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天盤古的時候,有個神女,她生下十二個男孩,十二個女孩。男的名叫太陽,女的名叫太陰。女神順便讓他們結成十二對夫妻,叫他們到天上去巡遊。他們到了天上,不守天規,各顯自己的威勢:不分白天黑夜,把熾熱的光芒,猛烈地照射大地,把田間的莊稼曬死了,把山野的果樹曬枯了,把江河的水也曬乾了,地面焦裂成浮土,萬物哪能生長呢?
一位被曬得半生半死的老農夫,坐在地頭,凝望著枯焦的田野,流著悲傷的眼淚慨嘆說:「老天爺啊!長此下去,大地長不出萬物,世間的人都死光了,那還成什麼世界呢?太陽呀!太陰呀!不要那麼猛烈的照射吧!你們不能少幾個嗎?」
一位勇敢而英俊的少年,騎著青龍駒,來到老農夫跟前跳下馬,向老農夫施禮問道:「阿公呀!你為什麼坐在這裡痛哭悲嘆?」老農夫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回答說:「少年啊!太陽太陰象火燒,萬物枯死了,地不長五穀,人們就要被燒亡餓死了!」
少年看到老農夫這樣悲慘的情景,含著同情的眼淚,安慰說:「阿公,別傷心吧!我一定想辦法來救你!」
少年揮手告辭了老農夫,轉身跨上青龍駒,揚鞭摧馬,繼續朝東方天邊奔去。
少年躍馬奔著奔著,奔過一片廣闊的原野,碰上一位披頭散髮、面容焦黑的老農婦,坐在田邊哀哀哭泣。少年跳下青龍駒,向前施禮問道:「阿母呀!你為什麼在這裡悲哭呀?」農婦回答說:「太陽太陰,不分晝夜,照射得田地焦枯成浮土,哪裡還有禾苗長?眼前是一片悽慘的景象,怎能叫我不悲傷呢!?」
少年聽了老農婦的話,兩眼含著同情的淚珠,安慰說:「阿母呀!別傷心,我一定要想辦法來救你!」
少年告別老農婦,又飛身跨上青龍駒,快馬加鞭,繼續朝向東方天邊飛奔去了。他涉過了一條又一條的河流,翻過了一座又一座的高山。碰上一個漂亮的少女,單身獨影,站在村頭,敲鍋作鼓,少年勒住韁繩,打問道:「阿妹呀,你為什麼孤身在此敲鍋作鼓?」少女流著眼淚,回答說:「阿哥啊!陰陽二神太火熱,一燒一照無日月,土地不長三春草(注),無米舉炊命就絕,好人也難活命咧!阿哥呀!妹已無依沒靠,流落山野,望哥救救命,把妹收容吧!」
少年見少女舉止端莊,年少貌美,心裡遂生愛慕之情,婉言問道:「阿妹呀!你叫什麼名字,可真願隨我去?」
少女聽了;很高興,連忙恭身回答說:「我叫瑤姬,是瑤山民女,只求阿哥不嫌棄,我願隨阿哥去。」
少年跳下青龍駒,把瑤姬扶上馬背,立即飛身上馬,揚鞭朝東一指,青龍駒似閃電般飛向遙遠的天際。
原來這位少年是炎王的三公子,名叫瑤羽,奉炎王旨意,巡遊天下,體察民情,瑤羽在巡察中發現陰、陽神作怪,給天下帶來無窮的災難,瑤羽把嚴重的災情稟告父王處置,並把在路上帶來的瑤姬參見父王,父王見瑤姬丰姿雅態,年輕貌美,忠實善良,心裡很高興,便問道:「瑤姬呀!你在民間,知道天下事態怎麼樣嗎?」瑤姬恭身施禮,稟告父王說:「如今,太陰和太陽太殘暴了!它們不分日夜,把炎熱的光芒,照射大地,把田間的禾苗、遍地的泥土、山中的石頭和樹木都烤焦了,山不長樹木,地不長五穀,百姓挨飢受渴,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生命危急,朝不保夕,炎王啊!請你想辦法,把太陽和太陰治理,普天下百姓才能生存啊!」
炎王聽了,心裡很著急,暗想這個小姑娘人品端莊,頗有才幹,點了點頭說:「這件事,我很快就派人治理,決不能讓這些敗類繼續這樣兇狂!你是個美麗善良的姑娘,可是孤苦零丁、無依無靠,你是否願意與瑤羽締結姻緣,共享快樂?」瑤姬聽了,心中暗喜,臉色通紅,含羞回答說:「我是貧賤婢女,豈敢與公子為配!倘王上不嫌,真心誠意,婢女自當遵肯,豈敢違命!」炎王轉問瑤羽說:「為盡父王之責,我想讓你與瑤姬結締良緣,倘若同意,就擇定吉日良辰舉辦婚禮成親。」
瑤羽和瑤姬,同意結為終身伴侶,不同意現在舉行婚禮,他倆給父王下拜說:「蒙父王為兒婚事操心,感恩不盡,如今天下災難深重,貧民百姓在苦難中掙扎,請父王給我倆出馬徵戰,徵討陰陽二神,安定了天下以後,再行拜堂成親。」
炎王聽後,高興地說道:「你們有除暴安民的大志和勇敢的戰鬥精神很好!我正在考慮這件大事。只是還未定交給誰去治理這件事,現在你倆自告奮勇前去完成這一艱巨的任務很好!」
炎王說罷,轉身取下掛在壁上的弓箭說:「這把弓箭,叫做陰陽箭,非屬尋常,它上能把十二層天際射穿,下能把十二層地獄射透。隨身帶上它使用吧!」
炎王又拿出一把劍說:「這把劍叫做乾坤劍,它上能定天,下能平地,隨身帶上它使用吧!」
炎王又叫牽出青龍駒和胭脂馬介紹說:「這兩匹馬,都是開天立地的神馬,日行一萬八千裡,你們騎上,朝東邊方向前進。只是由此地去天邊,關山阻隔,儘是崎嶇險道,無比遙遠,那裡有一座奇世突起的高峰,名叫碧蓮峰。峰頂聳插雲霄,常年雲霧繚繞,峰頂住著一位神女,她就是茲生陰陽二神之母,你們先去徵服了她,然後才能徵服太陰、太陽兩神。」
瑤羽和瑤姬,帶上寶劍和弓箭,一起騎上青龍駒和胭脂馬,拜別炎王,並馬齊驅,朝向天邊奔去。跑呀跑的,他們踏過熱騰騰的焦土,踩過火燙燙的高坡,也不知翻過了多少大河小溪,日跑一萬八千裡的速度,共跑了九九八十一天,才看到對面有一座山,山上儘是通紅的火焰,山前站著一位焦頭爛額的老翁,瑤羽和瑤姬一同下馬向前施禮問道:「阿公呀!請問你這叫什麼山?你為什麼焦頭爛額?」
老翁微微地睜開眼睛回答說:「這是古溪山,我是這座山的山神。因為此山被陰陽二神縱火燒山,我住不下就跑出來呵!」
瑤羽又問:「阿公,由這去碧蓮峰還有多遠?」
老翁搖頭感嘆說:「由此去碧蓮峰,路程還是很遠很遠的呵!途中要經過很多艱難險阻。我勸你們還是轉馬回頭的好。」
瑤羽和瑤姬聽了,不但不為困難所嚇倒,而且更堅定決心說:「不管路有多遠,碰到任何險阻,我們都一定要到碧蓮峰去,不到碧蓮峰誓不回家!」他們繼續趕了七天七夜,路上又遇上一位蒼顏白髮的老翁,便上前問道:「阿公呀!天下的人都焦碎瘦黑,獨您鶴髮童顏?」
老翁笑眯眯的回答說:「我是老神仙,筋骨爐中煉;天、地都不怕,那怕烈日煎。二少年呵!你們從那裡來?往那裡去呀?」
「我們從西邊來,到東方天邊的碧蓮峰。」
老神仙見二少年身帶寶劍,腰掛弓箭,騎著高駿的大馬,氣勢非凡,必定有所作為,就問道:「你們到碧蓮峰去幹什麼?要到那裡,就得直上九重霄,突崖絕壁,危險難攀,猴猿都愁爬,人馬那能上。山頂又住著一位神女,她神通廣大,法術無邊。是神人不可侵犯之地,孩子呀!您們別去冒這個險吧!」
瑤羽和瑤姬聽了老神仙的話,不但毫無懼色,而且鼓足勇氣,非去不可!他兩說:「阿公呀!神女法靈勢大我不怕,拯救天下人民要緊。不管經過多大艱險,我們都要去徵服她!」
老神仙聽了,深受感動,認為此孩們可教也,於是,鼓勵他們說:「你們是有膽量、有勇氣的孩子,我送給你們每人一件舊衣裳,路上碰到燒熱時就把它穿上,可使身體變熱為涼了。」
兩少年,拜謝了老神仙,跨上馬,繼續向天邊跑著跑著,他們一面跑,一面在心裡想著:這一下,我們有了兩件最稀奇的衣裳,可以一路順利的通過火熱燒身的地方了。走了一程又一程,前面碰到一位土地仙翁,迎面走來,他看見少年男女縱馬直奔向前。搖頭手指地說:「孩子呵!前面是火山,很多人過去都被燒死,快轉回頭吧!」
「火山我們不怕,我們有避熱的舊衣裳,請你放心吧!但要請問你阿公何處是天邊?」
仙翁把手遙指上東方天邊去,兩個少年就朝著他所指的方向奔去,越跑近,火就越熱,他倆身體快要被熱火燒焦了,皮膚被燒得斯斯發響,只得咬緊牙根,忍痛飛跑,後來想起老神仙送給的舊衣裳,忙取出披在身上,頓覺熱氣全消,周身涼爽,順利前進,正跑得人疲馬困、聲嘶力竭的時候,他們遠遠地望見前面有一座拔地突起的的大山,山腰雲霧繚繞,紫煙籠罩,山壁上刻有「碧蓮峰」三個大字。真的到達目的地了。
瑤羽和瑤姬,火冒三丈,躍馬揚鞭,透過雲霧,看見了神女,策馬騰空,穩穩地落在神女的面前。神女大吃一驚,嚇得她魂不附體,破口罵道:「這座奇險的碧蓮寶山,歷來是我神聖不可侵犯的地盤。你們兩個無知小鬼,不知天高地厚,自找死路來了。」
「你這個妖山神,放縱陽男陰女,放射出火熱的光芒,把世上的動植物曬死射焦,造成神人共憤,天地不容,如今我倆前來將你處罪。」
兩個少年話聲剛落,神女哈哈大笑說:「燒死也好,射焦也好,你們知道利害,趕快滾下山去,不然我馬上把你們燒死燒化!」
兩個少年一聽大怒,抽出乾坤寶劍,朝神女劈去,神女閃身躲過,只聽噹啷一聲,把蓮花臺擊得粉碎。神女驚惶失措,忙施法術;舉扇一搖,滾滾火焰,漫山遍野直向碧蓮山撲過來,把碧蓮峰燒成一片火海,可是,道高一尺,法高一丈,瑤羽和瑤姬披上老神仙給的衣裳,在融融的火叢中綜橫馳騁,不但不感絲豪熱氣,反而覺得周身涼快,不燒一根毫毛。
神女一計不成再施二計,施起推山法。她眯著眼,把扇子一旋轉,整個碧蓮峰的石頭,崩裂成無數的大塊,滿山翻滾,橫衝直撞,人若稍碰,即成肉漿。企圖把他們二人推下山摔死。但她正施法時,兩少年已經迅速垮上駿馬,騰空躍起,飄然離開山頭,安然無羌。神女見二計不就,再施計:把手中扇子一搖,突然颳起狂風,飛沙走石,漫山遍野直向碧蓮山飛撲過來,接著神女又拔出定山寶劍,直指少年殺來。欲把他們被風沙刮住昏迷後用劍刺死。瑤羽手急眼快,拔乾坤劍迎戰,與神女激烈拼博,瑤羽年輕力壯,武藝高強,又有瑤姬助戰,神女措手不及,被瑤羽猛力一砍,把神女連定山寶劍砍成兩半,碧蓮山的萬惡神女被治理了。太陽月亮失去了得勢的神母,驚惶失措,混作一團。瑤羽和瑤姬乘勝追擊,取下陰陽弓箭,朝向太陽,狠狠地射出了一箭,「光當」一聲響,左邊射下了一個太陽。瑤姬扯滿了弓,按上箭,朝向太陰,狠狠地射了一箭,「光當」一聲響,右邊射下了一個太陰。緊接著每邊連射了十一支箭,共射下十一太陽,十一個月亮,天下飢餓、乾渴、善良的人民,睜眼看到兇惡的太陽和月亮一個一個的殞落下來,大家都興高採烈,手舞足蹈地歡慶起來。
霎時間,宇宙間由光亮亮而轉變為陰暗下來了,一看,天上只剩下一個太陽和一個月亮了。他倆停止下來商議,瑤羽說:「我們把太陽和太陰全部射光好呢?還是留它們各一個好呢?」瑤姬想了想,毅然回答說:「還是留它每樣一個的好。如果全部射光了,天下永遠被墮落成一片漆黑的世界,那時人類不能生存、莊稼不長,其他動植物也不能生長。這樣還成什麼世界呢?」
後來還是決定要留下那兩個日和月,由它們負責在天上巡遊,保留其原有的夫妻關係,照耀世界。並規定白天由太陽巡行,黑夜由月亮負責巡遊。從那時明確分工後,各盡其責,三年定為一潤。從此以後,經過天長日久,人類、動物生生不息,植物生長日趨繁多,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民過著越來越幸福的日子沿流到現在繁榮、幸福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