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地山東煙臺馬家溝景區,用於固定氦氣球的鋼纜脫落,致母子死亡,孩子三歲。經警方調查,該項目屬於違法項目。景區提供場地,氦氣球由經銷商負責經營。據煙臺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說「他們沒權限弄這個」。
兩條人命的隕落,三言兩語就掰扯清楚了。氦氣球經銷商已經被刑事拘留,景區難逃重責。剩下的就是等待法律的嚴懲。
可以預見,全國的景區娛樂項目將迎來一波大檢查,勢必關停部分娛樂項目,甚至重罰個別經營者。對於這樣的安全大檢查,遊客當然是拍手叫好。問題是拍手叫好的同時不禁想問:為什麼這樣的安全檢查的代價是兩條無辜的鮮活生命?
網紅娛樂項目比比皆是,印象最深的是小夥的安全繩脫落:
官方處理結果:系操作不當,停止該項目運營。
最具有危險性的娛樂項目當屬玻璃棧道了,不是說不能有這種項目,而是這種項目的安全性到底有多大,如果出現了玻璃破裂等情況,橋上的遊客安全靠什麼保證?抓扶手嗎?我們當地也有玻璃棧道娛樂項目,愛人好幾次都要去,我就告訴她:你覺得你能會飛的話你就去。
當然,出名的玻璃棧道可能久經遊客考驗,安全係數有保障。那全國猶如雨後竹筍般出現的大大小小玻璃棧道,有多少家景區是花巨資保障安全的,有多少家景區是把巨資花在了宣傳上。到底誰家的安全,當地運營部門心裡清楚,只要經過遊客檢驗就一目了然了。
這個蕩鞦韆娛樂項目也是全國開花。相比蹦極,下面是水,就算繩子斷裂,人掉在水中多少還有生還的可能,而這個蕩鞦韆的項目,大多下面就是山崖峭壁,萬一遊客飛出去,生還的可能性有多大 ?
不是說這些項目都不安全,而是當全國各地都出現了這種娛樂項目,難免有魚目混雜其中,誰來甄別?是靠運營者的良心嗎?還是景區嚴格審查運營者的資質?或是政府職能部門主動出擊?我想運營者更關心景區的人流量,景區關心的是運營者能否按時付租金,職能部門才關心的是運營者的資質。
景區和運營者包括職能部門不關心遊客的安全嗎?當然關心。因為一旦發生安全事故,相關人等輕則關門賠錢,重則坐牢。關心的表現為到處掛滿安全標語、安全制度,至於是怎麼落實這些措施的,鬼才知道。我想作為普通遊客唯一的訴求應該是:千萬別用我們的生命去檢驗你們的安全措施是否落實到位。
我們自古就有「民不告,官不究」的悠久歷史。不出事了你好我好大家好,出了事處理責任人,拔出蘿蔔帶出泥,總能揪出蛀蟲。
忽然想起2017年發生震驚全國的「杭州保姆縱火案」,兇手當然已經伏法了。值得回味的是死者家屬狀告了分別作為建設、設計、施工、監理、檢測和維保單位,最初答辯時被告均以無過錯為由拒絕賠償,後來家屬提供了證據,被告們態度轉變,庭外和解。如果當初這些單位能盡職盡責,或許,縱火案中的死者或許還有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