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周末發生了一幕慘劇:
在廣東東莞市常平正利廣場,一位媽媽左手環抱三四個月大的嬰兒乘坐扶梯,大寶也緊跟在她的身旁。
誰知,一不小心,就讓懷裡的嬰兒掉了下去,墜落至一樓。
點擊播放 GIF 0.0M
寶媽和寶寶的哥哥見狀立馬飛奔一樓,只見寶寶倒在地上呼吸微弱,母子倆抱頭痛哭。
點擊播放 GIF 0.0M
事發後,120醫生立即趕到現場對其進行搶救,遺憾的是最終也沒從死神手中搶回女嬰的生命,女嬰當場死亡…
當從監控視頻裡,看到事故發生的那揪心一刻,很多人都質疑孩子家長的做法。
「為什麼這麼不小心?!」
「為什麼要把孩子放在電梯懸空的一側!?」
「明明前面就有升降電梯,為什麼還要坐這麼危險的扶梯!?」
「扶梯的重心那麼高,就算不抱著孩子,正常人下去也會因為慣性站不穩,為什麼不摟緊孩子?難道這點危險意識都沒有嗎?」
對這個本不該發生的悲劇,大家有多痛心,就有多憤怒,但我們不能只是指責這個母親的失誤,我們應該從中吸取教訓,因為這樣的意外,每年都在上演!
2018年,湖北一名3歲男孩在商場玩耍,被電梯扶手帶起後摔落負一樓墜亡。
點擊播放 GIF 0.0M
2016年11月,上海的吾悅廣場,一名僅4個月大的男嬰由奶奶抱著上自動扶梯,奶奶不慎讓男嬰從3樓墜亡。
點擊播放 GIF 0.0M
2015年,雲南一個3歲的孩子在電梯旁玩耍,被捲入扶梯後掉落墜亡。
點擊播放 GIF 0.0M
每次事故之後,都有家屬的後悔不迭:「再有兩秒、再有一分鐘,就不會出事了。」
但恰恰因為這一兩秒、一兩分鐘的疏忽,一場無法挽回的悲劇就發生了!
我們都知道過馬路要小心、要時刻提醒孩子注意車流、要緊緊拽住他們的手不放。
但為什麼到了電梯上,就總對危險視而不見?
家長們總是忽視了:最容易出事的地方,恰恰就是我們認為「不可能會出事」的地方。
一句話——電梯其實比馬路更危險!
我們要從這些事件當中,汲取孩子用生命換來的血的教訓,帶孩子外出,最好遠離扶梯。
一般有扶梯的地方,都會有直行電梯或樓梯,哪怕受點累或多走幾步,尋找更安全的上下樓方式,也最好不要帶孩子乘坐自動扶梯。
如果實在避不開,必須乘坐,請注意:
不要推著嬰兒車上自動扶梯,也不要讓孩子在車內,倆人抬著乘扶梯,可以請路人幫忙把車搬上去,自己雙手抱穩孩子乘坐。
別讓孩子穿著洞洞鞋或有過長系帶的衣服,以免被卷進扶梯邊緣。
別把孩子放在購物車裡乘梯,以免因為慣性摔出車外。
點擊播放 GIF 0.0M
別讓孩子用手扶著扶梯把手,孩子手指細,容易被卡進縫隙。
遇到故障、停運電梯,千萬別上,以免突然運轉摔傷。
總之,可以走樓梯、乘直梯的時候,就別乘扶梯了!
但是直梯也存在安全隱患,乘坐直梯時候的危險行為,同樣會引發可怕的後果。
2017年,浙江義烏一個男孩尿停電梯的新聞被很多地方報導過。
點擊播放 GIF 0.0M
小男孩一個人進入觀光電梯,在電梯上行時,他對著按鍵下方的控制主板開始撒尿,將電梯逼停在7樓和8樓之間。
眼看著門半開,電梯又沒動,男孩就從縫隙裡爬了出去,後來,他在縫隙裡和內廂中來回了幾次,最後,電梯突然下墜,他跌落到30多米深的電梯井裡,摔成重傷。
用手扶著在電梯門在開門的時候被卡住的事件。
點擊播放 GIF 0.0M
進電梯前低頭沒仔細看轎廂,最後發生悲劇。
點擊播放 GIF 0.0M
所以乘直梯時,我們要教給孩子的是:
不要扒門、倚靠門。
不要放任孩子亂按電梯按鈕,這樣很容易引發電梯故障。
不要用手去接觸電梯門,尤其是在門快關的那一瞬間,千萬不要用手擋門。
進了電梯,不可以打鬧、蹦跳。
為了讓寶寶們更好的學習關於乘坐電梯的知識,嬰媽媽準備了一個小視頻,方便家長和孩子一起觀看。
其實無論是乘電梯、過馬路還是其他任何公共場合,對孩子的安全我們都不能放鬆一絲一毫的警惕,因為我們沒辦法知道危險到底什麼時候來。
旋轉門、推拉門對於孩子來說,可能真的生死就在開關門的一剎那,嬰媽媽去逛商場,時,經常看見幾個孩子圍著旋轉門跑出來、跑進去的玩,真是替這些孩子捏把汗。
因為發生在旋轉門、推拉門的意外事故,一點也不比電梯少!
2016年底一女童在三山奕東集嘉廣場門口被玻璃大門砸暈。
點擊播放 GIF 0.0M
雖然報導稱小女孩後來甦醒了,暫無生命危險。但看了當時的過程實在太后怕!萬幸的是玻璃部分砸中了孩子,如果是更加堅硬的金屬門框,後果不堪設想!
比拉門更危險的是旋轉門,孩子的手、腳、頭、身體很容易被旋轉門卡住、夾住。
2018年1月20日晚上臨泉縣發生了一起旋轉門傷人事件,一名四五歲的女童在經過一家浴場旋轉門的時候腳被旋轉門卡住。
消防員試圖擴大旋轉門空隙,無奈沒能成功,最終只得選擇強行破拆,最後孩子的腳被成功取出,所幸沒有大礙。
一失足成千古恨,在大人看來再正常不過的旋轉門、推拉門、大的玻璃門,對孩子來說都可能下一秒就變成了「陰陽門」,生死就在一剎那。
雖然我們平時不經常出入這些門,但是一定要提高警惕,嬰媽媽給大家總結了幾條注意事項:
進出商場的各種玻璃門、旋轉門時不要讓孩子自己出入門口;
不要在門口長時間逗留;
不要來回穿梭玩耍;
進出門口的時候最好讓走在孩子在大人前面或並排行走,不要讓孩子脫離大人視線。
每次看到兒童意外事故,總讓人感到一陣痛心,因為家長一些不經意的舉動或者走神,都會對孩子、對家庭造成不可預知的傷害。
對此,嬰媽媽只能說:看好孩子,一刻也不要脫離視線,誰都不知道未來和意外哪個先來,往往一個不經意就會讓我們悔恨終生。
嬰媽媽之前也經歷過一次「電梯驚魂事件」。
那時候我們住高層,出門習慣性的先按了電梯。等電梯的時候,嬰爸爸還沒出來,我就返回去拿了下東西。沒想到這時候電梯門開了,小嬰嬰就自己走進去了!
就在自己家門口,就是日常習以為常的一個瞬間,就是我們都以為「有人看著孩子」的那麼幾秒鐘,電梯關上的門裡就成了我們無能為力的世界。
幸好當時樓下沒人按電梯,電梯門很快就打開了。但就那麼短短幾秒,就嚇得我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從那以後,我們就和小嬰嬰約定好:自己一個人的時候,絕對不可以進電梯!
小嬰嬰也一直牢牢記著這一點,如果大人還沒進,她一定等在門口。
生活中的意外事件太多,容不得半點馬虎。而如果你和孩子也經歷過「虛驚一場」,那麼請一定讓這個「虛驚」成為「經驗」,成為保護孩子安全的一句口令、一個約定,千萬別等事情發生了才追悔莫及。
-END-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 請聯繫我們刪除
或許你還想看