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凝媽
國慶假期,普天同慶,家長們好不容易有時間帶孩子外出遊玩,本來想給孩子一個輕鬆愉快的假期,沒想到一次遊玩竟然讓一家人陰陽兩隔。
10月1日,煙臺馬家溝景區,乘坐遊客的氦氣球固定鋼纜脫落,氣球失控在空中破裂,一個31歲的母親和3歲的孩子墜亡。警方調查發現,氦氣球存在非法經營的問題,已經將嫌疑人進行控制。
氦氣球項目是印在景區門票上的,只要購買門票就可以免費乘坐一次氦氣球。這樣堂而皇之的宣傳誰又會想到不安全?大部分人都不會往壞處想,但是卻發生了如此的悲劇。
我們在遊覽的時候,誰又會想到一個遊樂項目是合法還是非法,在我們的心裡,肯定這樣認為:既然存在就是合理的,還有合法和非法之分嗎?可是出事了才知道這是非法經營,再一次給我們敲響警鐘。
唯一固定氦氣球的設備就是繩子,繩子斷裂沒有其他補救措施,上面也沒有安全員,一旦出事就只能聽天由命,可想而知,那一刻是多麼的恐懼和絕望,但一切於事無補。誰又能想到如此的安全隱患?
除開這件事,孩子在遊玩時發生的安全事故數不勝數。
2019年5月1日下午,位於成都市太平街道的「孩子的院子」親子樂園發生一起遊客衝出滑梯防護設施事故,共造成2人死亡,12人受傷。
2019年7月20日,安徽黃山,豐大國際酒店深海大寶藏氣模項目由於遊客過多,以致頂部局部下陷,致5名遊客被擠壓缺氧及受傷。其中8歲女孩經搶救無效死亡。
2014年到2019年,我國7個省市共發生9起充氣兒童遊樂設施安全事故,造成7死113人不同程度受傷。
2019年8月24日,山東濟寧一主題公園涉水區發生觸電事故,致4人受傷,其中一名11歲男童重傷,經搶救無效死亡。
也發生過不少孩子溺水、噴泉觸電、被噴泉衝起跌落等安全事故,一樁樁一件件都是血淚教訓,但是還是在不斷刷新記錄。
遊樂設施頻頻出事和「人」有關
管理不到位我們去一些遊樂場所的時候,會發現很多管理人員都是中老年人,只管開動設施和收錢,並沒有安全員、也不負責培訓安全注意事項。只要交錢就可以玩,至於人數是不是超過限制,毫不考慮。正因為如此,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不到位,安全措施不到位,進一步加大了安全隱患。
像一些充氣城堡、蹦床、滑梯這些遊樂設施,不同年齡的孩子都在一起玩耍,小孩子個子小、動作慢,因為站不穩又很容易摔倒,之後就會被大孩子踩傷,非常危險。
這些遊樂設施也都有一定的承重能力,一旦超出限制,設備就容易損壞,沒有應急處理措施,一旦出現問題,來不及救援,孩子就會受傷甚至死亡。
監督不到位一些正規的遊樂場可能走了正常的手續,合法經營,資質齊全、安全係數高。但是還有很多遊樂場屬於流動辦公,哪裡需要哪裡去,並沒有走手續,偷摸經營,安全隱患極大。遊樂場不主動申請監督,也沒有什麼部門進行管理,造成管理漏洞。一些商店門前、廣場、公園、大街上經常見到一些遊樂設施,並沒有看到什麼資質證件,也沒有人進行監督管理。
像出事的馬家溝景區,現在的調查結果就是非法經營,但是此前並沒有人知道是非法經營,出事之後才發現是違法的,這就有的事後諸葛亮了。如果早一天發現是違法經營,早一天取締,或者整改成安全遊樂場後再經營,就不至於出現人命關天的大事了。
家長安全意識淡漠現在家長們安全意識也很淡漠,看到別的孩子都在玩,也沒出事,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就不能玩呢?在玩之前肯定不會考慮安全問題,先玩個痛快再說。只要災難沒有降臨到自己身上,真的不會感到切膚的恐懼。
很多家長認為:玩本來就是輕鬆愉快的是事情,再考慮那麼多還有什麼意思。再說,遊樂設施好好地擺在那裡,就說明是經過實踐檢驗的。只要自己心理能接受,就會讓孩子上,不管孩子能不能承受。
有的家長也有賺便宜的心態,看到很多孩子在上面玩,不顧超員的危險,硬是把孩子往上塞。還有的孩子不符合玩一些遊樂設施的要求,需要大人陪同,大人又不想花錢,只讓孩子上,結果孩子沒有自我保護能力,難免發生危險。
2019年7月21日,王女士帶著5歲的女兒,在濟南市高新區萬達廣場內的海洋球遊樂場滑滑梯。孩子被場內一個男孩撞到牙齒,造成右側門牙鬆動損傷,經過診斷,孩子一個月內不能咬合。該場所規定,身高低於1米2的兒童需家長陪同進入,但家長需要買票,家長表示不進入,結果孩子發生了意外。當然遊樂場不嚴格執行規定也是出問題的主要原因,雙方都有責任。
孩子安全事大,與其事後悔恨不如事先預防
選擇正規場所帶孩子去遊樂場所玩耍,一定要選擇正規場所。
在一些場所會散落著一些流動的城堡、蹦床,這些項目沒有經營許可,一般沒有很好的保護和救助措施,不要輕易去玩,一旦發生危險,無法得到救助和無法自救。這些遊樂設施一般都比其他地方便宜,但是錢重要還是命重要,一定要仔細衡量。
現在也有很多正規的遊樂場所,是經過經營批准的,設備檢修、人員管理、保護措施等等都非常到位,當發生危險的時候也會得到及時的救助。
我們去過海邊坐過摩天輪,是非常正規的場所,享受的是航空級待遇。進入時要安檢,刀具、火機等危險物品一律不得帶入,有多名服務人員進行引導,進入摩天輪後,服務人員會告知注意事項,裡面的裝置如何使用,發生危險時如何處理。整個流程一看就是訓練有素,有一堆人保護我們的安全,自然是放心可靠的。
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孩子身上有的孩子不願意玩高風險的遊樂設施,不想體驗那種刺激就不要強迫孩子去玩,孩子心理上沒有準備好,就會感到特別緊張、恐懼,也不會有快樂的體驗。玩的目的就是高興,如果心理上不能接受自然也不會享受到快樂。
孩子的承受能力有限,不能用大人的眼光去衡量一個孩子。可能很多家長認為讓孩子冒險,可以鍛鍊孩子的勇敢精神,但是在不合適的年齡做不恰當的事情,超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障礙,甚至給身體造成傷害。
遊樂項目有很多,什麼年齡做什麼事,強求不來。兒子小的時候只能坐摩天輪、環園列車、旋轉木馬這些動作柔和的遊樂項目,長大一些才敢玩激流勇進,是一步步發展起來的。對於一些讓自己感到害怕的項目,比如過山車、大擺錘從來沒有嘗試過,聽上面鬼哭狼嚎的聲音就知道不是什麼好滋味。
注意安全事項在一次次的安全事故之後,警告我們在遊玩時也不能疏忽大意,一定要注意下面這些事項,雖然有些麻煩,但是總比時候後悔於事無補要強得多。
注意安全檢驗合格標誌:到遊樂設施顯著位置,查看有沒有《安全檢驗合格》標誌,並且是否在有效期內。
注意乘坐須知:在正規的遊樂場所,都會有醒目的「乘客須知」,仔細閱讀後再乘坐,如果幼兒不允許乘坐就不要做,幼兒需要家長陪同一定家長陪同。
諮詢安全保護措施:諮詢遊樂設施有沒有應急措施,比方說發生故障時,應該如何保證自己的安全或者如何自救,如果收到的是模稜兩可的回答拒絕乘坐。
聽從服務人員指揮:服務人員會告知一些安全注意事項,一定認真傾聽仔細記錄,並且按照指示行事,切實保證人身安全。
注意系好安全帶:如果需要系安全帶,一定要系好安全帶。注意檢查安全帶是否完好,如果出現故障,拒絕乘坐。
運行過程注意安全:不要把身體任何部位探出艙外,而應該在座椅上穩穩地坐好,不要亂動。
及時報警:如果感覺身體不適,啟動報警裝置,使工作人員幫助停止設備。如果發生故障立即報警,不要亂動裡面的設備、按鈕等,等待緊急救援,很多情況下等待就是最好的自救方式。
@凝媽悟語:帶孩子玩遊樂設施無可厚非,能讓孩子長見識、能讓孩子快樂,但是不提倡過於冒險的遊玩,在遊玩時要把安全放在首位,選好正規的遊樂場所、選好適合孩子的遊樂設施,才能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