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證明:水具有多種性質明顯不同的液態

2020-12-05 量子認知

水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液體,具有許多獨特的性質,它對壓力和溫度變化的響應方式可能與其他液體完全不同,並且這些特性對於許多實際應用,尤其是我們所知道的生命至關重要。為什麼造成這些獨特的原因,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學探索的來源。

現在,一個國際研究人員團隊已經證明:水可以以兩種不同的液態存在,這一發現可以解釋許多水的異常特性。他們的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上。

研究人員說:「根據計算機模擬的結果,大約30年前就提出了水可能以兩種不同的液態存在的可能性。」 「這種違反直覺的假設一直是水的化學和物理學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並且自誕生以來就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場景。這是因為由於不可避免的原因,水中的兩種液體狀態在兩種條件下結冰,這個實驗非常具有挑戰性。」

該論文表明,低溫(大約-63攝氏度)的水以兩種不同的液態存在,低壓下為低密度液體,高壓下為高密度液體。這兩種液體具有明顯不同的性質,並且密度相差20%。結果表明,在適當的條件下,水應以兩種不混溶的液體形式存在,並通過稀薄的界面隔開,類似於油和水的共存。

如圖所示,水如何以稀薄的界面分隔開的兩種液態狀態存在。 底部液體比頂部的液體更稠密,因為它由更緊密堆積的水分子組成。

因為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質之一,是生命的溶劑,所以水的相行為在不同領域,包括生物化學、氣候、低溫保存、低溫生物學、材料科學以及許多工業過程中,起著根本性作用,水充當溶劑、產物、反應物、或雜質。因此,水的這種存在兩種液態狀態的相態異常特性會影響許多科學和工程應用。

研究人員說:「這兩種液體的存在通常會如何影響水溶液的行為,尤其是這兩種液體如何影響水性環境中的生物分子,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這激發了進一步研究以尋找潛在應用的機會。」

參考: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the liquid-liquid transition in bulk supercooled water under pressure.Science(2020).science.sciencemag.org/lookup/ … 1126/science.abb9385

#水#

相關焦點

  • 新研究表明水有多種液態
    每個人都知道水是什麼。它是我們所知道生命的關鍵。水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對壓力和溫度變化的反應,可以和其他液體完全不同。是什麼原因導致水對壓力和溫度的反應與其他液體不同,科學家們已經研究了一段時間。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已經證明,水可以以兩種不同的液體狀態存在。這一發現或許可以解釋這種無處不在的液體的異常特性。
  • 水有幾種形態?研究發現水有多種液態
    超臨界流體具有許多獨特的性質,如粘度小、密度、擴散係數、溶劑化能力等性質隨溫度和壓力變化十分敏感:粘度和擴散係數接近氣體,而密度和溶劑化能力接近液體。  超固體是一種空間有序(比如固體或晶體)的材料,但同時還具有超流動性。換句話說,超固體同時具有固體和流體的特性。
  • 研究人員證明了水在-63攝氏度下,具有兩種液態
    每個人都知道水是什麼。它是我們所知道生命的關鍵。水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對壓力和溫度變化的反應,可以和其他液體完全不同。是什麼原因導致水對壓力和溫度的反應與其他液體不同,科學家們已經研究了一段時間。
  • 科學家證實,水在零下63攝氏度不結冰,存在兩種不同的液態
    11月20日,一項發表在《科學》雜誌的研究揭示了水的異常特性。研究人員發現,液態水對壓力和溫度的響應不僅和其它液體不同,甚至連本身都不同。也就是說,水可以以兩種不同的液態狀態存在。這一發現會影響許多科學和工程應用。
  • 最近,研究人員證明了水在-63攝氏度下,具有兩種液態
    ,具有許多特性。它對壓力和溫度變化的反應方式與其他液體完全不同。這些特性在許多實際應用中至關重要。長期以來,這些異常現象的成因一直是科學探索的重點。最近,一個包括紐約城市大學教授尼古拉斯·喬萬巴蒂斯塔在內的國際研究小組已經證明,水可以以兩種不同的液態存在,這一發現可以解釋水的許多異常特性。他們的研究發表在11月20日的《科學》雜誌上。
  • 科學家證實水有兩種液態形式,類似油與水共存
    水是一種普遍但又不可思議的物質,至今我們都還未能完全了解水的特性。最近,紐約市立大學團隊證明了水能以2種不同的液態存在,這項發現可以解釋許多我們覺得水違反常理的「異常」。我們最熟悉的水就是在常溫長壓下呈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然而水對壓力與溫度變化的響應方式可能與其他液體完全不同,並且這些特性在許多實際應用、甚至維持生命功能都至關重要。大約30年前,科學家就根據計算機模擬結果知道水以2種不同的液態面貌存在之可能性,這種假設違反主動,一直是水化學與物理學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 科技新聞速知:水的多種液態、光合細菌、新型亞穩結構、超級塗層等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令人目不暇接知力君每周將精選青少年及公眾最需要知道的熱點科技事件一起來領略科技的力量吧新研究表明水有多種液態水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對壓力和溫度變化的反應,可以和其他液體完全不同。是什麼原因導致水對壓力和溫度的反應與其他液體不同,科學家們已經研究了一段時間。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已經證明,水可以以兩種不同的液體狀態存在。這一發現或許可以解釋這種無處不在的液體的異常特性。大約30年前,根據計算機模擬的結果,提出了水以兩種不同液態存在的可能性。
  • 鄭永春:科學家是如何證明火星上有水的
    而液態水的發現是關鍵一環。火星和地球相距那麼遠,人類還沒有登過火星,他們是如何確定有水的呢?水是固態還是液態的?「火星上有水」這一發現,對人類的深空探測又有什麼重要意義呢?且聽我慢慢道來。從很多方面來說,火星與地球很相似,屬於類地行星。正因為火星與地球相似,離得又近,人們很早就推測存在火星人。
  • 這顆衛星上發現液態海洋,科學家研究後發現成分不是液態水
    根據地球生命存在的條件,科學家得出水是生命之源這一結論,實際上地球生命就是從海洋中起源的,所以當人類走出地球去搜尋地外生命的時候,將目光首先放在存在液態水的星球之上,現在最有可能存在液態水的太陽系星球是火星.但是由於人類的不懈探索,一顆衛星也引起了天文學家們的高度關注.這顆衛星存在厚厚的大氣層,這顆衛星就是土衛六.人類世界中流傳一句俗話」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 原來,水有兩種液態
    一個國際研究人員小組發現水可以以兩種不同的液態存在時,做出了一項基本發現。 該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如您所知,水是生命的關鍵基礎之一,因此水的相行為對於從生物化學到材料科學以及工業過程等廣泛的科學和技術領域都至關重要。了解其狀況對於科學和工程成就至關重要。我們熟悉的液態水對應於約25攝氏度的溫度。大約30年前,在理論計算和計算機模擬的基礎上表達了液態水可以處於兩種不同狀態的想法,這表明:在強冷卻條件下,液態水應該進入另一種液態。
  • 水有兩種液態,還能同時存在
    水無處不在,這種液體具有許多獨特性質當地時間11月20日,紐約城市大學教授Nicolas Giovambattista所在的國際研究團隊在《科學》雜誌中發文稱,他們證實,在特定條件下,水能夠以兩種不同液態存在。該發現有望用於解釋水的諸多異常特性。
  • 研究發現:水能以兩種不同液態共存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1月21日報導,根據日前發表在美國《科學》周刊上的一項新研究,水可以同時以兩種不同的液態存在。報導稱,數十年來,尋找導致水具有異常特性的原因一直是一個研究課題。現在,一個國際團隊已經證明,水能以兩種不同的液態存在,它們具有不同的密度,而且不會相互混合。這一發現可以解釋水的許多異常特性。
  • 火星表面發現液態水,到底意味著什麼?
    吉姆·格林指出,這種液態水是一種鹽水,而且存在於火星地標的證據來自火星一些隕坑坑壁上季節性出現的暗色衝刷條紋。而相關論文也發表在了《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  NASA科學家發表研究報告指,火星上不但只有位於兩極、已經凝固成冰的水,更有隻會在和暖季節時出現、流動的液態水。科學家稱,他們的最新發現強烈支持在火星表面上,有鹽水於夏季時分在部分斜坡上流動的理論。
  • 固態水擁有十七種晶體形態,甚至很可能液態水還有兩種液態的形態
    首先水在固態的時候,有很多不同的形勢,根據目前科學家的研究,固態水分為十七種不同的形勢,美女小倩告訴大家,我們的地球最為常見的一種固態水就是【冰Ih】,這種模式比較普通大家應該很熟悉,這裡不需要展開一一介紹,另外地球上還有一隻固態水的形態。
  • 瑞典科學家發現液態水的兩種相位
    氫元素是世界上最基本的元素,我們探尋氫的新特性的腳步從未停止,而水分子作為地球上最基本的分子之一,如今,科學家也開始研究它的複雜性。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研究小組最近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液態水可能不止一種,而是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形式。
  • 或存在液態水,科學家推測或存在魚類
    但是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同樣在天文學也有很深的造詣。伽利略通過小孩子在玩耍透鏡時,偶然將兩個透鏡疊在一起時能觀察很遠的發現,設計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遠鏡。我們今天要講述的主角,木衛二也是由伽利略發現的。木衛二是木星的衛星,根據我們的常識,木星距離地球的位置十分地遠。所以人們觀察到木星的外表,被一層冰雪給覆蓋了。所以在這幾百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木星二上是否存在液態水。
  • 首個實驗證據,揭示水的一種奇異性質
    因此水可以在很低的溫度下仍然保持液態,這便是所謂的過冷現象。換句話說,這種理論認為,溫度遠低於冰點的液態水是由兩種結構不同的分子組成的,一種是高密度分子,另一種是低密度分子。尤其是在-113℃到-38℃之間,這類實驗尤其難以進行,即使是完全純淨的液態水,在這一溫度區間也有著極快的結晶速度。這使得在這個溫度區間研究水的性質非常具有挑戰性,因為這要求測量必須在水結成冰之前的一段極短時間內完成。
  • 首個實驗證據,揭示水的一種奇異性質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試圖能夠找到可以解釋水的過冷的正確理論,他們已經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模型來對此加以解釋。但是要從眾多競爭理論中找出最恰當的模型,科學家們還缺乏足夠的實驗數據。上世紀90年代,一組物理學家提出理論,認為在高壓和低溫狀態下,過冷液態水會分成兩種密度不同的液體。
  • -80℃的液態水被發現,由「兩種液體」組成
    科學家首次觀測到極冷液態水以兩種顯著不同的結構共存,並且這兩種結構的比例受溫度影響。一些科學家們迫切地想知道水可不可能在 -83.15℃(190 K)的極低溫度下真實存在,過冷水是否只是液態水轉化為固相這一過程中的「必經之路」?「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極冷溫度下液態水不僅僅相對穩定性較好,它還能以兩種結構構象存在。」
  • -80℃的液態水被發現,由「兩種液體」組成
    科學家首次觀測到極冷液態水以兩種顯著不同的結構共存,並且這兩種結構的比例受溫度影響。直到現在,可能達到的最極端溫度下的液態水仍是諸多理論與假說爭論的對象。一些科學家們迫切地想知道水可不可能在 -83.15℃(190 K)的極低溫度下真實存在,過冷水是否只是液態水轉化為固相這一過程中的「必經之路」?「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極冷溫度下液態水不僅僅相對穩定性較好,它還能以兩種結構構象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