球,到過金星,到過火星,也經過了太陽系所有行星,還有幾顆衛星、矮行星,那不隨便撒把地球上的土就有無數微生物了,現在太陽系不就到處充斥著生命了?

或者說,地球派幾艘探測器帶點地球種子撒遍各大行星,整個太陽系在不久將來就會生機蓬勃?

如果真能這樣,現在NASA是有這個能力的;如果真有這麼大的效果的話,NASA一定早就這麼做了。

而且在月球上早就生機蓬勃了。

嫦娥四號想在月球上種棉花。

我們中國的嫦娥四號登月帶去了一些棉花種子,是在嚴格按照地球生態環境製造的密封罐裡做生長試驗,甚至已經發出了嫩芽,結果還是被月夜低溫凍死了。

據科學研究認為,即便這幾株植物沒被凍死,也會被強烈的宇宙射線殺死,儘管它們被包裹在厚厚的鎧甲裡。

這說明地外星球環境極其惡劣。

結論:地外沒有地球這樣一樣一樣的星球,環境千差萬別,根本不適應地球生物生存,更無法繁殖。

如果火星上真的有生命存在的話,哪怕很低級生物,它同樣無法在地球環境生存。

不同環境孕育的生命只能適應自己的環境。

就是這樣,歡迎討論,感謝閱讀。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

相關焦點

  • 探測器帶點厭氧生物到火星,它們能夠在那裡生存並繁衍後代嗎?
    有人認為火星上沒有氧氣,如果送些不需要氧氣的生物上去,比如地球上的厭氧生物,它們就有可能在火星存活下來,並繁衍出後代,甚至變異成為一種火星物種。這種事情真的有可能發生嗎?我們來討論一下。這個厭氧生物如果是地球上的生物,在火星環境條件下是不能生存的,因為地球生物需要的不僅僅是氧氣。我們目前認定的所謂厭氧生物又稱厭氣生物,是指不需要氧氣也能夠存活和生長的生物,它們可以在無氧的條件下,分解糖和蛋白質等有機物,個體都很小,在地球上主要是細菌,如破傷風桿菌。
  • 科學家把一堆細菌帶到太空宇宙輻射下暴曬三年,發現它們還活著!
    它們藏在彗星、小行星裡,四處遊走。當它們撞擊到其他行星後,微生物停留下來,生長繁衍,最後形成高級生命體。目前,科學家們發現微生物確實可以通過隕石在行星之間移動,石頭的厚度可以保護它們躲過宇宙中的致命射線。
  • 日本科學家把一堆細菌帶到太空宇宙輻射下暴曬三年,發現它們居然還活著
    (山岸彥明)他和他的團隊選擇耐輻射奇球菌作為實驗微生物。這是一種極端微生物,對紫外線、電離輻射、強氧化劑有著驚人的抗性,被金氏世界紀錄稱為「世界上最頑強的細菌」。2015年4月,一批耐輻射奇球菌隨著SpaceX火箭發射到太空。送上太空的有三塊細菌板,由日本太空實驗艙上的機械臂抓好,暴露在宇宙射線中。
  • 細菌可以在太空中生存很長時間,所以生命是移民到地球上的嗎?
    細菌可以在太空中生存足夠長的時間到達火星。地球上的生命出現於大約40億年前,科學家們對此非常肯定。然而,他們還沒有弄明白的是,這究竟是如何發生的。深海火山噴出的是最初生命形式的基石嗎?是閃電把它們轟出來的嗎?他們是從別處搭便車到地球的嗎?
  • 日本科學家把一堆細菌帶到太空宇宙輻射下暴曬三年,發現它們居然還活著!
    當它們撞擊到其他行星後,微生物停留下來,生長繁衍,最後形成高級生命體。目前,科學家們發現微生物確實可以通過隕石在行星之間移動,石頭的厚度可以保護它們躲過宇宙中的致命射線。但日本科學家山岸彥明更進一步,他認為微生物在沒有隕石保護的情況下,也能四散開來。也就是說,生命有在行星之間自由穿梭的能力。
  • 如果人類不小心將細菌帶到了火星,會導致火星出現生命嗎?
    火星的表面被赤鐵礦覆蓋,所以呈現出了紅色,更像是地球上的沙漠地區,異常的乾燥布滿了碎石和沙礫,其實在地球上可以找到和火星表面十分相似的地理環境,研究人員通常會在這些地區模擬火星上的生活,為以後人類登陸火星做準備。那麼如題所說,我們人類給火星上送去一批細菌,它們能夠存活嗎?
  • 如果人類把蟑螂帶上火星,能存活下來,產生一個文明嗎?
    不過,小編在想,老鼠沒法上火星,那蟑螂可以嗎?大家都知道,蟑螂是地球上適應能力極強的生物,無論是在溼潤骯髒的下水道,還是細菌極多的垃圾桶,哪哪都有他們的身影。而且無論人們如何趕盡殺絕,都無法消滅他們,號稱「打不死的小強」。
  • 假如火星存在文明,人類需要消滅它們嗎?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文明,文明是歷史沉澱下來的;有益增強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適應和認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明創造以及公序良俗的總和。文明是使人類脫離野蠻狀態的所有社會行為和自然行為構成的集合,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觀念、工具、語言、文字、信仰、宗教觀念、法律、城邦和國家等等。
  • 如果火星沒有變成沙漠行星,火星文明出世,能和人類和平相處嗎?
    火星的悲劇沒有在地球上演,所以地球生命繼續進化演化,最後才有了人類的誕生,人類文明的形成。於是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有趣的話題:如果火星後來沒有變成沙漠行星,而是和地球一樣繼續是美麗的生態星球,那麼火星的原始生命也會不斷進化演化,大概率最後也會誕生智慧文明,形成火星文明。
  • 探測器拍到火星上詭異物體,形似金字塔,或為上一代火星文明遺留
    人類在上個世紀末就開始對火星進行探測,以美國為首的國家陸續向火星派遣了火星探測器,其中比較有名的是「好奇號」和「勇氣號」火星探測器。這些探測器在火星上成功地著陸,然後開始展開工作。它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為地球上的人類傳送回探測到的數據和圖像,供科學家深入研究火星的情況。
  • 如果在火星上放一顆細菌,它能演化成類似人類的生命嗎?
    生物需要外界環境的支撐,而火星缺乏地球生物正常生存的溫度、液態水、有機物等條件,細菌過去也得死,更無法進化為類似人類的生物。不能因為人類最終進化為現代人類就認為所有的生物進化的歸途就是類似於人類這樣的高智慧生物,且不說細菌怎麼邁入向多細胞生命的轉變,即便是現代地球多細胞生物也是千奇百怪形狀不一,主要是因為生物演化沒有明確方向,基因層面的改變是受環境影響隨機發生,隨機發生的基因改變也只能隨機地影響生物的性狀,所以造成了地球生物的多樣性。
  • 是人類消滅細菌?還是細菌奴役人類?6億年前空白文明誰來主宰?
    人類誕生不過十幾萬年前,那麼問題來了,人類進化才這麼點時間,寒武紀到地球形成,40億年就什麼都沒有嗎?空白的?到底是誰在主宰那個空白時期?誰製造了生物文明?細菌我們很多人都知道人類是不斷進化來的,細菌也可以進化,不僅僅只有多細胞生物才可以進化,細菌的繁殖是自我複製,這比多細胞生物進化簡單的太多了,很多人都在說多細胞生物在不斷的往好的地方進化,真的是進化嗎?
  • 人類「殖民」火星?那可能要派細菌和藻類先行……
    人類殖民火星 可能要派細菌和藻類先行本報記者 付毅飛7月17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這意味著我國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實施在即。雖然這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卻已引發了火星迷們的無限遐想——將來我們能不能在火星上建旅館?火星上能不能採礦?在火星上可以開展哪些科學實驗?
  • 使用細菌在火星上建立基地
    在生物反應器內,細菌被餵以微藻,微藻依靠火星大氣中的陽光和二氧化碳來產生養分和氧氣。它們還會產生殘留的有機廢物,第一批進入火星的太空人將能夠提取這些廢物並將其用作堆肥。最重要的是,Lehner和他的團隊計算出,一個1400升(370加侖)的反應堆一年內可以產生350公斤(770磅)或磁鐵礦。
  • 人類殖民火星 可能要派細菌和藻類先行
    雖然這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卻已引發了火星迷們的無限遐想——將來我們能不能在火星上建旅館?火星上能不能採礦?在火星上可以開展哪些科學實驗?更有甚者提出了科幻界中最現實的問題:等我們移民到火星,該種什麼菜吃?「從長遠來看,在火星上發展出獨特的人類文明,包括各種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以及技術文明是可以期待的。」
  • 它們真的存在嗎?
    如果外星生命,即使只有細菌和原始的多細胞動植物,如果這些在宇宙的其他地方不存在,那反而是令人震驚的現象。在觀察了這些行星之後,我們排除了除火星和可能的木星衛星以外的所有行星能夠維持生命的可能性。2、1976年,美國向火星發射了兩個著陸器。每一個都有儀器可以挖掘火星上的沙子並分析其是否有生命跡象,但是他們什麼也沒發現。
  • 火星男孩波力斯卡,自稱曾在火星上生存,難道那裡真有高級文明?
    不僅如此從他的口中你還能聽到很多關於火星、行星系等太空方面的知識,你不能相信這是一個8歲男孩能夠說出來的話,他的一些話語不僅在媒體上引起廣泛的關注,甚至有些科學家和天文學家都注意到了這個自稱是來自於火星的孩子。難道真的如同他所說的那樣,在火星有生命生存,並且存在除我們人類之外的文明嗎?
  • 火星男孩波力斯卡,自稱曾在火星上生存,難道那裡真有高級文明?
    不僅如此從他的口中你還能聽到很多關於火星、行星系等太空方面的知識,你不能相信這是一個8歲男孩能夠說出來的話,他的一些話語不僅在媒體上引起廣泛的關注,甚至有些科學家和天文學家都注意到了這個自稱是來自於火星的孩子。難道真的如同他所說的那樣,在火星有生命生存,並且存在除我們人類之外的文明嗎?
  • 星球文明的未來——人類社會的進化
    人們學習各種技能、知識,接受教育,提高競爭力,更好地適應社會和環境,大腦通過學習思考表現在人的行為上,這也是進化。 信息系統的進化包含結構層面的進化和信息層面的進化。 在人類文明漫長的歷史演變中,社會信息系統有許許多多的進步,每次信息技術的提升都在推動著人類社會體系的進化,其中比較大的有三次。
  • 星球文明的未來——人類社會的進化
    人類社會的進化 細胞進化由DNA主導,人類社會體系的進化由社會信息系統主導。 在人的進化中,大腦結構上的進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大腦信息層面的進化是不能忽視的另一部分。人們學習各種技能、知識,接受教育,提高競爭力,更好地適應社會和環境,大腦通過學習思考表現在人的行為上,這也是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