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去食堂吃飯,看到一個同學用微波爐加熱自帶的食物,打開開關後自己跑得遠遠的,好像怕微波爐對自己造成傷害。那麼,微波爐是怎麼加熱食物的?微波真的對人體有害麼?使用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不妨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說起微波爐的原理,那必定要先說到一個在物理學界元老級的人物,他就是法國科學家庫倫。他提出了庫侖定律,揭示了電荷在電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再看微波爐,它實質上是將家用220V電壓經過變壓器提高後,送至微波發生器產生微波並發射到食物表面。所謂微波,就是耦合在一起的電場和磁場,頻率通常在300MHz~300GHz。

在我們需要加熱的食物中,通常都會有大量的水。而水分子是一種極性分子,它的電荷分布是不均勻的,所以在電場中就會受到與電場方向有關的力的作用,我們不妨理解為水分子「擺動了一下」。然而微波的頻率非常高,也就是它的方向變化非常快,家用微波爐的頻率是2450MHz,電場方向每秒鐘變化24.5億次,也就是說一個水分子在微波的作用下每秒會擺動24.5億次!在這個過程中,單個的水分子無法避免與其他分子進行碰撞摩擦,熱量也就這麼產生了。劃重點:微波爐的加熱原理實質上是指在外加交變電磁場的作用下,物體內部極性分子相互摩擦碰撞,由電磁能轉變為熱能的過程。

由上面看來,微波爐的加熱原理主要是靠電磁場,那麼這種電磁場會不會對人體有傷害呢?答案是不會的。因為微波爐的腔體內部都是金屬,而金屬能夠反射電磁波,所以加熱食物所用的微波就都被「鎖在」微波爐裡面啦!當然這也提醒我們一點,加熱食物所用的容器一定不能用金屬碗哦,否則微波被來回反射甚至在金屬內部產生電流,誰給你加熱食物呢?

最後,再說幾點微波爐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第一點,就是剛才提到的,不要用金屬容器。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造成火災哦!所以說,最好的微波加熱容器就是陶瓷或者玻璃了。第二,不要用塑料製品。如一次性飯盒,保鮮膜等塑料在高溫下可能會釋放出有毒物質,會對身體造成危害。第三,不要用微波爐加熱封閉物體。比如雞蛋,它在微波的快速加熱下,由於液體蒸發或熱脹冷縮的作用可是會爆炸的哦。
講了這麼多,不知道各位看官老爺是什麼想法呢?歡迎下方留言討論哦!我們下篇文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