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校友總會:傳承清華文化,打造國際化校友家園

2020-11-26 中國教育在線

  作為清華園最早的建築,同方部在時光的沉澱下愈顯厚樸。這裡曾是清華大學最早的禮堂,舉辦過不勝枚舉的演講與聚會,「儒有合志同方,營道同術,並立則樂,相下不厭」。志同道合者結伴而行,乃是同方部對清華學子相伴相扶的美好希冀,更是對清華校友們攜手並進的高度讚揚。

  如今,這棟灰色的小樓已不再作為禮堂使用,而是成為了清華校友總會的辦公地點。難忘那段校友雲集的崢嶸歲月,今天的同方部更堅守歷史傳承下來的使命,傳播著清華校友遍布海外的清華情。

  促進國際交流 提升總會聲望

  清華校友總會積極配合學校「雙一流」建設進程,本著「世界一流大學要具有世界一流的校友會」這一目標,堅持「走出去」的理念,積極學習借鑑海外知名高校校友會的先進工作模式,尋求機會與海外知名高校的校友會進行交流與合作,力爭為全球校友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並助力清華大學擴大在國際高校中的影響力。

  在「走出去」理念的引領下,2017至2019年,校友總會先後訪問了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波士頓大學、加州伯克利大學、華盛頓大學、多倫多大學、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墨爾本大學、東京大學、韓國高麗大學等多所海外一流大學的校友會,面對面與海外一流高校的校友會工作人員圍繞各類校友的挖掘、校友活動的拓展、校友服務質量的提升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每次出訪後,團隊總是通過形成文字調研報告與其他工作人員進行分享,全面加深總會工作人員對海外一流大學校友工作的了解,促進總會工作人員多學習、多思考,進一步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校友總會代表團訪問哈佛大學校友會

  除了「走出去」,總會還熱情地接待海外大學校友會的來訪。無論來訪的代表團有多少成員,哪怕只有一位工作人員到訪,總會也以充分的準備迎接來賓,確保能讓海外高校及時、準確地了解清華大學校友工作的情況和發展動態。截止目前,總會已經接待了包括麻省理工學院、東京大學、牛津大學、利物浦大學、倫敦城市大學、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等若干海外高校校友會的來訪,向對方介紹清華、介紹總會的工作和經驗,從而提高清華大學及清華校友總會在海外一流高校中的聲望。

麻省理工學院校友會代表團訪問校友總會

  走進國際學生群體 近距離溝通互動

  為更好地了解國際學生畢業生的需求,清華校友總會攜手國際學生學者中心、清華大學研究生會等多個學校部門和組織,籌備了國際學生「iTalk畢業專場活動」。2019年6月11日晚,「iTalk畢業專場活動」在清華大學職業發展中心舉行,近百名國際學生在現場參加了活動。來自校友總會的老師向即將畢業的國際學生送上了祝福,並為大家介紹了校友總會的歷史及主要工作職能,熱情歡迎國際學生校友與總會聯繫,鼓勵大家積極參與所在地區的校友組織活動。

  此外,總會的老師還向現場的畢業生們重點介紹了「清華人」小程序,並引導畢業生現場進行註冊。畢業生們了解了獲取電子校友卡的方法,同時表示會向其他國際學生畢業生進行宣傳。活動現場,校友總會的老師們與參會國際學生積極互動,解答了大家對於校友會的各類切實問題。而對於有意願參加各類校友組織的國際學生,總會的工作人員在活動結束後及時與其進行對接。作為近年來校友總會首次與廣大國際學生的近距離正式溝通與交流,此次國際學生「iTalk畢業專場活動」是校友總會走進國際學生校友群體的有益嘗試,在今後的國際學生校友拓展工作中,類似的宣傳活動將成為總會傳播訊息的有效工具,讓更多的國際學生即使在畢業之後,也能在海外找到歸屬感,為清華人的身份感到由衷的驕傲與自豪。

演講嘉賓與來自校友總會和國際學生學者中心的老師合影

  與海外高校校友會協作 相互交流中碰撞新火花

  2019年5月,為了增強海外高校對清華大學的了解,促進清華校友與海外高校校友的相互交流,清華校友總會協助學校科研院海外部,籌備了清華大學—多倫多大學校友聯誼會。校友總會全程參與聯誼會的策劃,並負責聯誼會的報名、場地等具體工作的組織與協調。

  5月29日晚,清華大學—多倫多大學校友聯誼會在紫光國際中心舉辦,來自兩校的80餘位校友及教職人員參會。科研院海外部領導、清華校友總會領導以及多倫多大學副校長Christopher Yip分別進行了致辭。此次活動受到了兩校校友的高度評價,多倫多大學的參會人員表示,非常感謝能有這樣一個機會近距離地了解清華的校園文化,而清華校友也藉此機會展示了清華人的素質和國際化視野。此外,在籌備此次活動的過程中,校友總會的工作人員與多倫多校友會的工作人員共同協作,雖然文化背景和母語不同,工作環境亦不甚相似,但正是因為這些差異,才使得大家在討論和溝通中不斷碰撞出新的火花,點燃聯絡工作的新激情。

  深度挖掘國際校友資源 協助校友與校友會對接工作

  自2018年3月開始,清華校友總會與國際學生學者中心成立工作小組,制定了國際校友工作計劃。校友總會根據時間節點完成了1978—2019年間國際學生(獲得學位)數據的梳理和歸類,並向留下有效聯繫方式的畢業生群發了問候郵件,將回復了郵件的校友按目前所在區域進行整理歸類,協助這些校友與當地校友會進行對接。

  在拓展國際校友的過程中,總會挖掘了一批對清華充滿情懷、對校友工作充滿熱情的校友,其中義大利籍校友Giovanni Lovisetti(2015年法學院碩士畢業、現任Dezan諮詢機構米蘭分公司經理)在得知學校正在籌備義大利校友會時,主動提出可以利用自己在當地的資源協助策劃,為義大利校友會在當地政府的順利註冊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當選為義大利校友會副會長後,Giovanni Lovisetti繼續熱心地為當地校友服務,更時刻關注著學校的發展動態,積極促成了國際米蘭高管到訪清華大學,與體育部負責人探討合作等交流活動。

2018年12月義大利校友會成立

  樸實的同方部見證了世紀清華的風雨歷程,留下了眾多清華校友的匆匆足跡。每逢校慶日,返校的海內外校友們都會在「熱烈歡迎校友返校」的紅色橫幅下歡聚一堂,互訴衷腸。這座灰牆紅瓦的歐式建築,不僅成為清華人歸屬感的聚集地,更成為遍布全球的清華情的源頭,傳承著相扶相助的水木精神。

相關焦點

  • 清華材料學院舉行校友大會暨校友基金捐贈儀式
    清華材料學院舉行校友大會暨校友基金捐贈儀式 清華新聞網5月1日電(通訊員 冉銳 高宇曦)4月30日上午,材料學院2017年校友大會暨校友基金捐贈儀式在主樓接待廳舉行。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金剛教育基金捐贈代表1982級校友馮斌、材料學院院長林元華、黨委書記楊志剛出席。
  • 清華校友郭毅可、周濟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清華校友郭毅可、周濟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清華新聞網9月21日電 9月18日,英國皇家工程院在其網站上正式公布2018年度院士增選名單,共評選出50位院士及4位國際院士、1位榮譽院士。清華計算機系1980級校友、帝國理工學院數據科學研究所所長郭毅可教授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清華精儀系1965級校友、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周濟院士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國際院士。
  • 清華1982級校友慶祝畢業30年
    陳曉哲 攝邱勇在致辭中代表學校向1982級畢業30年的校友表示熱烈歡迎,向為母校發展傾心盡力的校友致以衷心的感謝。邱勇說,在1984年盛大的國慶慶典和閱兵活動中,1982級校友高擎一幅象徵祖國統一的巨型中國地圖,昂揚走過天安門廣場,給清華留下了難忘的歷史時刻,也是同級校友共同的大學記憶。
  • 三位清華校友獲選2019 ACM Fellow
    三位清華校友獲選2019 ACM Fellow清華新聞網12月13日電 12月12日,國際計算機學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 ACM)公布了2019年新選會士名單(ACM Fellow),清華大學1995屆計算機系校友李向陽、1997屆電子系校友謝源、1996屆物理系校友宋曉東當選
  • 5位清華校友榮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獎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現場 本年度有5位清華校友獲獎:北京大學顏學慶教授、澳門大學宋永華教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王國慶研究員榮獲2009年應邀回國,擔任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及校長助理。2012年任浙江大學常務副校長,2018年出任澳門大學校長。長期從事電力系統領域的研究,研究成果促進了電力市場的發展,並在能源、信息及控制工程等領域享有國際聲譽。
  • 4位清華校友獲得2019年斯隆研究獎
    4位清華校友獲得2019年斯隆研究獎清華新聞網2月25日電(通訊員 田陽)2月19日,艾爾弗·斯隆基金會(The Alfred P.Sloan Foundation) 公布了2019年斯隆研究獎 (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獲獎名單,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57所高等院校的126位研究人員榜上有名,其中有4位清華校友:2007級物理系碩士校友、中佛羅裡達大學助理教授馮小峰獲得化學獎;2004級計算機系校友、杜克大學助理教授的鬲融獲計算機科學獎;2002級物理系校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助理教授周鑫獲數學獎;
  • 清華校友吳耀文獲得瑞典皇家科學院古斯塔夫森分子生物學獎
    清華校友吳耀文獲得瑞典皇家科學院古斯塔夫森分子生物學獎清華新聞網3月7日電(通訊員 田陽)3月4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了2019年古斯塔夫森獎獲獎名單。今年有5位科學家分獲數學、物理、化學、分子生物學和醫學5個獎項,清華校友、瑞典于默奧大學生物化學教授吳耀文憑藉其在細胞內膜運輸和自噬作出創新的分子研究而榮獲得分子生物學獎。古斯塔夫森獎是瑞典皇家科學院評選的包括諾貝爾獎在內的幾個獎項中唯一針對45歲以下科學家的獎項,吳耀文校友是首位獲得古斯塔夫森分子生物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 清華校友祁曉亮獲2016年物理學新視野獎
    清華校友祁曉亮獲2016年物理學新視野獎  清華新聞網11月10日電(通訊員 田 陽) 11月8日, 2016年「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S)頒獎儀式在美國加州聖何塞舉行。此次頒發的獎項有基礎物理、生命科學和數學三大突破獎,數學和物理兩項新視野獎,以及新設立的青年挑戰突破獎。
  • 兩位清華校友上榜麻省理工「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
    兩位清華校友上榜麻省理工「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清華新聞網6月20日電 美國東部時間6月19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辦的《麻省理工技術評論》雜誌(MIT Technology Review)公布了2019年度TR35(35 Innovators Under 35)榜單,即全球35名35歲以下「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名單。
  • 清華送校友 舊居跪先生
    清華學生昨辦悼念儀式 讀者趕到楊絳家中送別清華送校友 舊居跪先生來源:法制晚報 2016-5-26 李東 馬曉晴  在楊絳去世的消息刷遍網絡的同時,更多的讀者希望用更莊嚴的形式來紀念這位大先生。  昨晚,數百名清華師生在清華園裡以點蠟燭和摺紙鶴的方式來表達對校友的悼念,而在昨天下午,已經有幾位讀者趕到楊絳先生在三裡河的家中,面對舊居,睹物思人。
  • 清華校友亓磊、洪暐哲、陳諧獲得2017年斯隆研究獎
    清華校友亓磊、洪暐哲、陳諧獲得2017年斯隆研究獎清華新聞網2月24日電 2月22日,美國斯隆基金會(Alfred P.Sloan Foundation)公布了2017年獲得斯隆研究獎(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的126名青年學者名單,共有15位華人學者獲獎,其中有3位清華校友,他們分別為:亓磊獲「計算與進化分子生物學獎」,洪暐哲獲「神經科學獎」,陳諧獲「物理學獎」。
  • 我眼中的FMBA | 清華-港中大FMBA招生校友分享會(北京三元橋場)
    內容來源:2020年11月26日,由清華-港中大FMBA舉辦的招生校友分享會。二十年的歷練和成長賦予了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金融財務MBA項目厚重的知識積累和優秀的辦學資源,項目不僅為中國金融領域輸送了兩千餘名優秀的校友,也在不斷前行中續寫卓越。11月26日,清華-港中大FMBA項目第二批招生校友分享會如期而至。本次招生校友分享會走進北京三元橋,不僅有乾貨滿滿的項目招生政策內容,還特意邀請各領域傑出校友共話項目感悟,共譜精彩華章。
  • 為什麼大學校友的「大國工匠」看不到清華和北大校友的影子
    為什麼大學校友的「大國工匠」看不到清華和北大校友的影子一。朱英福「遼寧艦」總設計師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2。吳光輝「C919」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總設計師三。
  • 2020年科學突破獎公布 清華校友陳諧獲得新視野物理學獎
    2020年科學突破獎公布 清華校友陳諧獲得新視野物理學獎清華新聞網9月6日電(通訊員 田陽)北京時間9月5日,2020年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揭曉。除生命科學突破獎、基礎物理學突破獎、數學突破獎外,面向年輕學者的新視野物理學獎和新視野數學獎也同時公布。
  • 清華土木系1977屆校友畢業四十周年座談會
    亨嘉之會,後會有期清華土木系1977屆校友畢業四十周年座談會----「郝老師,好久不見啦,您今年有八十了?」----「八十一啦。」----「那您的身體可真硬朗!」活動現場。老同學多年未見,相聚的時間總是短暫,院黨委書記方東平首先代表院系領導班子表達了對77屆校友回家的歡迎,之後結合目前院系的情況向在座的各位學長學姐進行介紹和匯報。
  • 清華校友吳蓓麗、常超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清華校友吳蓓麗、常超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清華新聞網6月1日電  5月30日下午,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及陳嘉庚青年科學獎頒獎儀式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上舉行。共有6個項目獲得陳嘉庚科學獎,6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 清華物理系1949級、1950級老校友相聚母校
    清華物理系1949級、1950級老校友相聚母校清華新聞網4月28日電(通訊員 徐璞珍)4月24日,清華理學院迎來了20多位84歲至92歲高齡的物理系老校友。老校友們中有幾位是專程從哈爾濱、河南等地返京,還有孫良方、錢寧夫婦則是遠道從美國趕來。
  • 1988屆校友、核物理學家高海燕與清華學子暢談科研與人生
    清華新聞網5月12日電(通訊員 王方)清華大學1988屆傑出校友、實驗核物理學家、崑山杜克大學首任學術事務副校長……在高海燕教授的身上,我們能看到很多閃亮的標籤。近日,受清華大學研究生會的邀請,高海燕與清華園的學弟學妹們進行了一場「雲」上對話。
  • 四位清華校友入榜麻省理工「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
    四位清華校友入榜麻省理工「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清華新聞網8月23日電 美國時間8月23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主辦的《技術評論》雜誌(Technology Review)公布了2016年度TR35榜單,即全球35名35歲以下「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名單。
  • 清華大學1978級校友慶祝畢業30年
    記者 智 斐 攝  在1978級校友畢業30周年之際,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副校長姜勝耀、校友總會秘書長郭樑和數百名1978級清華校友在蒙民偉音樂廳歡聚一堂,共同參加了1978級校友畢業30年聚會。會議由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1978級電子系校友李豔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