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論壇]校友朱健康:夢想是最好的「抗逆」基因(圖文)

2020-12-06 中國農業大學新聞網

 

 

 

學生記者 沈敬軒 盧志林 攝影

  在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學中,有個「抗逆基因」的概念。植物生長過程中常常受到各種不利環境條件的影響,科學家一直致力於找到抗逆基因,幫助植物與逆境對抗,獲得更好的生存和發展。

  這也是我校校友、美國科學院院士、國際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學領軍科學家朱健康致力研究的問題之一。618日,朱健康做客名家論壇,用親身經歷告訴學弟學妹們:如同植物一樣,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逆境無處不在,對於人來講,夢想就是最好的抗逆基因。

  「只要心中有夢想,什麼逆境都可以堅持」

  「一個農村娃,地地道道的農民的兒子,曾經的落榜生,33歲時在美國受聘為正教授,42歲時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正如破解植物抗逆難題一樣,朱健康用成長經歷告訴我們如何在逆境中生長。」論壇開始,柯炳生校長這樣介紹當期嘉賓。

  講座中得知,朱健康的求學、工作曾經遇到許多逆境。1967年生於安徽阜南,家境貧寒,在教育資源十分匱乏的小鎮上讀書。第一次參加高考,他的總分離當時的中專線還差3分。他不是一個分數主義者,也沒有懷著「一定要上名校」的理想,但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考上大學,吃上商品糧,不給家裡添負擔」。到縣城中學補習一年後,第二年朱健康以高分考到北京農業大學。

  考上了大學,卻因報考了「農業大學」而得到家人和鄰居的不理解。「好不容易有機會跳出農門,又鑽到農業裡來!」朱健康說,這種不理解曾經讓自己很「鬱悶」。

  在大學裡,為了解決生活費,他一邊讀書學習,一邊做保安、給留學生開武術訓練班。他說,到美國學習、工作後,因「無『家譜』、無名校、無名師、無名文章」,「走到哪兒都是大家看不上的」。即使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後,還常常遇到一年寫20份申請,卻沒有一個項目獲批覆的情況。

  可他說,「只要心中有夢想,什麼逆境下都可以堅持」。

  夢想是什麼?

  夢想是什麼?朱健康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夢想,但應該有的最基本的夢想是:無論做哪一行,都要做點有意義的事,做點對人類有貢獻的事。這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為了自己。「試想幾十年後回憶起自己的一生,不做點有意義的事,就是對人生的荒廢。」他說。多年來,這個夢想就是在他成長過程中抵抗逆境、獲得發展的「抗逆基因」。

  如今,朱健康已成為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學領域領軍人物之一。論壇現場有一位同學問學長:「已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為什麼要回國?」朱健康回答說,是為了自己的「中國夢」。

  在朱健康看來,「中國夢」就是自己踏踏實實的夢想。當前,與美國相比,祖國經濟強大了,更重視創新驅動,時勢造英雄。因為想做更多的事,他回到祖國來尋找自己的發展機會。「把自己的事業做得更好,自己發展了,所在單位就能跟著發展,國家才能有所發展。」

  結合自己的研究領域及當前的形勢,朱健康希望學弟學妹們都能找到自己的夢想,並將其和大環境相結合。他說,今後幾十年,環境和糧食安全將面臨嚴峻挑戰,希望大家將夢想融入大背景,取得自己的成功。

  這是夢開始的地方

  「對我來說,在這樣的場合公開說話,是很難的事兒」,站上講臺,他首先承認自己「嘴笨」,「我是班上說話最少的人,現在也沒長進,緊張」。可是,一談起自己的大學時代,他卻十分放鬆,言語中還充滿幽默。

  為了今天回到母校與學弟學妹們見面,朱健康特意翻出大學時代的一組照片。其中一幅是1984年朱健康在土化系上大二時,班上的十幾名同學穿著新制的深藍色校服在北京農業大學的門外拍的一張合影。照片中的同學們身形清瘦,臉上的笑容卻很燦爛。

  他一一介紹照片上的同學,其中幾名同學已經成為我校的教授,還來到了名家論壇現場。他說,在農大學習的四年,雖然條件比較艱苦,卻是大家最寶貴、最幸福、最快樂的四年。

  除了同學們之間的友誼,農大的幾位老師讓他至今記憶猶新。他說,老師們對教學十分認真,特別關心學生,後來自己從教的許多風格,都是從大學時的老師們身上學來的。從小到大,朱健康在上課時常常控制不住、倒頭就睡,甚至在美國讀博士時,他曾和老師協商「一些重要內容的講授,希望等他睡醒了再進行」。大學時,他遇到一位老師,講課很有激情,能讓他時刻保持清醒,也從中受益良多。

  更讓他感動的是,一位有機化學課的老師作為當時為數不多的幾位開放實驗室的老師之一,允許學生到自己的實驗室做研究並加以指導。這對他的研究工作起到了啟蒙的作用,逐漸讓自己找到了研究的興趣。

  大學是朱健康夢想開始的地方,在這裡得到的關愛,經歷寶貴時光讓他覺得,自己的經歷中有「逆境」,但更多的是順境。

  他說,對植物生產來講,凡是不是最優的環境,都可以稱之為逆境,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逆境,植物都不能移動逃避,而是要在這樣的條件下獲得更好的生長。人亦如此。

  本次名家論壇在生命科學報告廳舉辦,是校慶110周年校友論壇系列之一。論壇由黨委宣傳部主辦,生物學院、資環學院承辦,校友會、科研院協辦。宣傳部部長陳明海、生物學院院長鞏志忠、資環學院院長吳文良、校友會秘書長周旭峰、科研院常務副院長段留生,朱健康教授的普渡大學博士生導師Raybressan等,以及500餘名師生聽取了論壇。

責任編輯:陳衛國

相關焦點

  • 中國農業大學傑出校友朱健康勉勵青年學子
    首頁 » 人物 » 中國農業大學傑出校友朱健康勉勵青年學子 中國農業大學傑出校友朱健康勉勵青年學子 來源:中國農業大學
  • 科學網—朱健康:期待中國植物抗逆研究實現突破
    美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生物學家朱健康應邀作了《DNA去甲基化在擬南芥中的研究》的報告。 會後,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朱健康表示,植物抗逆境的遺傳機理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科學問題,雖然許多科學家已進行了研究,但植物抗逆的表觀遺傳問題還沒有弄清楚。「我對此很有興趣。我的實驗室一半內容研究表觀遺傳,一半內容作逆境研究。大部分課題是在研究植物抗鹽抗旱抗冷抗熱的機理。」
  • 中國人民大學校友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第二屆校友論壇舉辦
    12月13日,中國人民大學校友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第二屆校友論壇在廈門舉辦。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校友會會長劉偉,副校長、校友會常務副會長杜鵬,黨委原常務副書記、校友會副會長張建明出席活動。校友工作辦公室主任、校友會秘書長周榮和學校機關部處、各學院以及海內外校友會、專業分會、文體協會的代表,各年級校友代表,部分校友代表近200人參加活動。
  • 柯炳生出席西南大學校慶活動並看望重慶校友(圖文)
    在4月17日的西南大學校慶活動之「百年農業科教論壇」上,柯炳生做了《農業科技創新,大學的使命與機遇》的主題報告,通過對我國農業發展所面臨的挑戰與對策分析,指出了農業高校在服務國家「三農」事業發展中所承擔的重要任務,以及所面對的一系列機遇與挑戰。
  • 北大500位全球校友聚漢 武漢「校友經濟」 邁向新高度
    北京大學78級校友、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長屠光紹作了題為《ESG投資:全球趨勢與中國行動》的報告。北大校友會還對胡安良等優秀校友進行了表彰。當晚,北京大學全球校友聯誼會上,湖北大鼓、黃梅戲等充滿楚風韻味的文藝節目讓四海賓朋如痴如醉。  12月1日,還將舉行2019北京大學全球校友論壇以及圓桌對話等活動,多個北大校友企業還將與東湖高新區籤訂合作協議。
  • 哺乳動物可返老還童了 復旦校友恢復了老年小鼠視力
    所以真的可以逆生長了嗎?  這就是登上Nature封面的研究:  來自哈佛、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細胞重新編程技術,成功恢復了老年老鼠的視力。  此舉證明了可以安全地將複雜組織(視覺神經組織)返老還童。  哺乳動物可返老還童了?
  • 秘書處一行走訪容大感光林海望校友、倍泰科技方炎林校友
    ,先後走訪了深圳容大感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79級化機系腐蝕與防腐專業林海望校友,深圳市倍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82級塑料機械專業方炎林校友,深圳校友會副會長戴永紅校友等人也參加了相關會面。▲與林海望校友座談交流林海望、方炎林兩位校友都是楊愛雲老師的學生,儘管許久不見,但彼此之間的親切感絲毫未減,讓在場所有人都感受到他們深厚的師生之情。
  • 2018中財北美校友年會暨第四屆北美大樟樹論壇在芝加哥舉行
    9月22日,在美國芝加哥,中國駐芝加哥代總領事劉軍在2018中財北美校友年會暨第四屆北美大樟樹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新華網記者 汪平攝  新華網芝加哥9月25日電(記者 汪平)2018中財北美校友年會暨第四屆北美大樟樹論壇22日至23日在芝加哥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全球政經新格局與資產配置」。
  • 北大500位全球校友齊聚漢,武漢「校友經濟」走向新高度
    作為北大校友、武漢鄉親,屠光紹講到百忙之中一定要來武漢的原因。11月30日,首屆北京大學全球校友論壇在武漢舉行,這是國內名校首度將校友大會設在武漢,由此,以「校友經濟」聞名全國的武漢,走向新高度。由此,來自歐洲、北美等地,以及國內各省的500多位北大校友齊聚武漢,共商北大校友工作,親眼目睹武漢發展。再次擦亮「校友經濟」名片北大校友在漢籤署投資協議校友紛紛投資「第二故鄉」,武漢「校友經濟」走在全國前列劉萌介紹,此次活動期間,北大校友將籤署一系列在漢投資協議。以「校友經濟」聞名全國的武漢,又一次擦亮這張響亮名片。
  • 校友,您好!南京大學智能製造與工業網際網路行業校友會第一屆理事會...
    校友,您好! 校友召喚您來近日,新貝斯特智能製造與工業網際網路高峰論壇在江蘇金湖召開,此次峰會雲集了包括日本大隈、德國菲尼克斯、徐工集團徐工信息、日本發那科、德國MAKA、中國傳動、中航工業金城集團
  • 朱健康:做科研重在解決真問題
    逆境中心2012年成立,是全國唯一一個以植物抗逆科學與技術研發,培育抗旱、抗鹽、抗冷、抗熱、抗病高產農作物新品種為己任的科研國家隊。在全球氣候變化加劇、異常天氣增多的情勢下,逆境中心對於農業大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逆境中心的主任,是我國「千人計劃」頂尖人才與創新團隊項目首批入選者、美國科學院院士朱健康(上圖。本報記者趙永新攝)。
  • 朱健康 做科研重在解決真問題
    逆境中心2012年成立,是全國唯一一個以植物抗逆科學與技術研發,培育抗旱、抗鹽、抗冷、抗熱、抗病高產農作物新品種為己任的科研國家隊。在全球氣候變化加劇、異常天氣增多的情勢下,逆境中心對於農業大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逆境中心的主任,是我國「千人計劃」頂尖人才與創新團隊項目首批入選者、美國科學院院士朱健康(上圖。本報記者趙永新攝)。
  • 中國人民大學北美校友會舉辦「北美明德論壇」
    中國人民大學北美校友會11月13日在紐約舉辦「北美明德論壇」,特別邀請在美國金融界工作的知名校友舉行主題論壇,探討川普當選對美國經濟金融走向的影響。圖為論壇現場。中國經濟網記者 朱旌 攝  中國經濟網紐約11月15日訊(記者 朱旌 汪璐)由中國人民大學北美校友會和德勤會計師事務所聯合舉辦的「北美明德論壇」11月13日在紐約舉行。論壇以「新常態下的經濟政策與投資決策」為主題,來自美國金融界工作的知名校友圍繞世界經濟、全球政策、文化傳播、投資策略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廣泛的交流。
  • 校友訪談丨北京交通大學08級張江校友——在建築設計界踐行長期...
    張江北京交通大學2008級MBA校友第9屆MBA聯合會執行主席現任北京翰時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合伙人北京市勞模,北京市評標專家,主持的項目曾獲得多個國家級大獎。但實際情況是,同學們雖然在一起上課,卻很少有更多深入交流的機會,所以時任MBA聯合會主席樊俊傑與執行主席張江學長在當時經常組織線下活動,除了面向本屆,還邀請往屆校友組織論壇、酒會等,不斷的為同學、校友創造深入交流的機會。今年正值畢業10周年,又組織了班級同學的返校聚會,畢業多年後,同學們對交大的感情一如既往,相聚紅果園大家暢聊人生相談甚歡。
  • 學軍中學把校友請進門
    學軍中學把校友請進門   日前,學軍中學舉行「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國際論壇,為了幫學生更充分地了解各行各業,學校把25位家長、校友代表請進校門現身說法,給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生涯課
  • 朱健康 做科研重在解決真問題(知識分子風採)
    逆境中心2012年成立,是全國唯一一個以植物抗逆科學與技術研發,培育抗旱、抗鹽、抗冷、抗熱、抗病高產農作物新品種為己任的科研國家隊。在全球氣候變化加劇、異常天氣增多的情勢下,逆境中心對於農業大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逆境中心的主任,是我國「千人計劃」頂尖人才與創新團隊項目首批入選者、美國科學院院士朱健康(上圖。本報記者趙永新攝)。
  • 安師大文學院召開一流學科建設校友高峰論壇
    為提升學科建設水平,促進一流學科建設,6月10日,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在花津校區圓形報告廳一樓會議室召開「中國語言文學一流學科建設校友高峰論壇」。來自復旦大學、暨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語言大學等高校的二十餘位傑出校友,為中國語言文學一流學科的建設把脈問診、獻謀獻策。
  • 美國科學院朱健康院士來我校就雜糧研究開展合作交流
    7月20日,國際著名植物生物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普渡大學教授、首批「人才項目專家」入選者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朱健康,率科研團隊來農學院考察。  朱健康院士一行參觀了我校北校區雜糧試驗地,在田間地頭仔細查看了糜子、穀子、蕎麥等雜糧的農田土壤水分及作物長勢情況,詳細了解糜子、穀子生育特點及抗旱、抗鹽特點,並與雜糧課題組就基礎研究領域進行了座談交流。國家穀子糜子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馮佰利教授向朱院士介紹了雜糧產業發展現狀及在雜糧栽培生理、種質創新、常規育種和分子育種等領域的研究目標和進展。
  • 清華校友總會:傳承清華文化,打造國際化校友家園
    如今,這棟灰色的小樓已不再作為禮堂使用,而是成為了清華校友總會的辦公地點。難忘那段校友雲集的崢嶸歲月,今天的同方部更堅守歷史傳承下來的使命,傳播著清華校友遍布海外的清華情。  在「走出去」理念的引領下,2017至2019年,校友總會先後訪問了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波士頓大學、加州伯克利大學、華盛頓大學、多倫多大學、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墨爾本大學、東京大學、韓國高麗大學等多所海外一流大學的校友會,面對面與海外一流高校的校友會工作人員圍繞各類校友的挖掘、校友活動的拓展、校友服務質量的提升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 8位校友當選為武漢大學第八屆傑出校友!
    8月28日上午,8位武大校友當選為武漢大學第八屆傑出校友,他們是(按姓氏拼音排序):桂建芳、胡春宏、李小林、倪晉仁、解振華、劉亞洲、閻志、周旭洲。頒獎詞桂建芳雲水之間,探尋基因奧秘;三尺講臺,遍育桃李芬芳。既授人以魚,也授人以漁。他,助飲健康水,妙育改良魚。他,著作等身,書寫引人注目的學術成就;以身作則,造就聞名遐邇的敬業精神。他,破解生殖奧秘,揭示病疫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