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在地球就存在,只是換了種表象,可以藉此觀察到宇宙引力波

2020-12-05 一言說世界

愛因斯坦根據自己的相對論預測引力波的存在。

科學家也在孜孜不倦地致力於發現引力波。

但是,其實,引力波是常見的現象而已。

首先,愛因斯坦說的是引力波是加速物體才產生的,大質量的星體才能觀測到。

但是,事實是,更小的物質有原子、分子、夸克等。

地球上,可以看到水波運動,可以感受到風。

太陽上還有太陽風。

而引力波,其實,只是換了一個概念而已。

不能說大恐龍就是恐龍,小恐龍就不是恐龍。

不能活霸王龍是恐龍,翼龍就不是恐龍。

所以,很顯然相對於全宇宙而言,引力波只是所有引力波之中的一種。

科學家致力於發現愛因斯坦所說的引力波,是為了揭開那個層面上可以觀察到宇宙的奧秘。

就像是在地球上通過水波,觀察到很多現象。

比如,雙縫幹涉。

可以明確的是,原子、分子、夸克,都有引力波現象。

只不過,這種引力波不是過於微弱,而是因為人類觀察的局限性。

我們可以輕易看到水波,因為我們生在地球,是人類。

但是,愛因斯坦所謂的引力波就不同了,不同是因為它是在地球外,是在大宏觀和微觀的層面。

有人可能會說水波,怎麼會是引力波?

首先,人類都是定義自己的概念。

其次,地球上水波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是扔石頭,產生的漣漪?

不是,為什麼石子不向別處飛?

為什麼石頭扔在石頭上不產生漣漪?

其實,很明顯,是水和石頭相互作用形成的。

而不是石頭投進水。

只不過,人們主觀認為自己投了石頭。

其實,是石頭和水彼此碰撞而已。

就像是兩個星體相撞。

石頭或水的加速,就產生了水波。

水是一個恆星,石頭是一個行星似的。

因此,產生了水波,就像是引力波類似的東西。

我們在地球上就能觀測得到。

只不過,為了研究星體和黑洞之類,就說那是引力波。

只不過,星體和黑洞,不像是水和石頭那麼看著直接。

只因為我們都了解水和石頭,而不了解星體和黑洞。

其實,從這個角度,可以探索很多關於引力波的現象,也有助於觀測到引力波。

首先,可以預見引力波也存在雙縫幹涉、量子糾纏、等。

所以,通過各種這些途徑,就可以觀測到引力波的存在。

但是,引力波、水波,真的是我們看到的那樣嗎?

相關焦點

  • 引力波被探測到了,但引力子可能並不存在!
    如此一說,我想你大概可以能猜到我是怎麼看引力的。首先是引力場,這是我一開始就說到的。那麼有引力場,一定就有引力波,有引力波意味有組成引力波的引力子。這也是愛因斯坦先生的預言。 而引力波在2016年被探測到了,這多麼讓我們驚喜!隨著對引力波的研究,我相信會有更多的發現。我們這樣推理,是因為我們不相信「無物質」的作用,就是引力這樣的作用不是虛無中誕生的。
  • 天文新寵:引力波|老和山下的小學僧
    所謂「摸得著」,那是手指的分子與這個東西的分子足夠近,分子間產生排斥力,使神經系統產生壓力信號,讓我們認為摸到了這個東西,實際上分子之間是不接觸的。 我們看到的只是光,摸到的只是分子排斥力,而這個東西到底是否存在,嚴格的說,是不確定的。更刁鑽一點,如果有個技術能模擬各種各樣場景的大腦信號,那這個大腦是分不清幻覺和現實的。
  • 專家:引力波就此可以確切地確認黑洞的存在
    [摘要]LVC又觀測到了一對雙黑洞系統。這兩次觀測GW151226和GW150914一起顯示了宇宙中雙黑洞族群,引力波就此可以確切地確認黑洞的存在並打開了認知神秘宇宙的大門。引力波天文學的時代真正地開始了!
  • LIGO真的探測到引力波了嗎?
    假定引力波的速度等於光速,當光學餘輝傳到地球時,物質湮滅過程產生的引力波也同時到達地球,並在LIGO的雷射幹涉儀上產生幹涉條紋的變化。問題是,LIGO真的觀察到兩個黑洞併合了嗎?因此所謂的13億光年遠處兩個黑洞的併合事件只是計算機的模擬結果,不是真實觀察到的物理事件。然而計算機擬合過程需要輸入許多自由參數,如果用來計算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自由參數可能多達十幾個。
  • 為什麼引力波也可以是光速傳播?
    雙中子星的引力波的振幅是變化的,當兩個中子星的距離較遠的時候,也是有引力波在輻射的,只不過這個時候引力波的振幅很小,我們地球上探測不到。粗略地說,引力波的振幅與兩個中子星的距離成反比。距離越小,則引力波的振幅越大。
  • 引力波真的存在嗎?
    這是因為萬有引力實在太微弱了,只有當質量達到如太陽、地球、月亮這樣的數量級,人們才能感覺到其存在,而重力波相比萬有引力更加微弱,傳到地球時已幾乎消失,加上電訊幹擾來源眾多,要想在當中找出引力波的蹤影,猶如大海撈針。就連愛因斯坦當年也認為,引力波應該是有,但要偵測到它恐怕是難之又難。   尋找引力波鬧過哪些烏龍?
  • 科普:量子力學只是表象?你可能真的誤會了
    老郭在自媒體平臺上主要做物理學的科普,自然會涉及到量子力學方面的話題。在這些文章的評論區內,經常會有小夥伴留言說——量子力學只是表象。這就是本文要與大家講述的話題:我們應該如何認識量子力學中的表象?一、物理學與表象表象是一個人對已經經歷過的客觀事物的主觀反應。每個人都會在生活中形成許多與物質和物質運動相關的表象。
  • 引力波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它們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科學家可能有一天會利用空間和時間的波動(稱為引力波)在銀河系外發現外星行星。在過去的三十年中,科學家們已經確認了地球太陽系之外存在近4,200個世界。天文學家使用分析來自世界本身或其恆星的光的方法檢測到了這些系外行星。
  • 引力波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它們
    後來有科學家發現了一顆名為「HIP 13044b」的銀河系外行星,HIP 13044b是一個類似木星的太陽系外行星,圍繞著離地球約2000光年的天爐座恆星HIP 13044旋轉的。2018年,天文學家確實在銀河系之外發現了流氓行星的證據,但這只是間接估計。研究人員建議,最早的銀河系外行星可能不是通過光信號而是通過引力波信號被發現的。
  • 科學家可以比以前更好地捕獲引力波,引力波揭示了數十個黑洞崩潰
    現在,科學家可以比以前更好地捕獲引力波。儘管物理學家僅在2015年觀察到了這些宇宙「 chi」中的第一個,但探測器的後續改進為科學研究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此類信號。據該項目的研究人員稱,更好的靈敏度使科學家可以捕獲更多的引力波,但也可以捕獲更多種信號。「當您查看目錄時,所有事件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來自諸如黑洞或中子星之類的緊湊物體的合併。
  • LIGO負責人解釋發現引力波的感覺
    史蒂夫為另一種類型的脈衝星定時引力波探測寫了一篇開創性的論文。他總是有些懷疑LIGO,我在走廊看到他,他會問:「哦,LIGO怎麼樣了?」我會回答:「哦,它一切正常!」他會說:「你什麼時候才能探測到引力波?」我說:「哦,大概5年吧,」然後他會說:「是的,每個人都這麼說了20-30年了!」我最後一次見到他是五年前,我說:「這次是五年,不會再長了。」
  • 是什麼使得引力波創始人愛因斯坦不相信引力波的存在
    當這些引力波在宇宙中傳播時,周圍的物質都會被它擠壓和拉伸。從地球的角度來看,引力波是非常微弱的,所以探測引力波的技術只有在近幾年才出現。就像其它波一樣,引力波也會隨著距離的增加而減小,當它們到達地球時,已經是非常微弱了。黑洞合併和中子星碰撞產生的引力波,在行進許多光年之後到達地球,在此期間它將壓縮和拉伸其經過的空間和一切物質。
  • 工人談引力波遭諷 揭秘方舟子嘲諷郭英森事件真相
    遼寧「諾貝爾哥」郭英森五年前《非你莫屬》提引力波遭方舟子嘲諷,現如今,「引力波」被證實真的存在。一位民科最近又火了,事情卻很滑稽。這個叫郭英森的遼寧大叔、下崗工人,只有初中學歷,5年前參加《非你莫屬》節目的視頻,日前在微博、朋友圈中熱傳,據稱,他「首次提出引力波,竟遭方舟子殘酷打壓,嘉賓為他當場翻臉失控發飆」。
  • 除了引力波,一束奇異的光射線信號也到達地球
    按:本文來自知社學術圈南洋樂,原標題為《後引力波之戰已經打響,神秘伽馬射線來自何方?》一個月前,引力波探測消息引爆全球,並引發持續研究討論。在這組來自13億年前的引力波被探測到的同時,科學家還發現一束奇異的光射線信號也到達地球。這僅僅是一個巧合,還是將引領科學界重新認識黑洞?
  • 科技觀察 | 2017年人類最大科學發現--電荷「電量」根本不存在...
    這意味這「電荷不存在」的理論在國際物理學界已經得到初步認可。2017年人類最大物理發現:電荷不存在那麼電磁場的本質是什麼呢?是磁場,更確切的說是動磁場。從這個意義上講「電場」已不存在。我們可以懷疑這個結論的正確性。但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森教授這樣的物理學家的評審應該嚴謹的程度,我們可想而知。
  • 五分鐘讓你搞懂:引力波
    其實,在2015年9月14日,人類也曾接收到引力波,只是沒那天這麼大規模,現象不明顯從而不敢直接下定論,那次的引力波的來源,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那時候人類還沒在地球出現,恐龍的出現也在十幾億年以後,我們在2015年接收到的引力波,是來自於幾十億年【時間只能推測出大概】前的兩顆恆星,在彼此相互運行之後相繼「死亡」,形成了兩個黑洞,這兩顆黑洞大約在13億年前,在引力作用下碰撞在了一起
  • 雙中子星合併產生引力波和黃金,只恨黃金飛向地球速度沒引力波快
    曾經人們以為電子會掉到質子上,電子與質子合併形成中子,整個星球就會變成一個純粹由中子構成的球體。這就是中子星名稱的來歷,也是天體物理學對於恆星演化最後階段的預言,這個結論在上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已經存在。下面這張圖是最早期的中子星模型。
  • 引力波可以測量宇宙膨脹速度?在科學家最新發現中得到證實
    引力波可以測量宇宙膨脹速度?通過測量一顆遙遠恆星的紅移,天文學家可以計算出它遠離地球的速度。當他們把這些信息和恆星距離結合起來,就得到了哈勃常數的值。計算宇宙膨脹率的第二種方法依靠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即宇宙大爆炸遺留下來的滲透到外太空如幽靈一般的輻射。天文學家將普朗克空間望遠鏡接入大爆炸宇宙學的標準模型中,可以精確測量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溫度變化,從而推導出哈勃常數。
  • 愛因斯坦說宇宙存在引力波,科學家花了40年的時間,證明了引力波
    證明了引力波的存在,也對我們探索宇宙有著巨大的幫助。科學家們證明了引力波的存在,同時也研製出了引力波探測器。通過這個探測器可以發現非常多的宇宙天體和宇宙天象。並且科學家通過引力波探測器發現了在距離地球13億光年的大方有量黑洞。同時還發現了這兩個黑洞正在不但的旋轉靠攏,因此產生了宇宙引力波漣漪。
  • 引力波是本源物質信息的傳播方式
    最近,一個天文學事件轟動全世界,就是人類首次觀察到引力波。10月16日22時,國際天文界宣布一次新的科學進展:首次直接探測到雙中子星併合引力波及其伴隨的電磁信號。中國天文學觀測也同時和世界先進國家分享成果,中國慧眼HXMT望遠鏡與紫金山天文臺均成功監測到此次引力波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