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裡會有燒開水喝的習慣,其實喝開水對身體是很好的,但是開水燒完了不能一次性喝完,多久就不能喝了?
開水燒開後多久不能喝
水燒開可把細菌殺死,除去有害人體的物質,因為自來水都經過氯化處理,氯與水中殘留的有機物相互作用,會形成滷代烴、氯仿等有毒的致癌化合物。當水溫達到90℃時,滷代烴含量上升到191微克/升,氯仿上升到177微克/升,均超過國家標準2倍;水溫剛達到100℃時,滷代烴和氯仿的含量分別為每升含110微克和99微克;如果繼續沸騰1~2分鐘,這兩種物質則分別迅速降為每升含9.2微克和8.3微克,達到飲用標準。因此,燒開水以沸騰1~2分鐘左右為最佳。
有人為了節水,常把喝剩的開水重新加熱,這是不好的習慣。因為反覆燒開水會造成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喪失,還會產生某些有害物質如亞硝酸鹽等。亞硝酸鹽一旦大量進入人體,能使血液中的紅細胞失去攜帶氧氣的功能,致使組織缺氧,人們長期喝這種水會出現噁心、嘔吐、頭痛、指甲與嘴唇發紫、心慌等症狀,嚴重的還能引起缺氧,甚至可能誘發癌症。(需注意的是亞硝酸鹽在白開水中的含量比礦泉水低,但通常都是無害的)。
喝水時人會將口腔和唾液中的細菌帶入杯中和水中,在適宜的溫度和環境下,它們會大量生長繁殖。但也不用太過擔心。為了避免以上情況的發生,現在合格的自來水和瓶裝水中都有少量的殺菌物質--氯化物。美國約翰霍布金斯大學的環境微生物專家Kellogg Schwab指出,飲用水中氯化物的殺菌作用,可以維持1-2天(放的時間太長的水,就不要再喝了)。
白開水超過三天之後就不宜飲用。水儲存過久,就會被細菌感染產生亞硝酸鹽,亞硝酸鹽一旦大量進入人體,能使組織缺氧,出現噁心、嘔吐、頭痛、心慌等症狀,嚴重還能使人缺氧致死。亞硝酸鹽在人體內還能形成亞硝胺,促發肝癌、胃癌等。裝在保溫瓶裡的開水變溫後,細菌繁殖更快,還原的亞硝酸鹽更多。
開水反覆加熱有什麼危害
其實還是有危害的,表面上加熱的是水,其實早在第一次加熱水裡面的部分亞硝酸鹽就存在了,有害物質一直存在,再次加熱還是會有毒。
1、喝的是純淨水、蒸餾水、去離子水,基本上不含雜質,再怎麼燒,水還是水,不會變成別的物質。但是飲用水中可能含有微量的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有的具有揮發性,反覆地燒開反而有助於把它們去除掉。
2、但是也有的有害物質不會揮發,例如重金屬、硝酸鹽。認為反覆燒開的水不能喝的第三條理由就是,水反覆燒開後,水蒸發掉了,不揮發的有害物質留下了,這樣有害物質的濃度增加了,對人體就有害了。
3、直飲水機的水通常被加熱到85攝氏度,直接飲水機中的水是循環的(你倒出熱水,再注入冷水使總的溫度下降),在直水裡還有一些老水。分配器。這種「老水」被隱藏在病原菌中,這可能導致消化和分泌。尿及其他疾病。
4、重新煮開的水:有人習慣把熱水瓶中的剩餘溫開水重新燒開再飲,目的是節水、節煤(氣)、節時。但這種「節約」不足取。因為水燒了又燒,使水分再次蒸發,亞硝酸鹽會升高,常喝這種水,亞硝酸鹽會在體內積聚,引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