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貪涼,總喜歡就著家裡院子的水缸喝幾口涼水解解暑氣。只要被爺爺奶奶發現,就躲不掉挨罵的命運。
水缸的水正是夏季漫漫長夜的消暑神器
「夜裡喝了水缸的水,小心缸裡的水蛇爬進你肚子裡,在你肚裡翻江倒海,撐破你肚皮。」
小時候害怕極了,每次夜裡偷喝涼水都閉著眼,咬緊牙縫,生怕缸裡水蛇趁機鑽進肚裡。
所以,蝌蚪君也養成了從小喝開水、喝熱水的習慣,可今天同事小編說,她今天早上口渴難耐,抓起桌邊的開水就海飲下肚,出門了才想起這杯水已經放了三天啦!
之後,她問了我一個直擊靈魂的問題:開水有保質期嗎?
看她膽戰心驚、後悔不迭的樣子,蝌蚪君深思熟慮後,還是說出了真相。
開水也有保質期
涼白開放置超過3天最好不要再飲用。
圖片來源:pexels
水溫在80度以上時,是絕對安全的,裡面的微生物已經被殺死了。水溫在降至60度以下,就非常適合細菌生長繁殖。但多久會變質,會不適合飲用,其實沒有固定的時間,因為它還受到客觀環境的影響。比如外界溫度,在夏季,氣溫超過30度,空氣溼度又較高,細菌繁殖較快,極易被汙染而引起人體腹瀉。所以,夏季的隔夜水最好別喝,冬季的隔夜水也最好裝在一個有蓋的容器中,比如暖水瓶。
流傳的燒開的水保質期只有16小時的說法,目前並無相關實驗和數據證明,只不過燒開的水不宜放置太久,即使沒有保質期,過了好幾天的開水最好別再飲用。桶裝純淨水建議一周內喝完。在使用飲水機飲水時,最好喝燒開的水,因為飲水機放置較長時間,涼水微生物數量很可能超標。因此,當天燒的開水最好當天喝完,以防止細菌滋生。
高溫能殺死細菌
那是不是要多煮幾分鐘?
自來水燒開後要等一兩分鐘,繼續煮沸。因為自來水在加工的時候,都會經過氯化處理消毒,燒開後再小火燒一下有利於殘留氯的揮發。而自來水中本身就含有一些有機物,煮沸過程中會形成鈣物質,但鈣本身不會隨水汽飄走,而是一直在水中,燒的時間越長,越有利於水中鈣的沉澱。
圖片來源:pexels
多次加熱、長時間加熱
會有什麼危害嗎?
重複加熱對水的質量本身不會有任何損害,它只能起到加熱、滅菌殺菌的作用,對水的品質不會有影響。
人們飲用的水來自天然的地表水或地下水。至於人們常說水裡有「亞硝酸鹽」,多次煮沸會使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增多。這是因為硝酸鹽、亞硝酸鹽易溶於水,地表水中的硝酸鹽、亞硝酸鹽也可能會慢慢滲透到地下水中;另外,水源中含有的硝酸鹽,也有可能被微生物汙染,轉變為亞硝酸鹽。
雖然亞硝酸鹽致癌,但通過水中的亞硝酸鹽致癌,還真不容易。一般人體對亞硝酸鹽的一次性安全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0.2毫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規定亞硝酸鹽含量不超過10毫克/升,如果你一次性飲水不超過10升,那麼就是安全的。要知道成年人每人每天建議飲水量是1.5-1.7升,飲用符合衛生標準的自來水是不會影響健康的。
蝌蚪君的建議
當天燒的開水最好當天喝完,實在喝不完蓋上蓋子,水也是有保質期的,不要放置太長時間。至於那位小編,喝的是不是過期水,只能她自己去判斷了。畢竟誰也不知道她家是不是細菌的溫床。
本文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助理研究員劉陽進行科學性把關
蝌蚪找真相原創文章/轉載註明來源
責編/心與紙
向左滑動,查看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新媒體傳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